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能留下什麼

今天,讀到了阿靜的這篇回答:

倪一寧的《賜我理由再披甲上陣》值得買嗎? - 阿靜的回答

這是近幾個月來知乎上給我觸動最深的文章。

阿靜在回答中引用了毛姆的書《總結》里的幾段話:

我此時生活在一群年輕人當中,他們似乎有比我高得多的天賦。他們能寫,能畫,能譜曲,才能引我妒忌。他們具有的藝術鑒賞力和批評的本能,我已經不寄希望能夠獲得了。這些人當中,有些已經離世,沒實現我所認為的他們曾許下的諾言;其餘的則默默無聞地活著。

現在我明白了,他們所擁有的全部,就是上天賦予的青春創造力。寫寫散文和詩歌,在鋼琴上彈出幾支小曲,描描畫畫,這是很多年輕人的本能。那是一種形式的戲劇,只是出於年輕時的精力旺盛,並不比兒童在沙子上建造城堡更有意義。

我懷疑是因為自己的天真使得我去欽佩朋友們的天賦。如果我不是那麼無知,我本來可能會發現自己看來那麼有原創性不過是他們的二手貨色,他們的詩歌和音樂更多的是源於好的記憶力,而非來自生動的想像。

我想要說的是,這種才能如果不是普遍的,也是普通的,人們從中得不出任何結論。青春就是靈感。藝術的悲劇之一就是廣大的人群會被這種短暫的豐產所誤導,而努力投身於創造。等到他們年長,創造力便棄他們而去,他們面臨的是漫長的歲月。到那時,不適合更乏味工作的他們,絞盡腦汁要獲取他們的大腦無法給出的素材。我們知道那有多苦,不過他們總算幸運,能以一種同藝術相關的方式謀生,例如從事新聞工作或教書。」

文明之光群的群友在討論某個知名作者團隊,大家追了他們的博客將近10年,10年的積累匯成一本書,很受歡迎。但大家發現他們最近被某平台包裝之後,產出的文章質量每況愈下,一個字:水。

幾位群友江湖閱歷較豐,說:『這種情形下,可憐的是作者,得便宜的是平台。好作者的養成需要10年,平台一下子就把作者10年的積累給耗盡了,而且不僅耗盡,還打算透支。倘若作者意識不到自己的價值,也就被平台忽悠著透支而不知,變以往從容積累的節奏為被動輸出,一旦被平台榨乾價值,還自有後來者呢。苦的是這些作者,得到的是短期利益,失去的是長遠的創作生命。』——其實這一幕,在哪個時代不是一次次上演呢。

1996年,計算機圖書市場迎來了所謂『黃金時代』。在一些出版社,屢屢傳出『是個人就可以編輯計算機圖書』的說法。一時間,風起雲湧,弄潮兒眾多,很多頭豬迎風飛舞。我也興興頭頭參與其中,並在和父母一起吃飯時樂滋滋地說我組了多少稿子。爸爸在一旁默不作聲地聽我講了半天,冷不丁說了一句:『你不要看你做了多少書,你要記住:你能留下什麼!』——爸爸的這碗冷水把我從興奮中澆醒。我開始反思自己做的事情,沮喪地發現自己手上的這些書稿,都是速朽的,沒有一本可以留得下來。於是,我漸漸放慢了節奏,因為我意識到我低估了自己的價值——低估了自己的時間價值和生命價值,把自己的時間分配了太多給不值得的人和事了。很多事情,不做更好,做了是負數。

2000年,我等來了職業生涯中的第一位重量級作者——侯捷老師。與侯老師的合作,讓我意識到我終於在做可以留下來的書了,工作熱情高漲。當時社裡只有一位領導支持我,但也夠了。社裡也沒有人手配備給我,我就全都自己搞定:在社外聘請兼職編輯,自己給兼職編輯發工資。沒有版權人員,就自己來擬定合同與外方簽約。市場也是我親自做。

