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做個實驗

原泉:老國王駕崩,泰國的政治欠帳也該清一清了

(首發於觀察者網)2016年10月13日,泰國拉瑪九世國王普密蓬·阿杜德因病在曼谷逝世,享年88歲。普密蓬·阿杜德在位70年零126天,是當代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以及有明確記載的在位時間第二長的主權國家君主(排名第一的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而普密蓬·阿杜德在位期間的70年,是泰國邁向近現代社會承前啟後的70年,這70年,泰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也積累了大量的弊端,而老國王的去世使泰國走到了十字路口,如何繼承老國王的政治遺產成了擺在泰國全體國民面前的棘手問題。

國旗上最寬的一片藍色:泰國政治中從不缺席的王室

泰國國旗是由紅、白、藍三色構成的五道橫條組成的上下對稱的旗幟,國旗上下邊沿的紅色和白色分別代表了泰國人民和上座部佛教,而中間的一道藍色橫條的寬度是兩側紅白橫條的二倍,而這個藍色的寬條代表的就是泰國王室,這張由拉瑪六世設計的國旗明白無誤地告訴我們,泰國政治的中心在王室。

儘管在1932年,泰國通過了一次不流血的政變確立了君主立憲制,但同「統而不治」的議會君主立憲制不同,泰國採取的是君主掌握巨大權力的「二元」君主制,按照泰國憲法規定,國王對議會通過的法案擁有不批准的權力,而只有議會上下兩院80%的多數才能夠推翻國王的否決權,更重要的是,在泰國的政治文化中,國王被神格化,得到了人民的自發擁護。

在泰國以小農經濟為主導並面臨西方殖民主義威脅的20世紀30年代,這樣的政治安排使泰國可以在王室這個核心之下整合國內紛繁複雜的政治勢力,並藉此推進自上而下的社會改革,而從歷史上看,泰國王室也是國家變革和國家穩定發展的重要象徵物,因而這種政治安排符合當時的歷史要求。

從普密蓬國王在位70年的經歷就可以看出來王室對泰國政治的作用:1957年,腐朽的鑾披汶·頌堪的法西斯獨裁政府就以對王室「大不敬」的借口被推翻,泰國發展的一塊重要絆腳石被清除。1973年,曼谷20多萬知識分子舉行遊行,反對他儂·吉滴卡宗陸軍元帥的獨裁統治,普密蓬公開表示支持民眾的主張,召集內閣開會,逼迫他儂和他的親家巴博分別辭去首相和副首相職務併流亡海外,成立了文人政府,結束了自1948年以來長達26年的軍人政治。

而普密蓬國王生涯當中最經典的一幕,則發生在1992年,是年,素金達將軍的政府與以占隆為首的反對派為爭奪國家政權在曼谷爆發了巨大的衝突,這場自1973年他儂軍政府被推翻以來最大的衝突造成40人死亡,600人受傷,3000多人被捕,而在此時,普密蓬國王召集素金達將軍和占隆進入王宮,促使他們通過談判化解了危機。當民眾通過電視機看到素金達和占隆跪伏在國王的寶座前,聆聽國王的訓斥和教誨的時候,他們心目中國王「嚴厲而慈愛的父親」的形象得到了進一步升華。

在泰國王室的庇佑下,雖然普密蓬國王在位期間,國家發生了多達20次軍事政變,但大都處於「斗而不破」的狀態,泰國也沒有因為政局的不穩而「傷筋動骨」,處於一種相對穩定的發展狀態之中。而這種政治穩定器的作用反過來也進一步提高了王室的聲望。

10月15日普密蓬國王出殯,無數民眾自發穿黑衣送行就可見王室對民眾強大的精神影響力。而這也彷彿昭告天下,在泰國的政治中,王室從未缺席過。

老國王的駕崩,王室和泰國重大危機的開始?

然而,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特別是戰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民主政治深入人心,這種君主掌握政治權力的傳統君主制度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要求,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2007年尼泊爾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世界上的君主制國家或轉變為共和國,或轉變為議會君主立憲制,目前,僅有一些富裕的產油國和諸如不丹、史瓦濟蘭這樣的落後國家像泰國這樣賦予君主一定的政治權力,從世界範圍來看,君主參與政治已越來越不合時宜。

而更重要的是,泰國的二元君主立憲製得以維持至今,很大程度上仰賴普密蓬國王個人的「賢明」,而隨著老國王的駕崩,王室的危機也就悄悄地拉開了大幕,一些依靠王室威望被掩蓋的矛盾也開始顯現。

