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北京三家餐廳的烤羊腿

烤羊腿,是從烤全羊演化而來的一道羊肉燒烤菜式,流行於西北地區。相對於體型碩大的烤全羊來講,烤羊腿的適應面廣泛了許多。一隻烤全羊,十幾斤二十斤重,沒有七、八個人很難吃完,一隻烤羊腿大致有三斤左右,足夠兩三個人吃的,要是人再多兩個,配上幾個其他的菜式,也就可以盡興了。不大的羊腿無論是腌制還是烤制,要比全羊方便許多,於是成為這幾年京城裡很是流行的一道羊肉佳肴。烤全羊只在不多的大型或是特色餐廳有售,而烤羊腿則走進了京城家常菜的菜單,街面上很多餐廳的菜單上都有這道菜。

雖然這道菜各家餐廳菜單上的名字都是烤羊腿,但是風格不同,烤羊腿的呈現的方式與味道也各有特色。這次拍攝去了三家餐廳,三家餐廳的烤羊腿就有著很大的不同。

皇家冰窖小院是一家做魯菜和北京菜的餐廳,餐廳在北海公園東牆外邊的恭儉衚衕里。老闆的先祖是這個冰窖的建造者和擁有者,公私合營後,冰窖成為國家的產業,私有財產通過所謂的「贖買」政策被巧妙剝奪了。時光到了新世紀,冰窖主人的後代王先生在一次文物普查中回到小院,皇家冰窖成了一個堆放雜物的倉庫,雖然冰窖在一條衚衕的深處,地點偏僻且不易停車,王先生覺得如果把冰窖承包下來做個餐館,打出皇家的招牌還是可以做的,同時這樣做也是王先生的一份情懷,冰窖畢竟是自家祖上的產業,在這裡做餐廳,會得到祖先蔭庇的,皇家冰窖就這樣開業了。

餐廳的主廚趙師傅來自山東,是位年輕的80後。烤羊腿作為餐廳的主打產品,是趙師傅給老闆的建議。要說這個建議是個不錯的主意。皇家冰窖建造於清朝末年,服務對象主要是滿清皇族。清朝起源於關外,食物以燒烤為主,餐廳用烤羊腿做主打菜品,倒是可以利用滿清皇家旗號作為宣傳點,但是這個烤羊腿和滿清皇宮的烤羊腿有沒有關係,卻是一件無從考證、也無法考證的事情了。不過有出處總比沒出處好、有的說總比沒的說能夠讓吆喝的理由充分一些。

皇家冰窖小院的烤羊腿是先用醬汁、香料腌制,然後煮熟,再進烤爐烤制。這是一種常見的做法,可以保證羊腿從裡到外都能熟透,外皮也可以做到酥脆,只是裡邊的羊肉缺乏燒烤的煙火氣,吃起來不是那種滋味了。這樣的烤羊腿要想味道好,腌制上需要下一番功夫,羊的產地也要講究一些,最好是草原羊、灘羊這樣的品種,要是用圈養的,味道膻不說,肉質也粗糙一些。皇家冰窖小院在腌制羊腿時,孫立新師傅建議他們在原有的香料之外,切一個蘋果並加一些蔬菜汁,可是大廚很是固執,認為他掌握的方法是最好的,蘋果沒切,整個放進去了,這樣放不放蘋果的意義已經不大了。在醬油的使用上,趙師傅也比較保守,用量少。羊腿烤出來,顏色不漂亮,味道也差強人意。如果沒有孫立新師傅調的蘸料彌補,這個烤羊腿在我看來就是一個失敗的作品。顏色發白,香氣不足,鹹淡味不夠,外皮是烤,內里質感與煮熟的沒有什麼區別,是一條名不副實的烤羊腿。皇家冰窖小院雖然名字很是響亮,出品卻是不能令人滿意的。

碳花餐廳的烤羊腿在簋街上很有名,曾經和美食地圖的夢遙一起去那裡拍過一次,那次去的是他們起家的那家。小店在簋街北面的一條衚衕里,下午去的時候,雖然不是飯口,餐廳滿滿的,等了一會才給我們騰出一張桌子拍攝。他家的烤羊腿是腌制好後,先烤到8成熟,然後羊腿和炭火一起上桌,可以邊烤邊吃,而且可以根據自己喜歡的口感決定烤的時間和成熟度。這樣的做法給了消費者自己動手的機會,肉質的老嫩、味道的好壞可以由自己決定,這樣的參與感讓很多自謚為吃貨或是老饕的人有了表現自己的機會,碳花餐廳也由此在京城食客中贏得了自己的名聲。

