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互聯網投行?
整理自鮑捷在智能沙龍第5期的分享|本文發佈於2016年7月16日
今天的話題是一個帶著問號的話題,「什麼是互聯網投行?」。這是個我近來被反反覆復問到的問題。經常有人問我文因互聯往後到底要做什麼事情,文因互聯的價值在哪?如果說我們未來要服務於互聯網投行,那到底什麼是互聯網投行?去年九月我從美國回來後,廣泛地和金融界的各種朋友聊,包括一些券商的、風投的、做併購、PE的人士等。我們聊股權投資往後發展會是什麼樣子。在聊的過程中,大家經常提到「互聯網投行」這個概念,但大家對這個詞的理解都不一樣。我上周參加了華興組織的金融科技大會,看到這本《清華金融評論》,他們做了一個調研,裡面把所有的互聯網金融的公司列了一下,寫了200多頁紙,然而這裡面沒有一個公司是真正的互聯網投行。所以這個新概念,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都是個發展中的概念,還沒有成型。
那麼到底什麼是互聯網投行?我請教了一些專家,也邀請了我們的朋友李化,來和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下面我先說說我自己的想法。
>>>>技術如何驅動互聯網金融
首先講什麼是互聯網金融。可以分幾個大類,比如互聯網銀行、互聯網保險、互聯網券商、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資產管理、互聯網小額商業貸款、互聯網消費金融、以及P2P和眾籌,還有其他的一些方面。每一塊下面都有幾十家甚至上百家公司在裡面。CB Insights也推出過一些總結,Fintech Landscape,裡面分領域列了許多公司。其中和互聯網投行最相關的可能是互聯網券商。
互聯網金融,或者金融技術是怎麼把金融和技術結合在一起,在每一個區段方法都不太一樣。
銀行這邊最主要的是銀行的直營化和低成本。銀行有了互聯網渠道後可以砍掉一些傳統的渠道,那些特別費人力的服務。降低成本之後,就可以做那些傳統銀行無法做的業務,提供傳統銀行不能提供的服務,提供一些很有競爭力的利率。而且由於它的運作是基於互聯網的,它很自然地就演變成了和人工智慧結合的、和移動化結合的服務。第一代互聯網銀行是直營化的銀行,沒有本地分支機構的銀行;第二代是移動銀行;第三代加入了智能化的東西,成了智能銀行。
券商這邊也一樣。券商在70年代的時候在美國是固定傭金制,改革後可以讓券商自己決定傭金。證券交易八十年代電子化,從九十年代開始互聯網化,實現了低傭金甚至零傭金。傳統情況下要30-50美元的傭金,現在只要3-7美元。低傭金讓原來不會參與到股票投資中的一部分人,也參與了進來。這樣就提高了流動性,也提高了參與者的池子,券商在裡面起到了激活市場的作用。互聯網券商和其他的券商相比很專註,它只專註於技術能做好的事情,比如只關注交易這一個領域。新興起的業務包括跟單,在美國至少有幾十家在做這種事情,國內也有很多公司開始做這塊,比如雪球就有。
保險也同理,和銀行類似,可以進行網路直營,網路銷售,可以把原來處於中間的代理代替掉。因為它是技術化、互聯網化的,所以很容易依據大數據定價。有了大數據定價而非傳統的專家定價後,它就可以服務很長尾的市場,比如手機險、加班險、扶老人險等小眾的險種也可以放到裡面。有了平台就可以比價,就有保險超市可以關聯各種各樣保險公司的服務來比出性價比最合適的一家。最後是定製化,以前保險技術應用的大多是基於採樣的的模型,基於人群推出保險。現在有了個人徵信,有了網路對個人信息的徵集後就可以比較好地去做定製化。
下一塊是基金,邏輯也是類似,主要有基金超市和依託互聯網的貨幣基金。國內也有很多基金超市,目前可能是Fintech做的最大的一塊了,如天天基金、好買網、陸金所、京東、騰訊、百度等。還有就是貨幣基金,是基金的一種特例,在國內有餘額寶,在美國有Paypal貨幣基金。
