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趙剛:淺談實證主義的破綻
淺談實證主義的破綻
趙剛
(作者為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物理學博士,威敏斯特神學院宗教學碩士。本文原載《恩福》雜誌第9期:http://www.bf21.org/)
自法國思想家孔德( Auguste Comte )1830到1842年間出版《實證主義哲學教程》,提出實證主義( Positivism )以來,到現在已經超過一百五十年。從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後,即使其改良的理論——邏輯實證主義( Logic Positivism )——也已被主流哲學家所拋棄。 1 然而,術語的消失並不等於觀念的消亡。就現今尚流行的一些理論,比如科學主義、自然主義、以及實用主義等來看,實證主義的中心觀念仍影響深遠。 2 例如,詹腓利( Phillip Johnson )在其著名的《審判達爾文》一書中,就挖掘出無神進化論背後的自然主義前提;而很多人在處理科學主義時,很快就發現,這些問題背後其實都隱藏著實證主義的影子。
實證主義對大陸知識份子的影響尤其深遠。從五四運動開始,中國知識份子高舉德先生( Democracy )、賽先生( Science ),很自然就把對賽先生的推崇變成了對科學主義的膜拜,進而對其根基實證主義照單全收。其次,邏輯實證主義的先驅羅素( Bertrand Russell )對中國的訪問,也對這種思想在中國紮根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3 而最重要的是,馬克思本人也深受孔德的影響,因此馬克思主義在根子上也包含著實證主義的前提。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馬列主義教育中,論證馬克思主義的合理性時,第一條理由就是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意即,馬克思主義的合理性是由其與科學吻合而建立的。
因此,中國知識份子往往還持有很強的邏輯實證主義前提,有的人是自覺地意識到並進而堅定不移,但更多人只是將其作為想當然的前設,視之為「常識」。因此,這篇文章試圖對實證主義作一些簡單的介紹,並加以分析和批判,然後再以「生命的意義」為關注點,從基督教護教學的角度提出回應。
實證主義簡介
孔德:社會科學之父
孔德的實證主義時間表,最著名的理論是人類理智認知的三個發展階段:神學時期(對應於孩提)、形而上學時期(對應於青年)、以及實證主義時期(對應於成人)。而科學,作為實證主義時期的代表,在人類的理智追尋中佔有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不過,孔德真正關心的問題其實並不在科學本身,而在科學於社會生活中的應用,要實現「一個科學的社會結構」,「一個科學在地上的天堂。」 4 他甚至要用人文主義( Humanism )來代替上帝接受敬拜,於是設立了一個人文主義宗教( Humanistic Cult ),並自封為大祭司。 5 當然,這種令人發噱的宗教很快就被後人所拋棄,而他的主要貢獻也被定位於促成現代社會科學的誕生,即「提供了一套可以用科學實證式的手段來研究社會現象的方法,從而在『對自然現象的研究和對『人類社會現象的研究之間,搭起了一座橋樑。」 6 他因此被稱為現代社會學之父。
科學至上與可證實性
