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劉裕北伐到淝水之戰:魏晉南北軍事解析
魏晉三百年間歷史,浩大磅礴,興亡更替,往往以戰爭勝負來判定。淝水之戰,苻堅百萬兵馬為何敗退?劉裕北伐,赫赫功業,為何在歷史上極為罕有?這些歷史背後的奧義,還得從軍事角度,來一一探究。
在敝作四維解構孫子兵法:你讀不透的兵家之道中,將軍事戰爭分為四個維度。一維戰鬥,靠氣力、戰力,兵馬強盛、將帥剛勇的一方,能獲勝;二維戰役,比拼戰爭謀劃,出兵有奇有正(主軍和輔兵),目標有虛有實。優秀的軍事家,能實現以一敵十,以弱克強;三維戰局,並不追求某一場戰役的勝負,而追求整體戰局的勝利。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劉裕北伐,都是此類大格局的指揮。四維戰爭,則是回歸到本源:政治目的。所以謀攻、文伐,往往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一、一維戰鬥: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絕大多數的戰鬥,都能按照廟算決定勝負。廟算核心考慮:兵力多少,主將是誰。在東西魏邙山之戰中,宇文泰先是失利,墜馬險些被殺;而後其子率兵前來支援,軍勢復振。宇文泰難道不驍勇善戰嗎,難道不會在頹勢之際暴和一聲嗎,難道不會虛實結合嗎?在硬實力較量之際,什麼都比不上援兵、援兵、援兵,來得直接有用!
除去兵力的絕對優勢,將領的個人勇略和魅力,同樣會戰鬥中,熠熠放光。這也是通俗小說中,尤其喜歡濃墨重彩的地方。
三國時期,拋去演義中的誇張渲染,在關羽、張飛外,張遼、甘寧,是最為歷史津津樂道的猛將。
張遼合肥之戰,步卒八百,破敵十萬
"成敗之機,在此一戰,諸君何疑?」李典亦與遼同。於是遼夜募敢從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饗將士,明日大戰。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望見遼所將眾少,乃聚圍遼數重。遼左右麾圍,直前急擊,圍開,遼將麾下數十人得出,餘眾號呼曰:「將軍棄我乎!」遼復還突圍,拔出餘眾。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自旦戰至日中,吳人奪氣,還修守備,眾心乃安,諸將咸服。權守合肥十餘日,城不可拔,乃引退。遼率諸軍追擊,幾復獲權。《三國志》
甘寧百人夜襲曹營
曹公出濡須,號步騎四十萬,臨江飲馬。權率眾七萬應之,使寧領三千人為前部督。權密敕寧,使夜入魏軍。寧乃選手下健兒百餘人,徑詣曹公營下,使拔鹿角,逾壘入營,斬得數十級。北軍驚駭鼓噪,舉火如星,寧已還入營,作鼓吹,稱萬歲。因夜見權,權喜曰:「足以驚駭老子否?聊以觀卿膽耳。」即賜絹千疋,刀百口。權曰:「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停住月餘,北軍便退。《三國志》
兩晉南北朝時期,雖然沒有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小說的渲染,勇悍之將,亦是不少。
萬人敵鄧羌
苻堅派王猛、鄧羌率3萬兵馬攻打前燕十餘萬,起初王猛不利,而後鄧羌幾乎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
秦人稱鄧羌、張蚝皆萬人敵。《資治通鑒》
羌乃大飲帳中,與張蚝、徐成等跨馬運矛,馳赴燕陳;出入數四,旁若無人,所殺傷數百。及日中,燕兵大敗,俘斬五萬餘人,乘勝追擊,所殺及降者又十萬餘人,評單騎走還鄴。《資治通鑒》
後涼政權領袖呂光,也是一員悍將。永興二年(358年),張平和鄧羌相持數月,張平手下悍將張蚝單槍匹馬闖入秦軍陣地,反覆四五次,如若無人。呂光率先出戰,將張蚝刺於馬下,將其生擒,自此一戰成名!
