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數據還是故事
感覺現在問行業好不好、經濟好不好、公司好不好的問題越來越多,也造成了兩種回答的泛濫:數據和故事。前者是知乎特色,只要數據夠多,不管分析對不對,就不明覺厲;後者只要繪聲繪聲地進行描述,順帶一些小道消息和內幕揭露,頓時可信起來。
但兩者往往都有很大偏差,尤其是前者,更帶來很多毫無意義的扯淡答案。典型的一些回答,貼上大量統計報告、諮詢報告中的數據圖表,引用一些新聞概述,然後「生成」一個大家都想看到的結論。
我們在分析現象看本質的時候,常常不知道何處用心,何處用腦。這裡所謂「用心」,就是對任何事情,我們總有自己的情感、好惡;所謂「用腦」,就是對事情的原因或邏輯有一個理智的判斷或推斷。人有情感,又有理智。困難在於,人的情感與理智常常容易用錯了地方。
真正的問題在於,很多時候我們只需要故事的時候,並不需要數據;而需要數據的時候,故事也毫無價值。所以很多答案,把不需要的內容去掉之後,你會發現,並不包含你想要的信息。
數據,講究的是客觀看世界。不是說不要情感,而是把情感與事情本身的規律和結果,冷靜地分開來處理。真正的數據分析專家,少有這樣的困擾。講故事,麻煩從來就比較大。用腦得出的見解和判斷,要經受情感甚至情緒的蹂躪和審判。
對於我們個人來說,首要應該搞清楚自己需求的是數據還是故事。我們關注的話題有的屬於宏觀,有的屬於微觀。宏觀指的是國家或是社會全體這類大規模的信息;與此相較,微觀指的是公司、組織團體,個人等範圍較為狹小的信息。
那麼數據指的是用數字顯示的信息,例如GDP、水電消耗量等統計數據,或是一般公司企業常用的各種財務報表等,一般來說較為客觀。
而故事指的是,注重整體來龍去脈的事件信息。例如記載明星從認識到結婚的過程、某公司從創業到上市的始末等新聞報導,帶有主觀色彩。
那麼可以看出,不同職業的人生產的內容屬於不同的象限——
所有流通的信息一定都在這個矩陣只內。因此,當你看到一篇文章時,最重要的是,思考它位於哪個象限,充分理解其特性為何。
比如經濟學家是以宏觀的視野,同時必須參考大量數據的職務。從全國的消費動向或設備投資、企業的生產動態統計等,進行GDP評估、或分析整體經濟活動,正是經濟學家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基本上,經濟學家主要是做數據處理,對於預測近期內會發生什麼事不太熱衷。尤其在進行分析時,他們幾乎不考慮個人或企業的商業計劃及經營方針。儘管得出的報表枯燥乏味,但想用以了解整體概況時,卻非常具有參考價值。
同樣是活用數據的工作,如果想替企業或個人服務,就屬於分析師的工作範疇。例如證券公司的股票分析師,他們會先判讀企業的各類財務報表,並預測該公司今後的業績或股價。但股票分析師不會將經濟全體動向都進行考慮,他們重視的是個別企業的營運狀況。此外,各業界的諮詢顧問所進行的資料分析,大抵也都屬於這樣的形態。
與上述相比,記者就顯得沒這麼重視數據,他們看重的是採訪後得到的第一手資訊。一般新聞或雜誌的報導,都是將採訪對象所提供的信息為基礎,再加上記者自身的觀點、預測未來發展後撰寫而成。因此大多數的新聞記者,會落在重視微觀及故事性的第三象限。不過記者的領域非常廣泛,某些新聞報導也很重視宏觀數據,例如分析國家整體財務狀況後所寫出的採訪報導。基本上,記者最重要的工作,是提供社會大眾通俗、易懂的信息,因此會視情況需要,變更及調整信息涵蓋的範圍。