雖然孔德的人文主義宗教夢沒有實現,但他科學至上的觀點卻被其後繼者——邏輯實證主義——發揚光大。而邏輯實證主義的重心也轉移到了邏輯和語言上面。科學至上的要旨透過馬赫( Ernst Mach )繼承下來,經過羅素的鼓吹,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所謂的「維也納圈子」時,便形成了高峰(其中的代表人物有 Rudolph Carnap , Moritz Schlick 等,英語世界中的則有 A. J. Ayer 等)。對於邏輯實證主義者來說,一句法力無邊的咒語是「可證實性( verifiability )」。用艾爾( Ayer )的話說:
對任何一個人來說,若要說一句話是事實上重要的話,只有當他知道如何去驗證這句話所試圖要表達的命題時,方能成立——那就是說,他必須先知道要通過何種觀察、在什麼樣的條件下,能夠接受那命題為真,或以之為假而拒絕之。 7
也就是說,任何從經驗上無法證實的事,都是毫無意義的。 8 把這條原則應用開來,屬於毫無意義這一類範疇的,就包括了形而上學、宗教、美學、倫理學等等。
邏輯實證主義者相信,科學包含了一切真理,而宗教和哲學只能提供錯誤和荒謬的理論。 9
換句話說,科學是一切知識的尺度。凡穿不進這雙「科學」鞋的,邏輯實證主義者不單是建議把腳削一削而已,而是索性把腿砍掉了事。
修正的努力:可證否性原則
當然,這種揮刀亂砍的做法,在大多數人眼裡看來是太暴力了一點。同時,邏輯實證主義的一些前提本身也不是沒有問題。 10 於是有些人便退後一步,試圖進行一些修正。比如,為了避免出現否定形而上學的尷尬,改良派波普( Karl Popper )在二十世紀中葉提出了所謂的可證否性原則( falsification principle ),其思路基本上是採用逆向思維,聲稱,雖然我們不能正面地使用證實的方式來確立一套理論,然而卻可以用一個反例,從負面去證否一套理論。波普的理論在科學哲學上是一個重要的進步,甚至可以說為邏輯實證主義的最終覆沒作了準備。他的可證否性原則也常常被用來作為區分科學和偽科學的依據。然而,正如下面我們將要看到的,波普理論的基本前提還是邏輯實證主義式的。
生命的意義即面對不可能的任務 ?
為了挽救倫理學,邏輯實證主義者司提芬森( C. L. Stevenson )發展出了一套所謂「倫理的情感主義( Ethical Emotivism )」,其意思基本上是用「我所喜歡的」來解釋「什麼是善」。 比如,當我們說,「殺人是不對的」的時候,其實不過是帶著很強烈的情感來表達「我很不喜歡殺人」,或者「我希望你也不要殺人」。他認為,從純粹描述( descriptive )的角度來看,諸如「殺人不對」這樣的倫理表述和價值判斷,是完全無法實證的,因此這樣的表述毫無意義。但從情感的角度來看,若「殺人不對」等同於「我很討厭殺人」,則通過觀察說話者的行為——看他是否真的討厭殺人——就可以實證,因此就有意義了。換句話說,價值完全是主觀、相對的。
更進一步,這樣的主觀主義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指導意義呢?那就是要鼓勵我們勇敢地作出個人的選擇。
去推測一件事是否為善,就是去推測我們要如何處理它:是否要去追求、稱讚、或保持它。決定某事是否為善,不是就其性質和特性形成一套信念,而是有一個對它的態度、評估、和如何行動的決定;或者說,去選擇它。 11
可是,如何能作出明智的選擇呢?除了讓自己快樂以外,另外一條很重要的原則,就是要按照我們的自然本相。 12 那麼,就生命的意義這個問題而言,既然我們的自然實相,就是完全孤單地生存於一個偶然、無目的、無意義、不安全、沒有上帝的宇宙中,那麼最明智的選擇就是以歡樂和勇氣來面對它,並用兄弟般的愛來彼此鼓勵。因為這比「以一個不存在的上帝為寄託」更高貴,因為所面對的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Mission Impossible )。並且,為了堅固這種理智上的誠實( intellectual honesty ),還必須要發展出一種人文主義的崇拜( ceremony ),以取代傳統的宗教。 13
哲學的批判
時代背景的影響
