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和外國茶(一)

楔子·茶還是茶

中國遠古的神話中美女嫦娥偷吃了仙丹,獨自飄入了月亮里的廣寒宮,所以人們對於月亮的認識因為神話故事而變得美妙,甚至形成了一種傳統的節氣——中秋,做出了極具中國人口味的點心——月餅;然而外國人對於月亮的理解卻不同,好像多半和狼人、殭屍聯繫在一起,當月亮升起的時候,這些鬼怪精靈都會活動出來,有蝙蝠、有十字架、有棺材,因此外國人的對於月亮的理解神秘,甚至於詭異。通常我們把這兩種不同的意識形態歸咎於文化現象,不同的文化和歷史經歷成就了不同的生活習慣,如今,中國人大家也都知道月里嫦娥是神話人物,但大家依然年年中秋,年年吃著月餅;外國人大家也知道什麼狼人、殭屍也都是胡編出來嚇唬人的,但萬聖節,點南瓜燈,吃南瓜餅,討要各種糖果,也是外國人樂此不疲的風俗民情……茶,中國人喝,外國人喝,中國人喝出了屬於中國人的茶文化,外國人喝出了外國人對茶的理解,與文化的落差,與民俗生活的經歷一樣有著不同的聯繫。

前幾天,有知乎的朋友問到了中國茶道和日本茶道,問到了川寧、立頓和中國茶品牌,拿了諸多國外的線索與中國茶,茶國茶文化進行對比。中國茶道好還是日本茶道好?中國為什麼沒有領軍性的超級茶葉品牌?是袋泡茶是節約資源還是為了好喝?……一堆的問題似乎都是兩種文化,兩種習慣,兩種茶飲的對比,所以我才覺得有必要聊聊中國茶,聊聊外國茶。

「葯食同源」幾乎是茶由來的共識。中國人與茶在森林裡的邂逅,有了今天茶葉,並成為了世界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佔有重要的地位。中國人在追蹤著茶葉採收製作的同時,將茶的工藝不斷精進改革,研發出了七大類,幾千種茶品。也是因為中國制茶工藝,從中國傳往了世界,使日本有了抹茶、煎茶的生活,使印度、馬來等地有了紅茶的生產。即使中國飲茶的習慣和方法有了很大的改變,即使中國人對茶的追求近乎於細膩到了極致,但對於土地上的茶,可以說歷代的茶人都沒有停止過對茶的研究。從茶類的植栽和種植、新茶種的培育,到制茶方法,茶品等級的劃分……傾注了智慧的中國人對茶付出的心血。

古有神農氏嘗百草尋得了茶,而現在的茶人們,除了嘗試用現代農業科技嘗以嫁接、扦插、培育茶樹新品種之外,更是不惜代價,用極為珍貴的特殊茶青跨茶類,嘗試製茶。有朋友圈的朋友拿武夷山正岩水仙茶的青料,曬制白牡丹(白茶)、製作金花茯茶(黑茶),也有朋友用西南的大葉種古樹茶青試製小種茶(紅茶),更有朋友……飄揚開的茶香,告訴茶人,不論何時何地,不論如何滄海桑田,時光變幻,一盞茶仍然凝聚著中國人對於茶之味的追求和茶之香的品鑒。

或許在旁人眼裡,中國茶道的表現似乎不如日本茶道有規有矩有章有法,但是茶歸於自然,「天人合」、「禪茶一味」的融合所表現出來的「大自在」領悟卻是根生蒂固的。不離初心是中國茶道生生不息的泉源。或許在旁我眼裡,中國也沒什麼像樣的茶葉大品牌。像這麼一個茶葉的發源地,卻沒有讓中國這個國度和茶葉的產品所等同,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失敗,但是恰恰是這一點,我覺得孵化出了中國人對於茶品質的追求,在追求茶品極致的道路上,中國人向來不在意所輸出的有多少,就如同幾千年來,中國人燒瓷器,燒陶器,也追求極致和創意,諸多的精品所呈現的背後,留下的殘次品碎片證明了來之不易。茶不外乎如此,登峰造極,驚為天人才是追求。

所以,毫無疑問,從茶起源,到如今的成品茶,中國茶早已經具有一定的高度。這種高度基於茶和茶道本身,而不是茶所表現出來的外在。就如同只有中國人會欣賞玉一樣,溫潤潔白,玉之德,玉之華早已經深深的印在中國人的精神和人格之中。那麼茶,也是如此,那正是一盞茶的道理,其意為尚;那正是一碗茶的道理,其意為德。


推薦閱讀:

我們在學校里學了七年的茶學,現在來告訴你學茶的正確步驟
如何品嘗正山小種?
六安瓜片、六安茶、安茶,究竟是什麼關係?
亂世來了你他媽的還在飲茶?

TAG: | 茶品牌 | 茶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