還有一塊就是資管。資管裡面目前炒的最熱的就是機器人智能投資顧問,國內很多公司在做。還有就是投資組合優化,找投資顧問的平台,這個是由人來做。前面兩塊也可以細分為主動、被動理財產品。主動的投資決策感覺不是很成熟,在被動投資特別是在ETF,還有在低風險的投資組合表現得很好。
小額貸款。我上周參加了頤月科技舉辦的活動,他們就是做小額貸款科技,基於大數據的小額貸款建模和盡調的電子化,以及快速決策模型。國內有大約3000家公司在做小額貸款,競爭也是很激烈的,但現在正常運轉的可能只有1000家。大部分公司都會因為技術落後被淘汰掉。
消費金融也是現在很火的一個概念。主要是與個人大數據、徵信相關。全國做個人徵信的沒有1000家也有幾百家。題外話說一句,現在在國內一提到互聯網金融或者Fintech,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風控,其他方面關注得不夠。在美國的整個互聯網金融或者說Fintech裡面是有許多東西的,方方面面都有,均衡發展。在國內卻現在大家格外地著眼於風控,這是一個不太正常的事情。
最後兩塊就簡單提一下,P2P已經熱得過火了,還有一個就是眾籌。
在各個區段中,我認為技術起到的作用主要在於4點:
第一,降低門檻。在券商、基金、資管、消費金融領域都是這樣,因為降低成本,就能把原來不能服務到的人服務到了。最典型的就是貨幣基金,在餘額寶之前有多少人知道貨幣基金?現在大家在不知不覺中就購買了貨幣基金,這就是技術降低門檻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第二,降低費率。低傭金、高利率。技術可以降低金融機構本身的成本,所以能夠提供傳統的機構不能做的東西。
第三,快速。比如小微信貸,以前要幾個星期才能做決定,現在幾個小時就可以。包括融資,是企業很關心的一件事,他們最關心的不只是能融到多少錢,而是花多久能融到錢。
第四,平台。比價軟體,基金超市,都給投資者帶來許多便利,增加了成交的速度和概率,也降低了成交的成本。
能夠有這種優勢的核心是因為機器取代人力,讓原來無利可圖的商業模式得以成立。
一句話,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是通過技術,我們讓以前不能成立的生意變成生意。
>>>>現在的投行
下面一個問題就是,同樣的邏輯有沒有可能應用到投行上去?如果能用的話,為什麼現在還沒有一個互聯網投行出現呢?我們要從現在的投行看起。
這是投行的典型架構。
最上面一層是合伙人。下面有四個群組,分別為賣方群組、買方群組、核心保障群組、普通保障群組。
賣方群組主要從企業、政府那裡拿來一些東西賣,或者是以債券的方式賣,或者以股權的方式賣。在不同的機構里它的名字不一樣,可能叫做金融服務部或者投資銀行部。下面也會細分為一些部門,比如企業融資部、政府融資部、市政債券部、併購重組部和證券化業務部等等。他們主要與政府官員和企業高管接觸,發現他們的融資需求。
買方群組主要是一個銷售部,主要是把賣方群組拿來的股權或者債券賣給下家。下面會細分為機構銷售、經紀業務、理財業務、信託等等,包括給高凈值人士的一些銷售。
再次是核心保障群組。買方和賣方讓股權在券商中流動後,需要一定的保障。因為股權是最複雜的一種商品,如果沒有一個中介機構進行信息披露,沒有券商在中間做合適的督導,很容易產生騙局。如交易和做市,做市是為了激活市場,券商在裡面做莊,要保證買到這個股權的人始終有一個方式退出,保證流動性,否則沒人願意買。還有就是研究部。股權賣掉之前,企業是弱勢、投資機構是強勢;在股權被賣掉之後,往往就反過來了,企業成為強勢方,它需要一個機構來監管它。督導部是一個有中國特色的東西,讓企業把股權賣掉後有眼睛盯著他,不讓它做壞事。股轉系統里只有二三十個人審材料,沒法做到監督的職能,於是券商代替了一部分政府的職能。本群組裡其他的部門也有各種不同細分,比如說按資產種類分為股票部、固定收益部、外匯交易部、商品交易部,按分析內容分為行業公司分析、市場分析、宏觀經濟分析、金融工程,等等。