孔德所面對的歐洲,剛剛經過宗教改革運動的衝擊和法國大革命的洗禮,自中世紀以來穩定的社會結構被徹底打破。因此,他的雄心就是要建立一套全新的社會結構。時逢工業革命帶來科技的突飛勐進,更兼啟蒙運動正鼓吹「不可抗拒的進步( inevitable progress )」,一套完全以科學為基礎的思想進化史觀,就被孔德天才地建立起來。再加上達爾文「適逢其時」的生物進化論,實證主義於是迅速傳遍歐洲,對後世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然而現在回頭看去,我們會發現,這種思想進化史觀其實毫無歷史事實根據; 14 而現在的思想史研究者也多以當時的社會歷史文化環境來理解孔德的「三階段論」,並不認為它對我們現在有任何實際的指導意義。 15
前提遭質疑
其實,哲學界對邏輯實證主義的前設並非沒有質疑。最簡單來說,「凡事需在經驗上可證實」這條原則,就可以說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因為這條原則本身在經驗上就是不可證實的。更深入一點來說,科學理論是要尋求一套普遍的法則,但就經驗上的驗證來說,所得到的結論永遠只能是個別的桉例。比如,我們在科學上想要尋求的是諸如「所有四川人都愛吃辣椒」這一普遍結論;但在實際的驗證中,我們永遠只能證實「某某人愛吃辣椒」的個別命題,而對「所有四川人都愛吃辣椒」的一般性命題無能為力。退一步說,即使我們可以遍訪現在所有的四川人,結論仍然只適用於現在;對下一刻才出生、成長的四川人來說,這結論又不一定成立。這樣一來,科學本身所要從事的活動,按照邏輯實證主義的標準來看,也就變得沒有意義了。
歸結到最後,問題實際上是科學研究——所必不可少的歸納推理( inductive reasoning )是否可能的問題。波普看到了這一點,所以把他的書定名為《科學發現的邏輯》。然而,波普雖然正確地意識到個體和整體的矛盾,但是他的認識還只停留在理論和驗證的層面,對科學理論本身是否蘊涵著同樣的問題,並沒有意識到。他與早期的邏輯實證主義者一樣,仍然還假設任何一條科學命題都可以用一種分離的方式( discrete manner )與其他命題隔離開來,從而單獨地進行驗證。 16
然而這種「個體的命題可以脫離整體的環境關聯而進行獨立操作」的前設,在二十世紀後半葉受到了勐烈的抨擊,最具代表性的批判者是杜罕( P. Duhem )和奎恩( W. V. O. Quine )。 17 他們正確地指出,現代科學各命題之間已完全形成了一套彼此互相關聯的網路,在這種情況下,邏輯實證主義的基礎主義( foundationalism ) 18 式偏見是完全行不通的。比如說,當我們發現某個實驗的結論不符合某套理論的預測時,通常只需要在理論中作一點修補的工作,就可以把問題解決掉,不必傷及理論的整體。例如,愛因斯坦最初發現他的靜態宇宙模型有問題時,他所做的不是把整套理論拋棄,而是在方程式上多加了一項作為補救。直到後來天文學的觀測證明靜態宇宙模型不成立以後,這項錯誤才被糾正。
科學範式轉移的問題
更有趣的是,邁克爾遜—莫雷( A. A. Michelson & E. W. Morley )在測量地球的絕對速度試驗時,也面臨了類似的問題。他們實驗的結論不符合當時流行的乙太理論,所以邁克爾遜原本打算要放棄。因為雖然這些實驗問題表面上看起來只是個別的,但若採納它們所暗示的理論,將涉及到對整個牛頓時空觀的改變——甚至邁克爾遜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是被愛因斯坦天才地洞察到了,所以他才堅持要他們繼續做;隨後他以狹義相對論來解釋之,後來再輔以廣義相對論,如此,愛因斯坦就完成了對牛頓時空觀的徹底顛覆。
