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用品牌營銷來做公益?

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要做公益?

我答:「私心,每個人都有,私心大了就成了公益,公益就是做利益更多人的事。」很多人對公益存在誤解,認為過著苦行憎的生活就是公益。是這樣嗎?我認為做公益的前提就是你要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家人,如果連自己身邊的人都照顧不好,那麼這個人所做的公益只是作秀。

中國人對做公益的概念和形態是很單薄的,孔傳:「言知之易,行之難。」

人心皆善,公益事業的善舉善德歷來為世人所稱道。但囿於個人資質和實力,鮮有人將公益思想付諸於行動。究其原因,蓋因將「公益」二字抬舉過高,以為非捐資千萬而不能謂之「公益」。而聲浪傳播理論發現,公益是由於發聲不明確導致公眾的認知判斷錯誤。想要創造並維護一個品牌發聲點,就要從品牌的原點出發,提煉出一個有力的發聲點,並聚焦在這一點展開一系列的品牌聲浪傳播運動,慢慢積累發聲能量,公益的概念才能給消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並為此付諸行動。

在這個互聯網時代,營銷公益最好的辦法就是將公益與互聯網結合起來,快速、有效的推廣公益。只有將公益植入到每個人的心理,利用它獨特的品牌發聲,才能吶喊出更強大的聲音,變成聲浪,浪浪激蕩。讓做公益成為社會上的一種時尚,讓需要幫助的人能夠得到及時的關懷。

我們分散在都市森林的各個角落,每天為不同的理想奔忙著,但我們身邊都會有需要幫助的人,我們都希望自己的生活環境能變得更加美好。但錢財的富餘比不上精神的富足。所以【不在城市】作為一個公益品牌為城市人心的建設應運而生,它建於生活的聒噪之上,讓公益施於無形,化而無邊,掙脫城市界線,用音樂、詩歌、書籍、運動鏈接人心的美好,用一種洞察世事的眼睛去看待城市所發生的一切,然後再去提出這個城市的不足,讓每個人都為這個城市建設得更美好付出行動,傳遞生活的氣息。


推薦閱讀:

組織志願者去貧困學校進行捐助(僅一天時間),這樣的捐助如何能更有意義?或者有沒有更好的活動節目植入呢?
美國普通人捐款給公益或慈善組織是可以抵稅嗎?

TAG:公益 | 品牌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