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盤心語】一個多動症孩子的內心世界

孩子不聽話,不整潔,不愛學習,不愛寫字

愛打人,愛反抗,愛搗亂,愛欺負同學嗎?

是不是覺得,孩子好難管,真的是有多動症啊!

相比有其他心理癥狀的小孩,家長老師對於多動症的孩子似乎普遍有更多的批評指責。今天,我們與大家分享有5000多小時豐富沙盤經驗的錢曉雁老師的一個多動症兒童沙盤案例。

一沙創造一世界

一畫綻放一生命

讓我們以沙為媒介,一起走進多動症小孩的精彩豐富的內心世界,試圖探究孩子「多動症」的起因,表現,來幫助孩子一起克服這一個心理問題。

這是一個9歲的小男孩,我稱他為小L吧。

孩子來到工作室,媽媽是這樣描述的:不聽話,不整潔,不愛學習,不愛寫字;愛打人,愛反抗,愛搗亂,愛欺負同學。幼兒園中班時,被診斷為「中度多動症」。

在完成13次的沙畫中,孩子從凌亂到秩序,從孤獨熱鬧,演驛著豐富的內心世界。

第一次的沙盤

初始沙盤中的故事房間里著火了,有個孩子在裡面,外面的消防員正在救火,並且其中一個站在很遠的紅色消防員是孩子自己。房子里的孩子還是死掉了。

當治療師後來多次關注那個遠遠的「紅孩子」時,淚如雨下。

感受到了那個 「孤獨、無助」的孩子;感受到那個孩子對「死亡」的恐懼與不安;感受到孩子對房子邊上架著雲梯的消防車的「救援期望」。坐在那個「紅孩子」對面的治療,多麼想張開雙臂,擁抱他,接納他!可是他因為害怕,因為恐懼,離我太遠了。這時,想到了,孩子被老師和家長們描述的言語中,體悟到,孩子是遠遠地,怯怯地如這個「紅孩子」一樣,期盼著我們張開雙臂,擁抱他……

小L的成長經歷

L從生下來的第一天,就與母親隔離,孩子的奶奶為主要撫養人,小L嬰兒期,未吃過一天的母乳,一直以奶粉餵養;小L從出生到3歲一直由奶奶爺爺照顧,晚上與奶奶睡覺;3歲至5歲,上幼兒園,晚上由父母接回自己家,與父母一起睡覺;幼兒園期間,打人、不聽講、搗亂時有發生。

孩子給治療師的第一印象是,比同齡孩子更矮、更瘦、更小。有一種營養不良的感覺;目光冷酷,無情感;不用正眼看人;具有攻擊性。

對初始沙盤的反思

凌亂的沙畫中,感受到孩子初始的慌亂;倒下的樹木表達著孩子慌亂中的不穩定;在房屋裡著火被燒的孩子,是小案主表達的內心恐懼,這種恐懼是深深地埋藏在孩子的內心世界裡,外界是很難看到的;在危機中,孩子卻仍能安排救助的方法(消防車、消防員和救援飛機),而自己又是救助成員之一,這充分表達了心靈的自我救贖與自我療愈的能力。

最終孩子通過橋,可以來到靠治療師最近的房子里來。小案主把這種連接與安全性給了治療師。等待著治療師的幫助。

「被忽視的小貓」

這是孩子第二次擺的沙盤。

小案主這樣描述著故事:所的小動物們都來為兩隻孵蛋的鳥過生日。自己是那隻小貓咪,在旁邊看著大家過生日。當治療師再次回顧的時候,才發現自己一直沒有關注過這隻「小貓」,因為它,太容易被忽視了。

當小案主把自己當成「小貓」時,他的無意識中是多麼期望自己是一隻乖巧的小喵咪,但因為常常被忽視,就需要在現實中表達各種不聽話及反抗,來引起周圍的關注。正如老師與家長們表達對他的很多不滿意。這一刻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內心的柔弱與對外界的期望

那麼,這樣的孩子真的是那麼的不好,那麼的反叛嗎?同時,孩子描述的動物們賀生日的,生氣勃勃的場景,表達了孩子是多麼需要熱鬧與溫情,又是多麼的孩子氣與純真。然而,現實中,孩子經驗到更多的是責怪與冷落。

對第二次沙盤的反思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貓」的內在特性

貓是我們家畜中馴化程度最低的動物。布列姆認為,貓眼的馴化史約四千年,而在石器時代,卻已經出現馴養狗了,因此,貓眼的馴化性,也許還需要時間,不過更有可能是國為它本性如此。貓與狗不同,它是一種對人敬而遠之的動物,並不完全屈從於我們及不完全和我們生活在一起。與其說它維繫於人,遠不如說它維繫於其居住地。(《貓·狗·馬》芭芭拉·漢娜p.107東方出版社)

小案主將自己作為「貓」,既需要被關注,卻又難以被馴化。貓是這個小案主自己的內在表達,也反映了小案主心靈的矛盾與困惑之處----無意識想表達乖巧的外在,而在現實中呈現出桀驁不馴的個性;既想乖巧地遠遠地躲開人群,卻又渴望通過反叛的行為引起大家的關注。

在接下來的沙盤裡,治療師仍然在關注著「貓」的變化

聯結著意識與無意識的「魚桿線」

這是第三次與小案主工作的沙盤。

在這幅沙畫里,最高,也是最長的就是那根魚桿和魚桿線了。這個魚桿是一種「來訪者和治療師」的連接物,而「水和岸」卻是這種連接的橋樑,這種連接的魚桿及水岸邊,彷彿象徵著來訪者的一種對母親的移情,而恰恰是這種移情,才能使治療師更好地通過移情改變孩子在現實中的不良人際關係。對於這個,自出生以來,不但一口母乳也沒有吃過,而且第一天開始就沒有和媽媽接觸的嬰兒來說,他最需要的就是初來世界時母親的溫度與記憶。

在這幅沙畫中,小案主又描述了,魚鉤鉤住的是一條深海中的鯊魚,而這條沙魚又是「自己」,岸上的「小雪人」是媽媽,這又是多麼有意思的描述呢。

鯊魚象徵著恐懼,雪人,象徵著冰冷,這是怎樣的一種「母子」互動模式呢?其中的意味是不言而喻的。因此,母子關係恰恰是治療中的小案主最需要經驗的關係,同時,也是最關鍵的轉化因素。這種轉化因素是需要來訪者與治療師在彼此感應後所應該發生的內在動力。

鯊魚與左下角的軍事武器,都表達了小案主早年無意識中的死本能,而這種死本能最外在的表現就是攻擊與恐懼。這又恰恰是初始沙盤中的問題呈現,及線索指引。

- ? -

未完待續

原創|錢曉雁 已授權東方心理成長發表如需轉載請聯繫本平台

投稿郵箱或版權合作:psyheartpress@163.com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東方心理成長

聯繫電話:020-87354983

(工作日10:00----18:00)

諮詢微信號:psyheart2

官方QQ群:128276987

推薦閱讀:

男生和你聊天的語氣很萌是為什麼?
已經和前女友分開了,還每天看她的微博和博客,這是什麼心理?
如何評價石勇這個人?
精神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都出於什麼心理?
脾氣的好壞由什麼決定?

TAG:多动症 | 沙盘游戏 | 心理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