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治盧瑟思維,讓你由內而外的蛻變

文/李少加 題圖/該同學還在擬名......

我們都知道,成功者與盧瑟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思維,而思維一度被認為是最難扭轉的。本文從大腦運作的角度分析,嘗試為我們開啟一個優化之道。

盧瑟即英文loser的諧音,意指失敗者

昨個兒李少加一時興起想煲大骨頭湯,走進超市的生鮮肉檔口(第三方入駐,非超市直營)時,發覺門庭冷落,每個檔口老闆逢人便吆喝:老闆,來啊,新鮮的特價豬肉!

我一大老爺們很少上菜市場,迅速掃描了一遍所有檔口挑了根最順眼的大骨頭便讓稱重,如此直截了當不帶挑剔的蠢萌行為自然逃不過JS的法眼。

他一稱,道:25.X元。

我說:幫我斬碎點。

緊接著,有趣的事情發生了:他斬了一刀,凝思了6秒,然後奸笑(目測是想裝無奈,但實在太假了)著說:哎,老闆,不好意思,我看錯了,按著X瘦肉的價計算了……這大骨的價格是(重新稱算了下)37.X

我勒個去啊!一賣肉的還能把兩種完全不同類型的肉價搞混!當我3歲小孩啊!

……

然而我還是買了……囧,價格不敏感又趕時間

當然,買是買了,但這不妨礙我要跟周邊鄰居大爺大媽吐槽下以後別去那檔口買,順帶發微博罵罵泄恨。

事後才知道大爺大媽們都去稍微遠一點的菜市場買肉,理由恰是那幫人都喜歡各種坑騙……

我說怎麼門庭冷落——菜市場的客流量唯一的來源幾乎就是住在區域內的「熟客」,坑蒙拐騙客戶無異於殺雞取卵,最終生意越做越小。

賺不到錢不可怕,這種殺雞取卵的短視思維才是最可怕的

筆者接觸過的成功商人大都反其道而行之:對客戶大度,大單讓利,小單直送都是常事,與客戶做朋友,只給客戶銷售真正對他們有用的商品……

短期來看好像利潤少了,但卻不斷累積了忠誠客戶,外加客戶推薦的朋友、口碑效應,賺到錢也就水到渠成了。

其實認真回顧起來,越是底層民眾,類似的盧瑟思維越是屢見不鮮,不僅是商場,它近乎遍佈於社會各個角落中。

當然,本文主旨並非批判盧瑟思維,潑婦罵街的批判沒意思——本文更多的是透過幾個典型盧瑟思維的剖析,從根源上找到最大化規避盧瑟思維的方法

下面先談常見的X個盧瑟思維,躺槍者莫怕、莫怒、莫噴,人之常情,不直面問題,何以解決

盧瑟思維一:把金錢(小利)看得比時間、人脈都重

為了特價商品(往往還是可有可無的)可以排隊等上大半個小時;

為了分享集贊送禮品(往往也是可有可無的)等到處拉朋友參與;

通過「時間」積蓄能力獲取回報具有滯後性,而「小利」是眼前的,先拿再說——這是一種短視。

盧瑟思維二:從不為知識買單,卻樂於為虛榮付費

一本書幾十塊錢就覺得貴,一些顯擺的奢侈品幾千塊照買無誤;

通過「知識」獲得回報具有滯後性,而顯擺炫耀是眼前的,先買再說——短視。

盧瑟思維三:以舒適感取代計划進行優先排序

一項工作任務難度大,找個理由推了;

一個問題不知如何著手,唉,先玩把遊戲再說;

這也是拖延症的根源之一。

盧瑟思維四:非友即敵,缺乏雙贏思維

將與自己觀點不同,立場利益點不同的群體直接劃為對立方,處處樹敵,想著獨佔利益。

從未思考如何創造雙贏局面,持續健康相處,最終共同獲利。

類似的變相心態是:見不得身邊的人過得比自己好,獨佔有利的信息,生怕被朋友知道超過自己……

殊不知,提升自己朋友的能力,既讓人對你心懷感激,又間接擴大了自己的人脈能力,有點格局觀啊

盧瑟思維五:做決策基於大眾觀點

看書選暢銷書;淘寶挑銷量最高的;選專業選最熱門的;看眾人炒股自己也炒;眾人買黃金也跟著搶購……

永遠跟風永遠盲目。

別忘了,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決策的出發點應永遠是基於自身。

……

如果我們仔細總結,會發現以上所有的盧瑟思維都具有短視、格局低、殺雞取卵的共同特徵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坦誠說,筆者也曾有段時間對這些短視思維的人略帶鄙夷,可是後來想想,誰不是曾經有過上述盧瑟思維,難道他們就天生愚昧、見識低下么?

