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為什麼要冥想:心理學,神經科學和親身體驗

在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中,人們關於「幸福」的感知,來自於一種平衡:對外在追求與內在追求的平衡。過多的外部追求,而忽略自身的存在感,讓人成為目標和工具理性的奴隸,陷入碌碌無為的空虛感,無法感知這些追求與存在的意義,這讓我們不快樂。而相反,一味地內部追求,忽視基本的物質保障和生活目標,則會讓人變得消極厭世,降低存在的意義與感知力。因此,最佳狀態可以形容為:心如止水地去達成目標

你是否常常有這樣一種感受:在大量信息爆炸,生活幾乎完全碎片化,工作與生活的界限不再存在的世界裡,大腦中的聲音太多極端嘈雜,而人的判斷力和注意力,都在顯著下降?有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明明忙碌了一天,處理了大量信息,仔細一想卻只是忙著回復微信和刷朋友圈,幾秒鐘就得看一次手機,根本沒有完成任何重要的事情。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一切都是」即時反饋「,我們的注意力太稀缺了,很難去處理需要更長時間段和更大耐心的事物。於是,我們面對大任務,習慣性地拖延,幾分鐘刷一次朋友圈,試圖通過不斷生成的信息流,來緩解這種焦慮,卻造成了更大面積的拖延,和最終更深層次,無法排解的焦慮。我們感到自己面對這個世界的無力,被碎片化的不僅是時間和信息,更是我們的心力。

我們有多久沒有體驗過學生時代那種」聚精會神,心無旁騖「的感受了呢?

因為渴望專註和創造力,我們開始冥想。

專註和創造力,是完成高難度的創造性工作,讓我們變得卓有成效的核心能力。而每一個人,都必須」定住「,心如止水,全情投入,才能激發完美的」心流狀態「。透過冥想,我們將大量嘈雜紛亂的信息靜音,辨識出最重要的,也是本質性的信號,在大腦高度清明的狀態下,進行深度思考,從而產生頓悟般的偉大創造。這也是稻盛和夫所提出的」借用潛意識「的力量,在大量深度思考中,我們面對的問題終於進入了深層次的潛意識,而在不經意間,瞬間得到答案。

因為要學會與自己相處,接納自己,學習孤獨,我們開始冥想

過度外部關注的人,對自己的所有認知來自於外部身份,他必須在工作場合、社交場合通過他人的印證,來感知到自我的確實存在。然而,每當夜深人靜面度自己時,我們不再擁有社會身份,就會疑惑且迷茫於,自己到底是誰。那總無法和自己共處的痛苦,讓我們懼怕一個人呆著,也就拒絕了孤獨帶來的所有靈感和體驗。當一個人開始冥想,能夠活在當下,感知自我存在的瞬間,他就學會了接受自我,悅納自我,生活在與自己內心的和諧中。

因為要保持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我們開始冥想。

我們常常精疲力竭,卻無法入睡。又常常睡了整天整夜,卻更加疲乏,得不到休息。我們的內心無時不刻地在批評和挑剔著自己,我們感到對世界發生的一切那麼無奈,失望和憤怒。停下來,開始冥想,隨著呼吸,重新去體驗自己的身體,讓意識真正回到身體內,我們才開始了積極的休息。耗費幾十億美元、大量藥物也不能解決的失眠問題,竟然透過短短几分鐘的睡前冥想,就能完全解決。大多數人通過睡前冥想,都能進入更深層次無夢的睡眠,讓身心都得到更好的休息。良好的睡眠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都是至關重要的。失眠時,人們湧起大量痛恨自己的負面情緒。而一夜安眠後,我們的神經毒素被清除,我們帶著更強的活力和更多的正面思維,開啟全新的一天。

作為放鬆和平靜功能,一個普通人可以在如下十個場景進行冥想:從更生活化的角度而言,作為

(1)早晨起床後,進行10-30分鐘冥想:讓自己靜下來,觀想和確認今天的狀態與目標,帶著更強的自信心與正能量開啟一天。

(2)早晨通勤堵車和等電梯時,進行幾分鐘冥想:通勤中擁擠堵車,會讓人感到煩悶,一到辦公室就精疲力竭。在此時此刻冥想,讓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情和狀態,不被外界影響。

