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窯列傳之龍泉窯
二千五百年前,劍神歐冶子采茨山鐵英,為越王鑄劍,成泰阿、魚腸、巨闕、龍淵等天下名劍。其中龍淵是史上第一把鐵劍,後人便將歐冶子鑄劍之地命名為龍淵。一千年後李淵稱帝,將龍淵改名龍泉,以避國諱,這就是龍泉地名之由來。
越王勾踐劍,湖北省博物館龍泉現今依然鑄劍,如果你到龍泉,能看到滿街的刀劍鋪,殺氣騰騰,其間又穿插著許多青瓷店,文質彬彬。燒造青瓷是龍泉的另一個傳統,算起來也有千年歷史了。
龍泉窯的興起,源自越窯之衰落。那越窯在唐朝盛極一時,因為原料枯竭和稅賦加重,到北宋已是強弩之末。在海外發現的越窯器,最晚是北宋的,說明北宋之後越窯就不再出產上品瓷器了。
大英博物館中的龍泉青瓷
為什麼引出口瓷為證呢?這裡有一個經濟學解釋,外銷的總是好東西,尤其是古代,海運的成本和風險都相當之高,那麼商人進貨的時候,肯定要選擇高檔產品去沖淡運輸成本。商人不再販賣越窯瓷器,說明當時越窯已經上不了檯面了。
湯因比說過,新文明總是建立在舊文明的廢墟之上。越窯衰落了,但對青瓷的需求還在,取而代之的是北方的耀州窯和南方的龍泉窯。寫汝窯的那篇專欄里,我們說過有一支越窯工匠遷徙到了北方,開創了汝官窯。同時還有另一支隊伍向南遷徙,到了龍泉,時間是北宋早期。
這隊越窯工匠初到龍泉時,看到是這樣的環境:山區,有充足的木柴;有河,方便水運;有瓷土,質量不錯;最重要的是,有窯。許多古代名窯起源於山區,比如建、鎮、耀州、德化等窯,並不是因為山區適合燒瓷,而是因為山區耕地不夠,農民要搞點副業貼補家用。龍泉先民以前就燒瓷器,一說始於三國,一說五代,他們過著「農忙而耕,農閑而陶,帝力於我何有哉」的田園生活,那時的產品沒有實物留存,估計是普通的日用器皿,直到越窯專業瓷工加入,助龍泉發展為歷史上最大的青瓷產地。
宋龍泉窯五管瓶,台北故宮
龍泉窯的發展可以按朝代劃分,北宋是上升階段,還有許多越窯的影子;南宋達到技術巔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元代產量最大,幾乎賣到全世界;盛極必衰,明朝開始停滯;到了清代就幾乎停產了;現在龍泉青瓷處在復興的階段,也算風生水起。
許多窯口都有一個傳說中的創始人,被後世窯工奉為神明,比如耀州窯的德應侯、德化窯的林炳、景德鎮的趙慨,龍泉窯是兄弟倆,章生一和章生二。按理寫這些稗官野史沒什麼意思,不過章家兄弟代表了龍泉窯的兩個分支。
章氏兄弟的記載最早出自明代的《浙江通志》,說「二人未詳何時人」(在哥窯的那篇專欄里說地方志里沒有記載,我錯了,抱歉)。後來的《龍泉縣誌》和《處州府志》也說不知二人年代,但都記載了他們是龍泉窯的創始人,章生一創立了燒百圾碎(就是開片)青瓷的哥窯,章生二創立了燒不開片青瓷的弟窯。
現在龍泉瓷工還非常崇拜章氏兄弟,也把龍泉瓷分為哥窯和弟窯。簡單說,有開片的鐵胎青瓷是哥窯,沒有開片的白胎青瓷是弟窯。鐵胎就是在白瓷土摻入一種高含鐵量的褐色土,通過加深瓷胎的顏色去襯托釉色。在龍泉窯南宋窯址中,這種開片的鐵胎瓷片大概佔十分一,是龍泉哥窯的證據,不過產量不大。
傳世哥窯關於傳世哥窯的特點及產地問題,我在《名窯列傳之五大名窯(下)》中討論過了,這裡不再重複。個人認為傳世哥窯的產地在杭州,是官窯是一個分支,而龍泉哥窯是同時期的仿品。下面只介紹弟窯,也被稱為龍泉窯。
再回到北宋,那時龍泉窯的產品主要是盤碗一類的日用器,釉水也類似晚期越窯,不是偏褐就是偏黃,乏善可陳。裝飾手法主要是劃花、刻花、貼花和印花,也是從越窯繼承而來的。我希望在《名窯列傳》里介紹基本的陶瓷術語,下面就說一下這四種坯體裝飾方法。