蚝多力趫捷,能曳牛卻走;城無高下,皆可超越。與羌相持旬餘,莫能相勝。三月,堅至銅壁,平盡眾出戰,蚝單馬大呼,出入秦陳者四、五。堅募人生致之,鷹揚將軍呂光刺蚝,中之,鄧羌擒蚝以獻,平眾大潰。平懼,請降。《資治通鑒》
同樣以武略聞名的,還有北齊武將高敖曹,被譽為當世項羽。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擒賊先擒王,殺敵先殺將,就是這個道理。
二、二維戰役:奇正相隨,虛實相生
作為武將,能名列武廟,被後人供奉,是至高無上的榮耀。在宋武廟72將中,王猛名列其中,鄧羌、張蚝兩位萬人敵都無緣榜單,為何?很多時候,決定勝負的,不是將帥本人的勇武,而是戰場的排兵布陣,虛實奇正。石勒、劉裕、拓跋燾,都是一等一的軍事奇才,只是考慮他們貴為帝王,所以不列為武廟,他們的軍事才華,高於其中諸將領。
以石勒攻佔河北,擊破段末柸為例。
王浚派督護王昌以及鮮卑人段就六眷、段末柸、段匹磾等部五萬餘兵討伐石勒。石勒分別派遣諸將接連挑戰,不斷地被就六眷擊敗,又聽說就六眷大造攻城器具,石勒問他的將佐:「現在敵人不斷地進逼,敵眾我寡,恐怕到時候不能解圍,外援不到,城內糧絕,即使是孫武、吳起再生,也不能固守。我打算挑選將士,在野外列陣與敵決戰,你們認為怎樣?」諸將都說:「應該固守襄國以拖垮敵人,敵人疲憊了自然撤退,到時候再追擊他們,就沒有不勝利的。」
石勒又問張賓、孔萇道:「你們認為怎樣?」張賓、孔萇都說:「聽說就六眷約定在下月上旬在北城決戰,他們大軍遠來,連日戰守,因我軍勢寡弱,以為我們不敢出戰,精神上必定懈怠。現在段氏各路兵馬的實力,段末柸最為強悍,他們精勇的兵卒都在段末柸處,可不要再出戰,以顯示我們弱小。又迅速在北壘挖突門二十餘道,待敵人列陣防守未定,出其不意,直衝段末柸軍帳,敵人必定震恐,計策也來不及謀劃,正所謂迅雷不及掩耳。段末柸軍逃散後,余敵自然潰散。活捉段末柸之後,彭祖指日可定。」石勒採納了他們的計策,一舉攻破,鮮卑軍屍伏地三十餘里。
若以虛實奇正論之,不再出戰,為示之以虛,挖突門二十餘道,為布以奇兵。但這樣的論述,符合孫子兵法的理論,卻難以理解背後的奧義。無論是虛實奇正,在統帥心中,其實都是情報-情境-決策的軍事模型。張賓、孔萇相比石勒、諸將,有更為精準的情報,也做出了更為準確的情境推演,所以能幫助石勒險中求勝。
盧循起義軍進逼建康,劉裕分析說:「敵人如果在新亭向前挺進,就銳不可擋,應當躲避,勝敗就難以估量;如果停泊在西岸,那麼就要成為我們的俘虜。」
北伐南燕的時候,南燕慕容超的大將公孫五樓勸說,應佔據大峴,割掉粟苗,堅壁清野以待來敵。劉裕的謀士,也認為南燕會堅守廣固,割粟苗堅壁清野,來斷絕三軍的糧草,這樣的戰爭對劉裕很不利。但劉裕說:「這件事我考慮成熟了,鮮卑人貪婪,想不到這麼遠,貪圖眼前小利,他們捨不得粟苗,認為我們孤軍深入,不能長久作戰,只能進駐臨朐,退守廣固。我軍一旦進入大峴,將士們就沒有後退的想法。帶領懷有必死之心的軍隊,對付懷有野心的叛逆,何愁不成功!他們不能堅壁清野牢固死守,是替各位保護財產。」劉裕進入大峴後,用手指著天說:「我們大功告成了。」
堅壁清野、誘敵深入、圍城打援……這些軍事計謀,誰人不會啊。但是真正一流的統帥,不僅是精通兵法,更是能在紛雜的局勢中,知己知彼。
三、三維戰局: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淝水之戰是南北決戰的經典案例!讓我們從戰爭本身,談論苻堅是如何打壞了一手好牌!
1、苻堅率軍四路南下,百萬雄師直指建康
八月初八,苻堅發兵長安,親率步兵六十萬,騎兵二十七萬,分四路南侵。
1、主力軍,自項城攻壽陽,直指歷陽、建康;
2、襄陽軍,漢水直下,會攻荊州桓沖;
3、蜀漢軍,舟師沿江而下,指江陵夏口匯合襄陽軍和慕容垂,一起東下;
4、幽冀軍,水路直下向廣陵。
九月,苻堅抵達項城(主力軍前期指揮部),涼州的軍隊到達咸陽,梓潼太守裴元略率水師7萬從巴蜀順流東下,幽州、冀州的軍隊也抵達了彭城,東西萬里,水陸並進。苻融主力先頭部隊三十萬人,先期抵達潁口。東晉方面,以謝石為大都督,謝玄為前鋒都督,與謝琰、桓伊等人,統帥八萬兵眾抵抗前秦。十月,苻融攻克壽陽。慕容垂輔助兵馬,也攻下了鄖城。苻融進軍攻打胡彬退守的硤石。胡彬見前秦兵馬浩大,給謝石寫信:敵軍強大,糧草殆盡,恐怕見不到大將軍了。這封書信被苻融繳獲送給苻堅。苻堅於是輕敵,於是以輕騎八千,從項城趕往壽陽。
2、東晉的備戰:謝玄八萬兵馬,草包還是英雄?