最後就是普通保障群組。有投行特色的主要是合規和文字材料的審核。下面還包括每個公司都會有的行政、人事、財物、信息技術等等。
上面說的是共性,每一個投行也會有自己特色的架構,比如高盛、摩根斯坦利都有自己的架構。在中國則會有更多他們沒有的部門在裡面。
剛才是業務劃分。也可以從不同的市場區段劃分。B輪之前主要是VC來進行,B輪之後券商開始介入。有新三板之前券商主要是在主板和併購上面,有了新三板之後,本來由VC去做的一部分中後期的服務,也由投行和券商來承載。還有一些券商做更早期直投的業務,擴大了業務範圍。
關於互聯網投行,是要解決現在投行面臨的一些發展問題。我和一些金融界的朋友聊,他們從不同的層面闡述了券商面臨的許多問題。關於技術對於整個金融的推動,大家是有共識的。但在傳統的金融機構里,推動這件事情本身是很難的。那些金融老兵們在七八年前就發現這些問題了,但是到今天無論是在體制內,還是在體制外,解決這些問題都是蠻難的。
解決這些問題面臨許多障礙,首先是組織上的障礙,我們可以稱之為「創新者的窘境」,內部的組織架構的慣性使得調整非常緩慢。金融機構是一個非常要求安全和正確性的,非常保守的組織。開始我和一個投行的人說,他問我們能保證100%的正確率嗎,我說我們能保證90%的正確率,他說即使是99%都不行。這個和我們互聯網這種先小後大、逐步求精的思路是很不一樣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投行有很多群組,他們之間是有矛盾的,有的群組想抬高價格,有的群組想把價格壓低,有的想信息披露,有的不想信息披露。解決他們之間的矛盾很難。
這是一般性的問題,美國券商有這樣的問題,比如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都有這樣的問題,其實中國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還有一些是中國特有的問題:
中國有差不多100家券商,他們也承載了不少政府的職能。比如督導的職能,證監會根本都管不過來了,所以他們會要求券商進行督導,但是券商它做市或掛牌了幾百家公司,他怎麼可能督導得過來,券商也督導不了,他們自己頭很大。
另外還有體制限制,因為國企有各種各樣的毛病,包括用人的問題、激勵機制的問題、革新的問題。這個不用多說。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市場競爭動力不足。雖然有這麼多問題在裡頭,券商還是一個特別賺錢的生意,2015年券商的平均利潤回報率差不多是50%。在這麼賺錢的情形下,實際上它不需要做任何變更就可以活得非常非常好。我知道去年有家券商的獎金髮了50個月。他們現在活得這麼滋潤,怎麼可能有改進的動力?他們是沒有那種求生的慾望的,只要按照現在的這個路往前走就可以活得很好。很多大券商對於擴展進入新市場,本身都是有抵觸情緒的,因為它進入那個新市場,通常是會降低它的利潤率的。比如我們跟一家券商聊,他們這個新三板投資的回報率只有10%,他們覺得不想做。所以對新市場,他們的進入意願不是很強,更別提革新技術了。
券商自己很難做,那麼能不能讓券商之外的人來做?也是很難的一件事情。因為有行業壟斷的問題在,要有各種牌照才能做。行業壟斷這個壁壘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金融創新的能力。包括中國數據的公開性不好的問題,上周我在W3C的年會上也說了,美國大部分政府金融數據都公開了,但中國很多數據都藏著掖著不放出來。所以對於中小企業創新而言,其實是很大的一個壁壘。
>>>>未來的投行
回顧一下,我們剛才講到智能金融和互聯網金融之所以能夠有存在的價值,是因為可以用機器來代替人力,降低成本,所以能讓原來不能夠成立的商業模式成立。那麼在投行業務上面到底有哪些點有可能被革新呢?
