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擋在孩子和世界之間
有一個周末,和孩子在一個植物園玩,孩子和她的小夥伴們開始鑽一叢蘆葦狀的、中有間隙的植物叢,旁邊一位遊人看到了,就目光尋找到我,提醒我他們不能鑽,我正要過去跟她們說,一位植物園的工作人員也注意到了,就過去微笑著跟孩子們說園規定不允許鑽植物叢。
這個植物園在辦一個藝術品展賣會,園中有很多的小展位,後來孩子又去到其他幾個展位,看來看去,摸來摸去,還和展位的主人聊天搭訕,很開心,我全程基本都在袖手旁觀,離遠點,不干涉。
一個原因是,這不是一個藝術展,而是一個像農貿集會一樣的展賣會(但安排得很有藝術感,例如草地上看似隨意擺放的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彩色玻璃球),東西並不算特別貴,我反正做好了萬一打壞了一個就買下來的打算(然而事實上也沒用得著這個Plan B)。
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不能擋在孩子和世界/他人中間,把孩子和他人/世界的邊界問題變成我和孩子之間的內部矛盾。她如果有不當的地方,自有物品/場地的主人/組織者會提醒她,實際上,她在看來看去摸來摸去的時候,我注意到,當賣主覺得有顧慮時,都會直接和孩子說,但從來沒有誰用目光去尋找孩子的父母。
這樣的場景在美國平時比較常見,孩子在圖書館、公園、餐館、博物館、商店以及其他「有主」的地方,工作人員都會和孩子直接交互,提醒孩子需要注意的地方,而不會去把目光投向孩子的父母。
再舉個例子,孩子在一個社區活動中心,一個墨西哥小男孩在公共電腦上玩遊戲,她先是跑過去站在一旁看著,看著看著然後就開始跟他嘮嗑,嘮了一會兒嗑就開始動手動腳,時不時拿過男孩的滑鼠也操作兩下,我就當沒看見,早就閃一旁去了,反正小男孩也沒什麼意見,而且就算小男孩有意見,也是他們倆的事情,跟我幾乎一毛錢關係也沒有;然後,過了一會,兩人又去捉迷藏去了,玩得很好。
我認為這是對孩子作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個體的尊重,如果什麼事情都是父母去約束孩子(儘管很多時候父母根本不是那個責任人或事情/物的主人),結果明明是孩子和世界/他人之間的事情,也變成孩子和父母之間的事情,那麼很快親子關係中要承擔的東西就不堪重負了,這可能會帶來兩個後果:有些時候(比如說孩子個性比較弱),孩子會變得事事都要打量父母的神情態度,一面謹小慎微的察言觀色,一面又內心深處憋屈著一股子情緒;另一些時候,則可能慢慢形成固化的意志對抗(這種對抗成為表面平靜的親子關係中的一股潛流),不管父母說什麼都無條件的不聽。
比如說在上面的兩個例子中,你不讓孩子鑽灌木叢,孩子心裡就不服啊,物主還沒說什麼,父母出來代言,你怎麼知道就不能鑽呢,這不是咸吃蘿蔔淡操心么?有人可能會問,可是物主不在旁邊咋辦,雖然不能說物主一定會不允許,但也不能就假定是默許的啊。——說得很有道理,所以這種情況下,我會先跟孩子解釋一下我所理解的植物園的一般管理規則,如果孩子聽了那自然好(如果我們從小就是這個就事論事的態度,孩子會很好打交道),關鍵是我所表達的不是我的個人意志,而是這個世界的一般規則(這很重要)。
如果孩子還是不服氣咋辦?帶著孩子去管理處問唄(如果問一句都不好意思去問,怕被別人暗罵「你這父母真是太不自覺了,你問了不是讓我不好做人嘛」,那還是得好好先琢磨一下自個兒的問題),還是那句話,讓孩子和利益相關方直接打交道。就算三四歲的孩子,也是懂得「誰的地盤誰做主」這個簡單的道理的,別護著孩子,讓管理員直接和孩子平等的交互,讓他告訴孩子這個地方的規則,這麼一來絕大多數時候孩子就心甘情願的不去鑽了。
再退一步說,即便孩子還是要耍賴,這個時候你再去拉開孩子(而不是從一開始就越廚代庖),在孩子心中也已經性質不一樣了,就不再是你和孩子之間的意志鬥爭了,而是你作為孩子的父母,在孩子不能管理自己的時候去幫助孩子了。這個區別很微妙,但也很關鍵,它決定了你在約束孩子的過程中,孩子是感知為你倆之間的主觀意志鬥爭,還是感覺你只是在約束他尊重一個第三方的客觀規則。
