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與人的溝通那麼難?
文/沐丞
科幻小說《三體》里的外星人之間不存在溝通問題,因為他們可以直接交換思維,沒有撒謊這個概念。但是地球人類則不同,我們外在的表現、言語不一定是表達自己的內心,所以我們需要通過綜合的信息,比如語氣、語調、眼神、各種微表情、肢體動作、話外之音來判斷一個人,這自然會增加了很多溝通上的難度。特別現在人與人的交流更多是在移動互聯網上,獲得的信息有限,那麼判斷一個人就更難了。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愛恨情仇、恩怨糾葛,其實都是溝通上出了問題。
上周在公司參加了一個職場領導力的培訓,就提到了兩個人之間其實有六個「我」,即每個人有三個「我」,分別是「真實的我」、「別人眼中的我」和「自己眼中的我」。一般情況下,這三個我很難完全一致,總會有差異,有時甚至差異非常大。
舉一個簡單例子,以一個求職者參加面試為例。作為求職者通常在面試時表現出的是「自己眼中的我」,這個我有時會帶有自我欺騙的成份,或者是期望別人認為的自己。有可能會表現出與「真實的我」不相稱的能力和性格。從面試官的角度,他會根據短暫的面試看到一個求職者,感受到他是什麼樣的人,這個和求職者自己表現出來的也不一定一致。而不同的面試官則期望通過各種測試、各種問題來綜合推斷出求職者真實的樣子。
再舉一個很常見的例子,那就是微信朋友圈裡的內容。有的人很愛發朋友圈,各種修過圖的自拍,各種健康富裕的生活,良好的人際關係,淵博的知識等。這是他們真實的自我嗎?當然不是,這其實是他們自己眼中的自己,或者是期望別人認為的自己。我們為什麼很多人不喜歡這些愛發朋友圈的人呢?因為我們眼中的他們和他們眼中的自己存在不一致,正是這種不一致會讓人反感。
在職場中也是如此,你自己認為自己的樣子跟別人眼中的你並不一致,同樣的,你所認為的同事的樣子也不是他真實的樣子,你們中間隔著六個我。所以很多時候我們在談職場多麼複雜的時候並不是你自己多麼單純無辜,別人就陰險腹黑,只不過是自己表現出來的樣子,別人眼中的樣子,以及真實的自己都不一致罷了。
在溝通的時候我們經常說要「坦誠相待」、「掏心窩」、「看著對方的眼睛」、「舉手發誓」等等,其實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對方展示出來的是不是真實的自己,即便對方展示了真實的自己,在你眼中看到的也可能是另外一個樣子。這就是人與人溝通的難處。
前一段時間奧運會上傅園慧火了一把,她火的原因並不是簡單的搞笑可愛、淡泊名利,如果從深層次來看其實就是「我們眼中的她」,「她眼中的自己」以及「真實的她」在某種程度上很一致,就是我們說的這個人「不假」。我們為什麼非常討厭馬蓉?因為「我們曾經眼中的她」,「她眼中的自己」以及「真實的她」三者極端不一致。我們為什麼討厭很多做作的人,也是同樣的道理。
我們總是期望別人展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同時可能又在隱藏著真實的自己,我們總是展示著自己期望別人看到的一面,而別人卻又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你敞開了心扉,但是別人卻緊閉心門。我們永遠也做不到像三體人那樣直接交流思維,永遠不撒謊,所以人與人的溝通難題將會一直持續下去。
今日頭條簽約作家,簡書籤約作家,Linkedin專欄作家。
微信公眾號:沐丞的自由生活(ID:mucheng-life)
推薦閱讀:
※跟吃貨戀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朋友想約我妹,我是不是該直接拉黑!?
※非好友,即陌生人、關係沒有好友那麼親密的人之間的社交需求,除了 男女需求,還有哪些?
※在男士誇獎女士容貌美麗時,女士怎樣回答比較起到恰當、不會冷場?
※我是一個內向的人,但我並不笨,只是不太會說話表達而已,所以總是給人一種木吶呆板的感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