我今天在百度和Google上搜了一下「互聯網投行」,我搜到了一大堆各種各樣號稱是互聯網投行的公司,具體名字我就不列了,只列下他們的實際業務範圍。要說互聯網投行不存在,我們搜到這些了;要說互聯網投行存在,我們要打一個問號,因為傳統的投行做的事和這些號稱的「互聯網投行」做的不是一個事情,有交集,但是不一樣。
我們過去9個月以來跟投行接觸的過程當中,接觸了他們一些實際的需求,其中一部分我們也已經開始服務了。對於各種不同的群組,技術都是可以起到一定的價值。這種被技術加強過的投行,就是走向互聯網投行的關鍵一步。
賣方群組負責的核心任務之一,是發現標的,和衡量這個標的到底好不好。一個最基礎的活就是去給它做估值和風險評估,在這裡面技術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一些基礎的數據分析工作可以由機器來承載。路演、包裝、運營,也是一大塊業務,技術可以幫助平台化、互聯網化、社交化。
買方群組一個核心的內容是精準的客戶獲取。比如有一家券商想在杭州做路演,他們想知道在杭州有哪些潛在的買家,有哪些投資機構關注這些行業,他們讓我們梳理出一個列表,這就是精準的客戶獲取。因為我們現在有了大數據技術,很容易發現這些投資機構的偏好。同樣的事情對賣方發現也是一樣的。例如另一家券商委託我們找到在未來3-6個月內可能進入賣殼業務的公司。當然我們不可能精確猜到,但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模型來預測哪些公司是有具備成為殼的資質。這就是一個精準的賣方的獲取。包括估值和風險評估,都可以做類似的模型集成。
核心保障群組,主要就是交易和研究這兩塊業務。實際上目前這是做得最多的,不只是我們在做。在中國市場,我也看到很多其他的公司在做這方面的工作。包括督導,因為券商要承擔政府的職能。還有盡職調查;我在和券商接觸之前完全想像不到,盡調這麼一個高大上的工作,在一些券商內部是一個非常無序的工作的狀態,他們連一個辦公自動化系統都沒有。他們完全憑紙筆、微信群、電子郵件來做這件事情。然後拿word文檔傳來傳去。這是一個很原始的狀態。當然,現在也有一些公司開始標準化了。現在國內也有幾家公司在做這個事情。此外,交易或者交易過程中的風控要量化。在研究的過程中,有投前行業研究,也有投後跟蹤,還有輿情監控。這些都是技術可以幫助的範圍。
下面一塊就是普通保障群組。這裡面有各種合規檢查、文檔檢查。證監會包括股轉系統,他們其實還是會很詳細地去看那些股轉書的。有個例子是他們說,你這個高科技公司,員工怎麼工資才5萬塊錢?他們會發現這個PDF文件裡頭的數據和電子報表的數據不一樣,或者本期的數據和前期不一樣。合規性和一致性檢查用人工來做的話,是很荒謬的,這個其實應該用機器來做。也有投資人和我說,如果能幫我把圖表自動化,那麼可以節約大量的寫報告的時間。他們希望,每周一的時候,會有一個關於這個投資公司關注的一些領域的行業的追蹤,周五會有一個我最近投資的公司的匯總,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其實都是可以自動化的。券商也會有每周的行情報告,也可以部分自動化。最後提下媒體運營,其實也是報告的一個延伸。包括各種微博、微信的公眾號的文章。這些也可能部分的自動化,或者由機器來提供素材。
上面講的是各個業務部門的需求。我認為在最高層,在合伙人層面也有需求,因為不管是VC還是券商都面臨著一個人才流動的問題。他們都是強運營的服務,依賴於人的經驗和人脈。而我們知道這些都是可以帶走的東西。任何一個投資經理,當他工作一段時間以後,他會想憑什麼我不能做合伙人?我的上司無非是比我多認識幾個人,等我人脈到了我也可以出來做。於是這些人或遲或早就要出來自己做。金融人士在外面接單幹私活是很普遍的事情。大家都是這樣,打幾個電話,見幾個人就做好了資源調度,然後就能拿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那何樂而不為呢?做幾單之後翅膀硬了,就很可能自己單幹,或者找幾個朋友也做個PE。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不管是VC還是券商都會面臨著人員流動的問題。有了平台化的運作後,對於合伙人的價值在哪裡?就是合伙人可以保證這個組織的良性增長。因為這件事情能做成不再僅僅是依賴於下面每一個具體的人的人脈和經驗,而是依賴於這個平台,哪怕這個人走了,對這個組織的影響不會很大。我們可以類比一下CRM的發展。銷售員以前為什麼能拿那麼高的提成?因為銷售人員代表一種資源,只要這個人走了,資源也跟著被帶走。他的資源是刷臉的,只要他一走,資源全跑了。所以銷售人員在和公司的最上層利益博弈的時候,很強勢。所以老總很願意上CRM,用平台來平衡經驗和人脈。投行也可能有類似的邏輯。互聯網投行做起來後,得益最大的是合伙人。小兵得到的是效率的提升,而在投行的最高層,它的合伙人得到了組織的保障。