絕非如此

那麼,問題究竟除在何處?是否有根治之道?

事實上大腦的進化邏輯給了我們一個有意思的啟示:

人腦的中心腦幹(又稱爬行動物腦)控制人的軀體運動及感受,圍繞腦幹的邊緣系統(早期哺乳動物具有)控制原始情緒(憤怒、恐懼等情緒),而真正處理複雜、智能的區域則是最外圍的大腦皮層(高級哺乳動物特有)。

這三部分儘管各司其職,但更多時候是相互協作或者相互搶佔腦資源。而大腦在進化過程中為了避免能量的過渡消耗,很多時候會優先選擇更不費力的原始區域決策方式(理由也是經過常年的優勝劣汰保存下來的決策方式被大腦解讀為是相對準確的)

筆者依此粗糙推斷出人們容易短視的緣由:

大腦偏愛簡單——而大腦皮層是最需要消耗腦能量讓大腦全力動起來的區域,估計能規避盡量規避。

我們眼中少數能高度成就自我的人士們擁有的所謂的意志、理性、持續優化目標等等外在因素,實質上就是:

通過斷開大腦原始情緒的迴路,用理性(大腦皮層)來控制自己,並最終達成:通過一套持續優化的大腦處理機制來取代舊有的不利於個體成長的大腦默認處理機制。

而這恰恰是我們的根治之道:我們無法改變大腦偏愛簡單的天性(Human Nature),但我們可以通過刻意的多次心理暗示來重塑大腦的默認設置,使更適應現代社會的決策模型固化為一種下意識的大腦行為

激活心理暗示的契機其實也就這幾個因子:貪利、對立、從眾、安逸

例如李少加本人就已經習慣了如此發動心理暗示:

【貪利】每當自己有貪小便宜的衝動時:例如遇到特大優惠、折扣、分享送禮,我的大腦就會習慣進入警惕模式:

現在真的需要這些東西么?

為了這些東西需要付出其他諸如時間排隊、有傷人脈等代價真的值得么?

當金錢與時間出現衝突時,永遠以時間為重

【對立】每當有人與自己觀點與立場對立,內心感到敵意與焦慮時,甚至開始找理由攻擊對方時,我就會自動觸發心理警惕:

對方說的合理么?還是我為了攻擊對手刻意找對方的不足?

對方的利益訴求是什麼,有沒有可能製造一種雙贏的格局?

退一萬步,就算對方是噴子,也大可大度包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從眾】隨時警惕「大眾瘋搶」、「暢銷」、「熱門」等標籤,例如熱門文章,往往能取悅大眾眼光的,深度及營養含量可想而知。熱門的未必是最差的,但熱門的一定不可能是最好的。

【安逸】每當自己有避重就輕並找理由支撐時,大腦就會自動質疑自己:

我是需要優先完成重要不緊急的難題呢?

還是真的需要休閑讓大腦放鬆?

……

以上只是筆者結合自己高頻接觸的事件喚醒大腦的警惕契機,你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設置相應的契機。

習慣之後,大腦將不再將之視為一件複雜的事情,而你也得以從自身全新的閱歷中不斷挖掘新的落後思維機制,重新設置新的警惕契機,將之固化為大腦的習慣思維機制,如此正循環往複……

相信很快,你將由內而外的煥然一新,你的有效決策、判斷力、行動力大步邁上一個更高的台階也是水到渠成了。

*參考文獻:The Ravenous Brain: How the New Science of Consciousness Explains Our Insatiable Search for Meaning,人腦的複雜程度遠非上述概括,此處僅提取較為成熟的與本文有關的研究領域

作者:李少加

賢者有三責:為他人時間負責、為他人心智負責、為他人情趣負責

知乎ID:李少加

微信公眾號:少加點班

授權轉載請於微信公眾號聯繫本人

推薦閱讀:

為什麼窮人一定是你?
真不知道,為什麼窮人就不配生孩子
窮人如何分享飯店和賓館的剩飯?
窮人學技術,富人學管理。這句話對嗎?

TAG:思维 | 成功要素 | 穷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