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伴侶是興趣的副產品
最近跟著一個朋友去參加了一個跑步社群的沙龍。我的這位朋友年紀挺小,但是練習和參加馬拉松的歷史已經有7年了。這個沙龍的地點,算是在廣州最繁華的寫字樓裡面。參加沙龍的人,主要來自幾個高校MBA畢業生的圈子,大部分人都是金融方面的從業者,也標準意義上的「中產階級」。
金融方面的工作,肯定是很無聊的,那麼這群因為MBA的學習經歷而集結的人,需要一些興趣愛好。跑步其實就是其中之一,他們會一起訓練,一起夜跑,一起交流,甚至,也會一起滿世界地去參加馬拉松。比如,我的這位朋友就已經確定,要去參加今年3月在日本名古屋進行的馬拉松比賽。類似她這樣的人,在圈子裡是很普遍的。
為什麼我要去參加這個沙龍呢?起因其實很荒誕,我的上一篇文章《孤獨為什麼比將就有趣多了》發出來之後,居然有朋友把我當成了「情感導師」。在這個導師泛濫的年代裡,我對這一身份沒有興趣,也沒有任何指導的能力。況且呢,我也認為,婚戀問題是一件超級複雜的事情,說幾個定律,談幾點準則,以為就能解決,實在是很愚蠢。
但是,她告訴我,她的圈子很小,根本認識不了新朋友。我想了想,確實,這是很多人的問題。如果一個人每天基本都是兩點一線,除了工作單位,就是家裡,確實很難有擴大社交範圍的機會。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發生情感反應,像是化學反應的類型,既然是化學反應,增加接觸面積,也就是增加接觸新朋友的圈子,就顯得非常重要。於是,我便聯繫了這位馬拉松的發燒友,請她帶我走進跑步社群,去做一些觀察。
跑出來的多巴胺
這場沙龍的分享也許算不上很成功,原因可能在於主講者沒有搞清楚對象,來的人有不少都參加過全馬,甚至像我朋友,她跑全馬已經有七年。主講者卻把大家當成了入門級學員,講的東西有些膚淺,偶爾還有營銷的跡象,讓人有些失望。不過,分享者的一些內容,還是值得提一下。例如,堅持跑步有什麼好處。第一位分享者分享了10分鐘自己跑步的經歷,他的外形很帥氣,一看精神氣質就很棒,據說也是中大管院的男神級人物。好身體、好身材、好心情和好肌友,這是他概括的四個「好」。跑步鍛煉,讓他在生活中變得更加自信,最後他也補充了,可以認識很多妹子。這一點,很關鍵。
第二位分享者是一位開朗的女士,她自曝是跑步將自己從抑鬱和失戀的痛苦中拉了回來。不但拉了回來,簡直從此大變樣。她列的好處也差不多,基本也是塑造身材、鍛煉身體、認識朋友、聚焦關注度等幾方面。她的故事,卻讓我想起曾經聽過的一個整容女性的經歷。這個女生的樣貌一般,甚至有些醜陋,但她依靠幾十次整容,改變樣貌的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自信。這位女生後來的工作,乾脆變成了整形醫院的銷售,她用自己的例子說服了很多人,一個月的收入達到了5、6萬,從此變身上人生贏家。
我對這種「單一因素決定論」,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但是,在加入跑步的社群後,可以擴大社交範圍這一點,我是深信不疑的。帶我參加沙龍的這位朋友,也給我舉了不少她知道的例子。男男女女們因為跑步相識、相知、相愛,最終走上婚姻殿堂,這樣的事情不少見。其中有一個小故事挺值得一說:
一對男女,男生比較沉默,而女生呢,則是大大咧咧、活潑開朗的那種類型。兩個人並沒有一見鍾情,相反,男生一開始還覺得女生太過張揚。不過,因為在約跑——不是約炮——的過程中,聊著聊著發現彼此的價值觀和人生規劃都驚人相似,兩個人逐漸開始覺得,彼此都是對方靈魂伴侶的候選人。於是,一來二去,也就私定了終身。2014年,這對戀人一同參加了HK100,即香港100公里的比賽,在終點處,男生向女士跪地求婚,最終抱得美人歸。
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發現:通過跑步,不只是可以擴展你的社交面,而且可以將跑步作為中介,去了解一個人的內心,走進一個人的內心,甚至男生最終還用跑步的方式來求婚,聽起來就很浪漫。
科學研究表明,跑步的時候,人的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是主要負責大腦情慾、感覺、愉悅的神經遞質。之前我聽牛津大學一個心理學博士的分享,跑步的時候,我們會關閉對自己的評價系統,什麼事做的不好,什麼地方做的不對,這些讓人心情糟糕的東西,都會被暫時封閉起來。我想這些關於跑步的好處,大概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釋,為何熱愛跑步的男女,可以把跑步作為中介,作為橋樑,走入彼此的內心深處,並在互動中享受愛情的愉悅。
成為一個發燒友
我真正想表達的是,其實不僅僅是跑步,我相信任何一樣愛好,只要你真正沉浸其中,深度浸淫了,都一定會獲得他人無法體會的那種愉悅,一定都會分泌某種讓你陶醉的東西。
在那種充滿愉悅甚至成就感的過程中,異性或同性之間的吸引度,都會被大大加強。換句話說,我們今天的圈子其實不小,我們的手機微信上有著遠超過去的朋友數量,我們每天也都會遇見各種陌生的、熟悉的人,但是我們都無法真正了解他/她,缺乏一個走入對方內心的媒介。而共同的興趣,恰恰承擔了這種媒介的作用,我們可以很自然、很順暢地走入對方內心,並在共同興趣的軌道里加速戀愛關係。
談到這裡,我想說今天的主題不是如何獲取伴侶,更不是一個介紹通過加入某個興趣社群,去獲得伴侶的行動指南。我想表達的意思是,在未來,我們可能會越來越孤獨。避免或告別甚至享受孤獨的時刻,可能是我們在自己的興趣中沉浸的時候,而不一定是在伴侶在身邊的時候。在興趣中深度浸淫,孤獨變得不可怕,外人看到的你很孤獨,但是你恰恰可能是在狂歡。而關於伴侶和興趣之間的關係,也會有令人意想不到的調整。
當一個孤獨的人加入了一個自我感興趣的社群,他/她就擁有收穫愛情的大概率情形。但是,有一個悖論,假如你加入某一社群的目的,簡單到只是為了獲得伴侶,那麼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你不但沒能找到滿意伴侶,而且還毀了你的興趣。相反,如果你能夠真正沉入到興趣中去,願意花時間、精力去投入,那麼你就會在不經意間獲得打開異性心扉的那把鑰匙。這裡的興趣不只有跑步,跑步沙龍的主辦方也同時組織了MBA圈的讀書群、音樂群、戶外群,呵呵,另外還有育兒群,這也是剛需。
所以說,無論你是痴迷古典音樂,還是沉迷中國歷史,熱衷登山越野,還是喜歡哈雷摩托,很多很多的興趣,打魔獸也好,甚至是喜歡某一種彩筆,痴迷老式的留聲機等等。只要願意真正投入時間、精力和金錢,一定可以收穫難以用語言說出來的滿足感,朋友甚至伴侶,也就變成這一行動很自然的一種獲得。
本文載於原創公眾號『自以為是』,經授權轉載。
推薦閱讀:
※一天一瓶酒是什麼體驗?
※如何避免成為一個油膩的青年老炮兒?
※因為家裡沒錢,所以我很不快樂,該怎麼樣來走我的路?
※2016 年你買過的最物有所值的東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