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漢地佛教建築研究》第1章 緣起:從地區建築到佛教文化
1.1 問題的提出:
1.1.1 建築文化的衰落與復興
如果說當代中國的經濟發展(尤其是物質生產力)已經如李敖所說進入了「漢唐以來所未有的盛世」,或許沒有異議;但中國當代的建築文化,卻顯然還在從衰落走向復興的起步階段。雖然曾經擁有燦爛輝煌的建築傳統,但正如《北京憲章》所指出,「大發展」也帶來「大破壞」,「大自然的報復、混亂的城市化、建築魂的失色」這些問題在當代中國尤為突出。當代中國的建築與城市建設正陷於貧乏、混亂和文化斷裂的危機之中。
自近現代以來,中國建築師們從未停止過對中國新建築文化的探索和追求,一直力圖創造既具有中國特色、又符合當今時代的中國建築。從最初模仿古代木構宮殿、佛寺建築形式,到八十年代後現代主義流行,再到當前地區主義建築思想普及,雖然困難重重,對這條中國特色的建築道路的探索卻從未停止過。
建築現象背後,是深刻的政治、經濟、文化原因。本文認為這三者中,隨著經濟建設有所成就,文化的問題逐步顯現並成為焦點。建築的文化問題是中國當代建築問題中最迫切、最根本也最困難的癥結所在。表面的現象是建築特色和傳統喪失:城市千城一面,傳統建築遺存屢遭破壞,新建築粗糙貧乏,以及一味追求新奇和豪華、貪大求洋等等不一而足。現象的背後,是傳統文化斷裂帶來的失落,和西方文化衝擊造成的價值混亂與目標迷失。值得慶幸的是,隨著對文化越來越多的關注,在科學地、實事求是地對待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西方文化和外來文化的基礎上,對中國新文化的探索正越來越受到各界重視,並有成為主流的趨勢。傳統文化中最重要的儒道釋三家無疑是創造中國新文化的基礎之一。
1.1.2 當代漢地佛寺的建設熱潮與問題
當代中國正處在文化復興的前期,傳統文化受到廣泛的重視。同時,宗教信仰也在復興中,尤其是佛教,信徒大量增長,相關旅遊觀光活動繁榮。不僅佛教界重視佛寺建設,各地方政府也多將佛寺建設當作創建地區文化品牌、拉動旅遊經濟的重要手段。在佛教界和當地政府等多方力量推動下,諸如無錫靈山、海南南山等大型佛教景觀應運而生,促進了佛教組織和旅遊經濟的發展。
但當前的國內漢地佛寺建設,一方面存在過度追求豪華宏大的不良風氣,大興土木、破壞自然環境,招致種種爭議;另一方面又一味復古,缺乏特色,空間、景觀呆板乏味,建築文化前景堪憂。如何把握當代佛教建築的宏觀發展方向和具體設計建造方法,成為當前非常迫切而實際的建築問題。
1.2 研究當代佛教建築的背景
1.2.1 建築研究背景:從地區主義到地區文化
傳統和特色的困境並非中國獨有。在當今資本全球化浪潮的席捲下,如何對待傳統文化、地區民族特色與全球化、現代化之間的矛盾衝突,全球各地有著各種不同的嘗試。其中地區主義是備受矚目的一種。
筆者所在的工作室長期以來從事傳統民居、地區建築、聚落規劃的研究實踐,實踐基地重點集中在皖南黃山、九華山和徽州地區的村落與城市。本人也對地區建築做過一些研究實踐。地區主義(包括批判的地區主義)的內容不再贅述。經過這幾年的實踐和研究,筆者深感要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建築文化,應當吸取地區主義思想,但僅僅依靠地區主義還是遠遠不夠的。
以佐尼斯的「批判的地區主義」為例,其重要的價值在於以其強大的理論說服力和充滿魅力的實例,批判了以僵化了的功能主義和理性主義為基礎的某些現代主義理論的對全球的同化企圖。比帶之有消費文化特徵的後現代主義,地區主義是更有力的批判武器,它因對國際風格的批判而生,但卻規定自己不能成為另一種「國際風格」,尤其是不能取代一個具體地區的建造文化。
