標籤:

王路:關於印順法師的諍論和我的看法

1、

2016年10月29日,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暨「印順法師佛學思想研討會」在無錫惠山寺召開。

從名稱上看,這屆大會好像是在研討印順法師的佛學思想。但從我看到的有限幾篇媒體發布的稿件,似乎更接近一場批評印順法師的研討會。當然,這個推斷可能並不準確,因為我並沒有看到與會所有人提交的文章和發言稿。但從法藏法師在總結大會上的致辭,可以窺測一二。

法藏法師在總結的開頭說:

雖然就像林老師所說,或許大部分論文對印老法師有一些看法和反思,但也就像我祈禱文所說的,不以觸惱、對立為目的,而以增上佛法的安住為大家共同的目的,我做以下的總結。在比例上看,這當中確實有較多的反思,但我們仍然存在著對印老無限的尊重,以及對大乘佛法究竟長存的無限信心和決心。

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法藏法師大會總結髮言--禪林--鳳凰網博客

總結的第一部分叫「對印順法師的致敬和反思」,內容有六條:

1、印順法師以人本經驗理性主義為根本見

2、印順法師的「大乘非佛說」觀念

3、印順法師基於「大乘非佛說」否定如來藏與凈土

4、人本菩薩道俗化、狹隘化、無力化的展現

5、印順法師對信根重要性的否定

6、印順法師研究中「引經典而證己見」的傾向

這部分,一共就六條。大會的基調,大概可以猜測。

印順法師被詬病最多的,就是稱他堅持「大乘非佛說」。

甚至在知乎上,還有人問這個問題:

從這次索堪布事件想到印順,為什麼印順沒太多人抵制? - 佛教

印順此人不是明擺著挖漢傳祖墳么?一個漢傳比丘宣揚「大乘非佛說」,「凈土是後人編造的」等等。而此人的大作可是明明白白印在漢傳佛學院的教材上面,這個怎麼不見有漢傳高僧出來質疑?

關鍵是,問這個問題的人,讀過印順法師的著作嗎?

印順法師著作等身,我只讀過有限的幾本,而且不是很懂。雖然如此,以我有限的了解,也知道印順法師完全不認為「大乘非佛說」。相反,印順法師是堅定的大乘信仰者。

在印順法師的《游心法海六十年》里,他本人明確地說:

那時,我多讀「阿含」、「戒律」、「阿毘達磨」,不滿晚期之神秘欲樂,但立場是堅持大乘的(一直到現在,還是如此)。錫蘭等南方佛教,以為他們所傳的三藏,是王舍城結集的原本;以為大乘佛教,是印度教化的,非佛說的。這種意見,多少傳入當時的抗戰後方,而引起某些人的疑惑。我為續明他們,討論這個問題,後來題為《大乘是佛說論》(依現在看來,說得不太完善)。慧松法師留學錫蘭返國,法舫法師在錫蘭邊學邊教,都有以傳入錫蘭的為純正佛法,而輕視印度所有,傳入中國佛教的傾向。所以為慧松寫《哌[口+尃]文集序》,表示我的意見;因法舫法師而寫《與巴利語系學者論大乘》。我到台灣來,有人說我反對大乘,那不是惡意,就是誤會了!

括弧里的「一直到現在,還是如此」,是他為了怕別人誤解,專門加的。

但直到今天,印順法師圓寂十一年之後,還是有很多人拿「大乘非佛說」來批評他。

2、

「印順法師佛學思想研討會」的新聞,以及法藏法師的總結稿,我是在弘願寺宗道法師的微信朋友圈看到的。我當時就找出《游心法海六十年》里的這一段發給他,說據我了解,印順法師是堅持大乘的。

今天中午,宗道法師轉給我一篇社科院周貴華研究員的文章:

周貴華:在信仰與學術之間——對釋印順佛教思想的再反思

周貴華老師,也是這次參與研討會的重要嘉賓之一。

我是第一次讀周老師的文章,覺得很有意思。又上網搜了他的簡歷,他原是理學碩士,在大學教物理,後來辭去教職,在北大哲學系獲得哲學博士,又稱為社科院研究員,專攻佛教。他這篇文章,也是按照學術體例寫成的,刊於《佛教與當代文化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西北大學出版社2013年10月。

