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縱之聖,萬世師表——孔子
孔子,對於中國的思想和文化而言,是一個永遠都繞不過去的大話題。兩千多年以來,凡是討論到春秋以後的中國思想與文化的,都必然要把孔孟老莊擺出來思辨一番。儒家、道家以及後來中原化的釋家思想,已經在漫長悠久的時間裡互相滲透,糾結纏繞,成為每一個中國人不可割裂的一部分,成為整個中國文化最基礎的土壤。上至所有的文化和藝術成就,下至我們考慮問題的思路、表達的方式、做事的方法,都是在這片土壤中孕育成長出來的。
對於他的思想,歷代有褒有貶。從西漢開始,儒學就擊敗了其他思想,雄踞在王者寶座上兩千多年。作為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也受到了諸多的讚美乃至神化,被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吹捧為永遠偉光正的聖者,甚至出現了「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的評價。但在反對意見者眼中,孔子又成了腐儒,是禁錮思想兩千年的元兇,是思想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最大阻礙,是令華夏文明落後的主要罪人。
評論孔子,對我來說是一個太過於沉重的任務。孔子、老子等人,是中國乃至於世界史上最重要的先賢哲人,只有少數幾人才堪與其相比。評論這樣的一位偉人,是那些同樣名垂青史的大學問家們才能做到的事情。
我之所以不自量力,寫這篇文章的原因,一是因為他實在是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二是因為總能看到對他的思想的誤讀和極為片面的結論。誠然,「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每個人都有評論的自由。不過我認為,儘管我們都可以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去評價一個人,但前提要建立在對此人較為直接、全面的認識上。僅憑隻言片語甚至是道聽途說就妄下斷語,與那些摸象的盲人有什麼區別?
所以,我會盡量從客觀的角度,去描述孔子的生平和他的行為、思想,儘可能讓大家看到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他會被後世尊為聖人,為什麼他的思想能夠和華夏文明結合的如此緊密。看過之後,你當然可以繼續讚揚他或者唾棄他,但我相信,這次你會有更明確的、喜歡他或是討厭他的理由。
好了,我們這就進入正文。
趁著孔子還未出生,我們先看看他將要面臨的世界:
這是公元前551年。五百年前,武王伐紂,商朝滅亡,周朝建都於鎬京。從神仙志怪的角度來看,封神戰爭結束,從此神人分隔。神仙們都進了封神榜去逍遙,不問世事,這個位面變成人類的天下,再也沒有超凡的力量和智慧約束。周朝建立後,王室力量逐漸衰落,諸侯國力不斷增強,戎狄異族從邊境興起。等傳到那個喜歡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時,周朝徹底玩脫了。犬戎入侵,西周滅亡,平王東遷,東周建立,堂堂的周王室淪為傀儡,強大的諸侯們成了真正的統治者。
這是一個徹底的亂世。幾十上百的大小諸侯國,為了土地、人口、權利互相攻伐不斷,戰火從沒有熄滅過。恭敬的臣下,轉眼就能向君主揮出屠刀;今天的盟友,明日就變成敵人。誓約被隨意撕毀,道德被丟棄踐踏。國與國之間,家與家之間,互相提防、懷疑、紛爭、殺戮。「弒君三十六,滅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
孔子就出生在這樣的亂世之中。他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商朝的王室,他的父親,是魯國的猛將叔梁紇(孔紇)。叔梁紇身高十尺,力量絕倫,曾經一人撐起城門閘,保護落入陷阱的友軍撤出城外。叔梁紇和他的正妻施氏生了九個女兒,唯一的妾生的兒子孟皮還是又傻又瘸的殘疾人。所以他在六十多歲時向魯國的顏氏求婚,娶了顏家十八歲的小女兒顏征在為妾,在七十歲時,才有了一個健康的兒子——孔子。