鄭秀生先生是碳花餐廳的推薦者,把自己多年的經驗無私地傳給了碳花的大廚。鄭先生建議在腌制羊腿的時候加進蘋果、番茄和洋蔥。這種腌制方法是鄭先生在北京飯店工作時,從賽福鼎先生夫人那裡學來的。賽福鼎是維吾爾族人,來北京後住在北京飯店,但是飯店做的烤羊肉串總是不能讓賽福鼎先生滿意。為此,賽福鼎夫人到廚房親自為老公烤羊肉串。鄭先生心細,詳細記錄了賽福鼎夫人腌制羊肉串的過程。這也是鄭先生第一次見到用蘋果、番茄、洋蔥來腌制羊肉。經過這樣的腌制,烤出的羊肉串賽福鼎先生很滿意。鄭先生說,他原來是不吃羊肉的,可是吃了賽福鼎夫人烤制的羊肉串之後,才知道羊肉原來如此美味。蘋果、番茄、洋蔥是新疆人常吃的東西,氣候環境也讓這幾樣東西在新疆長得好,味道佳,用果蔬汁腌制羊肉,有很好的祛膻增香的作用,果酸、果糖和蔬菜的弱鹼性汁液,對屬酸性的羊肉有很好的中和作用,用它們腌制羊腿,羊肉的滋味更為鮮美了。這一點在品嘗過程中,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在我看來,不僅是羊肉,凡是用來燒烤的肉禽類食材,大致都可用果蔬汁腌制,韓國烤肉會用蘋果、梨等水果腌制肉類,大致就是這個道理。

為了讓烤羊腿的滋味更好一些,鄭秀生先生還調了一種蘸料,大致有芝麻、香油、醬油、醋、蘋果碎、番茄碎幾種材料,當場的評委北京電視台新聞主持人吳冰在烤羊腿沒上來之前,直接吃掉了半碗蘸料,證明了鄭秀生先生這種蘸料的美味。切下一塊烤好的羊腿直接吃,煙火氣中皮脆肉香;蘸著蘸料吃,酸鮮果香裹著肉香,又是一番滋味了。

九十九頂氈房是西貝餐飲管理公司的產業。在內蒙古長大的企業創始人賈國龍先生大概有草原情結,生生在北京城邊上圈了一片地,擺上了許多個蒙古包,做了一個專做西北菜的餐廳。走進餐廳的莊院,樹影下草坪上有很多大大小小、形制各異的蒙古包。王爺用的面積大,牧民用的小一些;蒙古族用的包頂平、哈薩克族用的包頂尖,頂尖的是為了防大雪,頂平的是為了防大風,不同地區氣候條件不同,蒙古包的形狀也就不同。如果有時間把這些蒙古包細細看過了解過,對邊地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也可以有些了解了。

作為內蒙古走出來的餐廳經營者,對羊肉有著近乎苛刻的要求。去年我曾經和賈國龍先生驅車六千里,在草原上尋找最美味的羊肉。散養的草原羊是他們最終的選擇,這種選擇也為他們的出品帶來了好味道,贏得了市場的認可。針對於烤羊腿這道菜,我建議氈房的總廚試試寧夏的灘羊。在今年初秋的時候,我在西北搜鮮,分別體會了蘭州、寧夏、西安的羊肉,個人認為最好吃的是寧夏的灘羊。鹽池灘羊是中國地理標誌產品,肉質細嫩,無膻味,脂肪分布均勻,味道鮮美。灘羊的美味與其生長的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鹽池草場鹽鹼化普遍,水中礦物質含量豐富。牧草中甜甘草、枸杞、紫花苜蓿較多,羊吃既是牧草又是中草藥的食物長大,正是因為這些因素,造就了寧夏灘羊的美味。

大廚聽了我的建議,自己跑到寧夏鹽池縣去找灘羊了。一圈跑下來,覺得灘羊很適合烤制,決定就烤灘羊腿了,腌制時除了常規的香料之外,加入了蔬菜汁、蘋果汁、檸檬汁,羊腿完全浸泡著料汁中五個小時,滋味完全浸透了羊腿後再進行烤制。腌制好的羊腿用鐵夾子夾穩,放到由機械控制翻滾頻率的鐵架子上烤制。多番翻滾之後,羊腿變了顏色,表皮金黃,肉香溢出,油脂落到炭火上吱吱作響,羊腿也就差不多烤好了。

三家餐廳的烤羊腿各有特色,在選材、腌制、烤制幾方面綜合考量,九十九頂氈房的出品可以說是出色的。灘羊的優質在食材上得的分數比較高,自動化的設備讓羊腿受熱均勻平衡,腌制中果蔬汁的加入讓羊肉纖維變得細嫩,鮮味更為突出。端坐在蒙古包里大汗位子上,服務員把切好的烤羊腿和蘸料端過來擺在面前,隆重的儀式感讓這份精心選材、精心製作的蒙古族傳統美食瞬間高大上起來,愈發的美味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我的羊排怎麼烤都特別硬?
明日立冬,最懶羊肉做法奉上
不吃羊肉不過冬丨真假羊肉卷測評

TAG:美食 | 羊肉 | 烧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