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4 種影響人生的家庭溝通模式,你家是哪款?

從小到大,有沒有什麼電視劇里的家庭氛圍讓你很羨慕?是《我愛我家》里的七嘴八舌,《櫻桃小丸子》里的祖孫無代溝,還是《還珠格格》里康熙對小燕子紫薇的寵愛?

你去小夥伴家做客拜訪,有沒有感覺別人家聊天的氛圍,隱約和自家不太一樣?但卻隔岸觀火,總說不清道不明那種feel。

那麼,這篇文章可以幫你認識自家的溝通類型,理解家庭溝通模式對你的人生有什麼潛移默化的影響。說不定,也可以讓你諒解自己和家庭的羈絆。

一、心理學家眼中的家庭氛圍

小紅和爸媽每三天一通電話粥,手機的無限暢聊包都用在家人身上; 小明總覺得沒契機和爸媽深談,家庭話題僅限於衣食住行; 小藍甚至覺得,自己在家無話可說。

導致這種差異的不是家人感情好壞,也不看家人性格是否話嘮,而要考察家庭溝通在兩個心理學維度的得分:觀念導向和關係導向。(這兩個名詞很抽象對不對~讓我們通過一些具體描述來看看它們的意思吧。)

>>>> 1)關係導向(conformity orientation)

關係導向高的家庭,你會覺得:

  • 不能很自由地發表言論,有一種保持河蟹的氣氛

  • 感覺好像有統一的信念和處事價值觀

  • 多數有一個層級分明的家庭結構

  • 把家庭選擇放在個人意見之前

經典台詞: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這事兒必須聽我的。

你可能覺得在這樣的家庭里生活,肯定很壓抑,但其實研究表明,關係導向高的家庭里,孩子並非偽裝成家長眼中的乖寶寶,刻意去迎合家族宗旨和期望,而是真正內化吸引了家庭理念,打心眼兒接納家中信條。

反之關係導向低,則意味著你的家庭:

  • 能非常自由地表達內心想法、八卦吐槽,一起發彈幕(關於彈幕的心理學請戳這裡)

  • 尊重每個成員獨特的信念和想法

  • 強調人人平等

  • 重視家庭成員的個人成長~

經典台詞:你還真是長大了。

>>>> 2)觀念導向(communicationorientation)

觀念導向高,意味著你家:

  • 有一種鼓勵發表觀點、討論甚至辯論的氛圍

  • 每個人都能自如地表達創意,情緒,參與決策

  • 父母認為孩子理應看到事物的多面性,自由表達觀點

  • 可討論話題廣泛而且不受約束

經典台詞:你贏了……果然是00後,腦洞這麼大。

反之,觀念導向低的家庭:

  • 不能完全開放地討論話題,頻率相對少

  • 對內心想法和感受表達得也少

經典台詞:大人的事小孩別瞎參合。

二、四種家庭溝通模式,你家是哪款?

根據上述兩個維度的得分高低,我們得到4個類型的家庭溝通模式:一致型、多元型、保護型和放任型。(又很抽象對不對?慢慢來~)

各類型在兩個維度的分布請看下圖:

多元型:保證開放的討論氛圍,做決定時可以大家一起坐下來協商。一般創造出這種家庭的父母都持有非主流價值觀,比如親密關係不能限制個人自由。這種父母既彼此陪伴,也分開有各自的活動空間和時間表(比如分開的書房和浴室),而且不避諱有衝突,遇到分歧不會迴避處理

典型家庭:摩登家庭里phil一家

一致型:你會感覺到需要和家人三觀一致的壓力,要維護家庭等級結構。同時你的想法也會被重視。這種家庭的孩子要麼循規蹈矩,要麼就逃進自己的幻想里。一般這種家庭的父母都是非常傳統的,他們相信「夫唱婦隨」、「保持忠貞」,互相依賴和陪伴,而且認為自己的婚內交流是隨和而用心經營的,而不是常常有衝突的。