孔子剛三歲時,七十歲的叔梁紇去世。顏征在不是正妻,孔子年紀幼小,按當時的禮節不能參加叔梁紇的葬禮,所以他們母子甚至都不知道叔梁紇具體被埋葬在何處。正妻施氏生性殘暴,逼死了另一個妾,顏征在只好帶著孔子和孟皮搬家回到曲阜故里,一邊依靠娘家,一邊自立謀生。
孔子小時候的日子,雖然清苦,但是充實。母親自己開了一個小私塾,靠教授小孩子們的學費為生,這也許是孔子日後走上教育道路的最大原因。孔子小時候跟著母親和外祖父學習,為了謀生,也幹了很多粗活累活,「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當然,孔子是非常聰明的,從母親、外祖父那裡學到了各種能掌握的知識,對於日常所看到的各種禮儀、社會常識、各種技能都學得很快,知識越來越淵博。
孔子十七歲時,母親積勞去世,年僅三十五歲。孔子大哭一番,父親去世,不知道埋葬在哪裡。現在相依為命的母親也去世了,竟連與父親合葬都不可得!孔子只好先將母親的棺木停放在路口,到處詢問消息。後來多虧遇到了當年為父親出殯的挽父之母,指點方位後才找到父親的墳墓,完成了將父母合葬的心愿,開始為父母守孝。
在守孝期間,魯國的大貴族季武子舉辦宴會,邀請國內的士族們參加。孔子從出身來說,也算是士族之子,夠格參加這樣的宴會。但當孔子穿著喪服來到季武子門前時,卻被其家臣拒之於門外,受到羞辱。
按現代人的角度來看,孔子的幼年到青年可謂悲慘。父親早亡,生長於單親家庭,生活貧苦。再加上母親去世、當眾受辱的雙重打擊,按照正常的發展趨勢,孔子應該自暴自棄,從此沉淪;或者心理扭曲,走上邪路——這樣的人生陰影足夠毀掉一個正常人。
但是孔子卻沒有走上這些「正常」的路。他沒有說什麼,而是默默回到家中,一邊為父母守孝,一邊努力學習積累。需要注意的是,春秋時期,階層之間壁壘森嚴,王室、諸侯、卿大夫、士族、國人、庶民、奴隸,身份分明,不可逾越。知識、文化、藝術這些都是奢侈品,被掌握在高層的手中。就算你有心想學,不在其階級的話,看都看不到。例如今天大家耳熟能詳的《詩經》、《尚書》,在當時就只在卿大夫以上的階級中流傳,只有貴族才能學到,是高貴身份的象徵。
以孔子年輕時的身份,很多知識都是他無法系統地學習到的。他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觀察能力、學習能力,終其一生藉助每一個機會、從每一個細微處學習積累,是一種生活的智慧。這解釋了為什麼孔子的思想更貼近於實用和生活,也解釋了孔子是怎樣成為一名淵博、無所不知、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的。
孔子十九歲時結婚,第二年有了兒子。有關他的家庭,記載並不多,更多的還是他自身和弟子們的事迹。
二十歲時,孔子士族的身份終於得到承認,他也開始做一些管倉庫、放牧之類的小官,一直到三十歲。經過十多年不間斷的積累和學習,孔子此時已經小有名氣,並且開辦了一所自己的私人學校,開始教授弟子。
孔子三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由於魯國內亂,魯昭公出逃到齊國,所以孔子常常往來於齊魯之間,教徒授課,拜會賢人(比如老子),也與齊、魯的國君和高層們保持接觸。這一段時間魯國並不安定,所以孔子沒有做官,而是將大部分精力放在教育上,修訂了《詩》、《書》、《禮》、《樂》等書,弟子越來越多,名氣也越來越大。
在教育上,孔子一改當時的階級之分,而是首先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在此之前,教育是貴族階層的專利;在此之後,教育是面向所有民眾的,在知識面前人人平等。這種普及平等教育的思想,直接影響了後續的中國歷史。知識從此不再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工具,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的均等機會,勤奮好學的人可以憑此打破階級的藩籬,改變自己的命運。正是由於知識的普及,才使得中國沒有出現歐洲中世紀綿延千年的文化黑暗時代,才使得中國的文化能傳承數千年不絕。對於歐洲而言,啟蒙運動的先驅諸如伏爾泰等人,正是借鑒了儒家文化中有教無類、仁政德治、民重君輕等思想,建立了自己的理論體系,發起啟蒙運動。對於剛走出黑暗年代,只有傳教士和貴族才學習識字的歐洲人來說,中國這種能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教育和人才選拔制度,彷彿最狂野大膽的夢想,令人不敢置信。
