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溪秋水,白鶴行雲
前日偷閑,攜友上山,觀行雲,聽秋水。深秋後第一次進山,山中果然又是另一番氣韻。金氣蕭蕭,葉雨紛飛。野柿紅楓,五色斑斕。白霜信質,秋實業成。薄雲映光,秋水長天。
秋水很特別。每年霜降初候之內,我不管多忙都會抽出時間進山。所謂秋水瑩精神。夏觀雷,秋嘗露。這麼多年一直如此。深潭秋水清,寒魚鏡中游。金母隱大淵,真人守境隅。若有若無,乍沉乍浮,北方運河車,采造類白朱。
最近兩年又得溪石之樂,聲有玉質,似激實緩,陽逸收斂,別於凰琴,卻皆稟造化。取山泉秋水,煎明前黃牙,春秋合一處,風雷總相隨。
莊子秋水,千古名篇。我有一個學生最喜莊子,我錄了一段石溪秋水叫他聽,叫他想想為啥這篇名為秋水,難道皆因秋水開篇嗎?是,也不是。他琢磨了兩天。今早回我
他們現在勤學經典,但日後需要慢慢從書本中過度到自然中,這個過程需要很久,畢竟從小未有基礎,進出之間總要時間。所以我總趕著他們周末去爬山。多攢點唄。他們修學進展就算快了,但仍不足以洗去固定俗成之今人概念習慣。其實修道奠基之後,往往就是以天地自然之力洗去身心污垢的一個過程吧。只不過今人奠基都沒幾個,也無從談起後面的事情。神叨叨跑到山中隱居,念經打坐就以為是修行,根本不著調,沒有紮實的學問根基護身,無異於給人添菜。原來出家住廟就是靠著師長宮觀之力先打下日後自修的基礎。方有雲遊住山之事。
言歸正傳,秋水有三意,學生就領會到第一意中的一部分。而且日後自滿,還有可能理解岔了。不過日子還長著,我寫這篇就是為了日後不在身邊,他們無人印證。散在文中,慢慢體會吧。
這些東西靠想必定不行。格物終究要回到自然中去,才是吾道本色。人心機巧,百轉糾結,咋會明白山河之秀美,天地之純粹,陰陽之神妙,大道之氣韻呢。
雲伴魚游,秋水分光,如劍如鏡,似真似幻,虛實之間,金水相生,精奧非常,方有壺中之道,時空不能拘也。只在深山寒潭雲光倒映時隨氣而出。非要深明秋水之理,雲光之道,才有機會一睹真容。與觀棋爛柯有異曲同工之妙也。
昨天正好有位同學問全真正韻里的《白鶴飛》講啥的。我就答了:「在唱化鶴飛仙,這是個曲牌」。沒機會仔細寫,就在這裡一併寫寫,也算和知秋有關,知秋不悲秋,物化不傷神。士子多體弱,悲秋不知秋也。
鶴乃陽禽,草上見露,知秋則鳴。秋水之首,八月寒露,初凝草上,流淌相擊,白鶴即知,長鳴相警,展翅高飛,遷移之道也。春女思,秋士悲,而知物化也。白鶴恰恰也知秋深物化,不及老則飛揚南遷。所以白鶴有不老之意象。升遷陽氣不老等等關鍵詞都是仙人能力,所以慢慢的白鶴就成了仙人的代名詞。
最早仙人的表徵就是羽人啦。各種靈禽都是和仙人互相轉化的。山海經里有羽人國,西王母以及其侍從在漢代的壁畫中也總是以身生羽翅的形象出現。而最有名的早期和白鶴有關係的仙人是王子喬,周靈王的太子。《三洞群仙錄》卷二引《王氏神仙傳》曰:"王喬字子晉,周靈王之太子,生而神明,幼而好道。好吹望作鳳鳴之音,而白鶴、朱鳳翔集。復過浮丘公,授以道要,接上嵩山,不歸。一日忽乘鶴駐山巔。而童謠曰:王子喬,好神仙,走月韋日上賓天;初補南嶽司命侍宸,再補桐柏真人。」
所以魏晉之時,潘岳《笙賦》記載道:
「爾乃引《飛龍》,鳴《鷗雞》。《雙鴻》翔,《白鶴》飛。子喬輕舉,明君懷歸。荊王啃其長嘆,楚妃嘆而增悲。」
最初,白鶴靈禽都相傳隨仙人往來,一旦齋醮臨壇,會有仙鶴在上空飛舞,皆以其陽禽獨好純陽之氣。是故不招而自來。後來到了唐朝,白鶴乃是仙人幻化,或是仙人坐駕的意向已經是朝野皆知的常識。武則天專門設置了控鶴監,控鶴決。而後來玄宗整理創作音樂,也有白鶴飛仙之意向。到了杜廣成先生,這個曲牌就固定成為道教齋醮中表達仙真臨壇之兆的儀式語言。但具體的文辭卻是隨著時代和宗派變化的。並無固定之說。仙家樂白鶴飛,迎仙客哈。
然後才有白鶴決的各種廣泛的應用,無非取其陽展鶴形。真氣充盈,幾乎是自然會形成的一種手勢,因為手型象仙鶴展翅,反而定下的名字。練過白鶴晾翅,非要至此才算入門,至於白鶴拳法和民間的白鶴仙人決還是同源,不過白鶴仙人決是葬儀看地之類的,不再贅述。
到了元明,道法衰微,道士已經沒法子憑著德行純陽招鶴了,就繼承改編了控鶴之術,弄出了一種神叨叨的辦法。其去乃祖遠也。不招自來,與控鶴迷情,真的雲泥之別啦。明代朝廷有位邵道長為了表現科儀神應,經常用這種法子啦。其實真的已經流於旁門了,不成也不用弄假啊。世俗中的道教就是這樣一點點在妥協中失去本來應有的面目。到了現在,這糟糕的自然環境,仙鶴只怕也都沒以前那麼靈光了,道士就更別提了,留下白鶴飛,白鶴決,白鶴法也就成了一個遠去傳說的殘影了。留著給後人考古用吧。^_^
霜落金秋晚,溪楓深似染。雲光映石潭,鶴唳聲已遠。推薦閱讀:
※何為「大制無割」?
※有哪些值得推薦的道家學派書籍?
※佛家為何講究行善?佛家與道家在最高境界本源是否一致?
※道教怎麼看待太平道和太平經?五斗米道是祖天師創立的還是張魯取代張修改革的?
※存誠守敬,真鉛鍊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