>>>>文因互聯的工作
下面簡單提下文因互聯做的一些工作,其中的一部分我們已經作為產品推出來了。
先說說我們產品的架構:從最底層來講,我們收集各種跟投資研究相關的數據,公告、新聞、工商數據、行業協會數據、社交媒體數據等等。
有了這些基礎的數據,其中有PDF文檔數據和網頁的數據,我們在上面進行所謂的知識圖譜化,就是把它裡面的每一種數據對應到它關鍵的「實體」節點上去,如公司、投資機構,人,事件等。人包括高管、投資人、董監高等。此外還有交易數據、法規等,我們梳理這些數據,變成方便查詢的知識圖譜。
再上面一層就進入深入的數據分析,比如說公司之間的行業對比、上下游關係、數據的完備性和一致性,還有輿情分析。這些分析發現人力很難發現的內在的關係,特別是那些分散的、人力難以匯總的碎片。
再上面一層是產品呈現,現在主要是搜索和快報兩款產品。搜索讓你在需要的時候隨時隨地發現數據、分享數據。現在主板和美股的數據也加進去了,只是默認不顯示,可以有開關打開顯示。快報,是一個信息推送的服務,當你關注一個行業或者一組企業,那麼關於這些它發生了什麼事情?快報可以第一時間把信息推送到你的郵箱里去。這個月底我們還會推出一個微信的渠道,可以推薦到微信上去。還有另外兩個小的應用,目前還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推廣。
最上層是我們提供的一些深度的定製化的服務。這種服務主要就是在各種不同的業務場景里,包括投前的研究,投後管理,併購,券商的督導等等,進行針對特定場景的數據優化、數據分析、模型建立等。這些落地的應用是我們當前主要的工作。
>>>>幾點猜測
可以看到,技術對投行現有的各個業務都有促進作用。在我看來,這些東西是往下走的必經階段,但是真正的互聯網投行,它應該不僅僅在這些點發揮作用。我們應該更多地去想,在現有業務之外,怎麼創造出新的業務?《清華金融評論》這期里講了很多的東西,特別是後面的一半,在互聯網技術和金融結合之前,是沒有這些業務的。那麼互聯網往後走和投行結合在一起,能產生什麼新的東西?我覺得這才是有意思的。在投行的這個業務範圍內,我們是不是能發現一些新的機會還可以擴大交易範圍,提高交易速度,降低交易成本?
對於這個問題,我也沒有答案,只能對未來發展的路徑而非具體的業務做幾點大膽猜測。既然是猜測,就非常有可能是錯的。就在這裡拋出幾個問題,跟大家一起探討。
1,投行的「顛覆」是從低端開始。說顛覆不是說真的讓現在的投行關門,而是說因為我們有了新的技術,所以可以讓原有的投行脫胎換骨,變成一種新的類型的投行。去年我參加新三板交易商大會的時候,啃哥說了一句話,我覺得很有道理。他說:中國的高盛一定是成長在新三板上的。我們剛才提到了創新者的窘境,我們提到大公司、大的投行,他們面臨的各種組織的問題和業務的問題,他們的革新動力不足,那麼真正革新動力比較強的呢,是那種中小型的券商。比如國都證券,成立了一個很大的場外市場部。又比如說大的律師事務所,他們對新三板是不怎麼在乎的,但對於一些稍小的機構,他們就很在乎。所以說中小型的機構在這個創新核心當中,會走在前面。中小型的券商、有互聯網基因的券商會快速地和新三板一起成長。顛覆可能從無利可圖的業務開始。傳統投行中獲利很豐厚的業務,那些隨便在微信上發幾個群就可以賺5%的那些業務,實際上不會有什麼新的技術力量。能夠革新的業務一定是那些不掙錢的業務,到底是哪一種,我現在不能完全確定,但我可以肯定的是那是一種別人都不願意去做的東西。
2,股權投資平民化。這個想法也不是我自己的,是我從其他老師那裡借來的。股權投資現在是很高大上的東西,但以後會成為每個人都會有的事情,成為很容易接近的東西。有互聯網之前,買賣股票是件很麻煩的事情,有了互聯網這種交易商之後,買賣股票才可以變成任何一個人只要能上網就能做的事情。所以股權投資也一樣。現在有了眾籌,眾籌只是股權投資的一小步,股權投資以後會越來越平民化,交易的人越來越多。中國現在買賣股票開戶的人有9000多萬,我覺得往後走參與股權投資的人也會達到千萬級。達到這個規模的前提是有一個平台出現,這個平台就是股權投資的阿里巴巴。