主要的原因是:批判的地區主義作為一種批判性的視角和價值觀,批判的地區主義肯定了地區建築的獨特價值與方法,找到了全球不同地域建築文化中的一些共同點。但這些共同點是從整體中抽象出來的,不能代替具體的建築實踐所需要的一整套的建造條件(包括各地區獨特的信仰和價值基礎,經濟和技術支撐,文化和審美方式等一整套建築建造體系)。如韋伯所說,它是統計學規律而非各地區各文化的建造者的實際意向。作為評判者而不是實踐者,其理論更適合存在於建築評論的領域,而不是也無必要整合各種地區文化建立一套全球適用的實踐方法。
另外,批判的地區主義思想產生於西方文化中,也難免帶有濃重的西方色彩。對於某一具體文化圈,尤其是中國這樣擁有悠久歷史傳統的古老文明,在很多方面其實和批判的地區主義的基本觀點是衝突的。如針對地區價值,傳統的儒家文化更強調統一的普適價值;如針對批判思想,本是西方文明的產物,而佛教更強調直覺的感知開悟而非理性研究。希望溝通地方文化和全球文化的地區主義,卻往往難以被地方文化所接受。
總之,地區主義指向了對地區價值觀和方法的肯定,然而這些地區價值觀和方法卻有可能反對地區主義本身的一些基本觀點。正是在地區主義的啟發下,我們肯定並進行地區建築文化的研究和實踐,即便這些文化並不都贊成地區主義。
佛教建築遍布中國漢族地區,無論城鎮鄉村,地區建築聚落中,佛寺常常佔有重要的地位,因而也成為地區文化特色的集中體現。在很多地區主義建築實踐中,筆者都遇到過佛寺建築的建設問題。
1.2.2 文化研究背景:傳統文化的綜合價值
傳統文化是鮮活的價值、方法、形式的綜合體。通過對傳統文化和現代西方建築理論的比較研究,本文認為,傳統文化不僅僅是一種歷史遺存和借鑒,更具有本體性的基本價值。外在形態的「過時」並不能遮蔽其長遠價值,佛教如此,儒家和道家也如此。作為人類幾千年來文明和信仰的結晶,其內核具有超乎時間的恆久價值,它會逐步發展甚至最終完全改變自己,但決不會輕易被另一種東西簡單取代,這是人類文明存在和發展的基本事實。因而研究傳統文化,逐步更新其內核並適時地賦予其合乎時代的形體,就成為文化研究的一個現實的任務。
每一民族的建築文化都需要深刻的哲學方法和倫理價值的基礎支撐。在文明間紛繁衝突的背景下,雖然經濟全球化難以阻擋,但是不同的宗教文化能否最終和諧共處,以及能以何種方式、何種程度融合共生,還是未知數。在真正的世界文化融合到來之前,每一個民族所能作的,首先是保持、挖掘和發展自身已有的文明成果,同時吸收外來文化先進且適合的部分,採取漸近的穩妥的辦法進行融合。只要承認全盤西化不可能也不可取,那麼深入的研究傳統文化,並在此基礎上去尋求當代中國建築文化的長遠發展與新的特色,就將是不可避免的任務。
建築學是一門綜合學科,很大程度上依賴一些基礎學科的發展而發展,並且往往有發展相對滯後的傾向。要發展中國自己的建築文化,首先要對於中國文化最根本的世界觀、價值觀、認識論、方法論和倫理道德這些思想基礎,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深入的了解,並加以批判的繼承。這成為本文尋求中國當代建築文化的特色與基本價值這一目標的首要出發點。
1.2.3 佛教建築文化研究的背景
1.2.3.1 作為傳統文化核心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
自漢唐以來,佛教文化以一種外來文化的身份影響並滲入中國原有文化,自身也逐步中國化,最後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儒道釋」三核心之一,影響到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不可能忽略佛教文化;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化,也不能不研究佛教文化的現代化。如同佛教思想本身曾滲透和改變了整個中國文化,佛教建築同樣以傳統文化載體的身份,滲透、豐富並促進整體中國建築文化的發展。
