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店的共享經濟

講真,開一家店其實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是感性(情懷)+理性(經營)的糾結;是預測未來5年內存話機率的判斷與應變。

這一篇比較理性,所以就不配圖了。

我們直接進入主題:

從財報里,很多你以為好像快死掉的品牌(比如Nokia、大潤發),往往過得非常滋潤,你需要換個角度思考就會看到很多機會。

比如共享經濟,很多實體店其實會需要這個衍生「服務」。這不是在蹭熱點(就算是也不怎樣),事實上我覺得扎堆的共享項目,尤其是共享女友的出現,都相當不靠譜。

另外,共享這個概念也不是一件新鮮事,重點想強調的是,如何換個角度來看待。

為什麼實體店需要共享?重點在於「消費頻次」。

很多人覺得星巴克是賣情懷,是對也不對。情懷需要空間,空間是文化交流的必要條件,經營的計算是維持文化交流的必要手段。

星巴克其實是一家很重視數據分析管理的企業,比如每月消費頻次,然後再來調整展店速度、重新裝修和公關策略。

簡單舉例:比如一家店涵蓋一萬人的區域,一個月能產生多少次消費,如果每月銷售4萬杯,那就是每月消費頻率是4次。(我只是用簡單的計算舉例來讓你快速理解,實際上比這個複雜多了)

那麼回過頭來,如果你不洋氣(顧客不能因為去你店裡就顯得有范),你沒有足夠的知名度,你沒有獨特的魅力,你如何才能讓消費者縮短頻次?

撇開高單價行業,一般零售和服務業的平均數是2~3個月1次。

現在的商場很難經營也是因為頻次,想破腦袋的開展活動只是為了拉攏人們到訪,但卻忽略了頻次。

所以你是不是覺得無論怎麼做促銷、新品推薦、新媒體運營、主題活動,都改善不了這個現象。甚至消費者不想看到你在微信公眾號也一直說自己有多好的自嗨模式。

原因是消費者可選擇太多,可分配的時間卻太少,要不沒時間去,要不就是沒興趣去,就算是天天路過你的店門口,也不會想到要進去一下。主要是:

沒必要去。

而共享經濟,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說:利用不常使用,卻又隨時「可能需要」的物品(或服務)來產生租賃經濟。

你不一定需要賺取這個租賃費,你更頭疼的應該是營業利潤能不能維持房租和人事費。所以,你可以換一下思路:其實共享經濟,是經營公共關係,也就是:

提供需要,提高頻次。

別人是促銷降低利潤花樣作死,你是積分享受貼心服務,這就是差距。

創造條件來滿足消費者的「需要」,才能拉動消費頻次!

讓消費者需要你、對你產生好感、願意時不時的到訪,這些才是共享項目的核心意義。不一定會和你的主業一致,但肯定是有相關聯。

比如你是賣咖啡,和書就有相關了;比如你是帶著走的飲料店,和雨傘就有相關了;比如你是服飾店,和太陽眼鏡就有相關了...為了節省你琢磨時間,舉一些例子:

1、視聽書籍共享:暢銷書、兒童圖書、進口圖書、雜誌、漫畫、CD唱片、益智玩具

租碟、租漫畫雜誌是最早的共享模式,很多咖啡廳也開始有這樣的免費服務,或者比如老闆你很喜歡音樂,可以歡迎大家來租借唱片(甚至還可以自選一些熱門推薦),用來增加消費者的到訪意願。至少,擺設起來可以降低硬裝修的成本。

2、空間共享:閱讀空間、視聽空間、會議空間、情侶空間、暫存空間(行李箱、某些特定雜物)、孩子遊樂空間、太空艙(暫時休息睡眠小空間)

別小看這些挪出來的小空間,學校附近或是辦公樓附近,特別需要私密的地方,可以開會、洽談(不方便在公司談)、學習外語(一對一外教很喜歡)。

有些餐飲店(比如海底撈)也有設置兒童遊樂空間,為了就是讓大人好好吃飯聊聊天,幾家人碰面要帶著孩子一起去外面吃飯,立馬就有選擇你的理由。

另外,在小區、辦公樓(半徑300米內)、公共交通必經之路的區域,或是商場回饋會員的貼心服務等,很適合提供各種租賃服務,或公關服務,比如共用充電。

甚至是快遞代收、周邊代購、菜市場代購等服務,也可以按你經營的類別相關需要列入。還有很多好玩的共享項目,再列一些:

