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並不是對手機上癮,說不定只是有一個焦慮型性格罷了
當今我們科技發展如此迅速,移動設備的功能與用途也越來越多,我們漸漸發現自己已經離不開這些移動設備了,尤其是我們的手機,在等車,遊玩,飲食,工作,學習,任何生活間隙中都會有手機的身影,有時候即使沒事也會拿出手機劃開屏幕,然而劃開屏幕後又不知道做什麼,沒有信息,沒有電話,沒有郵件,結果又是漫無目的地點劃幾下就放下,循環往複。我自己在看文章,寫論文,學習的時候就經常習慣性的拿起手機進行幾下無意義的操作又放下。
年輕的一輩更是會經常聽到長輩說:「整天玩手機,都不跟人交流了。」「你已經對手機沉迷上癮了。「這類話語。那麼,現在的我們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對手機上癮了呢?像是有了一種無手機恐懼症,現在還有一個專門的辭彙,叫做nomophobia (no mobile phone phobia的合體)。
不過最近一個新的研究不這麼覺得,研究者們認為可能還有另外一種解釋,他們提出我們應該換一個方向,用親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有點懶,網上複製了一下相關內容簡單介紹下:
親附理論的核心意義主要是指兒童早年與母親之間的關係不僅影響會兒童當時的行為,而且對其成年後的行為模式及人際交往模式都有影響。親附是一種能力,即個體與他人建立牢固情感聯繫的能力;親附是一種生存的需要,即不願意的與親附對象的分離或者完全喪失親附對象會導致情感傷痛和人格紊亂。
也就是說,現代社會的我們對手機產生了一種特殊的親附聯結關係,但是對於那些在人際交往中更容易緊張的人,比如不善於言談,或是害怕被大家忽視的人,他們更容易表現出對手機的依賴性。
這個新的研究里,研究者們招募了142個年齡在19-25歲之間的成年人完成一些關於他們自身與他人相處時親附方式的量表,比如他們是不是焦慮型 (anxious attachment style),迴避型 (anxious avoidant style),同時,也測了他們對手機的親附方式。之後,研究者測了被試查看手機的頻率,與手機分開時表現出的焦慮感以及他們使用手機的方式。結果發現數據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研究者最初提出的假設:當那些焦慮依附型的人無法聯繫到某人或是無法回複電話/信息時,他們感受到了更多的焦慮感和壓力,並且他們用手機花更多的時間在瀏覽社交網站上。但是,結果還發現,當那些焦慮依附型的人跟他們的手機分離時,並沒有表現出更強的焦慮感和壓力,不過這個結果也有一個較為簡單的解釋,就是所有的被試,在與手機分離之後,都表達出傷心失落感。。。所以大家都是這樣,結果就不那麼明顯了。而且,細緻分析數據後還發現對手機的依賴很大的程度上是由於對交流的需求。另外,相較於男性,女性更頻繁地使用手機的傳統功能(電話,簡訊),而且相較於男性,或是用傳統手機的人,或是親附焦慮感更低的人,擁有智能手機並且具有更高親附焦慮感的女性對手機的依賴也更強。在對手機的功能使用上兩性也表現出不同,女性更多得用手機通話和發信息,而男性則更多地用來玩手機遊戲。
不過,這個研究需要完善的地方還很多,估計以後會有更多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在方法上也不會僅僅用量表和問卷,而是會使用神經成像等技術來更直觀地研究人們大腦對這些信息產品的反應。另外,研究考慮的方面也比較少,忽視了很多我們對手機依賴的原因。以我個人為例,比如我並不是社交達人,人一多,尤其是大部分人都不熟悉或是不認識的情況下,就會手足無措,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那這時,手機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了一個救世主的角色。另外,當我們無聊的時候,比如等車,吃貨等著上菜,手機也能很完美地填上其中的碎片時間,使我們不用發獃。
總的來說,我們對手機的依賴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個人的性格以及親附方式所影響的,對於焦慮親附型的人來說更是如此,他們對手機的需求更大,也正是如此,他們不僅僅把手機看做通訊工具,他們對手機的使用更注重於其其他功能,比如社交,媒體,信息接收等等。
----
Konok, V., Gigler, D., Bereczky, B. M., & Miklósi, á. (2016). Humans attachment to their mobile phone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 styl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61, 537-547.
--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如果屠宰場的外牆是玻璃做的,你也會是一個素食者」的言論?
※為什麼大多數男的看《你的名字》都說感動的要哭?
※睡覺的姿勢可以看出人的性格嗎?
※哪些瞬間讓你發現免費的其實是最貴的?
※世間最難的工作是什麼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