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對多巴胺上癮的一代
在我拿起手機,漫無目的地滑來滑去,放下手機,重複了10多遍這樣的動作之後,我終於控制住了自己,安安靜靜坐下開始寫這期的推送。總是說自己非常珍惜時間,但卻越來越發現,自己會抓緊一切零碎時間去刷朋友圈,像是去廁所路上的30秒,排隊等待點餐的5分鐘,還是等待公交車的10分鐘。或是毫無目的地解鎖手機屏幕,在上面滑來滑去,什麼也不做…
似乎,這已經成為了一種習慣、一種依賴。大腦好像愛上了那種只需滑動點贊,不用思考,精神完全遊離的狀態。這種感覺,就像在吸毒。而且,我之前也認同,這是大腦分泌的多巴胺在做祟,讓你愛上這種體驗,不能自拔。
但是,轉念一想:如果完全是因為多巴胺的影響,我應該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慾望,總想要更多這樣精神遊離的體驗。但事實是,有時,刷朋友圈刷微博看視頻等這些偽社交活動,已經讓我感到有些噁心和厭倦了。我想,也許,我們只是想要刷一下「存在感」。
佛教中,有一個說法叫做
The Monkey Mind
也就是我們說的「心猿意馬」。
說的就是心理學上的一個以動物打得比方,猴子跳來跳去,從來不安定下來。選擇「刷存在感」這種方式去放鬆大腦並沒有錯,但是它會讓你懶得去思考,久而久之,這種事情就成為了一個壞習慣,你也漸漸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即便是當初自己認為最有趣的博主和視頻,也變得索然無味了。
所以問題的根本在於我們能否體驗生活現在的每一分每一秒,留給自己的足夠的時間去沉浸式的閱讀、思考。在這裡,我在此建議大家去梳理一下自己生活中的各種習慣,特別是那些對你自己的成長沒什麼幫助,但卻蠶食著你的時間精力,讓你變得麻木的。像熬夜追愛來愛去的韓劇、莫名其妙的古裝劇,以及一有時間就拿起手機滑來滑去的習慣等。
我一直認為,如果你處在正確的方向,並一直努力,一定就會迎來自己的
The Eureka Moment
尤里卡時刻
其實也就是我們口頭所說的 Aha!Moment。但我大部分人一直在說,你要怎麼怎麼努力,就會找到自己的 Aha Moment,我更覺得這個東西會在最合適的時間找到你。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將生活中那些你不喜歡的、讓你漸漸丟掉夢想、變得麻木的習慣,全部替換掉。
比方說,在擁擠的公交車上,與其內心無意識的聽各種人對生活的埋冤,不如聽一章語音書或者一段 podcast;坐在地鐵上,與其刷著微博朋友圈,不如沉浸下來讀一本書;坐在電腦前,與其不停地刷 Youtube 視頻和 FB 上的照片,不如靜下來組織一下最近的感受,寫一篇文字。
因為我一直認為:
You need to input if you want output.
想要產出,必先攝入。
這樣,你才能逐漸建立你的「意識力」。它就像我們肌肉,每天訓練,當然會很強壯,而從不鍛煉的人,根本做不到一些訓練動作。這樣在那個想法來到的時候,你才能有足夠的信心,告訴自己我可以做到。
舉個例子,一個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會覺得自己去投微軟、蘋果公司的簡歷,未免有些太不自量力了,因為他沒有見過任何人做到過;一個藍領家庭出身的女孩,會覺得自己去創立一個估值上億的公司根本不實際因為她沒有看到過身邊有人做到過...
如果你不知道到底怎樣才能到達那個高度,你當然會覺得這是不現實的。但事實上,你可以通過閱讀、學習,像世界上那些最厲害的人一樣去生活和思考。慢慢的,你發現:「噢原來我也能做到這些啊!」 這就是在進步的時候。
因為畢竟就像「物聯網之父」凱文阿什頓說的:
有想法不等同於創新。創造是執行,而不是靈感。
你永遠不可能做到自己所謂的「就緒」狀態,去開始下一步的行動。從這一秒開始,就是最好的準備方式,其他的一切,都是拖延的借口。只有當你真正去做了,才會發現之前想法里的不足,不斷的補充、豐富,漸漸成為了你心裡最成熟的樣子。直到有一天,你的 The Eureka Moment,自然而然找到了你。(其實它一直都在,只是你的意識水平還不足以發現它罷了)
而當那一天來到的時候,你會非常開心,高興到瘋掉,手舞足蹈地告訴身邊的朋友,大口喝酒,大口吃肉… 但當第二天醒來的時候,認準方向,繼續前行。
就像你閱讀到這裡,所感受到的熱血一樣。
你,一定不是對多巴胺上癮的一代。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查看更多歷史文章:
推薦閱讀:
※如果把金融思維和習慣用到其他職業,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怎麼改掉丟三落四的毛病?
※怎樣正確地搓背?
※小孩習慣玩手機玩到很晚怎麼改?
※到底哪種姿勢吃香蕉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