3、隨身物品共享:雨傘(遮陽帽)、雨衣、太陽眼鏡、充電設備、耳機(隨身聽)、Ipad(kindle)、移動硬碟(U盤)、飾品、行李箱(背包)

4、特定設備共享:印表機、複印機、投影機、傳真機、DVD播放機、遊戲機、工具箱(鑽孔、打洞、鎚子、起子)、電動摩托、推車

5、興趣愛好共享:魚竿、各種球類(羽毛球拍、籃球、足球、網球、高爾夫球杆)、縫紉機、小家電、露營帳篷設備、運動器材、料理電器(工具)、咖啡機、登山腳踏車

小結語:

一來借,二來還,立即就把到店頻次給增加了,只要把季節、相關性、歸還路徑、費用等規劃好,整個「押租」的費用流程儘可能貼心方便,剩下該做的,就是好好打磨產品特色(或是賣場場景)、增加一些特色活動,讓到訪的顧客能提高購買轉換率。

另外,還有按經營模式來思考的,比如出國旅遊業者可以共享:wifi、手機卡、遮陽防晒設備、行李箱。一些半自助性質的旅遊還可以共享巴士、共享導遊、長年多次使用的門票券

我是不是泄露了什麼天機?並沒有,只是用另外一種角度供你思考。

最後,要不要關注一下這個專欄?點一下就能進行關注

新零售

最後,提供一些不太相干的數據參考,主要用意是說「要改變,請趁早」:

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2015年上半年零售總額14.2萬億元,全國網路零售額1.61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4%.(2014年上半年比重為8.7%)

國家統計局公布經濟數據2016上半年零售總額15.6萬億元,扣除價格因素同比增長10.3%.其中,全國網路零售額2.23萬億元,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1.6%.

粗糙來看,在沒有黑天鵝情況下,大致不會有驚奇發生。實體零售與網路零售並非此消彼長的關係,是部分消費力被轉移,總之有部分跟不上時代的經營方式會躺搶

相關零售新聞報導:

華潤創業聯和基金入主「新美大」,除資金支持外,用戶將通過美團、美團外賣與大眾點評的App入口看到華潤旗下的華潤萬家、蘇果超市、Tesco、OLE、Vango便利店以及太平洋咖啡、華潤堂等上萬家門店都將「搬入」美團外賣。

騰百萬的飛凡電商破局,阿里系的喵街也遇到相同的難題,那就是傳統商場的抵制。雖然喵街甚至用免費提供智能轉型解決方案來打動傳統商場,但是傳統商場卻希望自己來完成向電商的改造,因為他們認為自己的用戶數據是機密的,不能和阿里這樣的潛在競爭對手共享。

零售內容延伸閱讀:2016年中國零售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圖】

2016年上半年,各類土地成交量同比下降0.9%。成交面積方面,全國300個城市各類土地成交面積共成交6.5億平方米,同比下降0.9%.出讓金方面,各類土地出讓金達10783億元,同比增長32.8%;其中住宅大幅增長52.4%,商辦土地下降13.2%.

住宅用地成交2.8億平方米,同比下降2.4%

商辦用地成交0.9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4.1%

成交面積均為2011年來最低水平。你以為因為成交量下降價格或租金就會變低嗎?不會,而且短時間內還會持續變高。介紹一部沒人會在意的電影傑作《大空頭》主要是說「Ain』t no one』s paying attention. No one, is paying, attention.」 沒人注意到這事兒呢。完全,沒人,注意到,這事兒:市場體制傾向於通過迴避問題和製造更大的問題來解決早已存在的痼疾。

地產內容延伸閱讀:2016年上半年市場總結與下半年趨勢展望分析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共享床鋪」的這種共享模式?
從共享產品中你會看到人性的哪些問題?
貨車共享平台模式— Cargomatic(本地貨運的革命)
「共享睡眠」出現了,掃碼睡覺、按分鐘計費、還有月卡套餐...... | 氪研所

TAG:共享 | 市场营销 | 实体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