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增長26% ,中國車市高增長還能持續多久?

[導讀]去年9月底購置稅減半政策力挽狂瀾,讓去年中國車市保持增長。不過,還有不到4個月就到該政策可能消失的時間,但自主品牌似乎並需要不擔心......

編者按:今年1~8月中國汽車產銷數據令人興奮,尤其是8月份,時隔幾年再現「大號」的兩位數增長......然而,受購置稅減免政策年底可能告別,經濟下行壓力等因素影響,汽車市場壓力將增加。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數據顯示,8月份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199萬和207萬輛,同比大增約25%(去年同期為減少3%)。其中,乘用車銷量高達180萬輛,產銷均超過26%。

中國全國乘用車聯席會(CPCA)的數據則表明,8月中國車市零售增速實際上同比高達28%。這一舉將前8個月中國車市增長率推升至兩位數。

與「主機廠」方面瘋狂數據相對應的是,汽車經銷商也開始懷念「有庫存」的日子了。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公布的2016年8月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為49.1%,已經連續兩個月位於警戒線(50%)以下。

這個指數用來衡量汽車經銷商的庫存水平,並反映市場需求、經銷商經營狀況等問題。該協會調查還顯示:8月經銷商認為,總需求量「增長」的比例從上月的18.1%升至28.6%。

因此,較去年同期需求低迷不同,今年8月中國汽車市場景氣度可以用「爆表」來形容。但這樣的趨勢到底是曙光乍現,還是曇花一現,需要進一步觀察,也取決於進入「倒計時」的政府稅費減免政策、宏觀經濟和汽車企業實際情況。

中國品牌成為主要引擎

8月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73萬輛,同比增長30%,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0.7%;1~8月,中國品牌乘用車共銷售610萬輛,同比增長16%,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2.2%,成為整個市場增長的主要引擎。過去,占乘用車市場份額七成的外資品牌,一直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壟斷勢力和推動力。

從主流上市車企公布8月產銷報告來看,以吉利汽車、廣汽傳祺為代表的中國品牌銷量保持快速增長。這主要是因為自主SUV產品持續熱銷。8月份,中國品牌SUV重奪該細分市場前十名的6個席位,並有多款中國品牌產品對進入該榜單虎視眈眈。

吉利汽車(HK.0175)日前公布銷量報告,8月吉利汽車銷量達到5.36萬輛,同比增長69%,前8個月共計銷售汽車38萬輛,同比增長22%;完成其修訂銷量60萬輛的58%。

今年推出的博越、帝豪GS和遠景SUV已經組成「三駕馬車」,成為吉利汽車,乃至中國品牌新的增長動力。數據顯示,這三款SUV的8月份銷量分別為10130輛,7541輛和7051輛,占吉利總體銷量近半。

吉利總裁安聰慧透露,尤其是博越車型,8萬訂單僅交貨3萬輛。隨著帝豪GL上市和熱銷產品的產能逐漸釋放,吉利預計年底將衝擊月銷10萬輛的目標。筆者獲悉,吉利寶雞工廠生產的博越已經下線,並開始裝運,對消費者和主機廠而言,都是好消息。

作為中國品牌的黑馬,廣汽集團(SH.601238)旗下自主乘用車8月銷量突破3萬輛,較去年同期幾乎翻番;1~8月,廣汽傳祺品牌銷量達到22萬輛,同比去年9萬輛增長134%。

除了GS4持續熱銷(8月份銷量達2.6萬輛,穩坐SUV市場第二),廣汽傳祺即將推出的GS8也將目標瞄準當紅的銳界與漢蘭達,從其定價策略來看,未來目標銷量也是沖著月銷1萬。

受SUV利好的還有上汽集團(SH.600104),榮威RX5、名爵銳騰聯手月銷量已經破萬,幫助上汽乘用車8月銷量同比翻倍。長城汽車(SH.601633)雖然保持增長,但卻過度依賴哈弗H6,新產品H7維持在4000多輛,跑輸中國品牌平均增長率。「自主一哥」長安汽車(SZ.000625)在CX70熱銷和CS75銷量回暖的情況下,業績企穩回升。