東晉方面,以謝石為大都督,謝玄為前鋒都督,與謝琰、桓伊等人,統帥八萬兵眾抵抗前秦。十月,苻融攻克壽陽。慕容垂輔助兵馬,也攻下了鄖城。苻融進軍攻打胡彬退守的硤石。胡彬見前秦兵馬浩大,給謝石寫信:敵軍強大,糧草殆盡,恐怕見不到大將軍了。這封書信被苻融繳獲送給苻堅。苻堅於是輕敵,於是以輕騎八千,從項城趕往壽陽。
苻堅自認為能速戰速決,並派已是前秦尚書的朱序(東晉降將、間諜)前去勸降謝石,朱序卻私下提示謝石宜先發制人,擊潰前秦的先鋒部隊。謝石起初認為秦軍兵強大,打算堅守不戰,待敵疲憊再伺機反攻。聽了朱序的話後,認為很有道理,便改變了作戰方針,決定轉守為攻,主動出擊。
十一月,謝玄派廣陵相劉牢之率領五千精兵開赴洛澗。秦將梁成以5萬人扼守山澗部署兵陣迎擊。劉牢之取得洛澗大捷,斬殺了梁成殲滅前秦軍隊一萬五千人。
「太元初,謝玄北鎮廣陵,時苻堅方盛,玄多募勁勇,牢之與東海何謙、琅琊諸葛侃、平安高衡、東平劉軌、西河田洛及晉陵孫無終等以驍勇應選。選以牢之為參軍,領精銳為前鋒,百戰百勝,號為北府兵,敵人畏之」。——《晉書劉牢之傳》
勇猛剛毅的劉勞之,百戰百勝的北府兵,果然名不虛傳啊!
3、淝水陣前,該不該後退?
晉軍西行,與秦軍對峙淝水。 苻堅和苻融此時從壽陽城觀察晉軍,見其軍容整齊,連八公山上的草木都以為是晉軍,於是說:「這也是勁敵,怎能說他們弱呀!」由此悵然失意並有懼色。顯然,剛經歷了洛澗慘敗,晉軍銳氣正盛,苻堅此時的心理創傷還沒癒合……
謝玄請求渡河以決勝負。苻堅同意了。
晉軍剛開始渡河,苻融建議趁敵軍不整齊,攻打晉軍。這貌似是個好主意。但苻堅認為水戰不是自己擅長,建議等晉軍半渡再打。
當秦軍後移時,朱序(還是那個東晉降將、間諜)在秦軍陣後大叫:「前線的秦軍敗了!」。
秦軍陣腳大亂,一時間潰不成軍。苻融縱身上馬,希望阻止大軍潰敗,誰知慌亂之中,落馬被殺。此時的四路大軍,還沒集合。只是先頭部隊一潰散,百萬大軍望風而逃!
淝水之戰,謝玄等人的指揮謀略,讓東晉避免了亡國的危險。我們以軍事角度分析這場戰局。
苻堅在戰略方面,四路圍剿,固然是得當,當只因前軍小勝,以最高統帥身份前往前線,真是重大的決策失誤;如果苻堅不隻身一人前往,讓前鋒先廝殺,等到四路大軍集結,再齊攻東晉,那也不會是這番光景。實際上任何成功的南北大戰,劉裕北伐、晉伐吳、隋伐陳,主帥都是坐鎮指揮,打頭陣搶功的都是先鋒軍。
在情報層面,收降敵將是苻堅一向的做法(收降慕容垂等),本無可厚非,但是對降將忠誠度不加考察則大不應該!朱序的透露情報、散布謠言,對前秦的失敗,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
在戰術層面,半渡擊殺,是明文寫在孫子兵法中的計謀。為何在苻堅這裡沒有效用?實際上任何計謀都是有情境。如果苻堅軍容整齊,內無間諜,上下一心,等晉軍半渡擊殺,必然大勝。
可事實並不是這樣,劉牢之以北府5000能戰前秦5萬,晉軍勢力之強,苻堅戰前都感到風聲鶴唳,更何況數十萬強征的前秦軍啊!
讓前秦軍後退,就是要製造兵敗如山倒的陣勢。這一招,謝玄成功了。不通戰陣的苻堅,再熟讀兵書,也是枉然。
四、四維戰爭:不戰而屈人之兵
戰爭,從屬與政治目的。如果能以非戰爭手段,達到同樣的目的,何樂不為。『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如何不戰而勝?《六韜》中有文伐十二篇,字字珠璣。具體在戰場上,經典常用的,就是用間。北齊、北周對峙時期,北周韋孝寬、北齊斛律光,都是名列宋武廟72將的一流戰將。韋孝寬洞察到北齊君臣之間已有猜忌,散播謠言:「百升飛上天,明月照長安」,「高山不推自崩.槲樹不扶自豎」。暗指斛律光要篡權。齊王不察,誅殺猛將,自毀長城。
而用間神乎其神之人,當屬長孫晟。隋朝初立之年,兵鋒未盛,樹敵甚多。長孫晟因出使突厥,得以精通敵情,離間其中,幫助楊堅平定北方,功勞不下十萬雄兵。
推薦閱讀:
※在海戰中有沒有一艘軍艦被敵方有意撞沉的案例?
※近防武器有什麼用 為何說它是戰艦最後一層防線?
※薩達姆的兒子和孫子犧牲後,美軍最擔心的事為何沒有發生?
※科普篇:我們常說的第七艦隊你真的了解嗎?
※如何評價富勒的《西洋世界軍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