從佛教文化入手,可以了解整個中國傳統文化;通過研究佛教文化的現代化,可以啟發整個中國文化的現代化。通過佛教建築文化的研究來進行整個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現代化的研究,是本文的第一個目的。
1.2.3.2 作為宗教的佛教文化:
在中國各種傳統文化中,由於現代化和科學的普及,佛教文化受到的衝擊最大。但是作為較為典型的宗教(儒家、道家更偏重哲學),佛教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具有更直接的可比性。在宗教研究領域,兩教的對話研究已經起步( 如2001年11月在西安召開了中國首屆佛教與基督教對話會議,佛耶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但在建築領域則研究極少。「基督教文化-教堂建築」隨歷史的演化過程,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業已成熟並不斷有優秀範例出現的參照系。實際上正是這個參照系的出現,使我們有理由相信「佛教文化-佛教建築」的現代化過程中,不但能產生優秀的佛教建築作品,更有可能如西方教堂一樣,成為整個建築文化和藝術發展的重要先行者。便於直接和西方宗教建築文化對比研究,是以佛教建築為切入點研究傳統建築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優勢。
1.2.3.3 既是外來文化又是傳統文化的雙重身份
佛教源於古印度,傳入中國以後,在極大影響了中國文化的同時,也在中國落地生根,產生了中國化的種種流派。佛教建築也從借用中國原有建築逐步演化為專門的、龐大的建築類型,為中國建築增添了新的成員。這是一個典型的外來文化本土化的成功範例。時至今日,現代化、全球化的大潮席捲中國,佛教文化再次作為傳統文化的主要一支,要承擔起融合外來文化並創新的任務。佛教建築的這兩次重大的歷史轉變,其中有很多可以比較研究之處。通過自身歷史演變過程的歸納分析,找到一些當代可借鑒的經驗,也是本文研究的一個要點。
1.2.3.4 佛教文化與佛教建築的獨立性和可操作性
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深厚,以儒家為主,涉及範圍極大,相關文獻和實例都過於龐雜,已有研究也已非常多,並且沒有相對集中的建築類型;道家和道教不但缺乏專門的建築類型和建築實例,本身也比較鬆散,道教現狀尤其衰落;而佛教文化不但涉及的範圍相對集中,而且佛教一直有著相當清晰的典籍體系和思想體系,系統完備而嚴密。同時佛教建築的歷史遺存也非常豐富。
當代中國已經呈現佛教新建築復甦的跡象,相關的實踐已經蓬勃展開,但相應的理論研究則顯得相當缺乏。這種情況表明,從佛教建築入手研究中國傳統建築的現代化問題,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對於博士論文的尺度也比較適宜,具有明顯的理論價值。
1.3 當代佛教建築研究的意義:
本文選擇當代佛教建築作為研究對象的意義就在於,既在實踐層面上滿足當代佛寺建設的實際需要,又在理論上探索中國特色建築文化的繼承與創新。
相比中國當代佛教建築的建設狀況,以朗香教堂為突出代表的西方當代教堂建築不但擁有眾多優秀的現代化實例,並且為西方現代、後現代建築文化的創新作出了突出的貢獻。日本的新教堂、新佛寺也不乏佳作。回顧歷史,佛教傳入中國後,也不僅僅是提供了一種新的宗教信仰,更以其獨特的哲學和藝術思想,為中國本土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新鮮的養料,其影響極為深遠。佛教建築的意義並不限於佛教內部。佛教建築是研究傳統建築現代化的一個很好的樣本。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過對「佛教文化-佛教建築」這一對關係的現代化過程的研究,總結當代佛教建築發展的現狀、規律、趨勢,提出相應的建築設計策略方法,並進而對整體傳統建築文化的現代化提供參考。