孔子自己說道:「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只要拿一束干肉來拜師的,我都會教導——有些人因此詬病孔子壓榨學生,但要想到孔子可不是有封邑的貴族,而是要靠學費養家糊口的窮人。所以他的學生中既有大貴族(例如孟懿子),也有地位低賤的人(例如子張、子路),甚至當過盜賊的學生也收(例如顏涿聚)。有的學生和他相差幾十歲,有的只比他小几歲。如果只是廣收學生,很多人也可以做到,但孔子更難能可貴的是除了「有教無類」以外,還能做到「因材施教」,這一點就很困難了。
做過家教、教授、培訓之類工作的人應該都有體會,照本宣科念課本簡單,真想教會學生東西很難——這還是在學生少的情況下。孔子一生,號稱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這都是他一個人的工作成果。他的教育不是假手於他人,也不是大鍋飯,而是自己親自言傳身教,根據每個弟子不同的性格、出身、生活環境、知識面,為每個人定製合適的教育方式。從語文到數學,從音樂到武藝,從開車到思想品德,一個人全包圓。從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思路(見《論語·先進第十一》):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有問孔子說:「有事要做時,應當馬上動手嗎?」孔子回答:「立刻動手去做吧!」
過了幾天,子路也問了同樣的問題。結果孔子回答道:「別著急,為什麼不先徵求你父親和兄長的意見呢?」
子華聽到孔子回答前後不一,就很奇怪的問孔子:「為什麼老師您對他們的回答完全相反呢?我不明白。」
孔子回答道:「因為子有缺乏信心和行動力,所以我鼓勵他;因為子路性格魯莽毛躁,所以我勸阻他。」
孔子一生,所培養出來的學生,名字流傳下來的就有近百位,出色的有顏回、子路、子貢、子有、子騫、仲弓、伯牛、子我、子游、子夏等數十人。這些學生有人在諸侯國出仕做官,有些人專心於學術著作,有些人傳承教育之道,甚至有人做生意富甲一方。很難說這些人與後世的名臣大儒們相比優劣如何,但根據流傳下來的各種記載來看,這些人在同一位老師的教育下卻個性鮮明,各有所長,成績不俗。
限於那個年代的社會環境,並不是有才能的人都能夠一展所長的,而且像顏回這麼出色的弟子去世得早,真是可惜。說起顏回的學識,《論語·公冶長第九》記載道:子謂子貢曰:「汝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孔子問子貢道:「你和顏回誰更聰明?」子貢回答道:「我哪裡比得上顏回!他能舉一反十,我只能舉一反二。」孔子說:「比不上啊,咱爺倆都比不上啊。」)每次看到這一段,彷彿都能看到一個和弟子一起搖頭的老爺子,雖然在嘆息,臉上卻帶著滿滿的幸福。
為了能更好的教育弟子,在這二十年間,孔子也開始編篡一套標準的教科書,包括了詩經、書經、禮記、樂經、春秋這幾本。嚴格說來,詩書禮樂在周朝早已存在,春秋作為魯國史書也是一直都有。孔子最大的貢獻,是通過種種渠道(感謝當時的亂世,讓這些被珍藏的資料散失流傳出來)將這些原本只流傳在王室貴族間的作品收集、整理、修訂、批註後,使之更適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春秋時期的書籍知識,都是靠人力謄抄甚至是口口相傳,文字也不統一。在不同途徑得到的同一本書,有可能差別很大。今天看來薄薄的一冊書,在當時真是要花絕大的力氣才能修訂出來。因為孔子所修訂的這一批書內容豐富、文字通順,再加上孔門弟子數量眾多,所以這套孔教版教材很快流傳開來,成為後世標準版本。
孔子的另一套重要著作《易經》,是在50歲以後完成的。孔子年紀老了以後,對古時候流傳下來的易經非常感興趣。易經從夏朝就存在,當時叫連山;傳到商朝以後,叫歸藏;傳到周朝,叫周易。這三部易經,內容都是介紹六十四卦的卦象,和非常簡潔抽樣的卦辭。易經原來的文字非常難懂,春秋人都已經看不懂了。孔子帶領弟子(顏回為主)專門寫了《易傳》,對易經的正文進行解讀,可以說在此以後,易經才成為一本可以為大家所學習的著作,易學才成為一門普及學科。如果沒有孔門的解讀,易經應該就像很多三代著作一樣,早就散佚失傳了。憑心而論,說易學是孔門開創的並不為過。