正是對這一類科學發現的研究,導致後來庫恩( Thomas Kuhn )提出了「科學範式的轉移( paradigm shift )」理論。他認為諸如愛因斯坦提出相對論這樣的事件,在科學研究中並不是常態,而是革命性的,是所謂的範式轉移。而在科學研究的常規狀態中,科學家們是在某一套固定的範式下進行,他們所尋求的也不是推翻範式,而是修正以使之更堅固;在這過程中,他們往往會忽略甚至摒棄一些與之衝突的觀察。這樣,自實證主義以來所鼓吹的科學是完全客觀、中立的形象,也就被推翻了。換句話說,科學家所從事的研究,所作出的結論,也是有其社會歷史文化環境的限制。「科學是客觀的」乃是一個假像。
護教學的分析
徹底相對主義的困境
上述批判是從世俗哲學出發,其結論並不能給我們提供基督教的答案。比如,對基礎主義——或所謂現代主義( Modernism )的宏敘述( Meta-narrative )——的拆毀,很快就導致了徹底的相對主義,引至所謂的後現代風潮( Postmodern Ethos )。在庫恩眼裡,他所破除的只是「科學研究的完全客觀、中立」的貞潔神話;而在費葉拉本( Feyerabend )的手下,是否有任何科學方法可信,都成了問題。 19 同時,無論是贊成還是反對邏輯實證主義的人,在倫理學上最後都走上了道德的相對主義。
在基督教護教者的眼中看來,這樣的結果並不令人意外。所謂共相和殊相( Universal & Particular )的問題,其實早自古希臘哲學開始,就已經在討論了。在這漫長的歷史傳統裡面,實證主義和邏輯實證主義哲學不過是繼承自休姆( David Hume )的經驗主義和康得( Immanuel Kant )的批判哲學之掙扎而已。邏輯實證主義所謂「綜合」和「分析」( synthetic & analytic )的區分,與康得的觀念其實是一脈相承的。而康得所做的,無非就是發現,在共相和殊相的掙扎中,所有人——包括他自己——都找不到兩者之間的橋樑,於是就乾脆宣布說,「我就是橋樑!」 20
非基督徒不願意承認基督教那既超越( transcendent )又內在( immanent )的上帝觀;但其實,他是被這位上帝所造,且生活在這位上帝所造的世界之中,因此他無法把對上帝的這些觀念徹底拋棄,於是就只能以扭曲的方式加以模彷,從而永遠陷在理性主義和神秘主義這兩極之間的掙扎中,不能自拔。 21
挪用資金的手法
非基督徒既不承認上帝、卻又不得不在上帝的恩典之下來從事一切活動,於是只能用暗渡陳倉的方式,借用基督教的觀念,同時在口頭上又加以否認,范泰爾稱這種情形為「挪用的資金( Borrowed Capital )」。 22 若要討論這種情形在認識論上的體現,將遠超出本文的範圍,故這裡只就「生命的意義」這一問題作為關注點,來考察邏輯實證主義如何挪用基督教的資金。
孔德的母親是一位虔誠的天主教徒。雖然孔德自己很早就宣布放棄了天主教信仰,但他後來建立的人文主義宗教,卻模彷了天主教;不僅在儀式上,也在教義上,比如,實證主義者也有所謂的「三位一體論」。 23 當然,當我們說實證主義和邏輯實證主義者挪用基督教的資金時,並不單指這種表面上的模彷,而是指更深的層面。實際上,因為實證主義者認為宗教全是垃圾,所以就常常非常猛烈地攻擊宗教——基督教,並以人對未知的恐懼來解釋宗教的起源。 24 但另一方面,他們又常常表現出很大的宗教熱情,孔德不用說,即使後來的邏輯實證主義者亦然,就連羅素最被廣傳的《一個自由人的崇拜》,也明顯含有宗教性情感。 25 比如,他這樣說到:
放棄對個體快樂的掙扎,驅逐對暫時慾望的迫切,燃燒著對永恆之事的熱情——這就是得釋放,這就是自由人的崇拜……因為人,雖被咒詛今日失去最親愛的,明日自己也要經過黑暗之門,但在那擊打來臨之前,尚有一事存留,使他快活,那就是使他可憐的日子變得尊貴的高尚思想;嘲笑著「懦弱的恐懼」這位命運的奴隸,他要在親手所造的神龕裡敬拜;毫不畏懼「偶然」這一位帝王,他要保守他的心靈,不受這統治著他外在生命的淫蕩暴君的轄制;驕傲地挑戰那不可抗拒、暫時忍受他知識和罪孽的力量,他要單獨支撐起一幅雖然疲倦,卻決不放棄的藍圖,——那由他自己的理念所創立的世界,雖然它面臨著冥力軍隊的踐踏。 26
羅素在這裡給我們描述了一幅頂天立地、要扼住命運咽喉的英雄形象。的確,他們也常常以西西弗( Sisyphus )的神話自喻, 27 以為人生這場悲劇的美麗之處,正在於挑戰不可能。