考慮到藏傳佛教和南傳佛教的特殊性,並且不是大陸佛教的主體,所以本文予以排除,僅以漢地佛教建築為研究對象。
所以,本文以中國當代漢地佛教建築為研究對象,一方面為了解決當代中國漢地佛教建築的實際需要,探討伴隨著佛教組織和信仰的現代化,佛教建築規劃設計如何適應僧團使用和社會、時代、地域等外界條件;另一方面為了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現代建築的繼承與創新,發掘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的佛教的文化內涵,結合當代西方建築理論,提供一種文化建築的創作思路。
1.4 相關理論和文獻研究
本文檢索了國內主要高校建築學的學位論文,各主要學術期刊近十年來的期刊論文,清華大學圖書館和國家圖書館的相關書籍,並參考了一些比較重要的佛學研究網站(包括部分台灣網站),還儘可能的收集了一些日本和台灣的相關文獻。所幸佛教界的文獻共享性和系統性都比較好,但即便如此,相關研究也很少。整理如下:
1.4.1 古代佛教建築的研究:
中國古代建築遺存中有相當比例是佛教建築,相關的建築史研究也很豐富,但多數是研究歷史事實而不是建築設計方法,且多數是從傳統建造技術而不是從建築創作角度探索佛教文化、修行生活與建築設計的關係。
中國此類研究的開山之作,是梁思成的《中國的佛教建築》,及其《圖像中國建築史》,對中國佛教建築的歷史演變做了系統歸納和敘述。現代的如《敦煌建築研究》(蕭默,文物出版社,1980)也屬此類。此類作為基礎資料具有重要價值,但是一般不涉及佛教文化的內部,僅討論歷史佛教建築的客觀情況。
此類思路的還有一些深入到建築技術層面的研究,典型的例子是《中國江南禪宗寺院建築》(張十慶,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一書,大多數篇幅用於研究唐宋木結構建築的形製做法,少數涉及禪宗修行的篇幅,只簡單帶過,只有極少數段落涉及到禪宗的文化象徵等內涵,對於禪宗思想教理等僅作為歷史發展的背景簡單交代,沒有深入研究。
還有以佛教寺院布局演變為題的論文如《禪與禪宗寺院建築布局研究》(戴儉,東南大學碩士論文,1987),較多的涉及了佛教活動的內容與建築布局的關係,對本文有較重要參考價值,不過僅限於古代佛寺,不涉及當代。《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建築群布局及建築設計方法研究》(傅熹年,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1)繼續了陳明達的研究,深入探討了設計方法層面的問題,可惜也僅限於古代佛寺,並且不涉及佛教文化內涵和佛教寺院修行生活。
《東西方的建築空間》(王貴祥,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8),對佛教建築的研究深入到了文化層面,探討了佛教宇宙觀和建築文化,並與儒教、基督教做了深入比較。不過也是以歷史研究為主,並且主要探討的是原型,針對原初的印度佛教和中國早期佛教,對漢化以後的佛教論述很少。但其的方法和內容對本論文有重要參考價值,對早期佛教建築中國化的部分有詳細研究,因而本文將不再詳細論述早期佛教的問題。
另外也有一些以寺廟的旅遊開發、景觀利用為內容,把佛教文化部分作為一個「黑箱」或簡單化操作,與佛教建築關係不大。
1.4.2 中國大陸當代佛教建築研究和實踐:
令人遺憾的是,據筆者調研所知,中國大陸雖然近年來新建、復建了大量佛教建築,但多數是復古設計。很多建築師力圖嘗試建造真正具有現代建築形態的新佛教建築,各種設計方案也做了不少,但到本文完成時為止,還沒有一個具有明顯創新意義的佛教建築項目得以建成。因而此類研究也特別少。從相關論文檢索來看,可能因為近現代以來佛教衰落,研究佛教文化的學者本來就少,而且其中研究佛學基本理論較多,佛教藝術研究的相對少,研究佛教建築的更少。
