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大燜鍋:AER 中國與歐洲的文明差異:宗族 vs 城市

圖片來源:rufodao.qq.com

論文鏈接: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Bifurcation: China and Europe Compared

這是論文大燜鍋的一篇推送

由Avner Greif和Guido Tabellini教授合作撰寫的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 Proceedings於2010年刊發的論文「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Bifurcation: Chinaand Europe Compared」從制度、文化分歧的視角探討了中國與歐洲的差異,重點關注了中國的宗族與歐洲的城市。社會運作如何得以維持?這一問題長期未能得到令人滿意的回答。已有文獻就此提出了兩個關鍵考察視角:外部推力(如制度)與內部動力(如文化)。放眼人類歷史,已存在過的諸種社會形態無不由兩股力量的不同組合所構成。然而,這兩股力量在不同社會中如何互動及演化的呢?藉助對前現代歐洲與中國社會的對比考察,本文作者試圖回答這一問題。

首先,作者建立了一個基本的理論分析框架。對於中歐社會構成的差異,作者以中國的宗族與歐洲的城市為基本視角進行分析。分析認為,宗族由一個親緣共同體構成,以道德文化為基礎的內部動力是其社會運行的主要機制,而外部推力僅僅是非正式制度且作用十分微弱;城市則恰恰相反,以道德文化為基礎的內部激勵所起的作用遠遜於作為外部推力的正式制度。正是兩股力量的不同組合及相互作用,造成了不同的社會形態及前現代中歐社會的巨大差異。其次,在明確了兩股力量橫向交互作用機制的基礎上,作者通過洄塑歷史回顧了不同社會中兩股力量的縱向演化:儘管歷史上發生過各種「旁逸斜出」,但分別以宗族和城市為主體社會形態長期成為前現代中歐社會各自的主要特徵。最後,在理論分析和歷史考察的基礎上,作者對當今的中歐社會進行了簡單的評述: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前現代社會的餘燼在中歐各自都並未消失殆盡。

廣受歡迎的知乎專欄「論文大燜鍋」每日推送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及自然科學期刊最新內容。本帳號由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陳碩副教授及其團隊負責。歡迎媒體及學界與我們展開內容合作,聯繫郵箱paperexpress@sina.cn。

推薦閱讀:

哈爾濱是座怎樣的城市?
江蘇為什麼以X州命名的城市很多?
街頭塗鴉是如何選擇時間地點的?
哪些電影對城市的描寫堪稱經典?

TAG:文化 | 城市 | 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