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本東京超強颱風和邢台泄洪災難為例,為什麼科學沒有阻止災難?

今天在家看完NHK的《特大災害 迫近日本的威脅》系列第2集:大避難,看到的是日本東京出現超強颱風後模擬的海嘯洪水衝上街區的畫面,腦子裡不斷出現的卻是邢台洪災的畫面。

日本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但同時也是在多災多難後吸取教訓不斷成功抵禦災難的國家。在紀錄片中,有一個問題:

  • 如果超強颱風(註:最低氣壓888百帕,最大風速85米/秒,比「妮妲」還要強大)襲擊東京,東京的哪個地方受災將會最嚴重?嚴重到什麼程度?這個地方有多少居民會遇難?怎樣預防最嚴重的結果?

答案:

NHK根據研究人員給出的數據進行模擬,發現東京的三個區域因為位於兩條大河之間又是零海拔所以會在颱風引起的海嘯上岸後被迅速浸水(江戶川區、足立區、葛飾區),這三個區不但會全部浸水,有三分之一的地方水深會在三米以上,而這裡的常住人口大概有180萬。

圖註:上兩張圖分別為NHK模擬出的浸水區域和水深、正常情況下的街區

NHK節目組邀請了群馬縣大學教授片田孝敏來回答最後兩個問題:即這個地方有多少居民會遇難?怎樣預防最嚴重的結果?

片田孝敏向這個區域的3000名居民進行了調查問卷,詢問他們會在面臨超強颱風時,提前多長時間避難?採取步行or城鐵or電車的哪種交通方式避難?去哪裡避難。NHK將調查問卷的結果與超強颱風來襲時的情況進行重合模擬,發現因為交通堵塞等問題,在海嘯洪水之前,這個區域大概會有162萬人滯留。

然後,海嘯洪水會導致不能抵禦百年一遇颱風的堤壩決堤,洪水會在兩個小時內浸入整個區域。

在162萬人中,137萬人可以逃到附近的避難所或者高層建築中,但仍有20萬人將會有性命之憂。

那麼,對於總會被海嘯洪水淹沒的區域,只有儘早逃離出去才是出路。為了吸取經驗,NHK節目組來到了曾經遭遇卡特里娜颶風災難的美國南部城市新奧爾良。

新奧爾良危機管理局負責人說:遭遇颶風後,我們學習到一點,就是不管技術再發達基礎設施再完備,僅靠這些是無法避難的,儘早避難才是關鍵。NHK和片田孝敏將新奧爾良的經驗帶回到東京,並通過模擬實驗查看計劃是否可行。

根據新的計劃,在颱風來之前的兩天,最先讓上年紀的人、身體行動不便的人、小孩子前往其他區域避難,這樣子一下子就能走42萬人(不虧是老齡社會);然後根據計劃增加電車JR線等公共交通的車次,還有私家車,將剩下的140萬人運到其他區域。

最後,片田孝敏說,儘早和居民們商量對策,做好心理準備,正是我們現在開始需要做的。

如前所說,看到日本的學者和NHK能利用這些方法提高應對災害的能力,那麼中國是否也有學者進行了類似的研究呢?國內有一個對應的專業詞,叫防災減災,很多大學都有這個專業。

不久前發生的邢台泄洪相信很多人仍記憶猶新。

以邢台泄洪為搜索關鍵詞,可以看到百度趨勢顯示的過去三十天,使用百度對邢台泄洪的檢索趨勢,最高的一天在7月23日,檢索量超5W(註:這只是洪災泄洪事件中的一個關鍵詞檢索趨勢)

邢台泄洪這場災害也是因為當地對洪災認識和準備不足,最終造成34人死亡、13人失蹤的悲慘結局。那麼,此前是否有學者提出過邢台洪災的風險呢?

答案是有,2012年邢台市邢台縣水務局的兩個人在《山洪災害防治》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就是下面這篇。

那麼邢台縣和2016年「7·19」邢台泄洪災害是什麼關係呢?損失最嚴重的大賢村正是位於邢台縣。

這篇論文不是來自外面的學者,而是當地水務局,在洪水來臨時負責泄洪的政府部門。

論文裡面說:

2010 年邢台縣被確定為山洪災害防治縣級非工程措施項目建設試點縣,根據邢台縣的地形地貌、植被、通信和社會經濟狀況,建成了監測、通信、預報、預警、群籌群防等防災減災體系。

當接到暴雨天氣預報或發生的降雨接近或將超過臨界雨量值時、當上游水位急劇上漲,將對下游造成山洪災害時、當水庫及塘壩發生潰決性重大險情時,縣防汛辦設立的簡訊預警發布平台、電話(或傳真)預警發布平台、無線廣播發布平台在規定的條件下可由山洪災n害預警系統軟體自動發送山洪災害預警信息,發送到省、市防汛部門,實現省、市、縣信息同步共享。同時,各級主管領導、責任人、村莊及處在發布範圍內的手機用戶、n191 個山洪地質災害預警點均能自動接收到山洪災害預警簡訊信息。各村莊也可用喇叭及報警器採取喊話的方式n發送警報,使預警信息及時快速發布傳送到每一個人,確保受災群眾及時、有效按指定路線及地點安全轉移。

現共查出邢台縣危險區內現有總戶數9273 戶,總人數 3.6 萬人,耕地31682 畝,房屋53246間。(其實並不是沒有能力提前發現問題)

堅持領導帶班、值班人員 24 h值班、各單位負責人手機 24 h開機,切實遵守緊急轉移紀律、災民安置紀律等,確保山洪災害防禦工作的有序開展。

如果邢台縣山洪防治非工程措施項目真的如論文中所說,那麼7·19災難本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現在在邢台市政府網站搜索「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只能搜到「沙河市水務局真抓實幹全力推進重點民生水利工程建設」這條新聞,新聞中提到:

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項目,已完成招投標工作,即將開工建設。計劃在全市主要河道、水庫、地址災害隱患點和山塘建立健全檢測預警系統,投資550萬元,切實提高沙河市防洪保安能力。

那麼,邢台縣的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項目為什麼沒有發揮作用。

根據在中國政府採購網的搜索信息,2014年邢台縣水務局還在購買這個工程的補充項目,僅補充項目的中標款是101萬元。

按照邢台縣的線索繼續搜索,發現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是水利部於2010年在全國1100個縣開展的全國性項目,2010年、2011年中央財政下發的資金達38億元,按照類似工程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比例出資的傳統,全國山洪災害防治縣級非工程措施項目的投入應為上百億元。

在這裡,並不想妄下結論否定一個由水利部推行的全國項目。但如果這個項目在邢台縣發揮作用,至少當地的悲劇就不會發生。

回到標題的問題:為什麼科學沒有阻止災難?在邢台泄洪這場災難中,有數據、有機制、有具體算出哪些人會在危險區,而且還有錢,但為什麼還是和20年前一樣的結果?誰應該負責?

題圖:2016年7月24日,大賢村,村民高衛志清洗著兒子照片上的淤泥。高衛志33歲,6歲的兒子在大水中喪生。半夜兩點洪水來時,高衛志一家四口成功爬上屋頂,但早上7點高衛志的父親帶著孫子往外走時,兩人不幸被洪水衝散,村民合力把父親救了上來,而6歲的兒子卻沉入了水底。 澎湃新聞記者 賈亞男 圖

希望這篇文章能活到天亮。未經允許,拒絕轉載。

weixin.qq.com/r/QXW6om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下凡成仙。
推薦閱讀:

【預警】泰國、印度、奈及利亞、哥倫比亞、維德角
誰才是最佳預警機平台?

TAG:邢台 | 洪水 | 预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