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帝王原來長得這麼可怕?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古代帝王的長相。

為什麼古代這麼多微服私訪,都沒老百姓能把真龍天子認出來呢?

首先,在上古時代,帝王或者聖賢在記載中都是天生異象。

東漢王充在《論衡·骨相篇》中議論道:

傳言黃帝龍顏,顓頊戴午,帝嚳駢齒,堯眉八采,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湯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陽,周公背僂,皋陶馬口,孔子反羽。斯十二聖者,皆在帝王之位,或輔主憂世,世所共聞,儒所共說,在經傳者較著可信。若夫短書俗記、竹帛胤文,非儒者所見,眾多非一。蒼頡四目,為黃帝史。晉公子重耳仳脅,為諸侯霸。蘇秦骨鼻,為六國相。張儀仳脅,亦相秦、魏。項羽重瞳,雲虞舜之後,與高祖分王天下。

小編翻譯一下,大概就是說黃帝長得像龍,顓頊(黃帝的孫子)生下就頭戴干戈,帝嚳牙齒重迭,舜雙目里均有兩個瞳孔,禹兩耳各有三孔,商湯胳膊有兩個肘……可真是長得非常有辨識度啊。

那千古一帝秦始皇又長什麼樣子呢?

《史記》上說,大梁人尉繚是這樣描述秦王的:

秦王為人,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少恩而虎狼心,居約易出人下,得志亦輕食人。

郭沫若在《十批判書·呂不韋與秦王政的批判》中解讀道:

前四項都是生理上的殘缺,特別是「摯鳥膺」,現今醫學上所說的雞胸,是軟骨症的一種特徵。「蜂準」應該就是馬鞍鼻,「豺聲」是表明有氣管炎。軟骨症患者,骨的發育反常,故爾胸形鼻形都呈變異,而氣管炎或支氣管炎是經常並發的。有這三種徵候,可以下出軟骨症的診斷。

秦始皇真的長得這麼奇怪?有沒有畫像呢?

據夏玉潤在《漫談朱元璋畫像之謎》中介紹:

關於皇帝畫像,最早見於記載的是北魏張彝編繪的《歷帝圖》,上自伏羲,下至東晉恭帝,號稱歷時3207年,收帝王128位,共5卷。類似《歷帝圖》的畫卷,晚唐張彥遠曾有8卷流行。惜上述《歷帝圖》均佚。今美國波士頓博物館收藏的《古帝王圖》,相傳是唐人閻立本所繪,為現存最早的中國帝王肖像畫。

原來不僅是畫像,古代帝王和皇室形象還會做成雕像供奉,不過這些雕像上面容,就多是依照佛像進行修改了,和實際的真容還是有區別的。

王艷雲在《金代御容及奉安制度》中追溯道:

古代帝王形象的御容製作,可追溯至魏晉南北朝時期。受佛教的影響,當時的帝王御容多為雕鑄的等身佛像,材質有石、銅、檀木、金和銀。……逮至隋帝仍篤信佛教,在沿用以往等身佛像的基礎上,還出現了寫真畫像。……唐代御容範圍擴大,擴展至太后、太妃,甚至是少主、公主。……在供奉地點上,魏晉隋多為佛教寺廟,唐代增加至道觀和景教場所,延續到宋代私人家宅中也有供奉。宋真宗以後在隋唐基礎上,對御容供奉場所進行了調整歸併,正式規定了御容祭拜制度,將御容祭拜列於國家宗廟制度之中。

從此往後,中國帝後畫像製作、供奉都有章可循,統一制式的。

到了乾隆年間,歷朝歷代積累下來的帝後、聖賢、名臣畫像經過整理,被儲藏到故宮南熏殿。陳凌在《故宮舊藏帝後畫像》中介紹了這批畫像:

南薰殿圖像歷經宋、元、明三代累積而成,凡卷、冊、軸一百餘件,圖像五百八十餘幀。上古五帝伏羲、唐堯、夏禹、商湯和西周武王五像位居南薰殿圖像之首,是南宋淳元年(1241)理宗至太學,作《道統十三贊》後,命當時著名畫家馬麟繪像。其時所繪共十三像,雖屬臆想之作,但與史實大體相近,也是極為珍貴難得的,遺憾的是現今僅存有其中五幅。唐高祖、太宗以及後唐庄宗等畫像也非唐人作品,而是出自明人手筆。

所以,就算又有畫像又有雕像,但是這些本來就是程序性的記錄,為了維持皇家身份的尊貴,會添加入一些神話性的修改。而且,以前的帝王畫像和雕像都是供奉在宗廟裡,一般百姓無法得見。這就是為什麼古代帝王能順利隱藏身份,進入民間體察民情,順便遊山玩水了。

而我們能直接得知的第一位真實帝王長相,是清光緒帝。

因為到了晚清,照相術傳入中國,光緒就是第一個接受照相的皇帝,後來,宮廷攝影慢慢就習以為常了,慈禧太后留下了很多相片。


推薦閱讀:

有沒有一首歌或者一句詞讓你關注並最後喜歡上的歌手或樂團?
人真的能排出純白色大便么?
總有一天,你將做回一個安靜的木匠

TAG:生活、艺术、文化与活动 | 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