孔子51歲時,應魯國聘請,被任命為一個城市的市長,依靠政績三年內陞官到大司寇,相當於現在的公檢法最高長官。孔子任職時發布了一系列削弱貴族的政策,使得一些貴族們開始抵制仇視孔子。一方面考慮到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又想推行自己的理念,孔子乾脆帶著弟子們開始周遊列國。這一年,孔子已經55歲了。
周遊列國,聽起來好像非常高端大氣上檔次,彷彿是皇帝出行,前呼後擁,每到一地都可以公款吃喝……可是事實完全相反。一個並不太出名,又窮又老的教授兼退休幹部,帶著一群同樣沒什麼地位的學生,如同推銷員一般四處推廣自己不合時宜的政治理念——怎麼看都是苦逼屌絲到極點的自助窮游,而且還是在條件落後、戰火紛飛的春秋時期!這一路,有明文記載的危難時刻,就有好幾次:
孔子帶著弟子們經過匡城時,由於孔子身材高大威猛,所以當地民眾誤認為是有世仇的敵國將領,當地人群起而攻,差一點造成死傷。
在宋國時,差點為宋國司馬所殺。
陳國之戰時,孔子和弟子們被圍困在野外不準離開。隊伍斷糧七天,大部分人都病倒了。後來多虧弟子討要到一點糧食,大家才免於餓死。
在鄭國時,孔子和弟子失散,一個人茫然站在城門處。弟子們四處尋找,聽人說東門外有個高個老人,看起來就像條喪家之犬。弟子們找到孔子,把這話告訴他,孔子大笑說:「說我像喪家之犬?確實如此!確實如此!」
這種喪家之犬般的生活,一過就是十四年。孔子攜帶門徒在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國之間輾轉流離,也常常面見各國國君,暢談他的理想世界,但始終沒有國家願意接受他的理念。直到孔子七十歲時,才又被魯國貴族迎接回國。
此時的孔子已經非常衰老了。他的妻子在他顛沛流離時去世,沒過幾年,兒子孔鯉也先他而去。顏回病死,子路死於衛國內亂。對於一名七十多歲的老人來說,這一連串的打擊使他心喪若死。孔子終於停止了繼續編著《春秋》的工作,將自己的著作分給弟子們傳抄珍藏。
公元前479年4月4日,子貢來探望孔子,孔子倚著拐杖在門口等他,對子貢說道:「賜啊,你怎麼來的這麼晚?」接著孔子落淚說到:「夏朝人祭奠是在屋子東邊,周朝人在屋子西邊,商朝人在兩根柱子中間。我昨天夢見自己坐在兩根柱子中間受人祭奠,我就是商朝人的後代啊。」
七天之後,孔子去世,埋葬於泗水岸邊。子貢在他的墳墓旁建了一間小屋,為孔子守墓六年。其他的弟子和魯國百姓,相率前往墓旁居住的有一百多家。孔子死後,他的弟子們沿襲了他的教育事業和理念,將他的學說和思想發揚光大。
對孔子的評價,由於後世之人已經帶上了越來越嚴重的主觀色彩,所以往往失之偏頗。我認為比較中肯的,是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的評價。一來司馬遷是一個下筆很公允的人,而且當時孔子的地位還沒有被抬的那麼高;二來當時離孔子只有三百多年,所記載的形象應當是最貼近於事實的。
司馬遷說:「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雲。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自古以來,天下的君王和賢人也夠多的了,他們活著的時候都顯貴榮耀,可是一死什麼也就沒有了。孔子只是一個平民,名聲和學說卻已經傳了十幾代,讀書的人尊崇他為宗師。從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國談論六藝的人,都把孔子的學說來做為判斷學問的最高準則,可以說孔子是至高無上的聖人了。)
從今天的觀點來看,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貢獻是毫無疑問的。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準則即使放到今天也全不落後:
1,有教無類,每個人無論出身,都有享受教育的權力;
2,以德為本,先講道德規範,再傳授知識;
3,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的差異和特點,做針對性的教學;
