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吃了8年,她決定把這些食物推薦給外國朋友
Fiona Reilly 已經在中國居住了8年,在此期間,她遊歷各處品嘗中國美食。在她看來,中國菜與西餐幾乎沒有什麼相似之處,中國是飲食的天堂,烹飪技藝複雜,食品味道豐富,且各個省市、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格。她除了對食物本身頗為了解,對食物背後的文化和故事也很有研究。
她選擇了在中國菜這本大菜譜中她認為最好吃的15種食物介紹給她的美國讀者。這15種味道是她在回顧自己多年的美食評鑒生涯時,最讓她心生激動、記憶猶新、回味無窮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她如何形容這些年她吃過的中國食物。
梅乾菜
乍一看,棕色捲曲的梅乾菜很像煙草,但是只要聞上一聞,就可以從它那強烈的香味中感受到它入菜的潛力。撒鹽晒乾,長時間的發酵讓梅乾菜有些許芥末黃,這是中國南方城市紹興的特產。在紹興城裡賣乾貨的小店鋪中你都可以找到它。它鮮甜的口感給紹興地方菜注入了獨特的味覺元素,梅乾菜、霉莧菜、臭豆腐、魚乾都是風味獨特的紹興口味。我第一次吃到梅乾菜是在梅乾菜燒肉這道菜里,五花肉煮得軟爛,肉中充滿著梅乾菜的咸香,梅乾菜的效果發揮到了極致。後來我還在包子、燒餅、湯中嘗到過梅乾菜,確實可以感受到一點點的梅乾菜給菜肴帶去的不一樣深度。
紹興黃酒江南紹興水汽氤氳,這裡被譽為水鄉、橋鄉、酒鄉,紹興出產中國最好的黃酒。我第一次喝到黃酒是在一個古舊的紹興酒館,酒館四周堆著裝滿黃酒的酒罈子。黃酒從酒罈子中拿出來後微微加熱,入胃後可以祛除寒冷。
黃酒的歷史已有千年。這種以糯米為原材料的發酵酒因發酵時間的長短呈現不同的顏色,年輕的酒是淺琥珀色,陳年的酒則是深棕色,甜味和酸味也在時間中得到平衡。不過和紹興酒不能去超市裡買幾塊錢一瓶的,那種是「料酒」,用以入菜。正宗的黃酒需要去專賣店買,一般一瓶好的黃酒需要60元左右,真正的黃酒同樣可以入菜,它可以給魚類去腥,激發肉的香氣,是紹興人做飯必不可少的調味品。
大閘蟹吃大閘蟹的時候通常會搭配黃酒驅寒。據我所知,陽澄湖的大閘蟹質量最好,個頭大,蟹肉純凈,在秋天,你可以去湖邊的塑料桌椅上喝酒吃蟹。對於習慣懶惰吃食的美國人,自己剝蟹,也算是一種樂趣。
小籠包小籠包包裹了熱騰騰的湯汁,外國人吃起來還有點危險。你需要先咬破一個口,讓包子中的熱蒸汽散發出來,喝掉湯汁之後再把小籠包一口吃掉,感受它在你舌尖上爆炸。
好的小籠包有幾乎透明的外皮,但是又不會輕易破損,肉餡中帶一絲甜味。吃的時候可以蘸鎮江陳醋。在大閘蟹上市的季節,一定要嘗一嘗蟹黃湯包。不論你在哪裡吃小籠包,相信我,一籠就足夠了,吃兩籠就顯得太貪食了。
燒味每次走在香港街頭,只要路過燒味店,我就邁不開腿。油光發亮的烤鴨、烤乳鴿在燈光下閃閃發光。脆皮豬、燒鵝、墨魚大烤,燒味店的一切都讓人心生愉悅。掛在櫥窗里的烤物等待著被裝盤,端上客人的餐桌。忽略油膩的桌面、粗糙的筷子還有塑料的杯子,只要一家店在午飯時間坐滿了當地人,而且人們不斷來此外帶燒味,你就必須進這家店嘗嘗。
豆腐在沒有來中國之前,我只吃到過美國超市裡面真空包裝,吃起來像橡膠的豆腐,但是真正的豆腐完全不是這樣的。它的質感比最細膩的乳酪還要細膩,散發著令人放鬆的豆味。豆腐非常易碎,如果你不是立即吃它的話,需要把它浸泡在水中。當地人通常在早晨購買豆腐,那個時候是最新鮮的,並且當日就要吃掉。中國最好的豆腐通常藏在農村的露天市場里,比如我嘗到過最好吃的豆腐就是在雲南大理一次周五的集市上。
糖雪球上世紀30年代,一對成都夫婦由於擅長製作一道經典的四川冷盤而出名,於是這道菜被命名為了夫妻肺片。牛肉和牛內臟切薄片,加上豬心、豬肺等,添入適量的辣椒油、四川辣椒、醋和芝麻油即可。蔥和花生加入脆脆的口感。冷的肉片和辣椒就像「冰火兩重天」。時至今日,在成都的蒼蠅館子里,這道菜還是非常受歡迎。
紅腸血豆腐
喝普洱意味著你真的會喝茶了,只有在喝過白茶、綠茶、烏龍茶之後,才能過渡到普洱茶。普洱的味道和香味由它生長的海拔、土壤成分、降雨量和日照時間決定。茶中的礦物質隨著普洱存放的時間越發增多,有的普洱甚至可以放上100年。陳年普洱就像陳年葡萄酒一樣,一般不是用來喝的,只有遇上「土豪」朋友才有機會喝到。我很幸運地在雲南喝到過一次50年的普洱茶,那味道是如何都不能複製的了。
維族烤包子本文編譯自Finoa Reilly在http://seriouseats.com上的專欄文章
推薦閱讀:
※如何做外賣蛋糕?
※到無錫,一定要嘗的美食有哪些?
※老北京小吃能夠被定位為「黑暗料理」嗎?有什麼吸引人或招人吐槽的特點嗎?
※假裝在甘肅
TAG: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