劃花是在沒有乾的坯上,用竹或者金屬刀划出花紋,然後再上釉燒制。還可以用梳子一類的工具,一次畫出許多平行線,叫篦花。宋代定窯白瓷的劃花水平是最高的。
刻花青瓷,現代
刻花是用刀在坯上刻出花紋。不同於劃花之處是,劃花是細線條,而刻花是面,有類似淺浮雕的立體層次效果。刻花技術最強的耀州窯,也是青瓷。
貼花又叫堆貼,就是另外做出裝飾用的泥片粘在坯上。貼花可以是淺浮雕形式的,比如圖片中的魚。上圖是我在龍泉窯遺址找到的南宋瓷片,應該是一個盤底,雙魚是當時很流行的裝飾,現在許多人把這種瓷片上的魚切下來做項鏈墜。另一種是圓雕貼花,立體效果。
刻花和劃花一次只能畫一件瓷器,而且需要嫻熟的技術,所以瓷工又發明了印花。印花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的繩紋陶,用繩子纏在木棍上,在陶坯上滾,就留下許多細密的花紋。上古陶器還有一種拍印,先在木板或陶板上刻出花紋,然後拍陶坯。瓷器的印花類似於陶器拍印,工具叫印模,圖案更精細,像蓋圖章那樣印在瓷坯上。注意以上工具都是可以重複利用的,效率遠高於劃花和刻花。
瓶身上的花紋是印坯法成型的,上面的動物是堆貼法
另一種印花手段叫印坯,效率更高,坯體成型和裝飾一次完成。比如我們要做圓形瓷器,那麼在拉坯車上輪製成形;要做方形瓷器,就用泥片拼接成形。但是要做橢圓形或者花瓣形的瓷器,以上兩種方法都不靈了,就時就要印坯。先用陶或木做出一個花瓣形的整體外模,然後把粗坯放上去按一遍,就得到一個花瓣形的坯了。如果在印坯模具上刻花紋,那麼印出來的坯也有花紋。這種方法不但效率高,而且單品大小相同,後來許多圓器也用印坯法,比如元代的青花大罐,明清時的碗。
宋龍泉窯青釉琮式瓶,北京故宮
回到龍泉窯,南宋時發高檔起來,開始燒制禮器,比如許多種祭祀用的香爐,還有佛像。琮式瓶是龍泉的獨創,仿商周玉器,此外還有水注、筆筒等文房用器。當時北方窯口已經淪陷了,這時龍泉瓷已經非常出色了,離都城杭州又近,朝廷楞是沒看中,非得另建個官窯燒青瓷,莫名其妙。龍泉窯也真的是懷才不遇,青瓷的巔峰,卻一直是民窯,清代雍正寧可讓景德鎮仿龍泉釉,也不選龍泉瓷,莫名其妙。然而龍泉窯並沒有自暴自棄,就在南宋時把青釉發展到極致,全面超越了越窯,而且發明了石灰鹼釉,實現瓷器史上的一次偉大飛躍。
下面又要說枯燥的技術問題了,嘗試解釋石灰鹼釉,您可能覺得無聊,但是我喜歡。以前我們說過,青釉的關鍵一是控制窯內氧氣的濃度,另一個是控制鐵的含量,其實還有第三點,控制釉的厚度。比如一杯水是透明的,一池水是藍的,一潭水就是綠的,釉也這樣,厚度影響顏色,還影響質感,越厚越潤,越像玉。龍泉之前的瓷工也想把釉層做厚,但是不成,主要是流淌的問題,說來話長。
粉青和梅子青釉,南宋
釉的化學成分和坯差不多,之所以呈現玻璃那樣的效果,是因為在燒制過程中完全熔融再結晶,形成所謂的玻璃相。那麼既然完全熔融了,釉就會向下流淌,越厚流的越遠,最後粘到窯板上,就像冰棍化了會流到手上。龍泉瓷工發明了高粘度的石灰鹼釉,完全熔融後也不會過分流淌,成就了龍泉粉青和梅子青。
石灰鹼什麼意思呢?這要從助熔劑說起。要讓釉完全熔融,光靠溫度是不行的,因為提高溫度坯可能也被燒化了,會塌。那麼要給釉里加一些促進熔化東西,就是助熔劑。低溫陶器用鉛做助熔劑,瓷器用氧化鈣,生石灰和草木灰混合配的,就是石灰釉。龍泉窯降低了氧化鈣的比例,加入了氧化鉀,就是石灰鹼釉,粘度高,可以上很厚的釉,許多南宋時的龍泉瓷器,釉比胎厚。
這是一套現代的龍泉水杯,從左到右依次為:哥窯梅子青、弟窯梅子青、哥窯豆青、弟窯豆青、哥窯粉青、弟窯粉青。同一對杯子里,哥窯的顏色深一些,是因為胎土不同,釉是一樣的。