當孩子和他人交互的時候,父母不管其他人怎麼想,就防禦性的去阻止孩子,很多時候,是出於父母自己擔心被評判(為熊孩子的熊父母)的心理,而未必是孩子實際上會給對方造成多大的困擾。
時光倒退幾十年,作為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那個時候對熊孩子熊父母combo的撻伐還沒有這麼鋪天蓋地。人和人、孩子和孩子、孩子和成年人之間的邊界還沒有那麼謹小慎微和政治敏感,孩子還有機會這邊闖點禍、那邊鬧點事,至於和小夥伴乾乾架那都不是事兒。但如今,對社會評判的恐懼使得父母們在孩子的社交上往往變得很保守,往往寧可自己制止孩子,也要把孩子間衝突的可能扼殺在萌芽里,這可能會帶來兩個結果:如果孩子確實感受到了父母對社會評判的焦慮,那麼孩子自己可能也會內化這個評判的聲音,而成為社交上的保守者,後天的內向者。而如果孩子沒有感受到父母的限制行為背後的焦慮,那麼孩子會因為父母總是過度限制自己的行為而感到父母不可理喻,從而形成衝突和逆反。
但話說回來,我們的社會大環境如果要支持孩子和這個世界的互動,成年人首先要學會把孩子作為平等的人來尊重,這包含幾個方面:
一是不因為「他是孩子」(擔心被評判「和小孩子計較什麼」)就覺得應該讓著忍著,不去維護自己完全合理的權益,例如如果孩子在店裡跑來跑去,作為店主,完全有權利阻止孩子(阻止未必要嚴厲,就簡單直接的告訴孩子本人就可以)。
二是父母自己心裡不要覺得「因為ta是孩子,所以ta有特權」,如果這個店員阻止了孩子在他的店裡亂跑,作為父母首先心裡要尊重店員的權利,別明裡暗裡罵對方小氣,就算是心裡暗罵,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的心態。
三是也不要覺得「因為ta是孩子所以ta就沒有權利」,不因為他是孩子就剝奪他本有的權益,例如孩子的私有物品的所有權也要得到尊重,不能因為父母自己不好意思拒絕別人就強迫孩子去分享(結果好好的「分享」一詞,在孩子的世界裡卻變成了負面的,孩子常常這麼用分享造句:「媽媽,她又要來分享我的東西了(欲哭無淚臉)」)。再例如,孩子平時合情合理的訴求,父母也不能僅憑自己喜怒哀樂就決定答應還是拒絕。
簡而言之就是對孩子要有節操。
但為什麼我們社會大環境的現狀並非如此,我猜想可能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 集體主義文化要求大家都默默的「忍讓」自己的一部分利益,來維護一個和諧的群體,所以個體為自己發聲的話是要承擔被群體評判為「小氣」和「不合群」的壓力,雖然我們的經濟在過去的幾十年有很大的發展,看上去個體的生存已經不再像50年代以前那樣依賴於一個群體,但實際上,經濟基礎遠遠還沒到能夠支持個人主義文化的程度,因為在社會制度上,這仍然還是一個非常依賴人才能辦事的社會,在糟糕的經濟保障和福利上,除了實現了財務自由的階層,大部分人仍然還是要抱團取暖才能感到一些安全感,在這個大背景下,至少目前這代人,在為自己的合理利益發聲的時候還是會多少受到一些壓力(而這也是合情合理的時代局限性)。
- 如果個體無法為自己發生,那麼要維護自己的利益,就只能靠別人「自覺」。所以,我們的文化中,對不自覺的人是很討厭很討厭很討厭的,因為這些討厭的人不能自己覺察到邊界,在人際關係上胡亂踩踏,而我們又不好意思出聲,結果就陷入忍耐-爆發/崩潰循環(即王小波說的「對自己無能為力的憤怒」)。這種壓抑後的爆發的特點就是爆發出的怒火跟事實的程度往往極不對稱,而如果因為種種原因怒火又不能發出來的話,那就會以各種迭出的損招發泄出來。看知乎上對付「熊孩子」的話題就知了,一個個高贊的答案下各種巧妙的挖坑和解氣的反擊,這裡就不一一貼了。
「自覺」和「忍讓」,是我們的文化中的社會關係的底色。咪蒙的「致low逼」一文當時為什麼獲得這麼多的共鳴,因為大家都懂得這種無能為力感下的壓抑和爆發,「因為我無法為自己負責, 所以你們必須為我負責」,「連要求都不可以提,因為提了我又沒法拒絕,這不是讓人為難么?」