(3)開始重要工作前,5分鐘冥想,戰勝拖延:抵達辦公室,坐下來,做一個5分鐘的冥想,打破自己一坐下來就開始漫無目的瀏覽網頁,拖延重要工作的習性。讓心思專註,準備好開啟心流狀態,用更強大的思維能力和專註心念,完成手上的工作。

(4)工作時間中短暫休息,用冥想進行積極放鬆:辦公室里的休息常常很耗散能力,休息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應該是頻道切換,讓大腦換個狀態,才是最積極的休息。幾分鐘後,你的能量會更加充沛,對接下來的工作,也更加充滿信心。

(5)午休期間,用冥想代替午睡,好處多多:午睡是辦公室白領最頭疼的問題。辦公室內吵鬧常睡不好,趴在桌上睡覺頸椎腰椎受罪,30分鐘的午睡時間根本得不到好的休息和放鬆。使用專為午休設計的深度放鬆冥想,你會得到比午睡更充沛的精力與能量。

(6)緊張會議前,冥想讓你有更好的發揮:面對緊張,進行一個呼吸冥想或者正念冥想,將自己調整到「Fully Present」的完全狀態,絕不走神,絕不心不在焉。

(7)遇到難搞問題,要發火之前,做個短冥想:讓自己平靜下來,控制情緒,不傷害與合作夥伴的關係,讓更清明的頭腦想出雙贏的辦法,你一定可以做到。

(8)遭遇失敗或挫折,感到難受,你更需要一個冥想:挫折是無可避免的,但我們可以選擇面對它的態度。通過冥想調節自己的情緒,平靜看待挫折,並從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下次可以做得更好。

(9)完成一天工作後,身心疲憊的回家途中:想到晚上還要面對家人,在回家途中做一次深度冥想,讓自己完全放鬆,把疲憊的能量切換為輕鬆快樂,用正能量和你所愛的家人度過美好的一天。

(10)睡前冥想,一夜好夢:在睡前來一個冥想,感受自己的呼吸與身體,真正進入深沉美好的睡眠狀態,你知道,明天是更值得期待的一天。

一些關於冥想的科學研究數據:

和過去問卷式的主觀研究調查不同,目前的研究採用現代科學技術和手段,如磁共振成像和腦電圖,直接觀測人在打坐時身體的變化,避免了問卷調查來自主觀臆想的不確定性,發現打坐有益健康的結論有大量的物理和生理證據。

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心靈和大腦中心的克利福德.薩龍和他的同事最近發現幫助形成端粒的一種酶,在參加為期三個月打坐的人群中比對照組的水平要高(心理神經,第36卷,第664頁)。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心理醫生愛麗薩.埃培爾認為,打坐可能也許通過觸發釋放增長激素推動「增進健康和恢復的途徑」。影像學研究表明,打坐訓練在短短的11個小時就可以引起大腦的結構發生積極的變化。因此埃培爾建議每天花幾分鐘時間在你的辦公桌進行短期的「沉思冥想」。積少成多,自見功效。

科學家對打坐冥想產生效果的迅速感到驚訝。馬薩諸塞州總醫院拉扎爾博士的一項研究表明,僅僅參加八周的正念冥想即可對大腦活動產生顯著積極的影響。他們發現海馬區灰質密度增加,而這一區域在學習和記憶的發揮重要的作用。另外,與自我意識,同情心和反省相關結構的灰質密度也有所增加。參與者報告的壓力減少與杏仁核灰色物質的密度降低呈正相關,這是眾所周知在焦慮和壓力發揮重要作用的區域。

下期預告:作為一個創業者,冥想帶給我的那些好處~

關注專欄收看更新哦


推薦閱讀:

何為冥想?如何冥想?
如何冥想 | 正念冥想指南
為什麼冥想後睡不著覺。?
佛家講冥想,冥想的時候我們都在想些什麼呢,應該想什麼呢?

TAG:冥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