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傳播學系列文章的連載說明
在那本書定稿之後,我終於有時間來開另外的坑了。原本是計劃在社會學、微觀經濟學、語言哲學、傳播學中選擇一個主題,來寫系列「科普」文章。而這些系列文章一方面是為了向他人分享這些有趣的知識,另一個更重要的方面,是複習我曾經學過的內容,溫故知新。
這四個主題中,我最陌生的一種,就是傳播學了。很久以前上過《傳播學概論》和《廣告學概論》的課程,看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施拉姆和波特寫的《傳播學概論》。我記得還上過一門關於傳播學的MOOC課程,考試好像有90多分,證書上都多加了一個單詞,以示和那些沒拿到90多分的人的區別。
不過,我當時並沒有認真學習這門學科,權當是放鬆和娛樂。就我現在的印象,也依然覺得傳播學不是一個嚴肅的科學,幾乎都是借鑒(盜用)其他學科的理論。書里引用亞里士多德的話,卻不關心亞里士多德所關心的事情。提到社會心理學的實驗,卻不怎麼關心實驗研究。在我這種認可物理學作為科學典範的人眼中,傳播學的地位或許只比歷史學高那麼一點點。
然而,傳播學也確實很有趣。作為新聞與傳播專業的基礎課程,傳播學似乎一開始就格外注重應用。這讓我不太適應。心理學的基礎課程是普通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而這些課程都不怎麼關心這些知識應該如何應用到實際生活之中。它們像是純粹的求知,就是想知道人類的心理和行為機制。而傳播學則不然,我總覺得它一開始就奔著讓人學會如何利用大眾傳媒來影響他人去的。傳播學會引用其他學科的理論,比如心理學、語言學、社會學、哲學等等,而我對這些學科都有一些了解。當我以傳播學的第一人稱視角,來看待我更熟悉的心理學內容時,這感覺就像是用他人的眼睛來看待自己一樣,奇妙而又有趣。和學傳播的朋友聊天時,也會發現他們與那些學心理學或哲學的人,有著系統性的思維差異。引用泰特洛克的想法,他們更像是廣而不深的狐狸,而我則更像是深而不廣的刺蝟。
不管怎樣,既然決定了選擇傳播學而不是另外三個主題,那就讓我一條道走到黑吧。反正主要是寫給自己看,自說自話的獨角戲,也有自我娛樂價值。我會寫所有我從傳播學中看到的有趣的內容。主要是一些有趣的理論。而我在寫的過程中,主要是以一個傳播者的角度,期待讀者能接受這些傳播學理論。所以我不會花多少筆墨來吐槽這些傳播學理論,雖然它們很可能不是什麼傳播學理論,而是一些心理學、語言學和社會學中的理論。
由於我目前不知道會寫成什麼樣,所以也就自然不會有什麼大綱和目錄。連載時間也不一定,我盡量每兩天寫一篇。(這也算是限制我自己玩守望先鋒的時間。)而且,等我連載完之後,估計會把這些文章從我的知乎專欄里刪掉。畢竟這主要是寫給自己看的東西。比起那些以傳播學為業的人,我寫的這些東西,可能都只是渣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