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沒打兒子一巴掌的溫情教育,誰能做得到?

作者:毛志傑

我兒子今年12歲,從小到大,最令我自豪的是從沒打過孩子一巴掌。

今年,他小學畢業即將進入希望中的國際中學學習,等待他的雖然是一個未知的,卻充滿憧憬和無限希望的未來。

他有著良好的學習習慣,寫作業從來不讓催促,往往都是我們提醒他「寫累了要休息」。

他有著獨立的思考和觀點,在和我們作為父母的交流起來,往往會冒出些充滿「睿智」的話。

他有著自己的愛好和特長,他現在學習的小提琴是自己挑選的項目,經過一年的練習,已經能自己看譜自學提琴樂曲了 。

……

他還有很多令我自豪的優點,更重要的是,這些優點都是在快樂、和諧、幸福的氛圍中養成的。 因此,我對「棍棒教育」嗤之以鼻,也希望自身的「溫情家庭教育」經驗能給家長們借鑒,畢竟,學校教育是一方面,家庭教育才最關鍵。

下面,我就先簡單從以下幾個方面給大家談談我家的「溫情教育」。

1、讓孩子根據年齡階段和興趣愛好多讀書。在沒發現孩子特長之前,讓孩子養成養成讀書的好習慣很重要。從《法布爾昆蟲記》這樣的自然科學、到軍事書、遊戲書,在到後來兒童版的《相對論》、《三國演義》、《水滸》等等,我的孩子全都是自動自發的「要書」讀,一本書能翻來覆去看個三、四遍。讀書的效果從他平時的思維、語言中都充分表現了出來,提出的問題往往讓我們當父母的認真對待才能解答的上來。他很早就擁有自己的書架,上面擺滿了自己感興趣的書。

2、對孩子提出的問題不要僅僅給出答案,要儘力幫助他尋找本質和根源。這就是考驗父母的功底了,平時當父母的也要多學習才能教育好孩子。記得有一次,孩子問到普通話和方言的問題,於是我就這個話題展開,給他講解語言的發展和作用,一直扯到宗教的發展等等。由於是他自己提出的,聽得也津津有味,相信經過這次談話比他上課學習還要記得深刻。有時我會告訴他,面對問題時,要自己多問幾個「為什麼」,思考問題時要追尋「效率」的原則等等,都是啟發孩子智力的好辦法。

3、儘早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去有針對性的培養發掘。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特長。區別就是,有的人的特長被充分發掘出來象金子樣閃光,有人的特長沒被發現而埋沒。在兒子10歲時,我們發現他對音樂方面有特殊的感覺,就送他去培訓班讓他自己選擇想學的樂器。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高難度的樂器——小提琴,當我們疑慮他能不能學會時,他在老師的指導下進步神速,很快表現出了在音樂方面的天賦。不僅可以自己通過看譜、聽音,就可以拉出不錯的旋律,也能聽出老師在演奏中的失誤之處。我們不期望他考級過關,只希望小提琴樂曲能在他高興或憂傷時陪伴左右。在發現孩子興趣時,家長一定要記住,是孩子的興趣,不是家長的興趣!

當然,以上只是我們「家庭溫情教育」的點點滴滴,限於篇幅,先和大家討論以上三點,如果大家有興趣交流,我們在今後的文章中繼續和大家溝通「家庭溫情教育」。

推薦閱讀:

家長應該怎樣對待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的侵犯行為?
父母為什麼那麼愛嘮叨!
如何看待姐姐給弟弟買 10 元零食後,被其父暴力毆打的案例?

TAG:教育 | 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