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調外兵

團隊有了,下面就來計划行動細節了。

何進面對七嘴八舌的幕僚們,他可不知道後來曹操有那麼威風,荀攸還成了他的謀主;他需要一個萬全的計劃,也是以袁紹為首的幕僚團隊商討出了一個招來無數後世史家非議的方案:徵調各地猛將率軍進京,以此威脅何太后就範(下詔廢除宦官)。

范書《何進傳》:(袁)紹等又為畫策,多召四方猛將及諸豪傑,使並引兵向京城,以脅(何)太后。(何)進然之。

請大家注意「(袁)紹」後面的「等」字,說明這個「決策」是:以袁紹為首的幕僚團隊集體商討出來的,是以少數服從多數的方式決定的,而不是袁紹一個人的主意。後世史家看書不仔細的多,大都是咬定是袁紹一人所為,甚為遺憾。

反對方自然是主薄陳琳的發言,內容大意是:大將軍已經掌控雒陽周圍的所有禁軍,且剿滅宦官順勢而為,容易成功,完全沒有必要去徵調外兵。如果等外地大軍匯聚,只有強者才能稱雄,這就是「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大事不成,反會成為禍亂之源。而何進不聽[2]。

范書《何進傳》:主簿陳琳入諫曰:「《易》稱『即鹿無虞』,諺有『掩目捕雀』。夫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之大事,其可以詐立乎?今將軍總皇威,握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此猶鼓洪爐燎毛髮耳。夫違經合道,天人所順,而反委釋利器,更征外助。大兵聚會,強者為雄,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秖為亂階。」(何)進不聽。

史書上有很多這種「預見性」文字以符合後文,陳琳的發言就是一例。

聯繫陳琳的意見內容,以何進和袁隗全盤操控朝政,如何會出現「授人以柄」的局面?當年(168年)中常侍曹節矯詔讓張奐平定竇武,最終也沒有出現「授張奐以柄」任其坐大啊!所謂「大兵聚會,強者為雄」的前提只能是「何進死了」,但是陳琳又如何能預見到「何進會死於非命」呢?顯然陳琳的擔心是不成立的。

就像陳志《賈詡傳》中記載的那樣,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要南征荊州,只有賈詡勸阻,「太祖(曹操)不從,軍遂無利」。裴松之註解到這裡,感慨道:「(賈)詡之此謀,未合當時之宜

這只不過是曹操在赤壁敗了,陳壽就將反對者(賈詡)的言論記載到反對者(賈詡)的傳記中,以符合傳主(賈詡)有「先知之能」,但這並不能證明曹操的戰略方向有誤。

再看曹操其他謀士的傳記,大都在赤壁期間神奇「暫時消失」,這就是暗示了:曹操的謀士們大都是贊同南征荊州的;只不過後來曹操在赤壁敗北,所以就略去不記。

例如《程昱傳》就記載了程昱有隨曹操南征荊州的,當時劉備投吳,參與軍情討論會的大部分人,都認為孫權會殺了劉備,再來歸降(同公孫康殺袁尚、袁熙事),而只有程昱持反對意見,他單獨預見到「孫劉會聯合抗曹」。

陳志《程昱傳》:太祖(曹操)征荊州,劉備奔吳。論者以為孫權必殺備,(程)昱料之曰:「孫權新在位,未為海內所憚。曹公無敵於天下,初舉荊州,威震江表,權雖有謀,不能獨當也。劉備有英名,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也,權必資之以御我。難解勢分,備資以成,又不可得而殺也。」權果多與備兵,以御太祖。

顯然,這裡的「論者」就是曹操的謀士團隊,因為他們預見錯誤了,就被隱去了姓名,而這件事就被記錄到預見正確者程昱的傳記當中。

言歸正傳。一個「(袁)紹等」和一個「陳琳」,足以證明:何進的幕僚團隊中大多數人上是同意徵調外兵的。

聯繫「賈詡和曹操」的典故,我們不能用「因為赤壁敗了,所以曹操取荊州的戰略就是錯誤的」這種「成王敗寇式的邏輯」去詮釋歷史,這樣永遠看不到歷史上的真相。以此類比,我們也不能用「因為何進最終敗亡,所以徵調外兵就是錯誤的政策」。