如今,16年過去了,我當年做的侯捷老師的書還在市場上銷售。侯老師的書,影響了何止一代人。(參見:關於侯捷老師和他的書、網站,你有哪些回憶希望與人分享? )——而那個時代一些曾經風光無限的作者(或工作室),都早已煙消雲散。個別工作室不斷傳出抄襲的負面消息,讓人一嘆再嘆由奢入儉之難。

2003年,我調離第一家出版社,來到京城一家出版社,受命在武漢白手起家組建一個事業部。侯捷老師的書都留在了第一家出版社。自己做事業部帶團隊,產品資源從哪兒找呢?這時,有朋友建議我們做一做教材。無奈之下,開始趟水中職高職教材,跑了半年,略有斬獲,但我實在打不起精神和那些中職高職老師打交道,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認真寫教材的意願,只不過為了評職稱而拼拼湊湊。

一天中午,我從某所中職學校見其教務處負責人歸來,覺得身心俱疲。同事給我泡了杯茶,我慢慢啜飲著,看茶葉在杯子里漂浮著,我的心忽然安靜了,下定了決心——堅決不再做這些爛教材,因為我的腦海里響起了爸爸的聲音『你能留下什麼』——能留下什麼,這些爛教材,都是渣渣,和這樣的教材打交道,真對不起我自己。

決心一下,立馬神清氣爽,精力不再透支,堅定地做讓我有熱情的店面書,沒有包銷,那我們就好好和我們的讀者接觸,認真做產品,認真做市場。於是,慢慢有了當年武漢博文視點出版的系列產品(下面列出來的只是我們那些年做的產品的冰山一角):

代碼大全/// 程序員的自我修養/// Unix編程藝術///編程之美/// 冒號課堂///Borland傳奇

精通正則表達式/// 走出軟體作坊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Python源碼剖析 ///我是一隻IT小小鳥

2011年,我正式辭去公職,開始自己組隊獨立干,上面提到的這些產品都留給了出版社。我們必須再次白手起家來做產品。當時接到了兩份書稿,團隊前前後後花費了不少努力來打磨這兩份書稿。但是,作者的熱情還比不上編輯的熱情,每每面對編輯的要求,作者都是一句『你們看著辦吧』,聽起來是多麼信任編輯啊,實際上是不願意下功夫修改,也沒能力按照我們的要求修改好。我聽著編輯們的抱怨,心裡不痛快,但還是忍著。終於有一天,我仔細看了一部分編輯提出較多批評的稿子,下了決心:這兩本書書我們不出了! 支持我這麼做的,依然是爸爸的聲音——『你能留下什麼』。

退掉兩本我不願意出版的書稿後,和上次從教材的泥潭中走出來一樣,頓時神清氣爽,反而覺得有勁了,雖然兩手還是空空,但就是對自己有信心。說來也巧,當晚就接到了吳軍老師的電話,他問我:周老師,你還願意出版《浪潮之巔》嗎?

下面是創業5年以來,出版的系列書:

浪潮之巔///數學之美///構建之法///暗時間///文明之光///大學之路 ///矽谷之謎 ///

上述產品,5年里,平均印刷次數超過10次,平均銷量超過7萬冊,多個品種銷量超過10萬冊。

今年,再次來到這樣的岔路口了,何去何從,只需繼續問自己『你能留下什麼』。

你能留下什麼』的聲音,總是在冥冥中把我從岔路上拽過來,幫助我穿越層層迷障,回歸大道。同時,也會讓我再次重溫這些聲音——

長成大樹,長成灌木

大多數人在二三十歲上就死去了

警惕:那些對深入了解事物缺乏巨大興趣的人

真正要尋找的是那些充滿了熱情,希望做出點成績來的人

再次向思想穿越時空的智者致敬——

附:【筆記】《總結》毛姆


推薦閱讀:

大多數偉人他們弱小時,他們是如何面對不公正的問題的?可能是屈服於小人,屈服於不爭的現實嗎?
在家暴下長大的孩子,是會成為下一個家暴的人、一個普通人還是一個絕不使用暴力的人?這取決於什麼?
人生應該不斷下注大概率事件
嗙嗙胖胖:我就是來吐個槽2

TAG:个人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