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的絨毛不能將我安慰

為什麼人類這麼喜歡陽台?居所沒有陽台,我坐在窗邊,假裝我是坐在陽台上,看著風景敲鍵盤。

就連我的貓都喜歡陽台。外面什麼都沒有,它也還是要鑽出窗子站在危險的窗沿上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有陽台的話,乃至有小花園的話,它會生活得更興奮吧。

接天接地的處所適宜於人的心理健康,這一點或許還沒成為常識,但平時的生活感受以及面朝湖景江景園景的房屋的高價均可佐證,生活中可見自然風光是件好事情。

我們習於人類創造的文明,似乎它已經歷經春鞦韆萬載;其實真正的現代化城市化,真正令人生活於鋼筋水泥之中,才區區一二百年而已。我們從遠古來,從生命樹上走下來,對養育我們的自然環境的偏好刻在基因之中。住在鋼筋水泥里,觸目不見綠色,前後左右都是擋住視線的樓房,真的開心么?想像一下住在綠化很好的小區里,樹木茂盛像一片森林,鮮花盛開四季不斷,安家於其中又是什麼樣的心情?

毛茸茸的小貓咪不能拯救我。我不能像你一樣整日躺著,陷於一屋,在如此狹小的世界裡度過一生,什麼也不做。

一座自成一體如在荒漠之中的城市,像與世界無涉,在這裡可以埋頭覓食,求偶,育子,生老病死。終其一生這座城市的居民可以與世界無涉,終其一生這座城市的居民都只能與世界無涉。這裡沒有文明的豐富,沒有與其他文明的交流,這裡沒有參與世界的機會。

小波說當年插隊時最痛苦的並不是折磨身體的體力勞動。而是當一天結束,坐在屋檐下,看著天空一點一點地黑了下去,感到自己的生命正被一天一天地殘酷剝奪。身邊都是被剝奪的寂寞的同伴,觸目所及都是一片貧瘠。

我年紀一年年地變大了,才逐漸懂得為何羅素說,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我見過了阿米什人物質富足但精神文化貧瘠的生活,我見過了我母系的家鄉遍布良田沃野但無事可做無書可讀無處可去被限于田地的生活,我開始為那樣的生活感到恐懼。我回到家園過起了自己的蟄居的生活,接著就發現自己已處於哀樂中年的危機之中。我也來到了一樣的生活里。虔誠原教旨教徒的農場,發展中國家原始的農村,發展中國家的二線城市,這樣的生活環境沒有它們表面看起來的那麼大的區別。它們都是精神與文明的荒蕪之地。

我的生活不能只有一本聖經。世界這麼大,知識這麼多,我不能甘於接受一個先知創造的一些教條並把它們奉為生活的一切。這樣的堅定是閉目塞聽的堅定,拒絕這世界上這人類歷史中無數的瑰寶,堅定地只讀那一本書過那一種生活。這樣的一生是可悲的一生。生為人類,擁有獨一無二的智慧大腦,我們是幸運者,是被選中的物種,是宇宙自己的眼睛。

你的絨毛軟且密,你的身體暖且香。但你不能將我安慰,我們都是陷於狹小斗室不得衝出樊籠的生靈,做囚徒的你不能將囚徒的我安慰。

就連梭羅所能獨居於之的,也是瓦爾登湖,不是城市的一套公寓樓。

這是一座沒有東西進來,也走不出去的城市。我想要騎著自行車沿路走出城市,卻發現路邊的自行車道被台階不斷打斷,被車道不斷截斷。我不知道該如何出去,該如何騎著車擺脫城市進入鄉村,進入這片廣大土地上該有的河流田野。坐在一條延綿向西方的窄公路邊上,太陽落山為道路盡頭撒上烏雲和金光。我坐在路邊一邊等燒烤一邊看著,想像一下,想像沿著道路延伸的行道樹的影子會一直向西伸去,看不見的路盡頭會通向一個必定存在且在我此時視野之外的遠方。這是居於一座埋頭覓食的城中我僅有的對野外的盼望。總是城市,總是建築群,總是水泥鋪開的大餅覆蓋了岩層和泥土,它們包裹了我全部的世界,無處可去,無路可逃避。

也沒有東西進來,也沒有文明流動;藝術展不途徑這裡,文化活動不光顧這裡。作為市民的生活被隔絕在了文明之外,作為市民的我失去了去看去學去體驗去感受,去提問去交流去聆聽的機會。我面對著滿城的賣房與整容廣告。

面對著身處文明之外僅有麵包的居民的是滿城的賣房與整容廣告。

當我真的進入只有麵包的生活的時候,才明白先人的箴言所謂何事:人不能只靠麵包而活著。

人要在藝術中活著,在體悟中活著,在思想智慧中活著,在豐富的刺激中活著,活出生之實踐。最美好的城市應是一座居於自然之中又富有文明的中小型城市,你隨時可以騎車搭車甚至徒步走出城區的範圍進入郊野;你隨時可以在城中尋覓到豐富的文化資源。你隨時可以在城中激蕩腦力,你隨時可以在城外體驗自然的雲與風景。你生活的地方有山泉,也有哲人。

我要豐富,給我豐富,不僅要豐富的文明,還要豐富的自然。苦短的一生,生活在貧瘠之中,還如何想像更大的不幸福。


推薦閱讀:

[美讀客]在線沙龍第八期:海歐——大城市,我們究竟為何而來
為什麼北京的城市市容總是被吐槽很「土」?
美國什麼城市「最不美國」?
你心目中的「好房子」是怎麼樣的?
十一國慶節國人日本瘋狂購物,你怎麼看?

TAG:城市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