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國未來10年大趨勢

本文根據和君商學院第八屆第一講整理。

  本文作者:和君諮詢董事長王明夫

  來源:和君諮詢(ID:hejungroup)

  我從三個方面向大家傳達我對中國政經大勢的觀察和體會:一是中國未來十年的三大趨勢;二是世界形勢與全球格局;三是宏觀著眼、微觀著手,講大勢、方向感與企業微觀選擇的關係。

  一、中國未來十年的三大趨勢1全面深化改革和市場化十八屆三中全會有兩大看點:一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意味著要超越部門本位、打破利益集團,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二是緊抓社會重大關切,比如說行業准入、破除壟斷、土地流轉、戶籍、簡政放權、環境治理、對外開放等等。

  兩大看點清晰地展現出政府總體的施政邏輯:全面深化改革,通過改革來切實解決社會問題,實現發展與民生。

  2新技術、新經濟、新商業新技術正在改造和重構經濟與商業。這股新技術浪潮包括移動互聯網、大數據、O2O、工業4.0、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環保節能、航天、軍工等等。在新技術浪潮的衝擊下,一系列傳統行業和商業模式面臨著全新競爭、徹底改造甚至全面顛覆。

  比如說只要亞馬遜這種商業模式成功了,沃爾瑪就要衰敗;如果淘寶和京東會成功,那麼百貨商場和傳統的商業就會倒下;如果微信成功了,那麼三大運營商就只能走向管道化;如果阿里和騰訊金融能成功,那麼有些銀行就沒戲了;如果小米或者鎚子成功了,那麼諾基亞、摩托羅拉就會倒閉;如果餘額寶能夠成功,那麼傳統基金就會有大問題;移動支付出來了,傳統信用卡就會被取消掉……

  這裡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那就是馬斯克。馬斯克已經做了3個創業,首先是移動支付Paypal,這曾經是一個非常火爆的明星股。接下來他做了第二個創業,就是特斯拉。這個產品非常厲害,它已經超越汽車成為了移動終端。他的第三個創業項目是SpaceX火箭,讓發射衛星的火箭能夠重複使用。如果這個技術穩定了,中國最強大的航天技術就會被它替代。

  中國辛辛苦苦搞出來的高鐵技術,我們都很自豪,可是馬斯克做的第四個創業項目如果成功了,那麼中國高鐵一夜之間就會out。他的第四個創業項目叫時光隧道,馬斯克要建一條從紐約到舊金山的真空隧道,沒有任何阻力,這樣從紐約發一趟列車,50分鐘就能到舊金山,而現在飛機要飛五個半小時。馬斯克三十幾歲做了四個創業,每個都是石破天驚。我想說的不是他的傳奇故事,而是想告訴你們:創新無所不在,人類社會會出現很多個馬斯克,他們的創新能力會顛覆掉傳統的一切。

  所以在新技術浪潮的衝擊下,商業社會正在狼煙四起、改朝換代。亞馬遜和小米是兩個代表性的縮影,這兩個例子能使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創新對商業意味著什麼。

  亞馬遜

  亞馬遜的業務軌跡是這樣的:早年它賣書成功後,有了流量和客戶,這時候它就開始賣百貨。然後它超前投資了平台功能,首先是數據,記錄消費行為,然後是物流,最後是雲計算。隨後它提供了出色的KDP(Kindle和出版服務)。去年在移動購物上,亞馬遜也遙遙領先。我前天還看新聞里提到,亞馬遜開始用無人機配送東西。

  儘管亞馬遜長期虧損,它卻顛覆了書店和出版業,幹掉了零售百貨業,衝擊了物流業,挑戰了雲計算的始祖IBM,領先了移動互聯網,開啟了無人機配送方式。為什麼亞馬遜能這麼牛?一切都是因為新技術、新經濟理念和新商業模式。

  小米

  小米從無中生有到千億銷售,大概用了5年時間。小米是2010年創建的,2011年開始賣手機,當年銷售額5億,第二年126億,第三年316億,第四年743億,今年計劃超1000億。2013年8月份,它在D輪融資時估值100億美元。去年12月融資11億美元,估值450億美元。而海爾用了30年時間,市值達到50億美元;聯想用了30年時間,市值達到100億美元;諾基亞則用了140年時間,市值才達到140多億美元。