文章對印順法師一些基本情況的梳理,頗客觀。但是,在梳理之外,周教授摻入了不少主觀判斷。由於客觀的梳理居多,所以讀者大體一看,容易把他的主觀看法也一起認同了。

哪些是主觀判斷呢,比如這段里標黑的部分:

在印順法師看來,大乘經非佛所親說,是毋庸置疑的,這是他的一個非常明確的立場。但他也認為大乘經是一些信仰、懷念、追慕佛陀之人善意撰造的,而且大乘經的主要思想是隨順佛法的道理髮展出來的,在此意義上雖非佛親說,但也可稱佛說,即在佛等說的意義上可稱佛說。他還主張,大乘教理在相當方面是對佛法道理的深化,比如大乘的緣起與空的思想要比阿含或部派的緣起與空的思想要講得深刻和透徹,當然也有變異,如以佛性如來藏說面目出現的天佛一如的思想,以在天上成佛為前提的佛三身說等。這樣就出現了一個出人意料的結果:雖然印順法師否認大乘經是佛所親說,但是許可大乘經中系統建立的大乘道。這就顯得弔詭了。因為阿含經里雖有提及佛乘,但是沒有具體闡明。既然大乘經不是佛親說,那大乘道當然也就不可能是真的能夠成就佛果之道,因為不是已成就佛果者所說。但印順法師堅持認為,大乘道雖然不是佛親說的,但是從阿含和部派佛教推闡過來,在這個角度說它是真的,而且是能夠成佛的。這正是其思想的內在矛盾之所在。

注意我標黑的部分。

弔詭不弔詭,矛盾不矛盾,我想,這是因人而異的感受,是主觀的。至少我不覺得弔詭和矛盾,而周教授覺得。

標黑之外的部分,是周教授對印順法師觀點的轉述,基本上客觀。但標黑的部分,是否在邏輯上成立,有推敲的餘地。尤其是這句話:

既然大乘經不是佛親說,那大乘道當然也就不可能是真的能夠成就佛果之道,因為不是已成就佛果者所說。

把別的一切都拋開,單看這句話,不知諸君是否覺得它在邏輯上成立?

再如,周教授認為:

因為在大乘中,人間的佛只是化身,不是本位的佛,本位的佛作為報身,定是在天上成就的。在此意義上,成佛只能在天上成就,但是在十方的度化域如人間,由應身佛去度化眾生。比如高級凈土如菩薩的那種凈土都是由他受用身佛去度化,而像娑婆世界這樣的凡夫土,都是由化身佛即釋迦牟尼佛來度化的。所以,大乘認為本位的佛在天上成就,在人間的釋迦牟尼佛只是化身佛性質,一種示現,像演戲一樣,扮給我們看,具體方式即從天下生、入胎、住胎、出胎、受欲、出家、修苦行、行中道行、降魔、成正覺、轉法輪,最後圓寂。這是在演戲,因為佛陀悲心大,要度化我們,扮作這個過程,但這個過程是假的。假是說它不是本位,佛在天上的成就才是真的,在人間只是示現。但印順法師認定諸佛成就在人間,在天上是虛構。

印順法師說「佛在人間成就」,舉了《阿含經》的經文為證。至少這是經上說的,不是印順法師私自發明的。而周教授說「大乘認為本位的佛在天上成就」,卻沒有舉大乘經文的原文證據。

依據這種認識,周教授得出結論:

印順法師作為一個學術家、思想家,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但作為法師,也就是從佛教本位看,對佛教的影響正負參半,甚至負面影響更大,原因在於他對大乘的聖教量性的消解。因為大乘經非佛所親說,整個大乘道實際變得無據,而被瓦解了。這樣,現今所修的大乘道既然非過來者所安立,定非真實的能夠成佛的成佛之道,而是後人構造出來的宗教思想系統……

印順法師建構出自己的成佛之道——即人成佛的「人本大乘法」,也就是其「人間佛教」說。但這按照佛教本位看,提供了一個凡夫妄造聖道的惡劣先例。在這個意義上,印順版的「人間佛教」思想就是一種相似佛教。這個時代為什麼相似佛教那麼多,關鍵在於佛陀經典失去了權威性,不再被視為聖教量。可以說,在印順法師的思想中,這種傾向極為明顯。