值得注意的是劉先覺與新加坡建築師合作的《新加坡佛教建築的傳統與現代化》相關研究與本文研究性質基本一致,不過是以新加坡為研究對象。其學生楚超超的碩士論文《新加坡現代佛教建築的發展》是其子課題之一。此研究對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不但實例研究少,研究設計方法的更少,其中有價值的是王路的《浙江地區山林佛寺的建築經驗和利用》。雖然以傳統佛寺為例,但是把其建築當作使用中的功能建築而非古董進行研究,重點在於設計中的審美、文化的探討,具有很強的現代意義。類似的有幾篇期刊論文對此有所論述但都內容較少,不再贅述。
1.4.3 台灣的當代佛教新建築實踐和理論:
相對大陸,台灣的佛教建築研究比較豐富。由於經濟發展程度高,文化上也沒有發生歷史斷裂,台灣佛教相當繁榮,現代化程度也高,相應的佛教建築實踐也更活躍。本人收集到了一些台灣建築師與僧人的論文與專著,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深入的研究。同時也有少量大陸建築師寫的相關評論和介紹。
與大陸不同的是,台灣佛教界對佛教建築的現代化問題的關注程度相當高,從台灣香光資訊網的佛教圖書館的書目以及一些台灣僧人的學位論文中可見一斑。可能是因為經濟水平和藝術修養的提高,以及建築知識的普及,台灣一些僧人也對建築藝術更加了解並認識到現代建築文化的價值,並對此提出明確要求。如《傳統與現代的對話——台灣戰後新竹地區佛寺建築風格之初探》(楊漢珩,台灣國立成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作者即僧人釋寬謙。
除了一批零散的期刊論文外,幾篇學位論文:《台灣佛教寺院空間之研討--以顯宗寺院為題進行宗教空間現代化之初探》(劉銓芝,國立成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985)、《香積敘事:漢地僧院里的廚房與齋堂》(黃愛月,台灣國立中央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台灣地區佛教圖書館發展之研究》(黃德寶,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從唯識觀點探討佛教寺院空間之配置——以法鼓山、佛光山、中台禪寺、靈鷲山為例》(許素娟,台灣台北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等對台灣佛教建築的部分內容作了深入探討。
比較重要的是《1998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和2002年《第一屆 「當代佛寺建築文化與經營管理」兩岸青年學術研討會》兩次大型佛教建築學術研究活動,前者有論文集《1998佛教建築設計與發展國際研討會會議實錄暨論文集》(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1998)。兩次會議集中了一批相關學者的論文,對佛教建築發展作了不少有啟發的研究,雖然並不深入。其中佛教學者江燦騰的《台灣佛寺建築美學的百年思維》和建築師陳柏森的《目前佛教建築之問題與發展》比較有代表性。江燦騰雖然是專門的佛教學者,但顯然對建築專業缺乏了解,其文比較典型地代表了佛教人士對建築的認識。陳伯森主持設計了法鼓山建築群,其論述全面討論了規劃理念、功能關係、工程組織、精神氣質,相當專業,可惜篇幅太短。其他論文如職業建築師趙元鴻《佛教建築的現代化——看中國建築現代化的可能性》較為典型,其觀點與本文頗為相近,但除了過於簡略外,樣本僅限於台灣也是其主要不足之處。值得一提的是兼為佛教徒和建築師的王武烈的專著《佛教與建築文化》,對佛教建築的過去現在都做了梳理,並貫穿了自己的佛教理念,可惜的是論述過於簡單,並且用意似乎並不在建築研究,更接近普及和傳法的意味,認為「佛法首重智信,建寺應為次要」。且含有較多風水的內容,這也是台灣建築研究中常見的觀念。
