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時的 Live 講稿——「我所知道的雙語」
前言:
此次放出講稿是為了兌現之前的承諾,但是公平起見,我決定不放出問答的環節,再加上故意(其實不是故意的)拖了這麼久才發出來,希望花錢購買 Live 的朋友們不要介意。不過如果真的很介意歡迎私信,我隨時可以把這篇講稿撤下來。
當時承諾的時候還沒有開通回購功能,既然現在有了回購,當時沒買上的朋友可以通過回購獲得完整版的播放。就是這樣啦。
我所知道的『雙語』
國內的朋友晚上好,英國的朋友下午好,美國的朋友和其他各大洲的朋友,呃,今天好。感謝大家來我的nLive,我是安時,今天來跟大家聊聊我天天掛在嘴邊說的雙語。
1. n雙語是什麼,我們身邊都行走著哪些類型的雙語者,他們之間有什麼異同?
雙語現象,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掌握並使用兩種語言。第二個條件很重要,兩種語言中的任何一種,如果沒有經常使用,就不能稱之為nfunctional bilingual, 也就是功能性的雙語者。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我們身邊都有哪些雙語者,換言之,哪些人可以被稱作雙語者。圖片:
大家打開我剛剛發的這張圖,然後停留在這張圖上不要動。在大家看的時候我挑幾個講一下,第七頁上有一個nreceptive bilingual, 指的是會聽讀,但不是很會說和寫的雙語者。其實我們傳統的英語課堂教育(我不知道00後的英語課堂是怎樣的,我就說一下90後和90後之前的英語課堂)培養出來的學生很可能就是這樣接收型的雙語者。 所以我覺得今天在線的各位都是至少是這樣的雙語者。大家再看一下第六頁上有一個nbalanced bilingual, 它的意思和nambilingual, equilingual 一樣,指的是那些兩門語言發展程度相當的雙語者。這樣的雙語者通常是nearly bilingual,即那些從小就生活在雙語環境中,在童年時期就習得了兩種語言的雙語者。為什麼說通常是呢,因為,大家再看一下第七頁的nrecessive bilingual,退化中的雙語者,就是在長期不適用某一種語言後,對這種語言的理解和表達感到有些困難的雙語者。這樣的雙語者多見於遷徙中的雙語者,或者是移民家庭中的第二代。隨著語言環境的變化或者成長過程中主導語言的變化,有一種語言長期不適用導致最終的語言能力的退化。這種退化和我後面要講到的語言磨蝕還有點不同,這裡我們先按下不表。
2. n雙語者的優勢和不足都有哪些?雙語寶寶在早期教育的過程中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大腦中有兩種語言對我們的認知和語言能力都是有影響的。我們拿比較經常研究的late bilinguals 做例子,就是在關鍵時期以後甚至是成年後才完全掌握第二種語言的雙語者,也就是像我這樣的人。這樣的雙語者,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頻繁地根據場合、情景和說話對象轉換自己使用的語言。請注意這種語言轉換包括但不僅限於轉碼,因為後面馬上會講到轉碼,這裡也先擱置不議。
不僅如此,我們在使用一種語言的時候,另外一種語言也是激活狀態的哦。所以為了遏制來自另外一種語言的干擾,我們的 cognitive control也就是認知控制機制需要抑制另外一種語言,有些理論比如說 activation threshold hypothesis 認為這一抑制的過程具體是降低另一種語言的激活程度,使得正在使用的語言的激活程度高於另外一種語言,進而確保我在說中文的時候不會突然不可抑制地蹦出來大段英文。這樣的轉換進行的次數多了,頻率高了以後,相關的認知能力就會得到增強。
我經常拿大腦和肌肉做比方,就像肌肉越練越強壯一樣,大腦越練也會越發達。認知控制能力的提升有什麼好處呢?它負責分配我們的注意力,掌管我們的短期記憶和表達,還負責運行刺激-反應模式,和一部分的情緒處理。認知能力的提升有利於我們集中注意力,增強多任務運行的能力,在計劃安排,推理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上也有積極作用。這些積極作用在小孩,成年人,和老人中都有相應的表現。下面我們來看圖說話,大家把圖打開,聽我的指令自言自語一番:請說出以下單詞的字體顏色(而不是名稱)。
我不知道大家怎麼像,反正我第一次做這一系列實驗的時候,覺得C組最難。為什麼呢,因為我剛剛抑制了說 Red 的衝動說了 Orange,緊接著又讓我激活剛剛才抑制的 Red。我正手忙腳亂地激活剛剛抑制的 Red ,並抑制 Blue,隨後又讓我再度激活 Blue。這不是 brain fuck 是什麼!研究結果也佐證了我剛剛的主觀感受:雖然雙語者在做B 組的時候表現明顯優於單語者,但是在 C組的表現又比單語者要差。原因無他,抑制能力太出眾,到了反抑制的時候就不行了。這是雙語者在認知上的劣勢。雙語者的劣勢還體現在語言能力上。具體表現在辭彙的提取困難,語音上的外國腔,還有語法上的 non-native 語法表達。這一部分我會放在語言磨蝕部分進一步詳細講解。接下來說一下雙語寶寶在教育上應該注意的問題。
首先要扔掉五個錯誤的觀念。
錯誤觀念1:兩種語言會把寶寶弄暈。這個觀點的錯誤之處在於低估了寶寶們的聽辨能力。在剛剛出生數小時後寶寶們就能區分自己母親的聲音和其他人的聲音,在出生數天後寶寶們就區分很多不同的語言,尤其是差異比較大的語言,比如說英語和阿拉伯語。誠然,在很小的時候他們的確沒辦法區分兩種很相似的語言,例如英語和荷蘭語,但是在六個月以後他們也能區分相似的語言了。請相信他們可以把來自不同語言的信號輸入分別歸類總結,不然他們天天除了吃手指和流口水之外在幹什麼?