而因為IT技術的進步,發展出從大數據中尋找某些特徵,試圖對社會提出分析和建議,從事這類分析的人被稱為數據分析員(過去被稱為統計專家),這股從美國開始發展的新風潮,現已被廣泛應用。一些知乎分析師,其實也在這個象限,只不過他們不是靠分析,而是靠搬運。
也有某些寫作專精宏觀信息、同時強調故事性,在不知不覺間,就會沾染個人色彩,因此可以將之獨立開來,視為專欄作家。
另外還有兩個特別的領域,分別為自媒體(部分)和紀實作家。
紀實作家指的是依據事實或真實案例進行創作的人。因為他們的作品類似小說,所以非常具有故事性,也因為基於事實寫作,因此其中所透露出的信息可信度亦較高。
某些自媒體,習慣貼近採訪對象,用主觀的視角,描寫出帶有強烈戲劇風格的報導,這裡就不點名了。這種書寫方式雖然欠缺客觀性,但如果讀者希望通過直觀的感受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這是非常恰當的信息來源。
當你進行劃分之後,可以有兩個好處:
1、識別乾貨。
通常身份是固定的,某個角色的人很少跳出自己的象限去涉及其他領域。如果一個人重視數據分析,卻喜歡感性結論;或是重視故事脈絡,卻佐以數據分析;要謹慎懷疑是否在掛羊頭賣狗肉。
同時,掌握每種內容的特性,可避免緣木求魚的窘境。例如,當你吸取了經濟學家提供的宏觀數據分析結果,就不必太過在意個別案例的分析。比如當你面對「日本的貧困率為15%,與美國不相上下」這種最典型的宏觀數據時,如果你不分青紅皂白的反駁「像日本這麼富庶的國家,貧困率怎麼可能和美國一樣高?」就表示你沒有以宏觀的立場解讀。相反,當你得到微觀情報時,一定要記得告訴自己,「這並不足以代表全體」,才能避免以偏概全。
閱讀著重故事性的文章時,則要注意別企圖在裡頭尋找現實生活的真相。當戲劇張力越大,人們就越容易投入感情,比起辨識文章內容是否屬實,大部分的人都會先受到喜好與厭惡等情緒的影響。但如果你企圖將這類富感情的文章用來幫助自己做判斷,顯然也是噴錯了對象。
為了避免發生上述錯誤,當你獲得任何信息時,都必須立刻思考它位在矩陣中的哪一象限?當你養成這樣的習慣,就能退一步,用更客觀的視角面對各種信息。
2、避免盲從。
當你看到數據的時候,經過歸類,可以得出它的參考價值。如果某個偏重理念邏輯,或是偏重故事邏輯的文章中出現數據,往往會企圖把各種價值轉化成一個簡單數字,以便與其他簡單數字作比較。那麼這樣的結論仍然是感性地,經不起推敲。
一件事情好不好這個問題,關鍵在於「相對於什麼而言」。當一篇分析帶有故事性,裡面的數據不能保證純粹客觀,而是加入了很多主觀判斷。為了完成故事,其中情況不明的問題,往往會「下注」似估計一些數字,但這樣的話,其中對尚未發生的事件其判斷會很不精確。
我們總是企圖把未來可能出現的好幾種情況,用一種語言(數字)來解讀,讓大家可以閱讀並比較。但數字並非解讀未來的唯一語言,抽離數字之後的故事,雖然帶有個人情感的印記,卻反而不會那麼誤導人。
總之,捕捉搜集信息固然重要,但了解信息、分析信息則更重要,讓有價值的信息幫助自己思考和判斷,成為自己的資源,才真正駕馭這個紛亂的信息世界。
推薦閱讀:
※如何在離開學校的環境下高效的學習?
※西蒙學習的秘密武器
※讓我得心應手的windows10之學習篇5
※你經歷過哪些像 SSD 一樣能給生活帶來質一般飛躍的東西?
TAG: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