  那麼小米是怎麼做到的?它沒有自營零售網點,沒有經銷商,沒有一條生產線,從來沒有在電視和報紙上做廣告。它只有商業理念、供應商和粉絲群。它的設計交給設計公司和用戶,製造交給富士康,銷售交給互聯網。銷售模式也很新鮮很好玩,像過大年一樣,就在互聯網上喊一嗓子,說我幾點鐘開始賣手機,於是幾萬台、幾百萬台手機就在幾個小時內賣完了。

  小米做手機是用「以終為始」的戰略,它在做手機的時候什麼都沒有,沒有生產線,沒有品牌,沒有設計人員。它想做手機,就用倒推的思維,缺什麼補什麼,雷軍這個人什麼都沒有,那就什麼都補。那麼雷軍、羅永浩會什麼呢?他們會通過互聯網社會,玩轉3000萬個粉絲。用互聯網的思維做手機,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麼全面深化改革與新技術浪潮衝擊這兩股力量之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以國企改革為例,壟斷、行業禁入等在新技術浪潮面前不堪一擊。舉例來說,傳統媒體一直被互聯網媒體擠壓,但是傳統傳媒裡面的交通廣播電台依然在各個地方活得很好,因為它有一個龐大的聽眾人群——的士司機。所以有些廠商會在交通廣播台投放廣告。但是後來「滴滴打車」出來之後,每個的士司機拿兩個手機聽「滴滴打車」和「快的打車」的消息,不開收音機了,交通台的廣告投放量直線往下掉。人們設想過一萬種交通台的死法,但是從來沒想到它竟然死於打車軟體的問世,而不是死於媒體之間的競爭。

  3社會重建現在中國社會方方面面,從反腐敗、反欺詐到價值觀、信用等等,都在重建。

  這就是我要和大家說的第一個話題:決定中國未來十年變遷的三股力量。一個是全面深化改革,這個大的方向是走向市場化;第二個是新科技,以移動互聯和大數據為主導的新技術,會形成一股席捲整個社會的浪潮,這股浪潮會改變每一個產業和我們的生活方式;第三個則是中國人有自己更新和向好的能力,所以中國未來十年會逐步進入一個相對規範、相對公平、相對透明、相對誠信的社會狀態,我稱之為社會重建。

  改革、創新、規範將使中國的商業環境、競爭態勢、機會與風險的分布發生歷史性巨變。在這個巨變之下,無論是做企業還是做投資,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用過去的經驗,指導現在的自己,去走向未來」將是相當危險的。過去的經驗或打法失靈了,過去的戰場不在了,你要發現新的戰場,或更新新的打法。所以更新思維、更新觀念、更新知識,甚至更新你的習性,打造一個Web3.0的「自我」升級版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任務。

  實際上,我本人深知中國社會的問題和危機,但是我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深信不疑。在這個國勢和大背景下,我們可以做事業。真正的大企業家、大投行家,一定是乘國勢而起,與大國同夢,這就是所謂的乘勢而起。《孟子》講「雖有智慧,不如乘勢。」

  二、世界形勢與全球格局1東升西落,中國復興我簡單勾勒了這個圖來表示我對目前世界格局的看法。

  人類文明的重心曾經在中國,宋朝開封的人口已經達到了100萬,那時倫敦才15000人。宋朝中國GDP佔全球GDP的80%,美國最高峰時也就佔全球GDP的30%。但是文藝復興以後,尤其是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走向衰落。自工業革命和文藝復興以來,人類文明的重心一直在西歐。從19世紀末開始,隨著美國的崛起,整個人類的經濟增長和文明重心都轉移到了以美國為首的北美。到21世紀的今天,中國的崛起又使人類文明的重心逐漸遷移到了東亞,東方文明將替代西方文明成為人類文明的主流,東亞正在成為人類文明和全球的重心。