錯誤觀念2:雙語寶寶更容易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現象。這個觀點似乎很符合常理的樣子,學習兩種語言當然要比學習一種語言使用的時間長啊。在兩種語言輸入比較平衡的狀態下,兩種語言的學習是同時進行的。打一個不是那麼恰當的比方,在一個強大的 CPU 的支持下,運行一個項目和兩個項目所耗費的時間/資源並不會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現在學界的共識是雙語並不是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請注意,我在這裡並不是說雙語寶寶們就對語言發育遲緩這種疾病免疫了,我說的只是雙語並不是原因之一。再進一步說,如果雙語家庭的寶寶出現語言發育遲緩的徵兆,請不要浪費時間在雙語上找原因,及時就醫才是正途。
錯誤觀念3:雙語家庭中家長應該實行一人一語的策略。所謂「一人一語」,就是避免「一人多語」或者「多人多語」,讓孩子一次只從一個家長那裡接觸到一種語言。請注意,我並沒有說這種策略是有害的,我只是說這種策略是不必要的,而且還可能會減少有效的語言輸入數量。家長們無需擔心他們同時對孩子講不同的語言,或者在對話中混用兩種以上的語言會對孩子造成困擾。研究表明不管家長怎麼教,雙語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一定會出現語言混用和轉碼的情況,而且實行一人一語的策略並不會絲毫減少轉碼現象的發生。下面來說一下大家聞之色變的轉碼現象,也就是錯誤觀念4,雙語家庭長大的孩子最終會兩種語言混著用。
3. n雙語寶寶如果出現了兩種語言「混用」的現象是否該警惕?
我在這裡加粗下劃線高亮地請家長朋友們放心,第一語言混用只是策略性的,而不是說寶寶們分不清兩種語言。一般情況下,兩種語言的輸入不太可能達到完全對等的平衡的,那麼在使用相對弱勢的語言而寶寶們掌握的辭彙表達不充足的時候,他們會到相對主導的語言中借用辭彙表達。第二,雙語寶寶兩種語言混著用的階段是暫時的,最終(在語言輸入充分的情況下)他們會完全掌握兩種語言,或者在某種語言輸入不充分的情況下,他們會完全掌握主導語言。不太可能出現哪種語言都學不會的情況。不要害怕,因為我是個做學術的,我說的『不太可能』大家可以自動腦補為除非中彩票才會發生。第二,轉碼並不是一件壞事,對於任何年齡段的雙語者來說它都是一種正常現象。
4. n什麼是雙語者的「轉碼」,為什麼雙語者(一定)會出現轉碼現象?這是不是雙語者的「缺陷」?
前面埋了個包袱沒有抖,就是語言轉換和轉碼現象不是完全等同的。語言轉換叫做 language shift,而轉碼叫做ncode-switching,前者講的是主導語言的變化,後者講的在同一段對話中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不同語言,它既可以出現在不同句子之間,也可以出現於同一個句子以內。我給大家做一個presentation,code-switching絕對不是一件壞事,it』snabsolutely normal。前兩個分句是句內轉碼,最後一個分句是句間轉碼。為什麼我要這樣講話呢?我用 presentation 是因為漢語裡面沒有一個足夠好的對應,演講,宣講,講座(又是 名詞)這樣想來想去太麻煩了,還是直接使用英語辭彙吧。我用 code-switching 也是這個原因,還有一點是我覺得中文翻譯不夠好;最後一個分句我完全使用的是英語,因為我覺得它能更好地表達我的情感,這種轉碼叫做修辭性轉碼。前一種我叫做功能性轉碼,這是我自己發明的術語,即不轉不舒服斯基。
所以回答這一小節的問題,轉碼現象一定會出現,首先是因為經濟原則,當兩種語言發展程度不同和兩種語言使用的情境不同的時候,在使用非主導語言的時候在主導語言中借用辭彙和用法是更省力的。請注意當兩種語言的發展程度都非常高的時候,主導語言和非主導語言的地位是動態的,可變化的。其次是表達的需要,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當我回答完這個問題的時候,轉碼是不是一定是一件壞事,答案就不言自明了。在談話的雙方能夠實現共通的時候,且說話者認為轉碼更省力的時候,轉碼當然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而且我這裡還想指出一點,在兩種語言間自由轉換難道不應該是兩種語言熟練程度都比較高的表現嗎?
5. n在雙語者身上出現的「語言磨蝕」是什麼?它有哪些表現形式,是永久存在的嗎?