4,注重思考的啟發式教育,要求學生不僅要學,也要多思考;老師不能只是灌輸,而是要在學生思考的關鍵時刻去啟發學生,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5,虛心求教,有教有學,教學相長,老師和學生之間更多的是平等討論,互相學習。
別看現在各種各樣的重點學校,特級教師多如牛毛,但真的能做到這些教育理念的有幾個?恐怕貴族教育、以錢為本才是很多教育機構的理念吧!與孔子比較,這些人都該羞愧而死了。
在政治思想方面,孔子是比較保守的。他提倡「為政以德」,用道德和禮法來治理國家,提倡統治者和被統治者涇渭分明,各安其道,企求達到人人都具有高度道德的大同社會。可以想像這些理論很多是孔子身處禮崩樂壞的亂世中的一種企盼,但說實話並不實際。春秋戰國之時,誰敢用道德和禮法治國,下場必然很悲慘;只有到了大一統的皇朝中,統治者才會拾起這一思想,作為加強中央集權能力的工具,這也是為什麼從漢以後,孔子的地位越來越高的原因。之後的孟子就明確提出了「民重君輕」的思想,當然,這些思想往往就被統治者有意無意的忽略掉了。
在人生智慧方面,孔子所提倡的,是做到「仁」,要成為「君子」。「仁」的含義很廣,如果一定要總結,那就是要真誠、實在、關愛他人。「君子」的意義也很廣,總的來說也是要博學、有禮、坦蕩、正直、守信、文武雙全。他對於人生的感悟今天依然適用,是行之有效的道德和行為準則。他並不是濫好人,而是一個很有原則,很懂得人情世故的人。
孔子的學說傳諸後世,被一代又一代的學者解讀。唐代以前的學者是「我注六經」,用個人的理解來解釋孔子的著作,力求理解孔子的原始思想。宋代以後的學者則是「六經注我」,雖然掛著孔子和儒家的旗號,其實賣的都是自己的私貨了。隨著註解日漸繁多,不分場合的濫用,詞語的意義產生變化,有些現在所流傳的所謂「儒家思想」都是與孔子的本意完全相反的。
比如「以德報怨」。這句話確實出自論語,但請看完整的原文(《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可以嗎?」孔子批評道:「那你用什麼報答德呢?有怨就公平對待,有德才報答。」
再比如「學而優則仕」。這句話出自《論語·子張》,原話是「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裡的優不是指的優秀,而是指的有餘力。本意是「當官還有餘力,就繼續多多學習;學習還有餘力,就去做官造福百姓。」與「學習好了就能做官」完全不是一回事。
還有「中庸」。現在這個詞的含義是指平凡,沒特點,沒有原則。但孔子所說的中庸,指的是做事能不偏不倚,心中能恪守原則,同時又能根據具體情況,保有足夠的靈活變通。現在所說的「中庸」其實更像以前孔子最痛恨的「鄉愿」,按照孔子的評價,做人最好是能中庸,實在達不到中庸的標準,那當憤青/中二也行,最鄙視那些沒有原則,人云亦云,趨炎附勢的人。
在我個人的印象中,孔子與其說是一個高高在上的道德象徵、完美聖人,還不如說他是一位可敬的山村教師。他熱愛教育,從二十多歲到七十多歲,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教書育人。他熱愛學習,一直都在如饑似渴地尋找知識,論語中處處都有他求學於人的記載,對象有老子這樣的牛人,也不乏老農和兒童。他性格開朗而帶有孩子般的天真,樂於承認自己的錯誤,被人指責辱罵也不生氣,但受到誤解時卻又異常委屈。他始終抱有理想國的夢想,但直到他去世時,天下仍然紛亂不止,看不到一點希望。
假如孔子不是生於春秋,而是生於那些將他封為各種聖人的時代呢?我想他的一生不會有太大變化。他依然會成為一名偉大的老師,但政治上仍會處處碰壁。他沒有任何特別的氣運或者主角模板,還是會過著貧苦的生活,學習一切能學習的知識,與學生們一起快樂地編寫教材。他生前恐怕不會太出名,但他的學說必然會傳遍天下,死後終將不朽。
推薦閱讀:
※84、信近於義,恭近於禮
※孟子為何能和孔子齊名?
※曲阜能否成為漢文明文化圈的梵蒂岡?
※我知道孔子姓子氏孔 那麼《論語》裡面的「子曰」應該如何理解?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意思真的只是現在的「學習了而且時常複習不也感到高興嗎」的意思嗎?
TAG:孔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