  歐洲是不可能梅開二度的。我每年去歐洲,都覺得它像一個步履蹣跚的老人,生活在歷史的記憶里。日本的衰落也是不可逆轉的,日本失去了十年,它還將失去二十年、三十年。美國已經出現盛極而衰的現象,尤其在中國已經崛起到這種程度時,美國獨霸全球的時代也一去不復返了。我認為美國已經開始走向百年衰落,當然,這個衰落要經歷100年以上,就像英國衰落100多年了,現在還是很強大。在西方世界之外的世界,俄羅斯由於人口基數和市場體量不夠,也很難在經濟上騰飛,中國則最具備挑戰美國或與美國並駕齊驅的能力。

  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中國將重返經濟總量最大國地位,中國經濟也將成為世界經濟的引擎和火車頭。中國去年GDP11萬億美元,美國16-17萬億美元,日本6萬億美元。中國GDP剛超過日本沒多少年,現在日本的GDP只有中國的一半。所以,儘管中國現在有很多問題,但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扶搖直上。我們能看到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中華民族的復興將帶領整個東亞地區重新在世界格局中獲得話語權,並成為主宰人類文明走向的最重大事件。

  因此,「西強東弱」的格局將被徹底改變,世界經濟、政治和文化的走向將是:重心和勢力東移,秩序和格局重構。原來的「華盛頓共識」是由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建立的秩序和格局,那麼在人類文明東移後,「華盛頓共識」將被「北京共識」取代。

  2世界形勢與全球格局的微觀觀察(1)底特律是汽車城,汽車工業的聖地,福特、通用、克萊斯勒三巨頭總部所在地。15年前我去底特律,看到被徹底廢棄的downtown,一種歲月滄桑的感覺,很是納悶兒感慨。前些時候聽說,底特律的工廠正在重新修復為農田,返耕搞農業了。最近又聞,底特律整個城市破產,1000美元可以買兩套房子。當工業化成為往事……

  (2)百年柯達因連虧6年,近日欲出售其1100項專利。又聽說松下的股價跌回到了29年前的水平,這意味著29年來松下的發展和積累(品牌、技術進步、管理等)都未反映到公司價格里去。一葉知秋,世界大企業的命運多將同此,世界500強崇拜該醒醒了。

  (3)中國的外匯儲備足夠全部收購掉日經225指數成份股。

  在十年前,美國的主流媒體都看不到關於中國的新聞,即使能看到,也是些負面新聞。美國的知識分子不了解中國,也不在乎中國發生了什麼。但現在不同了,世界主流媒體離開了中國新聞就沒有大事要報道。現在世界500強開董事會,思考十年內的戰略時,如果不考慮中國,都沒什麼可討論的。過了十幾年的時間,美國對中國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轉變。

  3「大勢」與兩個熱點話題「一帶一路」是個什麼事?

  「一帶一路」是因為中國經濟崛起後不能一枝獨秀,它要帶著其他國家一起發展。另外,它還要把東北亞經濟帶上去,而且最好能往東亞擴。所以,它希望用絲綢之路的方式穿越中亞、俄羅斯到歐洲,實現歐亞一體化。另外,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把東南亞串起來,通過印度洋輻射到非洲。所以「一帶一路」戰略是三個圈:第一是以中國為主的亞洲圈,第二是這個圈崛起後迅速實現歐亞一體化,第三是通過海上絲綢之路輻射到非洲。同時,「北京共識」將會代替「華盛頓共識」,人類經濟文化的交流將由美國主導轉向由中國主導。但中國不能一下子走那麼快,所以中國開始做亞投行。

  亞投行告訴我們什麼?

