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軍編製師(旅)團(營)級編製小考(1949~1954)

國軍(台軍)的編製問題一直是個麻煩的事,因為大陸時期國民黨軍隊的編製就是一團亂,原因想必都很清楚。就算是在對岸由於台軍編製改動實在過於頻繁和瑣碎,連服過兵役的鬼島人自己都說不太清自己服役時的單位編製情況。不過好在對岸也有類似知網這種東西,整理整理終於差不多把1949年~2004這段時期台軍編製變化弄個大體框架了。

全文參考資料:

《反攻三部曲:1950年代初期國軍軍事反攻之研究》

handle.ncl.edu.tw/11296

沈克勤,《孫立人傳》 學生出版社,1998年2月

宋文明,《中國大動亂時期美國的對華政策(1949-1960)》宋氏照遠出版社,2004

美國政府因應中華民國「反攻大陸」政策之決策過程(1961-1968)

handle.ncl.edu.tw/11296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陸軍整編過程與成效初探(1950-1961)

readopac2.ncl.edu.tw/nc

Fox Report: Survey of Military Assistance Required by the Chinese

====================2016.7.2=========更新到1950年代===========

(一)1950年代國軍陸軍編製

隨著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隊的徹底潰敗,國軍在1949年末到1950年初指揮體系幾乎處於崩潰的邊緣,部隊被分散在西康,海南,雲南,台灣四個互相獨立的地區。

1950年春季國軍員額狀況表

陸軍及國防部直屬單位總計66萬

東南沿海

48萬

海南島

14萬

雲南及西康

4.5萬人

海軍

4.5萬人

空軍

9萬人

總計80萬人

從1950年春季開始,為節約財政支出,清理吃空餉員額,並重整組織體系。3月份國防部決定在一年之內將總員額裁減到70萬人以下。1951年元月,國軍減為64萬人。10月底縮編為59萬人。到1952年減少到53萬人,從1952年開始正式準備反攻計劃開始,直到90年代初期,國軍(台軍)大體維持了50萬人左右的規模。

1、1950年第一次整編

1950年的這次整編終於解決了國軍大陸時期編製亂七八糟不成體系的情況。除了三月底還留在大陸逃不出來的一部分部隊之外,國軍總共有18個軍,到了年底裁掉了6個軍和19個師。(4、32、62、63、23軍;107,189,50,90,286,252,255,256,266,151,153,163,152,157,186,131,156,159,6,95,221,222,296,29,99等師)又成立了4,32,87,3,64,16,208等7個師。之後1951年還有一次小調整(實在太亂了,就是換了個番號,具體內容目前還不太清楚)

這一次整編劃分出了台灣本島北、中、南、澎湖四個防守區,防守區下轄的部隊與東南軍政長官公署下轄的部隊是兩個指揮體系,一套軍令一套軍政。

先說防守區這個作戰體系

2、1952年第二次整編

隨著朝鮮戰爭爆發,台軍迎來了了軍援和顧問,其中蔡斯團長於1951 年7月5 日,向國防部提出修訂陸軍編製之建議。蔡斯認為,美軍顧問團與經合總署的合作,系以中國軍隊現有之兵力為依據,而軍援之原則限於防衛台灣,援助地區及兵力標準均有嚴格限制,尤其對陸軍方面,此項限制特別顯著。在援助地區方面,軍援限於本島(包含澎湖),各外圍島嶼(如金門、馬祖、大陳等)都不屬於軍援範圍。在兵力標準方面,限於10個軍21 個師。

在優先順序方面,第一優先以戰鬥部隊為主,其他戰鬥支援部隊、學校警衛部隊、後勤部隊及後勤單位,須待戰鬥部隊裝備完成後,再予補充。 當時所有的陸軍部隊是12個軍38個師。蔡斯認為每師的人數太少,不能達成作戰任務;他要求我們按照一萬一千人一個師的建制來整編。這樣,國軍就只能編成10個軍28個師。而國民黨高層陳誠認為,取消番號對於士氣的打擊有多麼大。自從大陸逃台後,一來因台灣地方太小,養不了這麼多部隊;二來因為部隊殘破太甚,無法一一補充,因此國軍不能不忍痛一次又一次地予以整編。最後剩下的12個軍38個師,已然是不能再少的編組了,而蔡斯還是堅持非再改編一下不可,否則就不給軍援。國軍要反攻「復國」,美國的建議就是再困難些,也只得被迫聽從。經過往返折衝,最後還是決定將台、澎地區部隊整編為10個軍28個師。而駐守金、馬部隊尚有2個軍7個師,則不列入軍援範圍之內。

