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社交是人類的天性,這並不容易
前段時間我跟隨老闆去參加了一場學術會議,與之前碩士期間去參會時懵懵懂懂地趕一場又一場感興趣的學術報告不同,這一次我認真貫徹了老闆的囑咐:「來開會就要多認識些人,多交點朋友。說不定就找到了自己在學術上的靈魂伴侶(微笑臉)。」
其實學術上的社交是十分水到渠成的事情,遇到正好做同一個方向的人,無論面對的是大牛還是跟我一樣的普通博士生,上去攀談很容易就能聊到研究興趣點上,此後話題的延伸往往取決於各自研究的進展。這樣的社交是讓人放鬆的,這种放松大概來源於討論問題的專註及互相作為研究者身份的平等。
然而到了午間飯點,這种放松的社交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會方安排的自助餐餐桌是一張張容納8-10人的圓桌。儘管每一張桌子、每一個位置都是可以隨意坐的,大家在取餐後還是或有意或無意地分成了不同的人群坐在一起——最知名的大牛們坐了一張桌子,相熟的普通教師學者及同校一起來參會的學生們各自會湊成一小桌或半桌,剩下落單的老師學生們都稀稀落落地坐在角落,彼此也幾乎沒有攀談。我就是那最後落單的學生之一,我一直饒有興緻地邊就餐邊觀察各處三五成群的小團體,儘管也不免有些輕微的失落——意料之中的社會排斥感。
那一瞬間我再次體會到了為什麼很多人除了對研究本身的內在熱情之外,也總是難以滿足於自己取得的進展——總有一張你尚未融入的就餐圓桌等著你在取得更大的學術成就以後去融入。這也是為什麼在物質極大豐富的現代社會,人們的幸福感似乎並沒有得到很大提升地重要原因之一,決定你幸福感的不是你在社會所擁有的絕對地位,而是你在你社交圈中的相對地位。
然而我們大多數人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往往走了歧途,我們不斷地去積累財富、勇攀地位高峰,卻總也容易無力地倒在下一個我們認為的幸福終點前。這一迷思我們人類困惑、爭論了很多年,總結了很多經驗,心理學家也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開發了無數的量表與行為指標,卻並沒有一個直接的證據能告訴我們幸福的關鍵在哪裡。
破解這一迷思地的轉折點是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PET)與功能磁共振(FMRI)技術被成熟地應用到了社會心理學領域。我在知乎曾經寫過一個關於社會排斥感的答案,當一個人的知乎答案長期被低點贊率、高反對率、高圍攻率包圍,他會不會自我反省? - 熊希靈的回答其中引用了Lieberman的經典研究:腦成像的結果表明,社會性疼痛與生理性疼痛對人類來說具有一致的感受,大腦收到社會排斥形成的疼痛感甚至不亞於被人暴揍一頓。
這一研究結果的貢獻自然是巨大的,其進一步統一了我們生理和心理的聯繫,因此文章發表在了學術頂刊Science。Lieberman此後一發不可收拾,針對人類社交行為背後的腦神經機製做了大量研究,其研究結論始終指向一點:人類跟其他動物最本質的區別不在於人類擁有更高的智商、能夠利用更多的工具,而是人類有更強的社交天賦,我們的大腦時刻都在準備著與社交活動相關的一切,社交比物質能給我們帶來更大的幸福感。
要為這一看似簡單的結論提供足夠的證據支撐是非常困難的事,其不僅需要利用大量精巧的社會心理學實驗範式以相互補充形成匯聚證據,還必須進行更精巧的設計以與FMRI技術結合來探明背後的神經機制。而最終要將論據用簡明易懂的語言寫成科普,讓不在學術界的普通人也能清楚整個證據鏈環環相扣的邏輯,則需要極豐富的知識儲備與高超的敘事技巧。
Lieberman在他的暢銷書《社交天性》里全做到了。
《社交天性》一書儘管在趣味性上不如《怪誕行為學》輕快活潑,但在敘事邏輯上更為嚴謹,對每個實驗設計的精妙之處也寫得毫不含糊,較之暢銷書的定位,作為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的入門教材倒或許能為其贏得更高的評價。總而言之,這是一本嚴肅又親民的心理學科普讀物,值得心理學愛好者以及對社會認知神經方向做研究感興趣的同學一讀。
註:本文是應湛廬文化之邀,為《社交天性》一書寫的簡單書評推薦。本人並未接受任何廣告酬勞,所有利益相關為接收了其饋贈的一本《社交天性》新書
推薦閱讀:
※大猩猩也沒有學過拳擊,為什麼實戰那麼厲害?
※這一刻全美都驚呆了——因為日全食!
※世界最強悍X射線激光器竟然造出了黑洞?!
※不得不加開一次Hyperlo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