總體來說,台灣學者對佛教建築的研究已經進入實踐層面,理論上也有所闡發,對佛教也有更深的了解,但研究還不是很深入,建築實踐上還顯生澀,有些爭議頗多;理論上指出了一些很有希望的努力方向和設計原則,但也未能展開較為深入的挖掘論證,也沒有在美學和藝術手法的層面上取得較為成熟的成果,佛學和建築學並未真正對話,而且研究範圍集中在台灣,不涉及大陸。
1.4.4 日本的當代佛教建築及其研究
日本的當代佛教建築比台灣更為發達,可以說已經實現了現代化,相信也會有不少相應的理論研究。但是因筆者不通日語,資料獲取和研讀都有較大困難,尤其是對佛理和哲學的探討,恐不可行。且日本佛教本身與社會背景都與大陸差異大,是否進一步引入研究有待商榷,恐怕難以在一篇博士論文內涵蓋。對本文比較有實際意義的是日本的一些新佛寺的實例可以借鑒。為此筆者親赴日本作了一些實地調研,獲得了一些一手資料,在第8章有詳細分析。
文獻方面比較重要的一本是已經在國內出版的日本的《現代建築集成·宗教建築》,另一本是筆者在日本購得的《建築設計資料·寺院建築》,包括了日本一些比較重要的建築實例。
特別的是,依附日本的佛教建築實踐,國內也產生了一些相關的論文。最著名的是日本建築師安滕忠雄設計的本福寺水御堂,成為當代佛教建築的經典,但引用並以此為題的國內論文多數也只是轉述分析設計方的已有論述,未見能深入闡發、自主創新,不再贅述。
1.4.5 佛教與佛學的相關研究
佛教典籍浩如煙海,但當代佛教學者並不多,據稱僅百人左右(王雷泉.中國佛教發展的歷史性機遇.法音,1996,2(2):13)。本文較為關注的是當代佛教現代化相關的佛學研究。《中國佛教哲學要義》(方立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是國內對佛教思想加以現代整理的最重要的著作,對本文有重要參考價值。《佛教史》(杜繼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也是基本的參考書目。《二十世紀中國佛教》(陳兵、鄧子美,民族出版社,2000)對當代佛教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把握當代佛教修行功能現代化的價值很大。其他如《中國佛教僧團發展及其管理研究》(王永會,巴蜀書社,2003)、《當代中國漢傳佛教信仰方式的變遷》(李尚全,甘肅人民出版社,2006)也對了解當代佛教轉型的狀況有所闡發。
佛教關注人心,對哲學、倫理等方面研究較多,對美學則並不重視,以至於在佛典中幾乎沒有專門的美學專著,但美學卻是佛教文化發展極為自然和必要的產物,併產生了大量的佛教藝術(雕塑、詩歌、建築等)。雖然這一領域的當代研究專著也並不多,但佛教美學本身的影響是廣泛和深遠的,尤其是禪宗美學,在中國美學歷史以及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對本文來說,佛教美學研究是一個特別重要的領域,其價值在於提供了佛教哲學與建築藝術之間的橋樑。
比較重要的佛教美學文獻中,《禪宗美學》(張節末,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對禪宗美學的研究脈絡和在美學史中的貢獻做了精彩論述。《禪宗美學思想的嬗變軌跡》(皮朝綱,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禪學三書》(吳言生,中華書局,2001)、《詢問佛境》(張法,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似花非花·佛教美學觀》(祁志祥,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也都對佛教美學有較多的探討。另外,一般美學的研究上,朱光潛、宗白華、葉朗等北大學者的系列美學研究,以及李澤厚、陳望衡、張法、王振復等美學學者的通史類美學著作也有具有基礎性的參考價值,不再贅述。