語言磨蝕又叫語言摩擦,是兩種語言相互之間產生的影響,在語言輸入和使用不平衡的環境下會顯現出來。這就像一個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只是對壘的雙方是兩種語言。而爭奪的對象正是大腦的認知資源的優先使用權。我研究的對象是第一語言磨蝕的句法表現形式,它的定義是這樣的:Thenchange or reconstructing or L1 grammar induced by prolonged immersion in thensecond language environment, accompanied by long-term disuse of the firstnlanguage。也就是在長期沉浸在第二語言,同時很少接收和使用第一語言的情況下,第一語言在句法層面上發生的變化和重構叫做第一語言句法磨蝕。其實句法磨蝕並不是第一語言磨蝕中最常見的現象,相比較而言,辭彙磨蝕更為常見,也更為顯著,而且在較短時間內就能顯現出來。具體表現為辭彙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下降,在提取有些不常用的辭彙或者和第二語言衝突的辭彙時會產生提取時間長,提取困難這樣的現象。
語音磨蝕的表現形式也比較顯著,就是俗稱的外國腔。早在1992年就有這樣一個葡萄牙語和英語雙語者的實驗,研究輔音的nVOT,也就是nvoice onset time輔音起始時間。我舉個例子大家就明白了,pnt k這樣的清輔音,在英語裡面是送氣的,而在葡萄牙語裡面是以不送氣清輔音為正因的。而送氣清輔音的輔音起始時間要明顯長於不送氣清輔音的起始時間。
通過對比在巴西生活時間不同的雙語者的發音,研究人員發現,移民巴西的時間越長,雙語者在講英語的時候的輔音起始時間越短,同時他們葡萄牙語發音中的輔音起始時間長度也隨著移民時間的增加越來越接近母語者的發音。還有一個不那麼科學的例子就是我在答案中講過的兒化音發音,也就是在口語表達中兒化音發音明顯減少,把鞋盒兒說成協和,家貓就說你不該對著一個北京人說不帶兒化音的鞋盒,他們肯定會以為是協和醫院。因為時間的關係我這裡先不講句法磨蝕。在我近期的nCat who 專欄裡面也提到了,我就不再贅述。現在說一下這些磨蝕是不是可逆的。我在這裡要告訴大家,是的。
「我可能要開始第二場 Live 了,雖然我知道講什麼,但我不知道該怎麼講」
之前有聽眾不太開心地跟我反映,之前說好了講語言磨蝕怎麼就沒有講。
首先,據我的了解很多朋友對語言磨蝕指的是什麼不太清楚:語言磨蝕並不是指在語言交流過程中一種語言逐步被另一種語言取代的過程。這個過程叫做 language shift, 是社會語言學 language contact 話題下的研究問題,研究對象是以社群位單位的語言變遷。我說的語言磨蝕,language attrition, 是一個廣泛觀察到的個人現象,以單獨的雙語者為研究對象,主要研究問題是在第二語言環境中,第一語言語言特徵的改變或流失,這種改變或流失既有辭彙上的,語音上的,也有語法上的。
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n其次,我不太確定這個問題有多少人會感興趣,興趣有多深。我前不久剛剛去埃塞克斯參加了第三屆語言磨蝕問題的國際會議,加上研究這個問題的博士生,到會的也就五十來號人。來自中國大陸的就四個人,除去一個研究生,就三個博士生。我想國內研究這個問題的,可能也就一個手數的過來。如果特別學術地跟大家講這個問題,還不如我拉個小貓群來得實在。
我這裡倒是有一個備選方案。稍微僭越一下自己的本分,把第一語言磨蝕和第二語言磨蝕放在一起講,可能關注的人會更多。第二語言磨蝕用大白話來講就是,第二語言學了不怎麼用,就忘了……但是就像我之前說的,雙語者有多少種,語言磨蝕的情況就有多少種,實際情況會複雜得多,也會有意思得多。相應的也會講到,如何保護在第二語言環境中保護自己的第一語言,以及如何在脫離語言環境後保護自己的第二語言。
第一語言磨蝕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我覺得大家也會感興趣,那就是早期雙語者的第一語言磨蝕,常見於幼年移居海外的兒童和第二代移民中間。他們的第一語言由於在新的語言環境中不是主流語言,其繼續學習和使用受到抑制,從而使得他們的第一語言快速流失乃至全部遺忘。我記得之前在某個知乎回答裡面提到,喏,幼年習得的語言在成人之後會喪失么? - 安時的回答(真的是煩死自己處女座了),Pallier 這個看上去實在挑戰關鍵時期假說的實驗結果,即幼年移居美國的韓國的領養兒童(從剛生下來到九歲大)在成年後參加試驗顯示出他們對母語的語音和音位沒有任何分辨能力,似乎從來就沒有聽過這門語言。這是很極端的情況,這個實驗結果怎麼理解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這裡我不再多說,答案裡面都有。我想第二代移民的母語教育問題可能一直是,也一直都會是父母比較頭疼的問題。
Anyway,關於第二次 Live 大家可以幫我出出主意,多多益善,這裡先謝謝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