然而這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它是「反高效合作」的,因為合作意味著要更緊密的接觸,需要主動破冰,一些時候需要做一些可能給別人帶來不舒服(但也可能促進更高效的合作)的做法,而一個社交保守主義者,寧可不去尋求更緊密的合作,也不願意作出可能讓他人不舒服的事情,那麼結果就是關係看起來和諧,但內心實則疏遠。
高效的合作是什麼?就是有話說話,就事論事,你可以提要求,對方也可以拒絕。不用在心裡九轉十八彎生怕冒犯別人(其實更害怕的是成為那個「竟然會說可能冒犯別人的話」的人)。另一方面,如果緊密合作意味著老是要遭受踩踏事件(而自己又只能忍著不要喊出聲),誰又願意去合作呢?
好在這一切都在改變。
微博相關評論匯總:
浮世落花:感覺日本人也這樣?不是號稱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不給別人添麻煩?這種算嗎?
大喘之魚:回復@浮世落花:感覺有點區別,日本那種是各做各的,不互相干擾,不去侵擾別人,這個微博說的是中國人當自己的利益收到侵犯的時候,希望對方能自覺意識到,然後反省道歉等等,如果不這麼做,憤怒就累積在心中,時間長了,暴戾之氣比較重。
小花花99:那如果別人不喜歡孩子打擾,孩子又不停止,做父母的應該制止孩子嗎
劉未鵬pongba:回復@小花花99:那還是要告訴孩子的,我只說退後一點,耐心一點,先別預設
小花花99:回復@劉未鵬pongba:我那可不可以這麼理解:不干涉的前提是他們彼此都接受都愉快,不愉快的時候我們耐心些,等待比如打起來了就制止?
劉未鵬pongba:回復@小花花99:我一般不到不得已是不干涉的。至於什麼時候算是不得已,就因人而異了。不愉快也盡量不動聲色,給他們自己解決的空間。孩子們想要一起玩的動機是很強的,在這種動機的驅動下,即便鬧了矛盾,也會想辦法去解決,並自然而然的發展相處能力。
小花花99:回復@劉未鵬pongba:你這個是不是只適用同齡啊,我家哥哥4歲弟弟一歲,經常把弟弟推倒,弟弟經常哭,又愛又怕哥哥[淚][淚][淚]
劉未鵬pongba:我們退後一點,再退後一點,看孩子跟這個世界接觸,孩子會展露出驚人的靈性。需要自控的,其實是父母,不是孩子。如果我們不自控,對孩子說,別這樣,別那樣,充滿著對被評價/判的焦慮、被拒絕的尷尬、對不確定的擔心,投射出的是一個不友善、不寬容、不安全的世界觀,孩子怎麼輕鬆面對這樣的世界?
劉未鵬pongba: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的行為按兵不動,都會有驚喜的發現。孩子在兒童博物館跟Staff大姐姐說想跟她玩,人家正在工作,跟她說現在沒空,得等15分鐘哦,於是她就真在那等了她15分鐘。所謂真正的自控力(因為值得,而不是害怕),其實就是在這些自主交互中產生的。
菜園子的青菜精:是的,有時候我覺得對方孩子有點過分,想阻攔,但看孩子自己沒有什麼不樂意,過會就會發現孩子們玩到一起去了。家長真的需要往後退,不要干預太多
鄭昀:有時候確實會打擾到其他人。不同家長的尺度把握不一樣,所以這沒有什麼可說的,每個人的選擇都不一樣。
劉未鵬pongba:回復@鄭昀:如果真的打擾到另一個孩子,另一個孩子也會及時阻止她的。這種直接反饋比父母預先給出的「全稱命題」(不要打擾別人)信息量高多了。前者孩子能形成真正的理解,自然調整自己。後者則讓孩子總是內心衝突,想要打招呼,又不敢。
鄭昀:回復@劉未鵬pongba:『後者則讓孩子總是內心衝突,想要打招呼,又不敢』,你可能心目中已經預設了一個場景,嘮嘮叨叨的父母對言聽計從的孩子下達過明確的指令。我想說的是,現實生活中如果你經常組織十幾個幾十個孩子活動,不同性格的父母和孩子搭配,各自都會做出自己的選擇,很難分對錯。
劉未鵬pongba:回復@鄭昀:那為什麼這裡有父母的事兒呢?我的意思是,這個尺度為什麼要「家長」來把握?