典型家庭:《大紅燈籠高高掛》《橘子紅了》中的家庭

保護型:很明顯會有一種遵守家規、聽從家長的氣氛,不太有允許孩子質疑長輩的可能。在這樣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影響或被權威說服。塑造這種氛圍的家長三觀也很傳統,他們重視自己個人勝過親密關係,互相陪伴和分享都更少,並且認為他們婚內的交流是堅決自信、有說服力的,而且更多迴避婚姻衝突

典型家庭:野比大雄家

放任型:家庭成員之間不太有什麼交流,也缺乏家庭凝聚力。大多數家庭成員都在情緒上和家庭很疏遠。這類家庭養育出的孩子更可能被外面的社會組織影響。塑造出這種家庭模式的家長對婚姻無法達成一致,他們對自我觀念,互相依賴和婚內交流的預期理解都不同,所以很難讓家庭有凝聚力。

典型家庭:《這個殺手不太冷》中馬蒂爾達的家庭

同一個家庭,不同成員之間的溝通模式可能不一樣。比如美劇《摩登家庭》中Phil家的大女兒叛逆直接脾氣大;小女兒理性內斂講道理;而小兒子行為怪誕,幾乎無法和爸媽好好說話。

對號入座的同時,別忘了地球上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信念、觀點和哲學,每個人對家庭生活的理解不盡相同,這才是每個家庭獨一無二的原因。只有少數得分非常極端的家庭才能精確匹配某一類家庭溝通模式,多數家庭里的情況都只是偏向某一類而已。

三、家庭氛圍對心理的影響:各自吐槽才健康

Paul Schrodt等人通過對56項相關實驗的元分析發現,家庭溝通模式會影響人們看廣告、評價電視暴力、談論音樂、電影、政治、購物、信仰等話題,影響程度不等。

它還潛移默化影響著家庭成員間衝突矛盾、自我表露、情感交流、欺騙、權力運用、攻擊等行為,人際交往技巧和心理幸福程度。

整體來說,觀念導向高,即那些一起協商做決定,還積極鼓勵思維火花碰撞的家庭,養育出孩子的整體心理健康和幸福水平都較高。

一是因為自由交談能降低孩子壓力,發展良好自尊心;二是由於開放討論的習慣培養了孩子更好的信息交流能力,讓孩子具備在外生活時處理壓力、發展健康人際關係的能力。而良好處世能力和足夠的社會支持又反過來提高心理和生理的健康。

越努力維持和諧一致,即關係導向越高的家庭,其整體心理健康和幸福水平更低。這類家庭中的孩子,更難發展良好自尊心,感受到壓力更大。

四、家是第一所學校:養成青年行為品質大有不同

根據班杜拉的社會認知理論,在家庭環境中形成的溝通行為模式對其他多種社會關係都有影響。當代各項研究也確實證明,每個人長大後的各方面行為都受到家庭溝通模式的影響。它會從以下方面影響我們的人生:

>>>>1. 開放談話+包容差異=更好的友誼親密度&維護關係能力

  • 友誼親密度(Friendship Closeness,此處特指同性之間友誼):包括你對和小夥伴友情親密度的主觀感受和滿意度。

家中觀念導向高,擁有開放談話習慣的孩子;或是家中關係導向低,不要求大家三觀一致的孩子,都擁有更親密的友誼。其次,有著僵硬的家庭規範的家庭,會減少孩子成年早期的友誼親密度。不難猜到,一致型家庭養成的孩子更難適應大學生活,可能因為他們剛剛離家,還未掌握靈活融入新環境的技能。

  • 維護關係行為(Relational MaintenanceBehavior):你努力讓相處變得愉快、經常聚在一起、表達感受、和對方一起做事的行為都是維護關係行為。

家中觀念導向高,擁有開放談話習慣的孩子更擅長維護關係行為。而家中關係導向高的孩子則不太會當面交流。

這或許是由於一致型家庭養成的孩子還不會即時、靈活地捕獲處理當面交流時竄來竄去的,豐富而敏銳的信息。但在網上社交時,因為有足夠的時間編輯回複信息,所以他們不會太弱。