印順法師的佛教思想是對佛教予以矮化和俗化的一個典型。矮化、俗化是將學術立場,即人本或者經驗歷史觀應用到佛教信仰、佛教真理的領域而形成的結果。具體是通過消解大乘經的聖教量性,即否定其是佛親所說,而將大乘歸攝於阿含。這樣,全體佛教實際就建立在阿含佛教上。這是一種矮化。但事實上印順法師對阿含經中的的東西也並沒有真正遵守。最後不僅大乘,甚至阿含佛教都被平面化為了人道、人間、人之教,所謂的聖者也完全人化,而完全非聖道之教了。這是俗化。遺憾的是,本來是矮化或者俗化,但在印順法師心裡,卻變成了對佛教的合理化,以使佛教在世間立場中能夠得到更多甚至最大的辯護。這種發心是可貴的,但結果並不美好。換言之,自認為是護教的努力,卻成為了壞教的因緣,正所謂好心辦了壞事吧。

可以這麼認為,印順法師的佛教思想是中國大乘佛教中最大的一次自我否定與自我重建,但其意義是負面居多。

周教授講,「印順法師建構出自己的成佛之道。」——這句話,如果不是對印順法師的誤解,就是對印順法師的攻擊。哪一個法師會說自己建構成佛之道呢?印順法師寫過一本《成佛之道》,但寫過《成佛之道》就等於建構自己的成佛之道嗎?數學系教師編一本微積分教材,難道可以說他建構了自己的微積分?

至於說印順法師弘揚的人間佛教是「凡夫妄造聖道的惡劣先例」,我想,這是很主觀的評價吧。首先,依佛教的立場看,別人是凡夫還是聖人,唯有聖人能了知,凡夫是沒有能力判定的,如果一個人判斷別人是凡夫,要麼,他承認自己是聖人,要麼,他在主觀推測。其次,是「妄造」,還是「慎述」,也不好說。你有他心通,可以知道人家是不是妄造,你沒有他心通,說人家妄造,就是主觀推測。到底「惡劣」不「惡劣」,「遺憾」不「遺憾」,就更主觀了。

且不論其他,只看周教授文章中反覆申明的這些話:

成佛之道是能夠成就佛果之道,所以必須是要佛才有權利宣說。……

大乘中的成佛之道既然非過來者佛陀直接安立,就是一種虛構,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

我以為,基於常識,不太容易接受這種邏輯。

周教授對大乘是否佛說,持這樣的看法:

退一步,即使要使用人本與經驗觀來考量大乘經的起源,也不能排除大乘經是佛親所說的可能性。可以這麼認為,在阿含佛教的時候佛陀秘密地給一些大乘弟子們宣說大乘經,他們口耳相傳,一代一代直傳到幾百年以後大乘因緣成熟之時,再通過龍樹菩薩等傳出來。或者,在佛圓寂以後,還有聖者沒有圓寂,他們觀察眾生大乘因緣成熟了,就將從佛那裡聽聞的教說傳給一些菩薩,比如說傳給龍樹菩薩,再由他們傳出來。這樣傳出來的教說就是大乘經。這是完全可能的,人本或經驗歷史觀也無法否定。換言之,不可能真正排除大乘經是佛親說,或者部分是佛親說的可能性。既然有這種可能性在,「大乘非佛說」就不能真正成立。在此意義上,阿含佛教也就不能真正稱為原始佛教,或者根本佛教。

我不明白,為什麼周教授開頭要講「退一步」,如果不「退一步」,不進不退地說,你認為大乘經到底是怎麼來的?

周教授講,「不可能真正排除大乘經是佛親說,或者部分是佛親說的可能性」。實際上,印順法師從來就沒有排除大乘經「部分是佛說親說」的可能性。周教授這麼來一句「換言之」,就把印順法師推到了認為「大乘沒有一個字是佛親說」的地步。

怎麼可能呢?大乘的精神,是佛陀的精神。「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小乘承認,大乘也承認,誰會愚蠢到排除大乘經中的任何一個字一句話都非佛親說的地步呢?