  歐日衰落,美國帶動世界獨木難支,世界經濟增長重心遷移到以中國為首的亞洲。未來十年,亞洲各國要想維持現有的經濟增長水平,內部基礎設施投資至少需要8萬億美元,平均每年需要投資8000億美元。美國既然要當大哥,那他有沒有能力解決這個事情?事實是,美國主導的多邊機構沒有能力提供如此巨額的資產給亞洲做基礎建設。世界經濟增長需要亞洲來帶動,但是美國主導的金融機構卻給不了錢,那怎麼辦呢?這個時候中國就發起了亞投行,法定資本1000億美元,多國湊錢出資,再通過槓桿放大資本規模,用於亞洲基礎設施建設,總部設在北京,中國開始在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里建立中國主導的金融體系。

  2014年10月份,中國說服了21個首批意向成員國在北京簽約,決定成立亞投行。2015年3月1日,英國率先提出正式申請加入亞投行。隨後,法國、義大利、德國等西方國家紛紛申請加入亞投行。緊接著,韓國、俄羅斯、巴西、澳大利亞等新興經濟體也紛紛申請加入亞投行。臨截止前,以色列和南非加入。截至2015年4月15日,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確定為57個,涵蓋了亞歐區域的大部分國家,成員國遍及五大洲。各國家的紛紛加入,意味著美國主導的金融體系之外的另一套金融體系開始起作用了。

  亞投行的成立和各成員國加盟的過程就是人類文明東遷的過程。

  「一帶一路」和亞投行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1)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資源稟賦和產業結構上本就具有較大的互補性,伴隨而來的將是日益密切的貿易往來。中國可以通過「一帶一路」經濟帶,拉動中國經濟下游增長。

  (2)中國產業拓展國際市場空間、消化產能:中國在基礎設施裝備製造方面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同時工程建造方面的能力在世界上也已經首屈一指,產能已嚴重過剩,建設「一帶一路」經濟帶可以讓這些產能重新發揮作用。

  (3)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使用人民幣,甚至最終把人民幣作為和美元一樣的儲備貨幣。

  (4)推動亞洲一體化,形成中國的勢力範圍,包括交通、通信、貿易、貨幣、文化與生活。中國的勢力範圍將覆蓋亞洲一體化的國家,亞洲一體化一旦形成,歐洲的經濟增長也要靠亞洲來拉動,最終實現歐亞一體化,而整個一體化過程和規則由中國主導。

  (5)在美國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之外,中國陸續建立起自己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而且這個體系一舉覆蓋了除美國、加拿大和日本之外的幾乎所有的主要經濟體。

  這就是世界大勢和經濟格局中最重要的「勢」,我們的產業和企業都是被這些大局所決定的。它帶來了哪些商業機會?你會面臨什麼風險?你的出路應該在哪裡?當今時代,對於一個有雄心壯志的企業家和投行家來說,如何建立起自己選擇事業、思考商業的時空觀、方向感和大格局?「北京共識」取代「華盛頓共識」建立新的國際經濟和政治秩序引發的商業機會和商業風險,包括年輕人的就業走向,都會和以往不一樣。前提是,你需要是一個擁有雄才大略的企業家。

  4「大勢」對傳統觀念和思維方式的挑戰對學生職業選擇和生活理想的影響

  留學還是不留學?你們注意到沒有,過往20年,在同班同學中,留學的人永遠比沒留學的人混得差很多?最好的商學院在哪個國家?你離開了最火熱的中國經濟生活,還出去學商學?

  對企業和企業家的影響

  企業家朋友們的時代來了,你一旦成功就是世界級的企業家。過往30年,中國企業家想做世界級企業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是2008年以後,特別是未來20年,只要在中國成功的企業就會成為世界級企業。那麼這時候,你的心性、頭腦和人生取向是屬於歷史還是未來?如果你屬於歷史,你的企業將死因不明、不了了之。如果你屬於未來,你會生逢其時。