1.4.6 西方現代建築理論與宗教建築研究
西方現代建築理論戰後呈現井噴狀態,但由於基礎價值觀不同,並沒有特別適合的和完整的理論可直接借鑒。本文儘可能梳理之並與佛教文化作比較。其中主要立足點是現代主義建築理論,它結合了現代民主思想和科學技術而來,需要重點比較和融合,這些將在後文中詳細敘述。
綜合來看,目前當代中國佛教新建築的實踐已經展開,有種種跡象表明佛教可能復興,相關佛教理論發展很快成果卓著,但相關建築理論正待提升。
本文認為,佛教建築作為一個單獨的建築類型,還遠沒有成熟,這方面要落後於佛教文學、詩歌、美術、雕塑等。歷史上的佛教建築總體來說決定於當時通用的建築技術和類型,其中包含的佛教特有的因素很少。所以相關的歷史研究也很難從佛寺建築實例中找到太多的佛教特質(更多的恐怕是佛教修行的生活方式帶來的物質功能要求)。東西方的建築理論也一直把實用性作為主要的因素考慮。
近現代以來,建築技術和文化擁有越來越多的可能性,並且越來越專門化和個性化,根據此趨勢,本文認為很可能從本世紀開始,佛教建築才能真正的深入體現佛教建築的精神內涵,從適應功能需要進而表達精神內涵,從生存必需品升級為藝術品,在物質功能基礎上增加精神功能。這也是宗教特別重視精神性的必然要求。從目前中國寺廟的建設來看,往往佛殿等禮儀性建築嚴格的保持傳統樣式,而生活服務性建築則普遍的與世俗建築差不多,可見對於建築性質的區分已經很清晰,但具體到如何體現新的時代精神的問題上,佛教建築的研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1.5 研究方法、創新點和研究難點
1.5.1 研究方法:
除了建築學的基本方法外,涉及的跨學科方法主要包括歷史學、宗教社會學、美學、倫理學的基本方法,另外採用跨文化比較的方法,文獻研究和實例調研相結合。
1.5.2 創新點:
實踐方面:當代佛教建築作為一個重要的典型建築類型,國內從建築設計實踐策略與方法這一角度進行的研究極為缺乏,本文的選題有開拓探索的意義,希望可以填補國內相關空白,這是本文的最主要創新點。
理論方面,將佛教文化與當代建築理論相結合,是一種跨學科的研究,試圖探索一種未必完整但具有中國特色的宗教文化建築理論,並可能延伸到非宗教建築領域,也具有一定的創新意義。
1.5.3 難點
首先是建築設計本身是一項包含人類意志的主動性、創造性勞動,與宗教、藝術和美學一樣,均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進行研究的不確定性較大,不同於純粹的自然科學研究,也不同於對既定歷史事實進行研究的一些人文學科。文中既涉及事實研究,也涉及方法研究和價值判斷。
第二,本文選題來自於迫切的社會實際需要,但卻缺乏成功實例,要作出前瞻性、實踐性兼備的研究,難度較大。筆者亦不期望本文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全部問題。其研究結果更傾向於對現有問題的發現、分析,以及在現有條件下部分解決問題的一些可能路線,而不是明確的具體解決方案。
第三,佛教佛學典籍浩如煙海,內容艱深,而且佛教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現代科學的基本理念、研究方法差異較大,佛學思想內部也錯綜複雜,還有自相矛盾之處。佛教建築本身也是多元混雜,充滿了複雜性和矛盾性,對其進行的研究不會是一個單純的、完整統一的結果,而只能在眾多矛盾中尋求協調統一,也是一個難點。
1.6 論文框架和內容:
1.6.1 研究模型
