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網約車新規苛刻背後藏著什麼?

10月8日,京滬廣深均發布網約車新規細則草案,對車輛以及駕駛員提出明確要求。其中,備受關注與爭議的是北京上海兩個城市。上海網約車需滬籍、滬牌,北京網約車須為京人京車。

此前,交通部等部門聯合出台網約車新規。隨著新規11月1日實施日期的臨近,各大城市都將很快出台細則。四個一線城市特別是北京上海兩個特大城市細則的出台,對於其他地方具有風向標意義和示範效應。然而,北京上海細則相比交通部等部門的兩個文件,條件要苛刻許多,絕對存在過度執行、扭曲交通部等部門總則的嫌疑。其中,規定本地戶籍、本地車牌就是最惹眼之處。

回顧前幾個月交通部等部門出台的網約車新規,比預期寬鬆,以鼓勵新業態為主,門檻也不算高,讓顧客、車主等市場主體歡喜一陣子後,當時就有聲音說,不要高興的太早,還有地方政府制定最終細則這一關。地方政府不一定會放過網約車。當時還不相信。京滬細則一出台,不能不信,不能不服。地方政府對網約車越收越緊,門檻越抬越高。這是交通部等部門給個貌似寬鬆的總規則後,各地政府開始各自發揮,大肆報復性收緊。北京上海要求網約車司機本地戶口,車輛本地牌照。對於已經既成事實,也非常利於順風車的網約車異地戶口與牌照的現狀,如此一刀切,傷及的是客戶利益與司機利益,損害的是共享經濟業態;打擊的是以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為主的新型創新模式;阻止的是對傳統守舊勢力從技術層面尋求變革革新的新手段;遏止的是中國新經濟的蓬勃發展好勢頭。

有專家講,要求本地戶籍、本地車牌是國際慣例。這種所謂的慣例不過是因循守舊思維罷了。試問,美國何為本地戶籍?互聯網新經濟這一偉大創新一個特點就是打破各種慣例。本地戶籍、本地車牌是畫地為牢的管理思想,與公平公開共享創新的互聯網新經濟格格不入。

有官員認為,網約車價格就應該貴於其他車,網約車應該定位在高收入消費層次。一種商品與服務價格高低是由市場說了算,由市場競爭來決定與形成。提前給一種服務設定價格定位是不懂市場的計劃經濟思維在作祟。

以我這個目前上下班都乘網約車的客戶來說,對網約車還是有發言權的。網約車總體遠遠好於計程車。一個共同體驗是,網約車剛興起那會,上車總有免費礦泉水和口香糖,就在前幾個月優惠力度大到可以免費或者一元錢坐遍全城。如今這樣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但一百次乘車,也幾乎遇不到一個司機抽煙、粗魯或是滿口髒話。原因無非是有一套與司機利益掛鉤的客戶評價打分約束機制而已。導航小姐說的一清二楚,連限速、違章拍照攝像頭都如數家珍的導航已將網約車司機不認路的劣勢完全彌補了。

當然,不是說網約車市場就一點問題都沒有,不是說不要管理與監管。適度監管,以客戶與司機利益最大化監管,按照市場規律,敬畏市場,鼓勵創新,支持新業態發展的監管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像北京上海在網約車上逆新經濟、創新創造、共享經濟的潮流而動,是在拉歷史倒車,最終損害的是百姓利益。高層不能放任這種行為蔓延下去。

一定要防止北京上海帶的這個壞頭蔓延傳染到其他城市。地方出台的網約車新規絕不能存在過度執行交通部等部門總則的現象,要防止地方自由裁量權過大的問題。

筆者常說,當前中國在全球唯一能夠拿出手、說出口的就是互聯網新經濟。能夠與歐美並肩甚至超越歐美的還是互聯網經濟新業態。不過,這一令美歐羨慕嫉妒恨的新業態,正在被內部勢力扼殺與毀掉。

多次提醒,對於互聯網新經濟一股打壓、扼殺、遏止的勢力正在瘋狂抬頭,大有毀了這股新業態的苗頭。背後是守舊的既得利益者對創新與新經濟的絞殺與反撲。這需要提醒最高決策層關注。


推薦閱讀:

網約車瘋狂加價誰來終結 易到還是滴滴?
如何看待 2016 年 7 月 28 日推出的專車新政?私家車可以合法做專車了嗎?
如何評價《關於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對網約車的合法化和對傳統出租行業的改革措施?

TAG:网络预约出租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