退一步說,「徵調外兵」也不是造成何進死亡的直接原因,只是漢末亂世的一個伏筆而已。而真正造成何進的悲劇結局的原因有很多,我將會用豐富的史料來解讀出這場政治大事件背後的真相。

《魏書》說曹操也反對「徵調外兵」。我對《魏書》過分吹噓曹操有所顧慮,因此對這段史料也是半信半疑,但至少可以反映出一個問題:曹操不屬於何進的幕僚團隊,所以只能在幕僚們開完討論會之後「聞而笑之」。

陳志《武帝紀》裴注引《魏書》:太祖(曹操)聞而笑之曰:「閹豎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既治其罪,當誅元惡,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將乎?欲盡誅之,事必宣露,吾見其敗也。」

實際上,「徵調外兵」只是一個策略規劃,但是實質的執行內容又是如何?我們去收集這些散在各人傳記中的史料,彙集於下:

由何進派出去,從雒陽出發至外地徵兵者共五人。

①王匡至徐州徵調五百強弩。

②鮑信至兗州泰山郡徵兵。

③毌丘毅至揚州丹陽郡徵兵,劉備隨行,途徑徐州下邳國。

④張楊至并州徵兵。

⑤張遼至冀州徵兵。

陳志《武帝紀》裴注引《英雄記》:(王匡)辟大將軍何進府,進符使匡於徐州發強弩五百西詣京師。

陳志《鮑勛傳》裴注引《魏書》:大將軍何進辟(鮑信)拜騎都尉,遣歸募兵,得千餘人。

陳志《先主傳》:大將軍何進遣都尉毌丘毅詣丹楊募兵,先主(劉備)與俱行。

陳志《張楊傳》:(張)楊復為(何)進所遣,歸本州(并州)募兵,得千餘人,因留上黨,擊山賊。

陳志《張遼傳》:何進遣(張遼)詣河北募兵,得千餘人。

將外地軍隊調往河南雒陽附近,共三人。

① 東郡太守橋瑁從東郡至成皋縣。

② 武猛都尉丁原從河內郡至孟津,放火鬧事,託言誅殺宦官。

③ 并州牧董卓從河東郡至關中上林苑。

范書《何進傳》:並召東郡太守橋瑁屯成皋。——成皋縣屬司隸河南尹。

范書《何進傳》:使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火照(雒陽)城中,皆以誅宦官為言。陳志《呂布傳》:(并州)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孟津屬司隸河南尹,八關之一。

范書《何進傳》:遂西召前將軍董卓屯關中上林苑。

這三人中,只有橋瑁屬於世家,丁原和董卓都是武人出身。

丁原是中平五年(188年)任并州刺史,約在十月雒陽閱兵時派張楊、張遼率軍進京,大概也是在此之後,被任命為武猛都尉,李賢註:武猛謂有武藝而勇猛者。取其嘉名,因以名官也。

本年,何進令丁原從河內郡至孟津,孟津與河內郡僅一河之隔。簡而言之,就是何進讓丁原率軍渡過黃河,然後火燒孟津,雒陽城內的人都能看到火光。然後丁原派人至雒陽上書,宣稱要誅殺宦官,以此造聲勢逼迫何太后下詔罷免宦官。

說到董卓,其簡歷將在《董卓篇》中詳細敘述,本文從略。

董卓是來自涼州的名將,他從軍以來,與羌胡人百餘戰,在中平年間,朝廷每次討伐涼州叛軍,均任命董卓率軍參戰,其中,董卓還因戰功獲封斄鄉侯。

陳志《董卓傳》裴注引《英雄記》:(董)卓數討羌、胡,前後百餘戰。

靈帝劉宏逝世之前,曾封董卓為并州牧,讓其交出兵權,而董卓無視朝廷問責,堅決拒絕,率五千騎兵前往河東郡,駐軍不前。

《袁紀?卷25》:天子以責讓,(董)卓不受詔,選五千騎將自河津渡。范書《董卓傳》:(董卓)於是駐兵河東,以觀時變。

說到徵調董卓參與行動,何進幕僚團隊中的盧植和鄭泰就表示反對。鄭泰對何進說:「董卓強忍寡義,志欲無猒。若借之朝政,授以大事,將恣凶欲,必危朝廷。明公以親德之重,據阿衡之權,秉意獨斷,誅除有罪,誠不宜假卓以為資援也。且事留變生,殷鑒不遠。」盧植認為董卓「兇悍難制」,鄭泰則認為董卓「強忍寡義」,都是對董卓的否定,但是何進並未聽從盧、鄭的意見。

