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粗心」有這麼兩個原因,對症下藥才能有效!
作者:毛志傑
不少父母在談起孩子的「粗心」問題時,要麼是一笑帶過、要麼是束手無策,都沒有充分認識到其中的隱患。
在古龍的武俠小說中,往往看到這樣的情節:凡是注重細節和前期籌備的人,往往可以在決戰中勝出實力高於自身的對手,這就是「細節決定成敗」。
這道理用在學習中同樣如此。我們常常看到孩子在考試測驗中重複犯一些「低級錯誤」而導致失分,難道100分和99分真的在知識儲備上有差距嗎?當然不是,差就差在「細心」二字。
那麼,怎麼才能改正孩子的「粗心」問題呢?
首先,我們要根據「粗心」的不同誘因而區別對待。
第一種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粗心。「粗心」一次可以,因為誰也不能保證自己一點錯誤不出現,嚴格的來說,「一次性粗心」不叫粗心。但是,父母不能允許同樣的「粗心」多次出現在孩子身上,因為這會養成一種習慣。當「粗心」成為習慣時,孩子會對一些常犯的錯誤「視而不見」,這也是一種心理學方面的規律。「江山易該,本性難移」,習慣一旦養成,很難改正。當發現孩子粗心的苗頭時,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
在《韓非子》一書說到,對人最有效的管理就是「激勵」和「懲罰」,只要父母能將這兩種手段運用純熟,對孩子的每個小的進步「馬上」表揚,對孩子的每次粗心「馬上」懲罰,不愁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改。
而第二種「粗心」則不是真正的粗心了,而是孩子對所學習知識掌握的熟練度不夠。在我孩子上小學時,有段時間總是出現一些貌似「粗心」的情況,後來讓孩子自己檢查時也往往能自己發現錯誤。那時就當成第一種粗心來對待,想著能改正粗心的毛病就好了,但是後來發現問題不是這樣簡單。這種「粗心」往往是由於對知識掌握不夠熟悉導致的。
比如說,一道簡單的數學題,讓孩子做可能容易出現錯誤,但是讓父母來做怎麼也不會出現問題。這個對比就說明了,這種錯誤和粗心無關,根源還是由於「父母比孩子掌握的更熟練」而已。那麼,對於這種貌似的「粗心」,父母就不能簡單的用「獎與罰」的手段,更需要針對知識的弱項給予補習了。
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明白「有的放矢」的道理,只有通過細心的觀察分析找出問題的真正根源,才能夠「手到病除」,如果「葯不對症」,自然難除病根。
推薦閱讀:
※英國土豪年薪10萬英鎊請保姆,那麼請問你是幹嘛的?只生孩子?
※怎麼使小孩子以後更傾向異性戀?
※致逆境中的兒子
※如何利用大自然來激發孩子的興趣
※作為學霸的父母是一種什麼體驗?
TAG: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