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青春比現實更殘酷
02-02
國產青春片近兩年大行其道,更是在商業票房的誘惑下,把電影的藝術性生生撕開,使得國產青春片與圈錢划上了等號。
也許我們已經走得太遠了,反而忘記了出發目的,不可否認的是,如今的國產電影已經沒有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純粹和樸實,取而代之的是是金錢,是諂媚,是一部部批量生產的流水線劣質品。如今的青春片更是重災區,以至於談到優秀的青春片,我們總要往回看。事實上也是如此,有兩部青春片是足以載炳史冊的,也是當之無愧的最好的兩部華語青春片,一部是姜文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另一部就是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楊德昌的作品雖然不多,卻以其獨樹一幟的風格和對社會觀察的深刻表達,使其成為了台灣電影史上與侯孝賢並列的電影大師,成就了台灣電影的一座豐碑。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雖然是部1991年的電影,但影片中對青少年生活狀態的深刻洞察,對社會政治的含蓄隱喻,以及對台灣社會外科手術式的剖析,使得影片不僅沒有過時,反而歷久而彌新,散發出經久不衰的獨特魅力。影片講述了一個叫做張震的初中生在其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事情,從乖巧懵懂到捲入當地小混混的幫派衝突,並且喜歡上了一個叫小明的女孩。在發現了喜歡的女孩只是個玩弄感情的人,張震把到刺入了小明胸膛,從而展現了一段充滿迷茫和激情的青春殘酷物語。楊德昌的偉大之處正在於,他把一個青少年的成長故事拍出了史詩片的感覺。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一件件交相錯雜的故事,都在導演陰暗沉悶的鏡頭下具有了別樣的味道。這種味道既有成長的痛苦和青春的彷徨,又有友情的嬗變和愛情的萌芽,一部在這種百味陳雜的味道中發酵出來的電影,不僅沒有變味,反而更加的純粹,更加的耐人尋味。
得益於導演強大而又全面的掌控能力,影片的劇情似是一張收縮自如的巨網,小到一個個特色鮮明的人物,大到台灣社會環境的演變,都在這張經心織就的巨網下,展現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台灣的社會政治文化環境,以及那個環境下的青少年群體。看這部電影,我們很有可能會從中看到曾經的自己,有些叛逆與不羈,逞強與乖張,而正由於導演對這個年齡段的社會群體細緻入微的觀察,才能夠拍出如此深刻而又具有人文氣質的作品。真正的經典是需要時間來檢驗的,正如楊德昌已離我們遠去,這部作品卻好像越來越接近我們。(喜愛電影的同學歡迎關注微信訂閱號:Hey_Jerry_ ,或在知乎搜索並關注我的知乎專欄:上帝的影子)
推薦閱讀: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你像我見過的那個少年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一直出現的收音機播報聲音 有什麼特殊內涵?
※除了張震,《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演員們後來都怎樣了?
※《一一》,華語電影最不可錯過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