鄭昀:回復@劉未鵬pongba:這就是人生啊。你可以理解為,畫外音做出了「忠告」,孩子有獨立意志選擇是否傾聽。根據我的觀察,即使是面對嘮嘮叨叨的監護人,不同孩子也會表現不一樣,有的會聽從,有的會想一想判斷一下(這種不在少數),有的則完全忽略(可能與他常聽到不同觀點的畫外音有關)。
劉未鵬pongba:回復@鄭昀:嗯,其實說多了也未必能影響到孩子,孩子基本上還是頑強的
鄭昀:回復@劉未鵬pongba:一旦孩子三歲之後進入了社會群體,不再被隔離,ta就變成了一個充滿了柔性的強大生命體,在指導孩子的行為上,父母或長輩錯誤的觀念也好,僵化的教條也罷,內心的恐懼,都彷彿泥牛入海,大多數孩子都能成功地解決認知失調,群體怎麼做的,ta就怎麼做。
梧桐樹t花:我兒子很喜歡去小夥伴家玩,當然小夥伴也喜歡來我家玩。不過孩子爸爸非常反對這種行為,既不喜歡小朋友來我們家,又不喜歡兒子去打擾別人。看著他給兒子講道理「去別人家前,不跟對方父母打好招呼,會干擾對方的安排。。。生活。。。」
劉未鵬pongba:回復@梧桐樹t花:那他可以先「打好招呼」啊,不就行了
梧桐樹t花:回復@劉未鵬pongba:有一部分情況是孩子們在外面玩,自己間互相邀請,去自己家或對方家,再告之父母。還有一部分是,孩子直接來我們家,或者去別人家。(8歲男孩,已經可以自己在小區里玩了)。
薛家事兒媽:這在有些人心中是沒有教養的表現[哈哈]。其實不僅僅是對同齡人對和大人的互動我也不打擾,得謝謝我們遇到的喜愛孩子也會會拒絕孩子的人。
玉宇清華:這是很有意思的觀察!有兩個問題:1、家長沒有影響孩子(其實家長的無意本就成了一種引導,這種引導當然可以是有意為之的),但那個墨西哥孩子卻在影響著孩子;2、既然知道孩子願意接受那個墨西哥孩子的影響,為什麼大人不能學習墨西哥孩子影響孩子的方式,以在日常生活教育孩子?
阿喜要學習:我就是這樣會發出「不要打擾別人」的家長,本人在為人處事中也是較為謹慎,多心,覺得很累。感覺到自己的處理有問題,卻沒有一個清晰的思緒。我贊成你的回復,最近也在逐漸反思,謝謝你討論。
recky_y:年齡相近的孩子他們自己會figure out的,在學校整天不都這樣,家長也不可能跟去學校。其實從孩子開始在外面上幼兒園就開始了,很多的時間和空間給他們自己去explore
recky_y:回復@劉未鵬pongba:美國老師好像都不怎麼管,除非小孩之間起了衝突叫喚起來他們會提醒或幫著解決。一人在電腦上另外的孩子在旁邊看太稀鬆平常了,每天去接孩子都看著這樣的場景啊[可愛][可愛]
白羊的luoyan:反觀現在學校教育,小學和中學,孩子哪裡有問題,老師基本找家長,不會直接說問題。
劉未鵬pongba:回復@白羊的luoyan:你覺得這個現象是怎麼形成的,或者說原因是什麼呢?