印順法師本人,本來就是堅持「大乘是佛說」。他只是認為,並非大乘經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是佛陀親口所說,遂被人推到「釋印順堅持大乘非佛說」的地步。

我以為,這是十分遺憾的。

3、

後來,我回復了宗道法師一封簡訊。直接粘貼過來吧:

宗道法師:

周貴華教授的文章我拜讀了,其中關於事實梳理的部分,大體上和我了解的一致,而涉及評價判斷的部分,和我的理解不盡一致。不過,評價判斷本來就是主觀的,因人而異的。

比如說,我沒有去過美國,但我知道只要辦了護照簽證,買了機票,到美國就問題不大。我把如何辦簽證、買機票的方法告訴我的父母,他們也會相信, 不會因為我沒有親身到過美國就不相信。再比如,我們約定去光中文教館,在物資學院路碰面,我先前沒去過物資學院路,即便您先前也沒去過物資學院路,但我也絲毫不懷疑我們有望在物資學院路碰面。阿鞞跋致菩薩,雖然沒有成佛,但已經不退轉了,會深信自己沿著這條路走下去,就是成佛之道。有人跟大家講,念佛必定往生,儘管講的人還沒有往生極樂世界,但只要聽的人有宿世善根,也會深信不疑。不一定要講法的人已經往生凈土了,聽者才相信。阿彌陀佛已經成佛了,依然有人對他的四十八大願不肯深信。

在周貴華教授的理解里,一定要大乘經是佛陀親口說出每一個字,才具備可信度,如果只是包含了大乘思想,說得不全,可信度就打折扣了,不殊勝了。所以他舉了一些例子來說明大乘經每一個字都是佛親口說出的可能。周教授認為,一定要如此,才能彰顯大乘經的殊勝。

我的理解不是這樣。就好比,周教授認為,必須是釋迦牟尼佛拿出種子,親自栽種成一盆花,交給弟子,弟子放進家中,過了一段時間再搬出來,才算是釋迦牟尼佛傳下來的花。而印順法師的理解是,釋迦牟尼佛有一顆種子,交給弟子,到某個時候,弟子把種子栽培成花,也是釋迦牟尼佛的花,無損於其殊勝。

周教授認為,這是有損殊勝的,不能叫釋迦牟尼佛的花了。這是他對印順法師的看法,所以認為印順法師的思想存在矛盾。我想,印順法師本人未必認為這是矛盾。

周教授認為,印順法師的思想矮化了大乘佛教,理由是印順法師講佛陀是在人間成佛,不是在天上成佛;周教授認為,佛陀是在天上成佛,不是在人間成佛,人間只是示現的化身,這才殊勝。

我的理解是,不能依據成佛的地方否定佛的殊勝。就好比,人家講,王路是在駐馬店出生,張三在北京出生,我不認為這是對我的矮化;講王路在北京出生,也不是對我的美化。無論佛陀是在人間成佛,還是在天上成佛,既然成佛,都是具足圓滿功德的,都是具足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的,佛的功德是平等的,不能認為在人間成佛就矮化了佛。人間不比天上卑下,認為人間不如天上,這是輪迴中的眼光,是凡夫的心態。

印順法師認為,菩薩要乘方便力,再來人間,不應以禪定為目的,不應入長壽天,如果只求自我的解脫,等於犯了波羅夷罪。(這是印順法師弟子厚觀法師在講座中提到的。)我想這正是大乘的慈悲利他精神,是契合菩薩道宗旨的。如果說這種認識是對大乘佛教的矮化,那我想像不出,舍慈悲之外,大乘佛教還能怎樣變得更殊勝。

印順法師最欣賞的除佛陀以外的人物,應該是龍樹菩薩,而龍樹菩薩也是公認的大乘宗師。在大乘的中觀唯識兩派里,印順法師應該說更傾向中觀派,以唯識為補充。他弘揚的人間佛教,至少在我的理解里,完全不是對佛教的矮化,而是充滿菩薩道的慈悲利他精神。至於別人在理解印順法師的思想時,或者在踐行中產生了偏差和誤解,則是另一碼事。佛陀滅度後,不同部派對佛陀思想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分歧,都認為別人的理解有偏差和誤會,這是不可避免的。

這種分歧,應該說是依於凡夫不同的根機和稟賦產生的。有人偏感性,有人偏理性,佛教八萬四千法門,就是為契合不同的根機而宣說。有人是信增上,有人是慧增上,眾生本來就有不同的秉性和業力。至於說印順法師對佛法的判攝和抉擇,意義究竟是正面居多還是負面居多,就是主觀的判斷了。

寫了挺長時間,現在要給朋友打個電話。不知您有何看法,過幾天我去編輯部,再向您請教。

南無阿彌陀佛。

王路

推薦閱讀:

《趙州錄》之「補遺(三十)」
佛教是否會阻礙社會進步?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