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的「不合格」

上圖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張照片,很長一段時間用來當電腦桌面。似乎符合自己某些時候的狀態。不知道出處,但拍攝地點是日本京都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

這種「開」字形的木頭建築是神社的入口,意思是劃分人間與神界。其他神社一般都是入口處有一個,有兩個鳥居就已經很罕見了。而這地方據說很靈驗,於是許願得以實現的公司商人紛紛捐建鳥居,從山底一直蜿蜒到山上。

在這個讓很多遊客留戀拍照的地方,此大叔一身標準「サラリーマン(salary man)」的正裝、手拎公文包、行色匆匆,還低頭看看腕上的時間,一副趕路的樣子。

李宗盛和NB合作的那個《每一步都算數》的廣告,東京篇里有一個鏡頭讓我記憶清晰:兩個同樣身著西裝的「薩拉里曼」,背對鏡頭坐在長凳上喝著廉價飲料,手邊是塑料袋裹著的便當,身邊有鴿子飛起飛落。

日本人喜歡拿齒輪來比喻每一個社會個體。在《Kurumi》的歌詞中這樣,在《嫌疑人X的獻身》中也是這樣。我曾經從車窗中觀察大阪街頭,看見兩名白髮男性一起步出高聳明亮的寫字樓,在路邊相對鞠躬告別,各自回家。如果你不知道什麼叫「芸芸眾生」,看看他們,再看看你我,大概就可以理解了。

在電影中,美國男人的中年危機一般都來自於夫妻感情、子女關係(比如《天氣預報員》,比如《美國麗人》),而日本男人的中年危機大多自職場(比如《入殮師》,比如《東京奏鳴曲》)。日本職場是高壓社會,等級森嚴、霸凌嚴重、鮮有跳槽,在同一家公司奮鬥二三十年,升職無望的比比皆是,等到與現代社會的快節奏漸漸脫離,每天還要擁擠在地鐵中,面對比自己年輕的上司的責罵。

中國的社會又不一樣——世俗對於成功的定義過於簡單粗暴,「不成功」的人沒有話語權,只能流著汗水默默辛苦的工作。所以,太窮的忙於掙命,太富的忙於改變世界,中年危機這種事情,只有高不成低不就的人才會產生。

正巧今天又看到一則小視頻,非常有創意,全片沒有出現一個人物,卻生動地講述了一個五十歲仍然是普通職員的中年男人的感悟,上述所有元素,幾乎全部體現。片長僅僅3分56秒,非常值得一看:

50歲的不合格 (中文字幕) http://v.qq.com/page/t/u/o/t03137pkluo.html

20多歲時,如何認識自我和這個世界的關係,對我們而言至關重要。看完這個視頻後覺得,能安心地做這個社會裡的一個齒輪,有時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但願我50歲的時候,也還能這樣想。

==========

連蠟筆小新里都有類似的片段——

蠟筆小新爸爸感動一生MV http://v.qq.com/boke/page/g/0/s/g0163dvcefs.html

============

搞了個微信公眾號。車牌號:bushioldplusnew

weixin.qq.com/r/ikwjO7L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怎麼把上天的能量發揮到你的工作中
藥劑師的工作是怎麼樣的?中國現在大概有多少藥劑師?
在四大做稅務的工作體驗如何?
察言觀色,職場中一項重要的軟技能
都有什麼能產生被動收入呢?我最煩上班了,煩打工

TAG:日本 | 职场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