有了石灰鹼釉的基礎,龍泉窯燒出了兩種迷人青色,粉青和梅子青。粉青是一種青中偏藍的顏色,有一點乳濁效果。梅子青的釉比粉青厚,燒成溫度更高,呈現晶瑩的綠色。除了粉青和梅子青,龍泉窯還燒豆青,偏黃褐色,沒啥意思;月白,淡灰色的無光釉,也沒意思。
汝窯天青釉和鎮窯東青釉
湖田影青,現代
乾脆再把主要的青釉顏色都捋一遍。天青釉,藍色,乳濁效果,出自汝窯和鈞窯。
湖田影青又名映青、隱青,出自景德鎮,顏色類似粉青,比粉青淺,介於青和白之間,多為薄胎,有刻花。
冬青、凍青、東青,都是董青之訛,傳說北宋開封有個董窯,燒的鐵胎青瓷叫董青,顏色偏綠,後世多有仿品。
北宋龍泉窯的刻花劃花等裝飾,到南宋已經很少用了,純以釉色悅人。清代人說南宋龍泉瓷汁水肥潤,這個「肥」字頗為傳神。我一度以為南宋瓷工自恃肥潤,不屑於刻花劃花,便心有戚戚焉。後來讀到方李莉老師的文章,說南宋龍泉釉太厚,刻花看不到,所以不刻,唉,啪啪打臉。
元龍泉窯盤,北京故宮
元龍泉窯梅瓶,大英博物館。花紋沒有上釉,就是露胎裝飾
韶華易逝,元朝時龍泉瓷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釉變薄,顏色發黃,又開始刻花,還出現了露胎裝飾。元代龍泉窯質量雖然不及宋代,但規模很大,現在發現的元代窯址大概有三百處,是當時最大的窯系。元代瓷器的普遍特點的大型化,質地粗糙,龍泉窯也不例外,原因大概是蒙古人喜歡大型器皿,還有一點是元代大量瓷器外銷,而當時的波斯人和歐洲人也喜歡大號瓷器。宋元時龍泉青瓷是出口的主力,比如在東海發現一艘元代運瓷器的船,其中龍泉瓷佔九成。
元龍泉窯青釉褐斑玉壺春瓶,褐斑是紫金土點染釉面的效果,也是元代出現的裝飾手法
宋龍泉窯青釉鳳耳瓶
宋龍泉窯青釉直頸瓶,以上三件都是日本國寶,日本國寶中有八件中國瓷器,龍泉窯佔三件,另外五件都是黑釉茶盞
日本人稱龍泉瓷為天龍寺手,美國人稱其為greenware,歐洲人則用一個很好聽的名字,celadon,雪拉同。celadon的詞源很好玩,國內經常引用的說法是,一個叫Honoré 的法國人,寫了部叫LAstrée的小說,後來被改成歌劇,一度萬人空巷,主角Celadon是一個牧羊人,身穿淺綠色長袍。歐洲人第一次見到龍泉青瓷,覺得顏色很像celadon的長袍,故而命名。問題是小說是1627年出版的,當時已經是晚明了,而龍泉瓷宋代就到歐洲了,時間對不上。
難得發一張不相干的圖片:薩拉丁,埃及哈里發,從十字軍手中奪回了耶路撒冷,武功顯赫,而且極具騎士精神,釋放了所有戰俘,贏得基督教世界的尊敬
西方學者還提出了另外兩種解釋,一是說celadon出自梵語,綠色石頭的意思。中國瓷器好像從未賣到印度,用梵語命名青瓷,而且傳到了歐洲,風牛馬不相及。第三種說法,celadon是 Saladin 的誤寫。Saladin就是薩拉丁,阿拉伯戰神,《天國王朝》里痛扁精靈王子的就是這哥們。薩拉丁曾送給敘利亞蘇丹四十件龍泉瓷,敘利亞人便稱青瓷為Saladin ,那是1171年的事,當時正好是南宋,時間對上了。而且宋元時銷往歐洲的瓷器多是阿拉伯商隊運輸的,語境也對上了,所以我覺得這種解釋最可信。
明龍泉窯盤口瓶,北京故宮
龍泉窯的衰落是從明代中期開始的,所有陶瓷史都這麼記載。現在能看到的明代龍泉瓷不多,質量也差,甚至不及北宋前期的水準。《大明會典》記載,弘治時出口的龍泉瓷器,每件售價一百五十貫。按黃仁宇《中國大歷史》里的記錄,明代一貫等於一兩白銀,十貫等於一兩黃金,那麼一件龍泉瓷按銀價算相當於今天的四萬五千人民幣,按金價算是二十六萬,而且還是離岸價!我讀書多,總被書騙——賣那麼貴,咋還衰落了呢?