  三、宏觀著眼、微觀著手:大勢、方向感與企業選擇

  中觀—教育產業的改革和大勢判斷

  2013-2014年,我根據三大社經趨勢,做了兩個商機判斷:第一,教育產業(尤指互聯網教育)將會很火;第二,新三板熱。

  1三大趨勢與教育領域的關係

  教育產業領域可細分為幼教、K12、高教和職業教育。我選高教中的商學教育,來分析教育產業跟宏觀命題的關係。

  改革

  (1)行業准入:去年上半年底,國家出台政策,允許私人興辦營利性大學。

  (2)資本市場准入:允許教育企業上市。和君商學院已上市,新三板也有很多教育股。

  (3)行業格局將發生巨變:中國將很快誕生按公益化方式運作的哈佛、斯坦福式的私立大學,按市場化運作的教育集團也將誕生。

  創新

  (1)新技術浪潮、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將誕生全新的教育模式。

  (2)跨越時空的網上課堂將替代傳統的「教室模式」。將來網路應用得更好的時候,教室的模式將被替代。

  (3)網上社區和空中校園將替代有圍牆的實體校園。

  (4)優質教育資源的更廣泛共享和更便捷獲得。比如哈佛和耶魯名教授講課,全球會有10多萬人聽課。

  (5)新人類學習習慣將在移動互聯網和高度智能化的情境下走向社區化、遊戲化、互動化、個性化和自主化。

  這些移動大數據的應用會誕生全新的教育模式,最終在很多高教領域,「老師-學生」分年級分班統一授課模式的「教育」概念將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個人「DIY學習」模式。「DIY學習」模式的特點是基於個人職業生涯和生活訴求,自己設計知識結構和技能體系,從網路社會裡自選課程和學習資源,自選考試認證和積分,自動付費,應需而學,終身學習。這個模式生,大學文憑死。

  教育行業是繼媒體、出版、書店、廣電、零售、手機、汽車等行業後,將被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徹底顛覆的又一個傳統行業。目前互聯網教育是大勢所趨,很多大學都是被替代的對象。所以我們就可以推斷出一個特大型商機——互聯網教育領域將出現教育產業的亞馬遜、google、facebook、京東、淘寶和小米。

  社會重建下的大學重建

  中國大學不重建天理難容,因為現在很多大學的教育理念、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教學質量、師風學風校風等有很多問題,成才效果差,就業難。所以,中國大學迫切需要全面重建,包括教育思想、培養方向、教學方式、師風學風校風等的重建。過去十幾年的情況是,土豪重金投建高大上的硬資產(教學樓、宿舍和校園),導致大學校園產業嚴重過剩,因此真正的教育家一定要致力於全面重建大學精神和教育模式,蓄積軟實力。比如說,和君商學院現在連個教室都沒有,資源和精力都用來打造課程體系、端正教學思想和樹立教育理想。我覺得做教育事業的人一定要談精神文化、普世價值觀和生命的意義。

  2未來20年高等教育產業的發展趨勢

  (1)目前的很多大學(連同它們的商學院或商學專業)將陸續倒閉,它們讓出的市場份額將被誰接走?是那些適應了改革和創新趨勢、走在了重建正道上的新型大學。在這條道路上,中國將誕生教育產業的蘋果、facebook、阿里、小米。目前階段,誰找到了這類新型教育公司,誰就找到了重大商機。

  (2)三個宏觀因素疊加到中觀產業上,重資產的傳統校園模式將因為成本高而不堪其累,真正好的教育公司將以軟實力取勝,輕資產運行。因此,必將出現類似於酒店管理公司一樣的「教育管理公司」。

  (3)未來20年中國高教的產業終局將是軟勝硬、軟馭硬,軟因硬而厚實、硬因軟而生輝。教育在20年後將被全面重建,回歸教育,回歸人本,回歸生命的自覺與自主、自由與自律、意義與尊嚴。

  3東升西落的大勢對中國商學教育的影響

  中國的商學思想和商業案例將佔領全球商學院,未來15年哈佛大學最熱門的課程將是講中國的商業實踐和案例。所以,中國出有世界影響力的管理學家的時候到了。在這個大背景下,一個識時務的炎黃子孫如果有志於興辦商學,必須在這個立意上定義一個商學院的使命與願景,響應時代的召喚,得「道」多助,拒絕喧嚷、拒絕浮躁、拒絕擺秀、拒絕浮名、拒絕速成、拒絕安逸,有目標、沉住氣、踏實幹,蓄深養厚、內聖外王。

推薦閱讀:

品牌篇|如何用品牌策略的姿勢扯犢子
如何設計出一個高水準並且實用的產品包裝?
非品牌(弱品牌)、品牌如何選擇策劃公司?

TAG:品牌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