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C巡天——影響一代中國天文人
02-02
在河北興隆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興隆觀測基地靠北邊的這個山樑上,有一架並不起眼的小望遠鏡:60/90施密特望遠鏡。這架不到1米的小望遠鏡不說放眼國際,就算只跟興隆站內一眾專業光學望遠鏡相比,也幾乎是最小的一個。而就是這個施密特望遠鏡,卻經由BATC巡天計劃,影響了幾乎一代中國天文人。BATC計劃,全稱「北京-亞利桑那-台北-康涅狄格巡天計劃」,1992年由陳建生等中國天文學家聯合國際同行共同發起。該項目使用的60/90施密特望遠鏡,擁有比較大的視場,適合較大天區的巡天。BATC計劃在工程與科學上最有意思的設計,就是它使用了一套特別訂製的中帶濾光片系統,用從300到1000納米的15個中帶濾光片,把光譜分割成了十幾個不同的顏色,並且巧妙地避開了一些較亮的天光發射線,使得它能夠進行較深的曝光,而且也能高效率的對大批量的恆星與星系光譜進行相對精細的多色測光——其光譜解析度雖然不及直接用光譜儀,不過比三色、五色的寬頻濾光片好不少。而其大視場巡天能力讓其「定性半定量」的光譜測量可以有很高的效率。在沒有LAMOST這種光譜妖孽的時代,這是一個很聰明的設計了。
推薦閱讀:
(望遠鏡內壁的濾光片「千手觀音」)
BATC是一台高科學產出的設備——至少以其體量而言。自1990年來,共有約200篇論文使用BATC數據發表,在其產出高峰時,每年有近20篇文章產出。它的研究領域涉及星團、星系、超新星、小行星等多個方面。BATC長期的觀測也為監測興隆站二十多年來台站觀測條件的變化提供了寶貴數據。
不過BATC最值得紀念的,可能不是它的科學成果,而是它的教育意義。它作為90年代我國為數不多的專業天文望遠鏡之一,是當時中國、尤其北京不少年輕天文科研人員最早接受天文科研啟蒙訓練的地方。2013年,「BATC20周年學術研討會」舉辦,讓我們看看裡面有多少熟悉的面孔:
好吧,我知道你們只認識朱進館長(前排紅衣)。
不過從參加過BATC工作的中國大陸部分人員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現在中國天文界有多少人曾經受益於BATC。隨便舉幾例我熟悉的:吳宏、薛隨建、鄧李才、樊曉暉、劉曉為、林偉鵬、趙冰、嚴俊、孔旭、武振宇、范舟……這些中國天文科學的中堅都曾經參與BATC的工作,一架不足一米的小設備影響了這麼多的人,真是嘆為觀止。
推薦閱讀:
※為什麼明清時期的欽天監(天文台)會接受外國人當領導,他們服氣嗎?
※如何計算出海王星的存在?
※如何解讀甲骨文「戠」?
TAG:天文学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