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華北怎麼能錯過那香酥的火燒呢?

十一的時候和朋友去了一趟位於保定安新縣的白洋淀,離北京很近。在蘆葦盪里泛舟,荷花池邊嬉戲,涼爽而愜意。美景當然離不開美食,玩夠了,吃上一頓農家飯,品嘗著白洋淀最著名的冒著油的鹹鴨蛋,簡直太滿足。

說到保定,小吃美食也有很多,比如豆腐絲、醬菜等等,不過最出名的一定要數驢肉火燒了。其實不只是在保定,整個北方地區,尤其是華北等地對於火燒都很喜愛。

1、火燒是個啥東西?

火燒其實是一種面制食物的統稱,關於火燒的起源和歷史其實並沒有統一的說法,主要原因在於火燒的種類很多,幾乎每一種火燒都有關於自己的起源。北方各地基本都有不同的火燒種類。

火燒一般是扁長形或扁圓形,按照餡料的不同可分為無餡火燒、素火燒與肉火燒。按照製作方法的不同火燒還分為干火燒和油火燒兩種。干火燒一般需要放在專門打餅子用的鏊子上烙至外皮焦黃,再放入爐灶內壁稍微烤一下,浸入焦香味。油火燒則是在平底鍋中用淺油煎熟,再放入爐灶內壁烤制。

火燒和燒餅

很多人都分不清火燒和燒餅的區別,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火燒和燒餅在口味和形態上分別還真不太大。不過二者的明顯區別在於火燒一般是發麵或者半發麵,現烙制,後烤制,而燒餅一般是發麵純烙制或純烤制;火燒一般表面沒有芝麻,而燒餅表面會撒上芝麻。

火燒和餡餅

有一些火燒裡面也會有餡,口感與味道與餡餅類似。但是火燒一般是發麵或者半發麵,且將餡料均勻塗抹於麵餅上,麵餅較厚,而餡餅一般是不經過發酵的死面,而餡料集中在麵皮中間,麵皮較薄。

火燒與肉夾饃

夾肉的火燒,比如驢肉火燒、牛肉火燒等與肉夾饃其實區別也不大,如果嚴格區分的話,火燒需要現做現烤制,而製作肉夾饃的白吉饃是事先烤制好,製作夾饃時加熱一下。

火燒與火勺

火燒與火勺其實也沒什麼區別,一般來說清真的稱之為火勺。另外,不同地域對於二者稱呼也不一樣,比如河北東北部地區會稱火勺,而南部和西南部地區稱火燒。

2、數一數那些知名火燒

在北方,尤其是華北地區幾乎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火燒及食用方法,甚至有一些還聞名全國,形成獨有的飲食文化。

鹵煮火燒

鹵煮火燒是老北京的知名小吃,將烤制好的純面的火燒和燉好的豬腸和豬肺等下水食材放在一起煮,放入多種重味調料,使火燒透而不黏,肉爛而不糟,口味獨特。最初的鹵煮出自於宮廷的「蘇造肉」。因為用五花肉煮制的蘇造肉價格昂貴,普通人吃不起,所以商家就用豬頭肉和豬下水代替,經過民間烹飪高手的傳播,久而久之,造就了鹵煮火燒。

推薦餐館:

小腸陳:北京市南橫東街194號

門框衚衕百年鹵煮:北京市趙登禹路甲2號

延慶火勺

明朝時期,駐紮在延慶地區的士兵來自不同地區,飲食習慣不同,逐漸地便誕生了一種類似於燒餅的乾糧,保存時間長、易攜帶,符合駐軍飲食的需要。延慶火勺用溫水和面,經烙、烤兩道工序製作而成,直徑大小在8-10cm左右,一面帶有金線圈、呈虎皮色,乾脆適口,具有濃郁的麥香和椒鹽味。

推薦餐館:

火勺王:北京市延慶縣永寧鎮永寧古城一條街

驢肉火燒

驢肉火燒是華北地區極為流行的傳統小吃,據《史書記載》驢肉火燒源於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 的河北保定。驢肉先以大火後以溫火燉,配以近20種調料,烹煮時間長,熟度透徹,色澤紅潤,肉香而不柴,香味綿長,酥軟適口。將鹵好的驢肉加入酥脆的火燒里,外酥里嫩,面香柔嫩,讓人流連忘返。驢肉火燒分為河間驢肉火燒和保定驢肉火燒。

河間火燒驢肉的麵餅抹油後抻成長方形片兒,然後左右向中間折兩次,用麵杖擀薄再烙;河間驢肉選用的是渤海驢,製法為醬制;河間的火燒驢肉裡面加燜子、剁碎的鮮辣椒末等佐料。