缺火的杏子:在國內我們這樣做的標籤是熊家長[淚]
rainwoods:遊人先跟你溝通也對 因為要看家長 萬一你是蠻橫的熊家長呢 一路人犯不著 但工作人員不一樣,這是分內工作,有顧慮也要做
曉然麻:這樣久之,孩子也開始事事詢問父母,或直接問,或眼神問。大概我的問題就出在這兒了!
曉然麻:回復@劉未鵬pongba:我和孩子外婆一起帶,我們屬於公眾場合會很約束孩子行為的,而外婆是在家在外都有對孩子有很多約束和行為評價。孩子語言表達很流暢後我慢慢發現她很多事情都要過問我們,細小到一些我明確不介意的事情。像貼紙要貼在她喜歡的地方,也會先問。
曉然麻:回復@劉未鵬pongba:後來觀察了下,這些詢問里,被反對的行為,有一大部分是她要堅持的,少部分是不堅持的。我現在慢慢在她詢問的時候說你可以自己做決定,她有用這種方式跟外婆溝通,但依然喜歡問
Tiger9988:在我天朝孩子有啥事兒基本都是找其家長,和下面的白羊網友說那樣,這跟美帝國情不同。[思考]
Penny_吖嬸要減肥:回復@劉未鵬pongba:這個現象現在真的很普遍,什麼都找家長。可能是因為風險太大,如果直接跟小孩說,小孩有點想法幹了什麼,家長能要了老師的命。(參照那些沒寫完作業被老師問幾句就跳樓的)不正常,太不正常了。極端都是小部分,但為了免責,什麼都不重要了
小花花99:得有一些條件,比如說價值貴不貴?弄壞了是否有能力承擔?還有有些食品不能摸,摸了會臟,賣主有時候沒發現孩子摸了,做父母的是否要主動提醒,比如說買的乳酪啊豆腐啊小孩手都很髒的。還有一個是:孩子被別人提醒或者禁止了她是否能馬上停止還是繼續摸,大人這個時候是旁觀還是?容易給讀者誤導[挖鼻]
hell0n0kitty:我在國內。我一直是這樣的,但是我得內心有時候是萬馬奔騰,我害怕別人說這孩子媽也不管管。但是我忍著。主要好多國內的人他可能真的不好意思說你家孩子啊,那我也只能厚臉皮了。今天去美吉姆上歡動課,老師問名字,中文助教對我說家長幫幫孩子,我心裡就想我幫個什麼勁啊,老師又沒問我,問我孩子呢。
丨Chao丨:成年人未成熟,包括老師。不把孩子當成獨立個體,潛移默化的行為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行,到頭來長大也就真的不能對自己負責。這樣循環下去,按余世存講的「類人孩」。
劉未鵬pongba:回復@丨Chao丨:是的,你這裡側重的是後果,你覺得,這個文化「潛規則」的形成根源在哪呢?
丨Chao丨:回復@劉未鵬pongba:的確沒想過這個原因,想到兩個因素,不成熟的想法,可能比較淺薄。一、古代歷來的改革,都是朝著「大一統」的方向去,之前是有地理原因,需要治理水患。總之,朝代的變更,以及戰爭造成人口銳減。使得個人對於自己生活的把控力是非常之低,可能讓「對自己負責」這一種文化沒有繼承的空間。
丨Chao丨:回復@劉未鵬pongba:二、在基層,按照費孝通的講法,一直一來是差序格局,也是一種穩定。尊重長者,由鄉紳來決斷,對父輩無條件的服從。這也是根深蒂固的文化。
茶博未:很多高級和中級的公司管理層是出於同樣理由設置的,希望減少溝通成本、加強可問責性。這對設置者本身而言,常常是最優的
YXZjerryfish:因為未成年人保護法吧,孩子犯了錯最後懲罰的還是大人
鮮雁:我覺得這個有事先找父母的現象不是現在才形成的,而是我們這兒一直是個家長威權的地方,那種有事和孩子直接交流即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的文化本來就不是在我們這兒先形成的。
劉未鵬pongba:回復@鮮雁:是的,那你覺得這個文化的根源是什麼呢?
