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膠緣何回潮?

原文為本人的知乎答案。

網路時代前的大部分音樂,是存在 CD 或卡帶上的。作為黑膠的替代品、一種高效儲存聲音數據的「介質」,輕便便是它們最大的優點。後來更加輕便的 iPod,現在的 iPhone 滿足了大部分普通消費者的音樂需要,所以 CD 也漸漸地退潮了。

但是一直都有這樣一批人,「介質」的更迭和消費模式如何轉變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購買熱情。人們也意識到,黑膠唱片可以走得這麼遠,即使在這樣一個「快消時代」。所以也應有其特別之處。

Fortune 在今年 (2016) 四月,發布的一篇文章 Vinyl Record Sales At A 28 Year High 將此趨勢稱為「懷舊」(nostalgia wave)。與其說是「懷舊」,不如用現在的話來說,黑膠唱片,往往帶給聽者更好的一種用戶體驗。

知名 YouTube 頻道 Unbox Therapy 的主播 Lew 在他最近的耳機開箱視頻中提到這種「體驗」:

When you set it up like this, you get the vinyl out, you get an amplifier, you get yourself a nice set of headphone, part of it is about the ritual. Everybodys saying, "ohhhhh, vinyl hipsters! I can tell the difference! Give me my MP3!"(...)But its about the whole package. I mean, think about it, when is the last time you even sat down and listend to a song that long straight through, not doing anything else, not on your computer, not cleaning the dirty dishes.I mean you just, you just sat there, and you shift your commitment, and you started to look at thing a little bit different.

當你把設備擺好,唱片放好,耳放打開,插個好耳機進去,那種儀式感也是音樂體驗的一部分。有些人會嘲笑:「我聽不出來區別呀,你們文藝青年都這樣,我去聽我的 MP3 了。」(...) 但重要的是整個體驗,你仔細想想,上一次你坐在一個地方,沒有開電腦、沒有做家務,仔細從頭到尾聽完一首歌,是在多久以前? 當你坐在這,全神貫注聽歌的時候,一切都不一樣了。

與「燒耳機」一樣,黑膠是典型的「玄學」,至少在被 CD 全面替代之後。可是難道人類不就是喜歡這種儀式感嗎,玄學不正是滿足我們心中對於「濕貨」的嚮往嗎?大部分人對於黑膠的缺點認識的很透徹,或者說他們在開始罵黑膠之前 Google 的很透徹。 是的,黑膠的確有底噪,黑膠的確不便攜,黑膠的確比 CD 和流播服務 (Streaming) 相比貴了一大截。但是我出門,上班,運動的時候,是聽 Apple Music, Spotify 的,我不會拿著唱機唱盤耳放耳機出街。這種單一的、非黑即白的、乾貨主義者用來量化黑膠,以此貶低他人抬高自己的卑劣手段,不過是功利主義在作祟罷了。 @不鳥萬如一 說的濕貨,也正是這種「幽深微妙,玄之又玄」的感覺。

有些人稱此為情懷,我認為這是一種擁有主義者的「戀物癖」。沒錯,我就是喜歡放大的 Album Art,我就是喜歡去唱片行「翻來覆去」地在老唱片里找 Bob Dylan 和 The Beatles,我就是討厭超級市場一樣的 HMV,我就是喜歡唱機針頭划過唱盤的那個動作,我就是喜歡觸摸音樂。就像錄音時候的聲波的圖像,就像是監聽軟體里的紅橙綠,就像是唱盤上的紋路,我是可以看見,聽見,甚至可以摸到音樂的。

對於聲音的敬畏,大概就是黑膠回潮的原因。


推薦閱讀:

中國曆年發行過的紀念幣有哪些?
你都收藏過什麼自己喜歡的東西?
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有哪些?
人對物件開片的審美訴求來自於何處?
盤手串前後的區別?

TAG:黑胶 | 音乐 |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