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論:關於互聯網+醫療一段時間的總結

未來,不論移動醫療會以什麼樣的形式落地,我認為其核心總是繞不開解決效率資源配置問題。

效率對應流程,而資源合理配置的背後則是「什麼樣的人來負責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如大家目之所及,有很多公司在進行相關的工作,比如挂號/預約、在線診療、慢病管理等等,不知道他們本身是如何tell story的,但是觀察過太多家以後我認為,他們的出發點多是為「醫療的過程」提供服務,幾乎沒有著手為「參與醫療的過程」的醫生和患者提供服務的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

在我看來,「挂號/預約」是一種「假」服務。要承認,一些「門診號」(三級醫院、專家)長期都會是稀缺資源,為部分存在「優勢」(熟悉操作方法、知道有「在線預約」這個信息的)的人提供這種服務獲益,本質上是欠缺公平的,長遠來看一定會導致「網路黃牛」的產生(說不定還會出現醫生-黃牛托拉斯)。很巧,就在今天早上,我看到某位主任的專欄,呼籲注意黃牛利用APP請醫生加號後倒賣的現象。當然目前這種「挂號/預約」導致的問題還沒有成為主要矛盾(想聽聽讀者諸君的實際情況),但是今後看來不會逃過被「規範」的可能。

「挂號/預約」要成為一種真正的服務,那麼就不是讓高價者或者具備技術/信息優勢者得得「號」,而是讓需要的人得到,這才是基於患者的真實需求的。事實上,在資源不足的情況下,合理配置資源是有巨大市場價值的,無論對醫院、還是對醫生,或者拔高,對醫療環境。不過,也許患者們未必認可這是一種需求,而強調說他們要的就是專家號,其中存在的是經濟學所說的「信息對稱」問題,解決信息對稱從來都是一種成熟的商業圖景,而且眼光放長遠,可以設想它當然也是一種降低成本的好模式。

「在線診療」是個「偽概念」,任何醫療實踐行為要獲得結果都必須基於經驗+實證。在線診療也許可以解決一定的經驗問題(據我所知,身份不明的在線醫生不在少數,包括「春雨」這樣的平台),但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實證(各種檢查、病情確認)不會有法律(用於指導體系運作)和醫療指南(用於指導具體的醫療行為)的規範。不知大家是否記得,好多年前,上海曾強推過同等級醫院檢驗報告共享機制,結果不了了之了,同理,不要指望和醫療關係更加遊離的互聯網能解決這個問題,倒逼改革更是奢談。「在線診療」要麼落地為線下(春雨和丁香園在做了),要麼以一種新的「醫療諮詢」服務重生,前者的政策/環境成本很高,後者則指向「標準化」問題。標準化的事情我暫時沒有看到有人做,但是絕對有必要做。

「慢病管理」也處於舉步維艱的階段,我自己所知道的,糖尿病管理/睡眠管理之類倒掉的創業公司就不在少數。在我看來,疾病管理的難點在於,醫生和患者對疾病的理解存在顯著差異,信息壁壘阻礙了醫患雙方在同一個level看待疾病、看待疾病的長期管理。因此,讓患者關注特定的表現(即便是如此便捷的測血糖動作),那也是機械反饋,既沒用也可能不可靠。管理疾病,若不理解疾病,則根本無法「管理」,也無法接受指導。真正的策略是,與其說慢病管理管理的是疾病,毋寧說「慢病管理」管理的是人,需要就人對疾病的理解著手,而不是反覆研究疾病本身的特定管理模式。

「醫生/患者工具」則是表面化理解需求的產物。醫生執業和患者治療過程中當然需要工具,但是在開發產品過程中,一定要避免身份偏倚。假如預設醫生/患者身份,然後諸如詢問是否需要最新資訊或者指標記錄工具之類的,那隻會得到基於身份的固定認知——「當然需要」,而實際上無論是我過去的從業經驗,還是作為產品設計者的經驗,都證明這會誤導產品的走向。很多叫好不叫座的產品的流量不高也證明了這一點。此外要注意,工具本身並不產生價值,使用過程中如果存在反臨床實踐的(什麼雲病例、患者管理工具),那必然影響效率,會被排斥,時間長短問題。

話說回來,要關注為患者和醫生兩者服務的價值,而不是為兩者互動過程服務的價值,不知大家能否理解其中的細微差別。

先提幾個大的環境。

一個是國家嘗試放開自由執業的勇氣,二個是國家規範診療行為的嘗試。前者在某些地區有試點,後者則以未來將推行轉診制度(家庭醫生簽約制)為案例。很顯然,互聯網醫療應當配合這兩種趨勢布局。