1.6.1.1 基本模型
「經濟-文化-建築」模型
在自然科學能夠妥當的解決自由意志和決定論之間的矛盾之前(目前依然遙遙無期),社會科學的基本方法依然不得不建立在人的目的性的基礎上。本文對建築文化研究採用基本模式,不僅包括「物質基礎-上層建築」(卡爾·馬克思)的模型,而且強調其辯證統一的另一面: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也即「意向-行為」(馬克斯·韋伯)的社會學模型。基於科學,突出文化,是本文的原則。
建築活動既涉及自然科學,也涉及社會科學,更不能離開藝術創造(梁思成語)。三者中,本文更主要的集中在後兩者,把建築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來研究。因為在當今社會,同樣的現代建築技術、物質生產交換模式和建造方法在全球化中迅速普及,建築中的文化問題,成為尋求建築特色和認同的主要根據,是最根本、最困難但也是最需要研究的問題。所以本文採用「經濟-文化-建築」這一複合關係作為研究的基本模型,認為在物質經濟基礎決定了建築的基本面貌;同時一定的物質經濟基礎上,文化因素是決定建築現象的主要因素。通過研究文化中的價值(宗教信仰、倫理、美學)、情感、習慣等因素,找到建築行為的目的與規律所在。
1.6.1.2 擴展模型
文化的定義千差萬別,本文主要討論狹義的、精神文明方面的文化,並限定在佛教相關的範疇之內。本文從規劃、建築、思想三個層面入手,規劃層次結合「物質基礎-上層建築」與「意向-行為」兩者,建立「經濟-社會-建築」 模型,兩者共同決定建築的基本面貌。建築層次,主要使用「功能-形式」互動的子模型,功能需要決定建築形式。思想層次,參照「思想-建築」的子模型,思想文化決定藝術風格。
1.6.1.3 比較歷史模型
為了研究當代佛教建築文化的發展變化, 需要從一個較長的歷史階段來分析。把基本模型延伸到歷史領域,並與西方基督教建築比較,就能得到如下的歷史模型:
從模型中看來,當代佛教建築直接的與四個要素:傳統佛教建築,當代佛教文化,現代建築,以及傳統佛教要素的影響。這四個要素,本身也不是確定不變的,尤其是現代佛教文化和現代建築,還在轉型期,這增大了本文研究的難度和不確定性。
本文的重點,是以「(現代佛教文化+西方現代建築)-現代佛教建築」這三者的關係為重點(中國現代建築之路還在探索中,所以實際研究的可能主要是西方現代建築)。
1.6.2 論文結構:
圖1.1 歷史比較研究模式圖。
來源:本文除特別註明來源外,所有圖片均為筆者繪製或拍攝,後文不再重複說明。
本文的基本目標是研究如何設計建造當代佛教建築的問題。除了緒論和結論,論文主體分為三大部分。第二、三、四章為發現問題和分析問題部分,屬於事實研究,三章分別從歷史、現狀、理論界三個方面概括整理了中國佛教建築的實際狀況,勾勒出一幅中國當代佛寺的整體面貌,並加以剖析指出其中的種種弊端,為提出解決方案作準備。第五、六、七章為解決問題部分,主要為策略方法研究,針對前文分析的問題加以細化深入,進而分別從背景因素、建築群布局與形式、建築哲學思想等三個層次提出設計建造新佛教建築的基本原則。第八、九章為實踐應用部分,主要是案例研究,借鑒西方、日本、台灣的當代佛教建築實例,分析國內的相關佛教建築實踐,是前文分析結果的實證和應用。全文基本上按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實例印證的思路進行寫作。
推薦閱讀:
※日式建築和唐代建築有什麼聯繫?
※佛教寺廟和道教道觀有哪些別具一格,融合現代化風格的建築?
※為什麼人們因為長城鞭撻秦始皇的同時,將長城作為標誌性建築保護起來?
※Zaha Hadid (扎哈)今天去世了,她曾經對你的建築學習有什麼影響?
※番外,放心不會停更,先說點最近的事情以及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