假設有位格者存在
然而問題恰恰就出在這「悲劇之美麗」上,從西西弗的故事已可清楚看出。在西西弗之上有神在觀看,他的命運是被咒詛的結果,意即,他的情形是審判的結果——這審判是否公義當然另當別論。因此,西西弗的英雄主義不在於他對審判後果的不屈服——他一直生活在(或屈服在)這後果中,而是在於他對審判者的不屈服。換句話說,西西弗所對抗的是一位道德的行使者( a moral agent ),是一位有位格者( a person ),而其高貴之處正在於這位有位格之對手的偉大。因此,當邏輯實證主義者企圖用西西弗的故事來換取同情時,他們一定要假設一位擬人化的命運,或者毫無憐憫之心的生命,簡言之,一個有位格者。他們所以可以談論「生命的意義」,乃是以一有位格的對手作為前提,亦即將一位偉大、不可抗拒之力量位格化。他們把這個對手稱作自然,或者命運;一方面在清楚的陳述上否認自然或命運有位格,另一方面卻又不斷地把自然稱之為「母親」,或者把命運予以擬人化,因此實際上卻是假設了一位有位格者的存在。
然而諷刺的是,在邏輯實證主義的「科學至上唯物論」所描繪的世界裡,他們並沒有這樣一位有位格的對手,——這也是為什麼他們一定要在口頭上否認之!這樣一位全能又有位格者的觀念,只能來自類似基督教的思想。
勇於抉擇與阿 Q 精神
邏輯實證主義者完全曲解了起源於祁克果的存在主義對自由之抉擇的邀請。姑且不論「依照自然的實相作出選擇是明智的」這一原則,若無暗渡陳倉地盜用其他思想,如何可在邏輯實證主義的前設下得出來;也暫且不論,在自然的實相是毫無盼望的情況下,若非暗渡陳倉,在邏輯實證主義的前設下,依照自然實相作出的明智選擇怎麽又變成了滿有盼望;單就邏輯實證主義者發出「勇於作出個人選擇」的邀請來說,若按照他們本身的標準,也是毫無意義的。
所以最後,對邏輯實證主義者來說,如果他們能真正前後一致地堅持理智上的誠實,他們就必然認識到,若真的沒有一位絕對仲裁者,那麼他們唯一可做的就是自我仲裁;而當面臨客觀上不可避免的失敗時,用自我仲裁這種方式來保持精神上的安慰——正如前面羅素的引文所建議的那樣——,根據中國文豪魯迅先生的小說,我們稱之為阿Q精神。
邏輯實證主義者一方面堅持,在這個純粹物質的世界裡,根本上找不到任何目的和意義;但另一方面又堅持,我們的生活可以有意義。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一則中國古代笑話,現記在下面,作為本文的結束:
從前有一個財主非常吝嗇。有一次他叫一個長工去給他打一瓶酒,卻不肯給錢。長工問他,他說,「有錢誰不能把酒買回來?沒錢還能把酒買回來,才算本事呢!」這長工很機智,出去轉了一圈,提著一個空酒瓶子就回來了。財主責問他怎麽回事,他回答說,「有酒誰喝不出酒味來?沒有酒還能喝出酒味來,才算本事呢!」
註:
1. G. Lenzer, Auguste Comte and Positivism, pp. xii-xiii. 另參 Southgate, et al., God, Humanity, and the Cosmos, Chap.
2. N. Fotion 這樣寫到,「到 1960 年代末,很明顯這個運動已經大致跑到盡頭了。 」」 Logical Positivism 」 , in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p. 508. 2. Ibid. p. xxxiii. 另參 B. P. Beckwith, Religio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p. 3. J. D. Becker 說,「孔德創立的實證主義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種相當平常的心態了。」 Four Philosophy, p. 428.