保定驢肉火燒是面上抹油後揉成小圓球像小饅頭一樣,用一圓木一壓再烙,所以火燒是圓形的;保定的驢肉火燒選用的是太行驢,製法為滷製;保定的驢肉火燒所加燜子的原料主要是熬制驢肉的老湯,配以優質紅薯澱粉、少量驢肉塊及佐料。

推薦餐館:

功夫驢驢肉火燒:河間市團結大街交匯處南

閆家驢肉老店:保定市永華北大街645號

延津火燒

河南延津火燒從豫北的牛屯發源而來,似肉盒而比肉盒焦,渾圓如餅、色如紫銅、中間鼓凸、層次分明,素以個大肉多、外焦里嫩、香而不膩。延津火燒的做法講究,麵粉必須要延津地區小麥磨粉,肉料是雙匯,調料是蓮花十三香,和面用水冬天為「甩手水」,夏天用「陰陽水」,春秋為「頂手水」。 經過改良延津後來還流行的「夾什」火燒更加豐富了火燒內容,加入雞蛋、牛肉、火腿腸、豆腐串或綠豆芽等,口味更加豐富。

推薦餐館:

文榜火燒:延津縣小潭鄉西大街小潭衛生所旁

褡褳火燒

褡褳火燒是老北京的一種風味小吃,因為其形狀類似古代背在肩膀上的褡褳而得名。褡褳火燒是清朝光緒年間姚春宣夫妻在1876年創製。褡褳火燒與其他火燒製作過程不同。製作時,用面片裝入餡,兩面折上,另兩面不封口,放入平鍋中油煎至金黃色後,起鍋上桌,趁熱食用,口感與鍋貼類似,色澤金黃,焦香四溢,鮮美可口。

推薦餐館:

左鄰右舍褡褳火燒:北京市美術館后街50號內蒙古賓館對面

簸箕火燒

簸箕火燒起源於山東濰坊,因形似簸箕狀而得名。特點是面酥軟脆、烤烙熟透而無糊斑,吃起來脆口,趁熱吃,越嚼越香。因面質用火烤而成,含水分適當,既可現吃,又便於攜帶,適合旅途食用。

脂烙酥火燒

脂烙酥火燒也是起源和流行於山東地區,脂烙酥火燒因其內含特製的脂烙酥而得名。脂烙酥用上好的豬油,拌以適量蒸好的麵粉,化油時加適量花椒、桂皮,油化後剔出已炸酥的花椒、桂皮,再和面成焰。火燒皮用香油和面,包制好入爐,用文火烘烤而成。其特點是皮酥,瓤有異香而不膩。

杠子頭火燒

杠子頭火燒也叫簽子饃和小山東鍋餅,是一種純白面製作的無餡兒火燒,起源於清代民國時期的山東省壽光地區。因做火燒的面很硬,需要用木杠壓制,所以取名杠子頭。杠子頭火燒的尺寸比巴掌稍大,外圈都有一層金黃色的脆皮。直接食用,或者泡湯食用均可。

肉火燒

肉火燒顧名思義就是內有肉餡的火燒,類似於發麵的肉餡餅,不過肉火燒的面是用花椒水和制而成,比餡餅多了花椒的香氣,在山東、東北和華北地區都很受歡迎。外皮酥脆濃香,肉餡鮮嫩多汁,早餐來上一個肉火燒配上一碗白粥,美味又滿足。

椒鹽火燒

椒鹽火燒是素火燒的一種,在製作時加入了花椒面和鹽,使得椒鹽均勻地貼在麵餅里,再用鍋蓋上蓋子燜煎而成,外皮酥嫩,內部呈現多層,椒鹽的香氣與麥香混合在一起,熱氣騰騰,美味無比。

酥火燒

酥火燒也稱驢油酥火燒,是山西長治地區的小吃。用上等白面、雞蛋為原料,用熟驢油和面,製成柿餅大小,用煤炭火烙烤而成的一種色黃、質酥、味醇、形美的小火燒,淡黃純凈,香酥可口。可做主食,亦可做點心。

微信公眾號:樂鼠基地

內容為原創

圖片來源於網路

轉載請註明出處

官方網站:樂鼠基地 | 國內外精品美食資訊分享

吃貨集中營

分享最新最全的國內外美食資訊

推薦閱讀:

驢肉火燒鹵驢肉做法
怎麼看待城管辭職賣火燒一年收入50萬?

TAG:驴肉火烧 | 华北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