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脈絡清晰的系列科普的設想

第一次live:《並不很難的狹義相對論》的成功是我始料未及的。

做好這個科普是我一直想做,但一直在猶豫,拖了好久好久的一件事。擔心這個會非常耗時間的選題太書獃子氣。很難激起足夠的關注。報名人數超過200的時候,我很慌,很亢奮!

結束之後,感覺身體都變輕了。額頭和臉燒得滾燙。可以!在知乎這個平台做這種系列科普,說不定能成!

所以我趕緊蹭著熱情,蹭著拖延症還沒攻上來,列出了系列科普接下來的計劃(flag):

  • 已經完成的系列live第一彈:《並不很難的狹義相對論》?

  • 兩周之內在本專欄上傳第一次live的補充材料:幾何觀點下的狹義相對論?
  • 四周之內將上傳系列live的第二彈:《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
  • 兩個月之內在本專欄根據實際情況更新 路徑積分/ 或群論/ 或者拓撲/ 觀點下的量子力學
  • 更多。。。

希望以(比較生動的)live 結合(可以更專業的)專欄 的形式,從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開始,逐漸鋪開一個物理學理論的大概脈絡。(由於我自己的背景,到後期凝聚態理論也許會略多於高能理論。)

-------------------------

我在線上(知乎,微信,以前的人人網),線下(中學,本科)都斷斷續續做過一些科普。我覺得,現下的科普有兩種不好的極端。一種是過度類比和簡化。把讀者當作學齡前兒童,行文尷尬,也不管比喻合適不合適拿起來就用。這樣寫出來的的文章一般都很好懂,但食之若清湯寡水,留不下長久的印象。信息都在粗暴的類比簡化中丟失殆盡了。還有一種則是事無巨細的羅列。每一個實驗的步驟,每一步公式的證明。洋洋洒洒數萬字。這樣的文章知識的準確性往往很高,作者的專業造詣往往也不錯。但錯在把科普文章寫成了自己的科研筆記。失去了科普文章必要的傳播性。讀者只想要個貝殼,我卻給了他片海灘。然後暗示他找不到貝殼是他不行。這樣多不好~

造成這兩個極端的原因是一樣的。作者對知識的結構(脈絡)還缺乏考察。所以或者在取捨的時候無所憑據,亂來;或者乾脆完全不取捨。與之相對的另一種選擇是讓作者去遍歷這個知識的大量細節,了解概念與概念之間的連接,看到每個概念和另一些概念的關聯,而且還要知道關聯的大小,知道每個概念砍掉之後會損失多少信息。最後砍掉那些砍掉後信息損失少的概念(往往數量巨大),保留那些砍掉後信息損失大的概念(一般並不多)。獲得這個知識的主幹。最後再把主幹寫成一篇有結構有脈絡有始有終的科普文章。以前我說過,做好的科普其實就是在做科學的重整化。而要做好重整化,你就得理解清楚元素之間的 「關聯,信息,熵」 等等結構才行......

人類的知識體系如果是一個圓,越往外走,知識的掌握難度就越大,學術界除了在圓周附近不停開墾。還應該將開採的粗礦反覆凝練,將那些狂暴的新信息馴服成溫和可傳播的知識。誠然這個凝練的過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但獲取知識不就是為了傳播給更多人么?於作者,這是對理解深度的檢驗,對物理圖像的高強度訓練;於讀者,這是最有效率的知識媒介。

推薦閱讀:

從生物或者醫學角度解釋,人為什麼會死?
如果人類滅絕,哪種動物最有可能進化成智慧生物?
為什麼很多媒體和公眾都認為火電站的冷卻塔排出的乾淨水蒸氣是污染源?
除了靈長類以外,還有哪些高智商動物?
燕子去南方下蛋嗎?

TAG:科普 | 自然科学 | 物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