鮮雁:回復@劉未鵬pongba:中國文化的先天缺陷之一:從來不主張精神依附於自己。
好為人師的劉老師:因為不敢直接找孩子啊,遇到蠻橫不講理的家長,扣一頂「很小孩子都這麼計較,不寬容不善良沒愛心」的帽子。因為在很多家長心裡都覺得自己的孩子只能自己教啊。
劉未鵬pongba:回復@好為人師的劉老師:是的,你說的很對。父母先把孩子過度保護起來了,父母自己玻璃心,連物品/規則的主人自我維護的行為都會冒犯到父母,是這樣吧?
好為人師的劉老師:回復@劉未鵬pongba:是的。因為工作的原因,其實有更多感觸。作為一線老師,還算是家校溝通比較順暢的,一涉及到孩子,都自動進入猜疑鏈,都覺掣肘,何況社會。因為不敢賭,因為管不起。
劉未鵬pongba:回復@好為人師的劉老師:猜疑鏈的類比非常有趣,謝謝[抱拳]。那麼,這個猜疑鏈始於某種文化預設?
好為人師的劉老師:回復@劉未鵬pongba:我覺得也不全是,因為就我自己和身邊人的成長經歷看來,實際我們小時候家長干預得並不多,無論是求學還是社會。工作以來,和同事交流的感覺,當然未必準確,就是隨著教育信息獲取渠道的多元化,各種信息不對稱,家長對孩子的成長過度關注反而加重了這種矮化,對社會憂心忡忡,大家都小心翼翼。
好為人師的劉老師:回復@劉未鵬pongba:不敢賭就是不知道家長對孩子的認知到了哪個程度,會如何定義你對待他的孩子的行為。看評論很多人說是傳統使然,我倒覺得恰恰是傳統受衝擊,大家在摸索試探,這種討論本身還是樂觀的信號吧。
劉未鵬pongba:回復@好為人師的劉老師:是的,我也是樂觀的,傳統受衝擊,文化在迭代進步。話說回來,「賭」這個問題,你是說因為不確定孩子的父母會怎麼看,所以擔心會冒犯到孩子的父母,然而,即便是工作人員維護場地規則,場地主人維護自己私有物品,也會擔心冒犯到孩子父母,是這樣嗎?
好為人師的劉老師:回復@劉未鵬pongba:工作人員的確會有近似不作為的情況,無論是身邊還是社會新聞都有,我比較傾向於是因為自覺把握不好度。而當這種行為造成不良後果,輿論導向通常是熊孩子的背後是熊父母,不想當熊父母的家長通常就只有提前干預。於是,父母不作為造就熊孩子,父母太作為,就走向不尊重孩子獨立權,大致是這樣兩條路徑。
好為人師的劉老師:回復@劉未鵬pongba:但是這個討論也讓我思考,社會在熊孩子這個層面起了多大的作用,而且到底是熊父母多還是明事理的家長多。當工作人員盡自己職責時,旁觀者的態度傾向又有多大的影響?
圓貓記:找父母沒用,一般這樣兒的孩子,父母自己就不遵守規則,也不尊重他人。孩子從父母那裡學到的是「不尊重」,同時父母並未在孩子面前表示給老師授權,老師怎麼教孩子都不會跟從。然而老師還是要找父母,因為這是最後的一條稻草。父母的授權很重要。當然如果老師相當有能力,可以越過父母的授權。
劉未鵬pongba:回復@圓貓記:嗯,這個主要是說孩子和世界/他人的關係,孩子和老師的關係可能的確需要父母一定程度的「授權」,但他人維護自己的私有物品或場地規則等等,是不需要孩子的父母授權的,對吧。
圓貓記:回復@劉未鵬pongba:因為這樣的孩子,從小到大都是在一個混亂的標準中長大,作為孩子自己已經沒有「是非對錯」這種判斷意識,一切都是以實際利益為準則了,多吃多佔便是他們的生存準則。實際上成人對孩子也會有判斷,有些孩子只要一說規則就會遵守,但有些孩子是會被叫家長的。
minnaForever:原因是部分家長過度保護自己的孩子,認為老師批評孩子就是精神虐待,分分鐘投訴到校長那裡,現在有些學校還有家長委員會,會聯合簽名,罷免老師……
出版人周筠:玥總的班主任不錯,她總是直接找孩子談問題,很少打擾家長。