>>>> 2. 多元型家庭的孩子最堅韌

堅韌人格(hardiness)是中國傳統文化很看重的品質,在心理學中它包含3個方面:遇事有堅定信念(Commitment)、知道自己能掌握命運(Control);接納人生是一場鬥爭,隨時做好準備迎接挑戰的觀念(Challenge)。

研究表明,交流越多的家庭培養出的孩子越可能具備堅韌人格、忍耐力、自信、責任心,去應對人生中的挑戰,並且堅信這些人生事件是自己可控的。

綜合看來,多元型家庭在這些方面對孩子的教育是最棒的。

>>>> 3. 觀念導向高的家庭,青少年自我效能感更高

交流越多的家庭培養出的青少年,在學業方面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越高。這是因為交流提供了鍛煉社交技巧、解決問題、獨立能力和領導力的機會,而這些能力都有助於學業成就。當然除此之外,校園環境、同齡人和學校老師在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上也能發揮很大作用。

>>>> 4. 關係導向高的家庭,孩子自尊更低

心理學上,「認可」是指認定某個人是值得尊敬的人的過程;而「情感」是指對他人表達愛與溫暖情感的行為。

當家長鼓勵孩子自由發表觀點,會讓孩子覺得被認可,感到自己被當作一個有用的人,自己的意見值得大人聆聽與學習。而且,這類家長更習慣用口頭的情感表達(「我愛你」)、非言語情感表達(抱抱孩子、安撫背部和親親),還有支持性情感(比如表揚孩子、幫助他們解決問題等)。情感表達會讓孩子有更強的自尊,更少壓力。

強調家長權威、嚴格追求一致,會減少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孩子不會把自己當作一個值得家長學習的特別的人;而且追求和諧也小小阻礙了這些家長表達情感。

>>>> 5. 影響人生的「應對方式」:四類家庭各有千秋

應對方式(Coping)是指,我們對關係里衝突和壓力作出反應的模式,包括多種行為,它會直接影響到我們的婚姻滿意度、肢體暴力行為和未來的關係質量。

其中,有3種應對行為,對孩子和家庭穩定影響重大:

  • 衝突迴避:直接決定關係中溝通的頻率,和親密關係滿意度、穩定程度密切相關。

  • 尋求社會支持:當與家庭有分歧時,會主動向與此無關的家人或外人談論這件事,減少有矛盾帶來的負面感受。

  • 泄情緒:是指沖著與自己有矛盾的人表達憤怒和怨恨的行為,包括毫無克制地怒吼、哭泣、砸東西,或者蓄意恐嚇、諷刺。

四種原生家庭在這方面表現各有好壞:

  • 一致型家庭有很多宣洩情緒、以及懇求社會支持的行為

這看上去好像很反直覺,畢竟發泄情緒可能很傷感情啊。有一種解釋說,因為一致型家庭會尋求社會支持來調節受侮辱感和怒火,緩和了宣洩情緒給關係帶來的負面影響。還有一個解釋是他們對觀點包容的態度也會鼓勵成員說出內心真實感受。也許可以說一致型家庭有能平衡好發泄和修復感情的能力。

  • 多元型家庭幾乎不迴避衝突,經常尋求社會支持,而不怎麼宣洩情緒

對此的解釋是,多元型家庭從不迴避表達衝突,而表達衝突是解決衝突的前提條件,所以可能他們遇到的矛盾沒有那麼大,也沒有那麼多情緒需要宣洩。

  • 有趣的是,保護型家庭既愛迴避衝突,又經常宣洩情緒

你可能會好奇,衝突都迴避了,怎麼還有情緒?當你知道他們也不怎麼尋求社會支持,這情況就不足為奇了。不管是討論協商解決矛盾的方法,還是從外人那裡得到安撫的習慣,保護型家庭一概沒有。積壓著解決不了的矛盾,往往會促成家庭成員一時間的小小情緒爆發。

  • 放任型家庭是「三低」家庭,不怎麼宣洩情緒,不怎麼起衝突,也不愛尋求社會支持

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本來對家庭關係的投入就很少,情感疏離。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学湿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