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個題吧
人類從來沒有像現在一樣,對生命、對自己、對社會有如此深刻的認識。
這種認識源於科學啟蒙運動以來一系列的偉大發現與不朽思想——數學、物理學、化學,當然還有生物學,都為這種對自我的深刻認識增磚添瓦,每一塊知識磚塊的壘砌都伴隨著巨大的激動之情。這些磚塊慢慢增長著,逐漸形成一棟恢弘偉岸的大廈。
1946年,當偉大的虐貓狂人薛定諤在三一學院做他那影響深遠的《生命是什麼》的著名演講時,一定不曾料到,僅僅半個世紀的時間,他那時提出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一大半,而剩餘的也慢慢能看到曙光;更不曾料到,僅僅7年之後,雙螺旋的發現就將他的「生物多樣性是基於量子躍遷」的假說徹底打翻。在那個時代,幾乎所有學科的偉大學者都在為生命是什麼而著迷,為生命的起源、意識的本質、社會的內涵而爭論不休。可是由於生物學的基礎——物理與化學尚未打好地基、計算能力的落後、以及研究工具的缺失,許多問題都不能得到可靠的答案。如果他們能生在這個時代,想必會為這半個世紀所獲得的知識驚嘆不已,一頭扎進知識的海洋不出來。人類對自身、對生命的認識遠未完結,但知識積累的速度從未像現在這樣迅速——並且越來越快。每一年所積累的知識,都可能比之前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積累還要多。
所以說,生在這個時代的我們是何其幸運。
而也正因如此,科學與大眾之間的斷層從未像現在這樣巨大。
科學家們企圖通過科普書籍、視頻、各種活動來消除這種斷層,在這過程中,不但要面對大眾對新知識的抵觸、對科學的不信任甚至敵意,要面對人群普遍的知識匱乏,還要與各色各樣的騙子、利益集團作鬥爭。這一過程異常艱辛,每一次公眾對科學的誤解都讓人痛心疾首。但是,如果能深入的了解這些不朽的思想,能體會到哪怕一點點他們的心境與努力,你都會由衷的對Richard Dawkins、Nick Lane、Jared Diamond以及無數著迷於生命科學本身的科學家產生崇敬之情。
但這並不是科學傳播的真正原因所在。科學家進行科普活動的驅動力,大部分僅僅是基於自己那種急切想分享的激動之情。
因為生命本身的奇蹟,是值得所有人為之激動的。
套用Nick Lane在其成名作《能量、性、死亡——線粒體與我們的生命》序言中的一句話:「我希望我自己感受到的激動能夠傳達給你們一點。」
在閱讀科普書籍、學術綜述、研究文章、甚至觀看紀錄片等的時候,我也曾無數次感受到這種激動,感受到那種最真切的想要歡呼雀躍的感情,並急切的想要與人分享這種美妙。因此,也希望你能在這個專欄中,能感受到哪怕一點點,我在發現這個世界的一絲真相時那種無法描述的激動之情。
那麼,就讓我們來聊一聊,與生命有關的一切。
推薦閱讀:
※為什麼近千年來人類都沒有發生顯著的進化?
※過敏有什麼進化意義?為什麼過敏的人沒有被自然選擇淘汰?
※既然人腦的記憶空間是無限的,那為什麼會進化出遺忘這種能力?
※人類在進化中為什麼保留了「容易因激動而做出不理智行為」的特性?
※原始人熬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