小花花99:為什麼不找家長?好比遇到大人帶著孩子都是問:你家這孩子叫啥? 就是不尊重孩子唄 不把孩子當人,覺得孩子啥都不會懂,還有一個原因是為了省力,把跟孩子溝通的工作推給家長。
易剪:我覺得根源在於「缺乏信任」,一則老師和家長不信任孩子有管理自我(試錯、溝通、反思、經驗累積……)的能力,部分孩子又因為成人基於不信任的包辦代勞而確實缺乏管理自我的能力,惡性循環。二則身為成人的老師和家長因為對孩子的不信任,彼此也很難建立起穩固的信任模式。三是信息時代家校依賴社交軟體這種「短、平、快「的溝通方式更不利於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構建和成長。
客官餓不餓我下面給你吃:有網友認為,店主叫家長,是因為怕孩子碰壞了什麼東西家長不想賠錢賴賬。在賴賬普遍發生的文化,店主確實要這樣做來保證自己的利益。而家長的賴賬也有原因,因為確實故意坑人的現象也很多,比如扶倒地老人被訛等。因為大家的互相不信任,什麼事一旦發生就是誰的權益也保證不了,所以傾向於防止發生。
劉未鵬pongba:回復@客官餓不餓我下面給你吃:但是直接阻止孩子也能達到同樣的「避免發生」的目的啊(為什麼沒這麼做呢?),畢竟是一個成年人對一個孩子,真要認真起來,前者不可能不能自我維護的。
客官餓不餓我下面給你吃:回復@劉未鵬pongba:幾種可能:1.孩子動,店主語言阻止,孩子依然動,損失沒能止住,找家長賠償,家長賴賬。2.孩子動,店主語言阻止,孩子依然動,店主出手阻止,被家長看到了,家長認為店主動他孩子了,店主說孩子先動東西,家長說沒看到,吵架。3.重複2,家長沒看到,但孩子被出手阻止後去找家長,家長前來護犢子,吵架
客官餓不餓我下面給你吃:回復@劉未鵬pongba:這些可能看上去是家長的錯,但其實家長也有理由啊,一個是之前說過的確實被訛現象層出不窮,於是家長也留心眼,另一個是孩子確實有可能被成年人欺負,比如之前那個在遊樂場被攔腰踹的孩子,所以家長還是得留心眼。大家都留心眼,但大家又都不得不留心眼,這就是中國社會複雜的現實[微笑]
劉未鵬pongba:回復@客官餓不餓我下面給你吃:假設店主語言阻止,可包括一點動作阻止(非攻擊),此時孩子面對對方一個陌生的成年人,大多數時候不會繼續的吧,我們難道會擔心孩子會跑去給父母告狀(說ta不讓我摸什麼物品)?
客官餓不餓我下面給你吃:回復@劉未鵬pongba:不,是孩子有可能跑去說「他推我/他打我。」如果家長並沒有看到孩子先去動東西,也沒有看到店主動孩子,你覺得在中國現狀,家長更傾向於(也許是有意識的)相信哪個?
劉未鵬pongba:回復@客官餓不餓我下面給你吃:我並不確定「因擔心孩子告狀,父母爆炸」佔多大比重,感覺上更多是主人無法表達「(不含敵意的)拒絕」,告知孩子孩子又不懂,所以只能告知孩子父母,期望他們看到然後「自覺」。當無法「拒絕」,那麼對對方「自覺性」的期望便成了自己權益被維護的唯一希望。
客官餓不餓我下面給你吃:回復@劉未鵬pongba:這是你的一個推測,是很有道理的一個推測,也是一種可能,但現實是那三種最後都是一鍋粥、沒人的權益會被保證的情況,真正在發生。我認為排除了「大家的現實權益不能被保證」這個變數,才能說他們不是出於現實考量,而是某些心理原因。
*注1:上篇文章「信息時代的獨立閱讀者(一):內心的小聲音」(回復「獨立」)中所引用的「書華工作室」的一篇文章「專心致志地陪伴」作者不是書華,而是簡文。
推薦閱讀:
※全職媽媽如何重新加入職場?
※旅法媽媽親測有如神助的帶娃神器(小月齡)
※養個皮實寶寶,利媽利寶
※孩子不好好吃飯,總是亂跑,用餐椅是否能真正解決問題?
※尿不濕什麼牌子的比較好?
TAG: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