在這次調整中美軍顧問團與台軍高層爆發衝突,主要分歧點在於以軍整編還是以師整編,國軍的意思是以軍為單位,每個軍由一個拼成的「樣板」師與另外兩個師組成,而美軍的意思在於以師層級進行整編,通過類似大比武的形式從全軍選出素質高的兵員重新組建一個新的師。孫立人與美軍顧問團傾向於後者,與陳誠,蔣介石在這一問題上產生了分歧,最後在蔣介石的介入下,最後的整編方案選擇了前者,不過也做了些調整。例如以軍為整編單位原則確定之後,國軍必須從 12個軍38個師再進一步整編為10個軍28個師,確為困難,雖然在國軍的爭取下,金馬等外島部隊2個軍7個師暫不納入,但終究還是要裁減10個師。這10個師,必須由10個軍各軍之中的3個師中產生2個充實師及1個幹部師。沒有哪個師願意被裁減成為幹部師,因此,必須要有一套標準作為衡量的指標。依據陸軍總部建議,整編番號的原則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按照各軍所屬師之官兵素質、無形戰力、戰績、射擊比賽成績及校閱成績等排名,第二部分是徵詢各防守區司令及各軍長之意見排列各師名次,最後,以前述兩大部分之加總得出各師在各軍中之排序次(每個軍3個師,分別排出1、2、3 名)作為衡量,以各軍排列之前兩師為充實師,後一師為幹部師。

以下編製表格全部來自《反攻三部曲:1950年代初期國軍軍事反攻之研究》,原文章為CC-BY-SA 3.0,所以截圖轉載

3、1954年第三次整編

1954年的整編基本上延續了上次整編過程中的矛盾,美軍以軍援迫使蔣介石以整編的方式縮編部隊,蔣介石出於反攻大陸的目標,不願把部隊過分壓縮,但是受限於島內財政限制,最後只好於美方達成妥協。最後達成了21個師的整編目標(美軍目標是18個,蔣介石24個,區別在於美軍堅持每個師(1.1萬人)員額百分之95,蔣介石堅持百分之八十二)

隨著1954年整編的完成台軍1950年代的編製大體上固定了下來,這一編製一直維持到1960年代以嘉禾為代號的進一步整編計劃的開展。

4、炮兵部隊的整編

50年代的台軍雖然大範圍的換裝了美械,但多局限於步兵裝備,摩托化程度依然很低,裝甲部隊除了那幾個團級總隊,軍或師下,多數沒有坦克配置。每個師級單位的區別多體現在炮兵單位的不同。

1950年在台陸軍砲兵部隊僅有第三、八、十、十三及十四團等5個獨立炮兵團及11個軍師炮兵營。但實際上炮兵部隊的架構是個空殼子,人員及大炮均不足編製數。朝鮮戰爭初期,美方主動表示願意為國軍裝備3個炮兵團及31個師炮兵營,但是其條件就是要讓美軍對炮兵部隊進行實際的觀察後再予以決定。然而,在美方聯絡人員實際參觀國軍炮兵部隊之後,對國軍炮兵訓練及幹部素質評價很差,並且表示不願意撥配良好火炮及器材給國軍,台灣國防部對此深以為憂。為了爭取美援,國防部決定對炮兵部隊進行大幅度的整編。首先,進行一連串對炮兵部隊重新編組的計劃。編組原則有三。第一,155 及105 榴彈炮編組為獨立炮兵團。第二,42 重迫擊炮編組為軍炮兵營。第三,75 山(榴)炮編組為師炮兵營。編組原則律訂了各級炮兵部隊及所使用火炮口徑開始。至此,獨立炮兵團、軍炮兵營及師炮兵營等各級炮兵部隊及使用之炮種大致確定。在編組要領方面,區分火炮編配及部隊編成兩個方面。在火炮編配方面:1、獨立炮兵先就現有之五個炮兵團(第三、八、十、十三及十四團)改編換裝,以炮三、八、十三、十四團換裝105榴炮,炮十團換裝155榴炮。 2、每軍以42重迫炮編組一個軍炮兵營,以現有之12個軍炮兵營裝備(換裝)之。 3、每師以75榴炮編組一個師炮兵營,以現有之3個師炮兵營、36個師炮兵連擴編裝備,如火炮不足時,暫以一部以戰防炮、機關炮裝備,以後陸續調整。4、155、105、75榴炮以每連四門,42重迫炮每連六門編成。 5、各炮兵部隊之編成與換裝(裝備)依火炮到達情形逐次實施。 6、爾後如增加之火炮,則准獨立團編組155 毫米級重炮團,各軍編組105 厘米重炮團或營,各師編組75厘米榴彈炮。

到了1954年第三次整編,1954 年在美援火炮獲得較為充分的情況下,國軍炮兵編製原則有部分修正:一、軍炮兵編製,155榴炮2個營、105榴炮2個營,先裝備155榴炮1至2個營。二、師炮兵編製75 山炮2個營、105榴炮1個營,裝備為75(或M3-105)炮2個營、M2-105 炮1個營。如表所繪

最後全文表格資料全部來自全部來自《反攻三部曲:1950年代初期國軍軍事反攻之研究》,原文章為CC-BY-SA 3.0,所以截圖轉載

推薦閱讀:

中國產兵器在國外戰績如何?
C-5大型運輸機年表
無軍銜制度對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影響?
為什麼解放軍的被子一定要疊成豆腐塊兒?
山本五十六真的寄希望於MI作戰出其不意么?

TAG:台湾 | 军事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