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棉花糖實驗,看得見孩子的未來

有個媽媽說:孩子兩歲多,對圖書沒有任何興趣,因為家裡買了早教產品的光碟,整天用電視放給孩子看,孩子很感興趣,但是閱讀興趣全無。 我們建議媽媽和孩子一起讀書,給孩子讀有趣的書,慢慢養成習慣。媽媽說因為要工作上班,奶奶在帶孩子,家裡的電視是不斷電一天到晚開著,孩子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學裡面的動畫人物講話,老人覺得很好,還能學說話。

看電視本身沒有錯,但是帶孩子看電視,會影響孩子的專註力和自制力,孩子迷上看電視,很難靜下心來做一些複雜的需要耐心和專註的事情。

孩子天生就有專註力,但是自我控制是可以鍛煉的,意志力就像肌肉——你用得越多,它就越強。面對誘惑的時候是選擇眼前的享樂還是稍長的目標?這就是心理學中最著名的延遲滿足。

相關實驗

發展心理學中最經典的「延遲滿足」實驗範式——棉花糖實驗(StanfordMarshmallowExperiment):是斯坦福大學WalterMischel博士1966年到1970年代早期在幼兒園進行的有關自制力的一系列心理學經典實驗。菲利普?津巴多教授將這個實驗用於時間觀念的研究:有未來規劃的人更能夠抵抗眼前的誘惑,可以爭取更大的成就。

? 實驗過程

Walter Mischel在1968-1974年選擇斯坦福大學的附屬幼兒園的超過550名幼兒在斯坦福大學的實驗室開始的這個實驗:一個4歲的小孩坐在桌前,研究員會讓孩子完成簡單任務(孩子們全部可以完成),作為獎勵會給孩子一塊棉花糖(也可能是巧克力)。研究員對孩子說:「看到這塊棉花糖了嗎?我現在要離開這個房間,如果你在我離開房間的時候吃,只可以吃一塊;但如果你能等我回來再吃,會再給你一塊棉花糖。記得哦,如果你在我離開的時候吃了一塊,就沒有第二塊了。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孩子點點頭,研究員就離開了。

棉花糖實驗,來自菲利普·津巴多4月在華首屆積極心理學應用高峰論壇的演講

? 實驗中表現

在等待期間,有一些孩子不假思索立刻吃掉了第一塊零食,很多則試圖用各種方法延長等待時間: 有的轉過身去;有的用手蓋住眼睛;有的把手坐在屁股底下,使手不能去拿零食。15分鐘後,研究員回來了。大約有30%的孩子等到了那個時候,拿到了第二塊零食獎勵。

? 實驗結果

十四年後,也就是當時參加實驗的孩子18歲時,Walter Mischel做了跟蹤調查,發現等待時間長(前1/3)的孩子,在學業上的成功超過等待時間短的孩子,而且差異相當明顯: 他們的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分數比那些等待時間排名墊底(倒數1/3的那部分)的孩子高出了210分(當時SAT滿分為1600分)。

事實上,這些等待時間長的小孩,不僅僅是在學習成績上有更佳的表現,而且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都顯示出優勢:他們面對困境顯示出更好的自控性並較少做出不成熟的舉動;他們更能抵制各種不良誘惑(如毒品等);他們的社交能力更強,說話更流利且有條理;他們顯得更聰明和自信。不光如此,跟蹤調查發現,被試在40歲左右的時候,他們的事業成功,家庭幸福和諧,個人目標達到很高水平,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上也比等待時間短的孩子們更勝一籌。

實驗結果,來自菲利普·津巴多4月在華首屆積極心理學應用高峰論壇的演講

根據Mischel在事後一次採訪中對這次實驗的一段描述,參與這次實驗的小孩的生長環境是非常相似的: 大部分的孩子的家長是斯坦福的教師或者研究生。換句話說,他們的智商遺傳、家庭收入、家長社會地位等都是非常接近的。這次實驗結果表明,在棉花糖實驗中的等待時間與SAT分數的關聯性是顯著的,在統計學上是有意義。

這一實驗引起了廣泛關注。以前很多心理學家一直認為智商是預測成功的最重要因素,而棉花糖實驗則表明,自控力比智商能更好地預測一個人的成功。Mischel教授更進一步指出,智力其實受自控能力的約束:即使是最聰明的孩子也需要做作業。棉花糖實驗在世界多個國家重複過,結果都很類似。

? 現象解釋

4歲時能夠成功完成棉花糖延遲任務的孩子,他們更能懂得運用注意策略,例如他們可以使用注意力轉移的方法,延長自己的等待時間,這也有利於他們在生活中控制熱量的攝入,也就是說,確定孩子在延遲滿足方面是否存在困難,不僅能夠預測孩子在事業,家庭等各方面的成就,還能夠預測他們在成年後是否存在超重或者肥胖的風險。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控力

?家長不應使用強硬的語氣要求孩子去克制自己的行為,而應該去耐心地引導孩子進行自我控制,並將這種自我控制的行為內化為一種習慣;

?其家長需要在生活中多多給孩子鼓勵,在孩子表現很好的時候及時給予誇獎和鼓勵;

?家長在訓練孩子的時候應該讓孩子覺得等待是值得的,等待後實現的是更高價值的目標,簡單的說就是在等待過後將獲得更大的獎勵。

總之,家長應該努力提高孩子對現實獎賞的抵制能力,同時對遠期目標作出較高價值的評估。也就是說,需要幫助孩子減少對立即獎賞(短期目標)的關注,引導他們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未來的獎賞(長遠目標)中去。

本文作者: 余嘉

重慶醫科大學心理諮詢本科

西南大學心理學在讀碩士

研究方向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參考文獻:

[1] Mischel, W. (2014). The Marshmallow Test: Mastering Self-control. New York, NY: Little, Brown.

[2] Duckworth, A. L. and M. E. P. Seligman (2005). Self-Discipline Outdoes IQ in Predict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12), 939–944.

[3] Tanya R. Schlam & Nicole L. Wilson,et.al.,Preschoolers Delay of Gratification Predicts their Body Mass 30 Years Later,2013

[4] Joachim De Posada&Ellen Singer,Children, dont eat the marshmallow, Berkley Hardcover,2006


推薦閱讀:

當自己一再拖延一件必需要完成的事,比如論文,如何逼自己開始著手?
船長傳課:善用環境,做好自控
如何壓制想吃辣條的慾望?
如何戒小馬?
看過很多的 GTD 的書,下過一些軟體,感覺還不是能十分成功的實施時間管理和真正的 Getting Things Done,是我的方法不對嗎?

TAG:儿童心理学 | 发展心理学 | 自制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