在老國王去世後不久,泰國現任總理巴育上將立即宣布由國王唯一的兒子瑪哈·哇集拉隆功即位,而熟悉泰國政治的人都知道,這位王儲是一個長期居住國外,遊手好閒,生活極不檢點的花花公子,其脫衣舞女郎出身的妻子(2014年已離婚)更是為泰國民眾所詬病,很難想像這樣的人能夠繼承他父親的政治智慧和「賢德」。

而泰國的另一位王儲,中國人民的老朋友詩琳通公主,雖然在泰國深孚眾望,但姑且不談在泰國這樣一個男權主導的國家裡是否會容忍一名女性君主,詩琳通未婚無子女的事實使得她一旦繼位,泰國王室就會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因此,無論是誰繼承了王位,王室的聲望和權威都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傷害。

泰國的二元君主製得以存在至今,軍隊是不可忽略甚至是佔主導的因素。泰國現存的政治制度與明治維新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日本頗有相似之處,軍部打著「尊王」的旗號直接向王室負責,實際上形成了一個獨立於民選政府之外的「二重內閣」,在這種制度安排下,民選政府無法指揮軍隊,軍隊卻可以憑藉手中的槍杆子依靠軍事政變推翻民選政府,鎮壓民眾,並通過政變後向國王宣誓效忠獲得權力的合法性,而國王也依靠軍隊的宣誓效忠來獲取實際的權力並從民眾中贏得聲望(民眾認為只有國王可以馴服軍隊)。

普密蓬國王正是通過自己的政治智慧在軍隊和民選政府之間找到了「平衡點」,才維持了泰國軍隊與民眾之間「斗而不破」的局面和國家政局的大體穩定。然而,國王的政治智慧只能掩蓋問題,卻不能解決泰國政治體制當中的弊端,自2006年以來,泰國已經經歷了四次大規模的動蕩,國家已幾乎處在連續的政治不穩定狀態之中。

泰國落後於時代的政治體制使得國王的這種「政治裱糊匠」角色力不從心。深孚眾望的老國王面對當下的泰國政壇亂局尚且如此,缺乏才幹和聲望的新國王應對這樣的局面恐怕是更加艱難。而這樣以來,許多之前被掩蓋的矛盾很有可能會集中爆發,這無疑將會使泰國本已動蕩的局勢雪上加霜。

該來的總要來——泰國的政治現代化欠帳該補回來了

目前,老國王駕崩,新君主羸弱,泰國新一輪的政治危機大有一觸即發之勢,但該來的總是要來,泰國目前的政治危機實際上是二元君主立憲制長期掩蓋泰國政治、經濟、社會矛盾的結果。

而掩蓋矛盾的結果就是泰國政治畸形發展到局面難以收拾。之前已經提到過,自2006年以來,泰國的政局就已經陷入到長期的不穩定中,王室國家發展穩定器的作用日漸失效。而政局的不穩必然會反作用於經濟,不僅泰國經濟本身自2012年開始進入衰退,而且泰國與中國的合作項目(大米換高鐵等)因為各個政治勢力之間的明爭暗鬥也大受影響,軍隊借王室狐假虎威,大權獨攬,其內部的問題已經給中國在泰國的權益造成了實際的損害(湄公河事件)。

因此,雖然在一定發展階段內,這樣的政治體制符合泰國國情,產生了正面作用,但從長期來看,如果繼續維持下去,不僅對泰國本身,而且對中泰關係和中國在泰國的利益都有著很大的消極影響。從全世界的範圍來看,議會君主制相對於二元君主制是歷史的進步。一個和平、穩定,由民選政府執政的泰國既符合泰國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中國的利益需要,為了中泰兩國的世代友好,保障中國在泰國的利益,中國也應該為泰國的政治進程的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而言之,泰國已經錯過了二戰勝利後第一次議會君主制改革的機會,這份政治欠帳應該好好地補回來了,而現在的局勢正給了泰國一個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使國家進一步走向現代化的時機,泰國應該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因為下一次機遇不知何時出現。當然,能不能抓得住,就要看泰國各派政治領袖的智慧了。


推薦閱讀:

有錢人的極品人生?泰國豪華奢侈的屋頂空中酒吧盤點
泰國有多好?
泰國的人名/地名英文名里是不是有很多不發音的h?為什麼?
泰國為何不在領土最窄的地方開鑿一條運河來取代馬六甲海峽?
越來越多人愛去泰國旅行。是什麼原因讓你那麼喜歡泰國呢?或者說是哪個瞬間讓你愛上這個國家。

TAG:泰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