新能源市場,比亞迪1~8月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為65051台,佔全國總體市場份額的35.7%,但是比亞迪在傳統汽車領域還是需要提速。

當然,中國品牌中,也不乏與高歌猛進主旋律背道而馳的。一汽集團旗下兩上市公司就屬於此類。

一汽夏利(SZ.000927)公布最新銷售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該公司銷量同比腰斬,僅為2.3萬輛,其中8月數據呈現負增長,相比中國品牌總體30%增長,讓人不忍直視。也難怪為了維持上市公司賬面好看,一汽夏利不惜出售唯一能貢獻利潤的一汽豐田股份,作價25億元。

無獨有偶,一汽轎車(SZ.000800)則在一汽履行合約違約後,索性不再披露銷售數據。但該公司半年報披露其上半年虧損8.26億元,同比去年減少613%,還是讓人能夠猜到其業績一二。

瑕不掩瑜。總體來看,與以往相比中國自主品牌已經成為中國車市的中堅力量。尤其在博瑞、GS4、CS75、博越、RX5等產品前赴後繼之下,中國品牌開始得到國人的認可,並在不斷突破品牌和價格天花板。

合資品牌冰火兩重天

9月14日,德國《漢堡晚報》報道,截至8月份,德國戴姆勒、寶馬和奧迪在中國賣出了100萬輛汽車,中國遠超其他國家成為德國車企銷售增長動力。奧迪在中國銷售的數量超出歐洲市場的總和。

這並沒有算上已經分別突破100萬輛的「南、北大眾」。在中國小排量政策減半的情況下,今年前8月,上海大眾售出近125萬輛汽車。

同樣受益的合資企業不在少數,包括長安汽車旗下的長安福特,8月份較去年同期多賣了約2萬輛,上半年,長安福特凈利潤91.7億元,平均每輛車凈賺2萬元。上汽集團旗下上汽通用前8個月銷量則同比增加約10萬輛,同樣賺得盆滿缽滿,似乎並沒有受到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被動召回事件的影響。

除了德系、美系合資企業,主要日系合資企業(如東風本田、廣汽豐田)也取得了增長。但韓系車和法系車的日子則並不好過。

從悅達投資(SH.600805)公布的數據來看,上半年東風悅達起亞銷售汽車28.55萬輛,同比下滑5.8%;同期合資公司凈利潤僅為4億元,同比銳減64%,但在2013年同期,該數字為20.6億。

旗下主要利潤貢獻者東風悅達起亞由於產品競爭力下降,營銷能力下滑,以及中國品牌產品和品牌力快速提升的擠壓下,業績表現已經直接影響到股東的盈利表現。

法系車在中國的份額同樣出現下滑。東風汽車(HK.00489)早前披露,旗下合資公司神龍汽車,上半年銷量不及30萬輛,同比下滑18.6%。長安汽車旗下投資近百億的長安PSA的DS品牌,8月銷量僅為1058輛,1~8月僅銷售1萬輛,較去年減少約7000輛,近乎破產邊緣。

進口車方面,國機汽車(SH.600335)的數據顯示,8月進口車銷售7.5萬輛,同比增長9.9%,2016年連續兩個月實現正增長。中國進口車庫存8月份則降至4.18,較去年動輒超過5的庫存指數大幅降低。

不過,這一數據對部分汽車企業可能是「迴光返照」。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購置稅減半的政策可能會在年底透支部分消費者提前購車,如果不加以持續,則可能重現2011年以後的市場周期,汽車K線認為,這並不利於汽車市場平穩發展。

另一方面,現在的靚麗數字還歸因於去年同期較低的基數,因此9月中國車市可能仍將持續兩位數的高速增長,但10月份以後,高速增長的動能將逐漸減小。

文字為【汽車K線】(微信號:autoKline)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推薦閱讀:

大眾朗逸為什麼在17年成為轎車銷量排行榜第一?
能否認為別克才是中國汽車市場與海外最脫節的品牌?
沈進軍:2017年中國汽車市場呈現「五大現象」促全產業轉型

TAG:中国汽车市场 | 自主车型 | 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