北京故宮裡有件落款康熙五十一年的粉青大瓶,釉色暗淡,是人們知道的最晚的龍泉瓷器,一般認為龍泉窯在清中期就停燒了。私以為這個停燒是指龍泉青瓷淡出上流社會的視野,而龍泉的窯火一直未熄,依然生產低檔日用瓷。我認識個龍泉師傅,他家世代燒窯,可以上溯到晚清,而且有實物留存。另一個證據是,民國時龍泉青瓷陪著茅台了參加了著名的巴拿馬博覽會,好像還得了塊銀牌。
下面講講龍泉窯的復興。龍泉市官方的說法是,周恩來總理在1957年指示恢復龍泉青瓷。起初我理解為周總理是浙江人,對浙江瓷器感情深厚,所以特別關懷。後來發現鈞窯、德化窯、汝窯的官方介紹里,都說是在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下重建的,而且都是在1957年。查資料才知道,周在1957年主持了個輕工會議,然後簽發了份文件叫《關於恢復歷史名窯的決定》,原來如此。
龍泉國營瓷廠的梅子青筆筒,煤窯燒制,八十年代
許多荒廢的名窯,都是57年開始恢復的。那時都是國營廠,經歷了找配方、上電機、上模具、上煤窯、改氣窯、改長石釉等許多事,這些舊事現在都沒人提了,其實從陶瓷史的角度看,那短短几十年發生的變革,比過去一千年還多,驚心動魄。
然而恢複名窯的決定有點超前,第二年就是大躍進,國內沒有藝術和仿古瓷的需求,國營廠只能生產日用瓷,少量高檔產品都拿去換美元了。九十年代國內高端瓷市場開始復甦,好悲傷,這時國營瓷廠已經倒閉了,取而代之的是私營瓷廠。那些逝去的國營廠為私營企業留下了豐厚的技術基礎,好像龍泉窯取代越窯的故事重演,新文明再一次在舊文明的廢墟上建立起來。在這一過程中,有幾個窯口非常成功,比如宜興窯、德化窯、鈞窯、龍泉窯。
哥弟混合三環瓶,作者徐朝興, 龍泉瓷廠的第一代工匠,1958年入職仿古組時只有15歲
當年龍泉國營廠的技術員,現在許多成了國家大師,原來的廠房已經改成了旅遊景點。現在是百多家私營廠,大廠生產酒瓶餐具,小作坊做仿古瓷,也算民窯吧。傳統的釉色器形方面,龍泉恢復的非常棒,說超越也不為過。也有一些創新,不多,比如青瓷彩繪、哥弟結合等。相對於現在的德化、景德鎮等窯,龍泉窯工匠是非常尊重傳統的,換句話說,他們很保守。比如我有個龍泉朋友,手藝不錯,一直糾結於要不要作時下流行的薄胎茶盞,因為南宋時龍泉沒有薄胎瓷,我的評價只有兩個字:迂腐。最後發兩張現在年輕人的作品,比南宋如何,請您自行評判。
——————————
抄我文章者,雖遠必豬
有泉堂
微信 quanceramics 公眾號youquantang
推薦閱讀:
※陶瓷杯和玻璃杯的詳細區別在哪裡?
※求推薦與陶瓷鑒賞有關的紀錄片?
※今天沒什麼事,發點手工活兒
※怎麼學好陶瓷專業?
※本人想開一家港式和台式結合的甜品店。 想去景德鎮看看容器。不知道有沒有什麼推薦?
TAG:陶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