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空手道兩大類足技

和道會歐洲負責人介紹足技的兩大類

A.J. van Dijk 老師是我在臉書上認識,他是荷蘭和道會的支部長,也是和道會歐洲區域的負責人。他對我提出的問題幾乎是知無不言,在空手道知識方面給予我不小的幫助。(他曾天真地以為中國人能看懂日語的片假名,難道是因為長得像漢字?)

和道會A.J. van Dijk

翻譯正文:

我先拋出一個問題給大家:

「如果要求你在眾多的空手道足技里選兩個你認為最基礎的,你會怎麼取捨?」

要我說的話那就是前踢和足刀。

石川老師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來到歐洲授課,他教授足技就是從前踢和足刀開始的。當時我覺得十分奇怪,因為在我看來,回踢(mawashi geri,不知道怎麼翻譯成中文準確,視頻在下面)

香川政夫演示空手道的回踢

這個技術顯然比足刀更加容易發力和上手,為什麼石川老師要先教授足刀呢?

現在我完全理解石川老師的用意了。因為前踢和回踢是類似的,他們有著相同的發力過程。所以呢當新手初到我們的空手道場,我們給他們展示的一般會是前踢和足刀,因為前踢和足刀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空手道足技的發力過程。

第一種:我傾向於把它稱為鉸鏈模式(HingenMotion)因為你的小腿在運動時,你的膝蓋是被要求保持不動的(此時膝蓋就是鉸鏈)前踢是如此,回踢也是如此。在鉸鏈模式下,你要做的是把膝蓋停住,然後讓小腿自然地送出去。

第二種:我傾向於稱之為沖推模式(ThrustnMotion)和鉸鏈模式有著很大的不同。

原視頻里沒有對Thrust這個模式進行過多地解讀,下面我來嘗試分析一下Hinge和Thrust的區別。先上視頻:

香川政夫演示前踢與橫踢 (順便一提,這些視頻都出自於我的優酷頻道,歡迎訂閱)

這是鉸鏈模式的前踢,膝蓋的位置是不動的,提膝蹬地翻骨盆送小腿前刺是前踢發力的文字描述,由於我們提及的是鉸鏈模式,所以在翻骨盆和送小腿中間必須在加一個限定條件:維持膝蓋的位置不動(這一點是難點,也是我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後輩和學生必須記住的要點)正如我在圖中標註的一樣

之前視頻正文里提到的足刀(橫踢)是沖推模式,實際上足刀也存在鉸鏈模式和沖推模式兩種。放截圖:

從這個位置開始小腿已經外送了,通過截圖我們可以發現,軸足(支撐腳)的膝蓋基本不怎麼動了(蹬地轉胯基本完成),通過腰帶的結,我們也可以看出腰胯也基本不發力了,足刀那邊的膝蓋是鎖定在那個高度的。這就是一個鉸鏈模式的足刀。

從我畫的線來看很容易看出沖推與鉸鏈的區別。

軸足膝蓋轉動幅度更大,通過腰帶結我們可以得知,腰胯的發力會持續到擊打到對手,膝蓋也不再是維持在原點不變,在擊打到對手的時候膝蓋的高度會變化,朝向也會偏向於朝下(這個是腰胯持續發力翻轉的必然結果)這就是視頻中提到的沖推模式。

以使用效果論:

鉸鏈模式的足技在特定範圍內可以發揮很大的擊打效果,距離過近則很難使用其攻擊軀幹及頭部。

沖推模式的足技使用範圍更大,在腿完全伸展時攻擊效果達到最大化,距離近時可以用來蹬踹控制距離。

總結:鉸鏈與沖推的模式區別主要在於腰胯發力的持續性,膝蓋的位置變化與否只是發力模式不同的外在表現。

說得清楚些,練得明白些。希望大家看完能有所收穫。


推薦閱讀:

為什麼東亞的武術(長拳、空手道、跆拳道)幾乎全都是利用肢體末端進行攻擊的,而且相對來講距離很長,但是東南亞(泰拳、印尼的silat)多是利用膝肘等關節進行攻擊,而且近身短打偏多?
劉家良老前輩的實戰功夫到底是什麼層次??

TAG:空手道 | 武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