除了配套法律/保險方面的準備以外,自由執業的難點是品牌建設,設想我們求診時會如何選擇?為什麼會去上海華山看皮膚科、上海中山看呼吸科?這背後是「品牌」的驅動力。我曾反對當前階段推行醫生自由執業,知乎一幫年輕小白學醫的強烈反對,他們就忘了如果自由執業,作為無名無德的小醫生,是選擇準備餓死還是改行呢?當前自由執業,只會推動不公平,使醫療資源配置進一步不合理和。

但是要注意到,自由執業後,醫生走向市場,一定會出現能者多得、有品牌者得更多、沒品牌者徹底淪為一線打工的趨勢。品牌問題一定會困擾全中國300萬醫生中250萬以上的非知名醫生。

如果承認醫療是一種服務,那麼也必須認可服務是基於品牌傳播的。為什麼買亞瑟士的跑鞋而不買李寧的?因為前者樹立了專業跑鞋的品牌。其實大眾點評網的興起也是與「品牌」需求息息相關的故事。當然,醫療並不適合以「感官」的評價模式來塑造品牌(嘗試或接近這麼做的「好大夫」應該犯了錯),畢竟醫療服務極為專業,但是這不意味著沒有辦法。診療行為規範其實是醫學上比較成熟的東西,有機會。

沒有醫生會拒絕品牌服務,除非他是規範制定者或者拒絕趨勢者,只要故事講清晰,服務規範化,是不會被排斥的。甚至可以設想醫生為品牌建設服務買單。

大家一定熟悉張強醫生集團,我感覺他最大的痛點就是品牌建設。張強醫生本人學術上幾乎沒有一席之地、技術上則不同,不算超一流那也是一流,但是依然詢者聊聊,很說明問題,張強醫生集團的成長之路就是品牌(營銷)建設之路,為其提供服務,是有價值的,至少讓醫生負責醫生的事情,不再需要和張強醫生一樣額外精力付出,大聲吆喝。

患者認為醫生好還是不好,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依然是基於口碑的。請設想,若專業信息門檻降低,評價標準未來一定會更細緻更規範。那麼,「信息門檻」能不能指向「患者端」的某種商業可探索模式呢?也即能否回應好患者想獲得的「信息」?這種對信息的需求一定存在,我在知乎上收到的私信很說明這個問題,現在這種信息目前的獲取成本普遍較高,看個門診才幾分鐘?身邊也沒有靠譜的可解釋的人,要麼特需號或者私人診療…所以,幫助患者獲取信息,也是可行的方向,是有價值的。其中的難點不是形式,而是信息的標準化。

解決「信息」問題不僅帶給患者直觀的價值,其實也會給醫生帶來價值。體現在「慢病/患者管理」上,而「慢病/患者管理」又是品牌建設和未來自由執業的基礎,缺乏患者的醫生是沒有品牌和自由可言的,這個「慢病/患者管理」才是醫學工具的未來發展方向。最近看到一些宣傳上講醫生品牌的創業公司,可能是創始人沒做過醫生,產品很粗糙,但是很高興看到已經有一些創業機構開始關注「品牌」這個事情。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可探索渠道。

比如,為自由執業醫生提供供應鏈管理服務(涉及藥物、耗材、中心實驗室、中心影像室等等)是很典型的一種,我認為這是未來基於雲的HIS的真正價值,但是這更多的是技術上的問題,比如數據介面、支付整合等等,流程其實相對清晰(但是醫療需要進一步評估,符合各地政策)。

再比如,阿里最近的網上醫院似乎很紅,但是仔細看了報道的實例後,我認為它並不是醫院,而是基於電子處方放開後的「在線藥房」。在報道案例中,其實並沒有發生什麼診療行為,只有配藥行為。雖然如此,但是藥品的供應鏈管理確確實實還是值得關注。不可否認,電子處方是醫藥改革中比較另類,但卻是很有可能成功的一種,降低藥品流通成本是醫藥改革的首要目標,如果能整合醫保/商業保險/支付環節的,那一定是比較務實的一個閉環市場,中國有糖尿病患者3億、高血壓5億,潛在市場巨大,不可忽視。

又比如,醫保/醫療/支付。這塊暫時不是我職業生涯中的關注重點,所以在此不妄談。雖然我認為支付不是醫療行為,充其量只是醫療行為的周延,但是感覺上來說,診間支付(醫生診療實直接支付)是很有價值的,可以減少患者收費處排隊支付的環節,是有利於效率提升的。


推薦閱讀:

淺談移動醫療+慢性病管理的黏性?
醫療的「互聯網化」和互聯網醫療,誰會勝出?
日本有哪些優秀的移動醫療APP?
杏仁醫生為什麼轉向「陌生醫患」模式?
如何看待無創血糖儀及其市場?

TAG:移动医疗 | 信息技术IT | 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