3. 甚至到現在,羅素反對基督教的演講「我為什麽不願成為基督徒?」以及其同名文集中的其他一些文章,還在中文網上被重新翻譯,廣泛流傳。針對這種情況,筆者擬另文回應。
4. S. L. Jaki, The Road of Science and the Ways to God, pp. 147-48.
5. A. Lacey, 「 Positivism 」 , in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p. 705-706; 另參 The Radical Academy, 「 The Philosophy of Positivists 」 , in http://www.radicalacademy.com/philpositivists.htm; H. de Lubac, S. J., The Drama of Atheist Humanism, pp. 97-104; N. Geisler, Baker Encyclopedia of Christian Apologetics, p. 157 等。
6. G. Lenzer, Auguste Comte and Positivism, p. xxviii.
7. A. J. Ayer, Language, Truth and Logic, p. 48.
8. 不難看出這其中的經驗主義味道。事實上,一般認為邏輯實證主義者從休姆( David Hume )那裡吸收了不少營養。邏輯實證主義因而有時又被稱作邏輯經驗主義等等。
9. B. P. Beckwith, Religion, Philosophy, and Science, pp.1-2.
10. 下文會介紹一些對這種理論的批判。
11. R. Robinson, An Atheist Value, § 1.4.
12. Ibid., § 1.6.
13. Ibid., § 2.88.
14. George M. Sauvage, 「 Positivism 」 , in Catholic Encyclopedia. 網路版 http://www.newadvent.org/cathen/12312c.htm.
15. A. Lacey, 「 Positivism 」 , in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hilosophy, p. 705-706.
16. Southgate, et al., God, Humanity and the Cosmos, p. 66.
17. Ibid., pp. 69-70.
18. 基礎主義的意思是說,人類的一切知識必須且能夠建立在某一些更基本,更確定的知識之上。 Southgate, et al., God, Humanity and the Cosmos, p.70.
19. Southgate, et al., God, Humanity and the Cosmos, pp. 74-75.
20. C. Van Til, The Infallible Word, pp. 296-297. 我這裡是用形象的語言來表述范泰爾( C. Van Til )對自主之理性( autonomous reason )的批判。另外,范泰爾在其 The Reformed Pastor and Modern Thought 一書中更詳細地對康得的思想進行了分析和批判。
21. 《聖經》如此描述這種現象:「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祂,也不感謝祂。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羅 1 : 20-21 )范泰爾對非基督徒在這兩極之間的搖擺有很精彩的論述。參見,例如,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atic Theology, Chap. 3.
22.See, e.g., C. Van Til, An Introduction to Systematic Theology, p. 85. 另外,范泰爾在其通俗小冊子 Why Do I Believe In God? 中也很生動地表達了這種觀念。他說,「上帝就好像一把槍的槍托一樣,即使這把槍是用來把上帝射出局的。」趙中輝牧師在五六十年代曾將該文翻譯成中文,由改革宗翻譯社出版。筆者亦在兩三年前獨立翻譯此文,在互聯網路上傳播。該文現收錄於網路基督使團的基督徒網路文帖存檔。
23. The Radical Academy, 「 The Philosophy of Positivists 」 , [online] http://radicalacademy.com/philpositivists.htm.
24. 我們不難發現馬克思主義在這方面的傳承。但是正如 Geisler 正確地指出,這種心理學上的理由只能解釋為什麼人們會相信某種東西,卻不能解釋為什麼人們相信這種東西。 N. Geisler, Baker Encyclopedia of Christian Apologetics, p. 676.
25. E. S. Brightman, 「Russell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in The Philosophy of Bertr and Russell, pp. 552, 555. Brightman 如此總結羅素關於宗教的認識矛盾得「超過正常限度」的一生:「上帝存在嗎?不,他在他所有對宗教的批判中說……是,是他沒有說出來,卻活出來的答桉。」 pp. 554-556.
26. Bertrand Russell, 「 A Free Man s Worship 」 , in Why I Am Not a Christian? pp. 114, 115-116. 27. 在西西弗神話中,西西弗因受神的咒詛,每天必須把一塊大石頭推上山坡。但這努力的唯一結果就是大石頭再滾下來,然後西西弗第二天再推。 周而復始,直到永遠。存在主義者加謬( Albert Camus )曾以此來比喻人生的荒謬。
推薦閱讀:
※聖經里說「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該怎麼解釋?
※駁基督徒手冊
※神跡的正確解讀: 「瞎子看見」和「聾子聽見」 第四章《福音書解讀》示例二
※如何評價中國的基督徒?
※基督徒感受到聖靈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