後來,鄭泰又多次提建議,何進不能用,導致鄭泰氣憤的辭職抗議,臨走前,還對同為幕僚團隊的荀攸說:「何公不容易輔佐啊!」。

范書《盧植傳》:(盧)植知(董)卓兇悍難制,必生後患,固止之。

范書《鄭泰傳》:(鄭泰)又為陳時務之所急數事,(何)進不能用,乃棄官去。謂潁川人荀攸曰:「何公未易輔也。」

說到這裡,很多後世史家都認定:是何進招來了董卓,為此還氣跑了鄭泰。

我來提一個Bug,按范書《鄭泰傳》前文寫到鄭泰「棄官去」,怎麼等董卓進京之後,「公業(鄭泰)等與侍中伍瓊、(董)卓長史何顒」一起向董卓進言呢?鄭泰什麼時候返回朝廷的呢?本傳卻沒有交代。

聯繫到「孔融棄官,何進還去徵辟他回朝」的事,我們完全有理由推定:鄭泰還是被何進請回來的。所以在董卓入朝之前,鄭泰就已經在朝廷了。

若不然,董卓請鄭泰回朝的可能性更低啊!當時士大夫聽到董卓的徵辟,不是拒絕入朝(如申屠蟠),就是被迫入朝(如蔡邕、荀爽),前面鄭泰還評價董卓「強忍寡義」,過了幾個月就來投奔董卓,根本說不過去嘛!

為了解釋這個Bug,我在這裡提出一個佐證。

按范書《何進傳》所載,何進是讓董卓屯兵到「關中上林苑」,「關中」就是指長安一帶,「上林苑」是漢代最大的皇家園林,位置就在長安以南,西至長安,東至藍田。

《漢書·卷87上·揚雄傳》:武帝(劉徹)廣開上林(苑),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旁南山而西,至長楊、五柞,北繞黃山,瀕渭而東,周袤數百里。

如圖所示。

大家看到了吧?原來何進是讓董卓從河東郡「西撤」到上林苑!也就是說:何進最終考慮了盧植、鄭泰的意見,讓屯兵河東郡的董卓西撤的。因此,鄭泰才會原諒何進,重新入朝為官。

當然,司馬光在創作《資治通鑒》時也發現了這個「關中上林苑」的問題,他在《資治通鑒考異》中的意見是:按時卓已駐河東,若屯上林,則更為西去,非所以脅太后也。

nnnn司馬光的意見是全部否定這段史料,其實不然,在雒陽附近也是有一個「上林苑」的。附圖如下:

這個雒陽「上林苑」的史料出處在范書《楊賜傳》李賢註:《洛陽宮殿名》有平樂苑、上林苑。

如果「關中」二字為衍,何進是想讓董卓至雒陽西的上林苑,這樣也能解釋的過去,那麼鄭泰回朝的時間應該是在何進派種劭阻止董卓東進之時,畢竟何進很快就改變了主意。

如果「關中上林苑」無誤,那就可以解讀成何進讓董卓西撤。

有人會質疑我:何進讓董卓「西撤」,n以董卓的秉性,他也不一定會去啊。誰都知道董卓到河東郡都是抗旨不尊的結果。

是的,范書《何進傳》中只是說何進給董卓下達了這個「西撤」命令,並未說明執行結果如何。不管董卓這次是「遵旨」還是「抗旨」,仍然不會影響前文的判斷:第一,何進反悔,不想招董卓進京,第二,此時董卓也未進京。

這一點,我敢說絕大部分自認為讀透了三國史的人都沒注意,很少有人會對地理等客觀條件做考據。

推薦閱讀:

斂財賣官
安撫關東
任人唯親
皇甫堅壽的名是什麼?

TAG:三国志书籍 | 后汉书 | 董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