3,最後一塊就是資源供給的多元化和網路化。前面提到企業股權的轉讓,中國往前走是大量的資產證券化,各種各樣的資產,從房地產債權到小額信貸、消費信貸都在進行證券化。這些東西必然要打包再打包,然後分配,這些都可以成為互聯網投行的業務。所以這個資源供給不僅僅指企業的股權。在新三板之前,中國的投行業務只對那麼2000多家公司提供了供給。現在有了新三板之後,一下子有7000多家企業。到了年底,會有一萬多家中小企業也來提供供給,以後也許有5萬家。但其實這個還是遠遠不足,中國以前的投資,大家都詬病說直接投資太少,都是以貸款為主。這實際上就是由於沒有這樣一個渠道,中小企業根本沒有辦法在原來的這種金融架構里得到融資。再後來有了VC,現在有了新三板,再往後我認為這個大方向是繼續再往前走。從供給方來講,就是各種資產證券化;從平台來講,就是會有大的平台來,讓各種證券化的資本資源都在這個平台上面進行交易。
從今天的投行,到這個大膽的猜測,中間肯定會有一個很長的發展的進程,肯定不是一步就能到位的。在發展過程中也會有一些矛盾。
第一個就是標準化和非標準化的矛盾。傳統的投行實際上是一個非標準化的東西,它需要人一對一、一家企業一家企業談,所以它效率低下。互聯網券商之所以能夠降低成本,是因為它把服務給標準化了。它不做研究也不做保代,它只做交易,因為交易最容易標準化。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在投行的業務當中,除了交易之外,還有哪些業務可以標準化?我的猜測是研究這一塊優先被標準化。互聯網投行的服務機構,就是服務於所有投行中可標準化業務的機構。
第二個矛盾就是人力服務和技術化的矛盾。一個新興金融服務組織從小到大的發展里,它一定會面臨一個是先賺錢還是先長大的問題。要想先賺錢,最快的就是撮合服務了,打幾個電話、見幾次面錢就來了,這樣來錢最快了。但是撮合服務的特點就是線性增長。你十個業務員做這些事情,想做兩倍就要二十個業務員,而且還面臨必然發生的組織分裂。它和一般的技術公司不一樣,技術公司通常追求指數型的發展,只有依靠技術而不是人才能做到。但是技術型的公司,它要想達到那個關鍵的點上面去,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周期。如果一開始上人力進行服務的話,很快就可以掙錢,但如果是用技術的話,我們知道人的判斷一定會比機器強,機器做出來的各種模型和判斷,肯定開始不如人,不能取代人,需要更大的平台才能越過盈虧平衡點。開始用什麼模式發展,招什麼人,就決定了組織的基因,決定了未來的局限。
工具和平台的矛盾。可以說每個團隊最終都會有一個理想,說我要做一個平台,但是怎麼做成這個平台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路徑。有的機構就會直接上人力,去對投資者進行貼身的服務。也有直接從監管角度、行政角度,一上來就和政府走得很近。像我們現在的工作,是從技術的角度來切入,解決的問題是不一樣的,解決的周期也是不一樣的。在中國又跟美國有不一樣的做法,投資研究是目前大家已經看得比較清楚的一塊了,就可以做成一個投資研究的工具。不管是在VC階段,在二級市場、併購階段都有一些公司在做。從提高效率的工具開始走向平台,最後要掙大錢一定是直接服務於交易。
兩種人才的矛盾。落實到選人上面來講,這樣一個公司,它要能夠發展好,一定需要兩種人才,技術人才和金融人才。但是這兩種人才又一種來自火星一種來自金星。怎麼讓這兩種人在一個組織內部很好地融合,讓他們一起工作,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回報周期的矛盾。所有金融創業的服務,從一開始做到真正做成,通常要經歷一個很長的周期。這就面臨一個矛盾,不同類型的人有不同的回報周期的期望。比如說做金融的人,你叫他去做幾年內不賺錢的事情,大多數做金融的人士是不願意來做這件事情的。只有互聯網技術人員才會去做。所以,在我們進入互聯網投行這個行業的時候,要想清楚大體要採取什麼樣的一個回報模式。
再有一種就是體制內和體制外的矛盾,剛才也提到了體制內的革新力量不足,但是跳出到體制外又面臨著種種問題。
所以,互聯網投行前途是光明的,但是道路是曲折的。大趨勢是大家都看到的,中國的金融在快速的改革,投行也在面臨自上而下的改革推動,以及自下而上的市場化倒逼。所以革新是必然發生的,未來的市場也必將更加廣闊和成熟。新的機構必將興起,而且在中國這樣廣闊的市場空間上,必然會百花齊放。但也由於上述提到的種種矛盾,我們也需要克服各種困難才能到達彼岸,需要設計合乎實際的發展路徑。
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臉書、人工智慧、虛擬現實這些硬到不能再硬的翻譯?
※由於技術的進步,有哪些事物的定義被改變了?
※CNN入門講解:什麼是採樣層(pooling)
※Alexa估值近百億美元,AI巨頭為何在語音交互市場搶奪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