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想精想怪29——高效交流

有時候2個人在談話或討論問題時會出現一種情況——牛頭不對馬嘴,也就是一個人講的事情另一個人沒聽懂。確切的說,並不是沒聽懂,而是理解成了另一個意思。

這種「誤解」不是指本身話語存在歧義,而是指在交流過程中,對於同樣的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這個現象。

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就以詞為例,不同的人對一個詞有不同的理解是很正常的,比如我說「這人人品很差」,那麼我的同學朋友會認為我在說這人「運氣不好」,而我爸媽這一代的人可能就會覺得我在說這人「品行不端」。

究其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知識庫」,在我們年輕一代人里,人品這個詞指代的就是運氣,而我們父母一代則沒有這種用法。這種「背景知識」上的差距就會讓不同的人在面對同一個詞時有不同的理解。例如懂電腦的人知道內存指的是4G、8G這樣大小的RAM設備,而不懂電腦的人會認為內存就是「電腦內部的存儲容量」那就是250G、500G、1T這樣大小的硬碟設備,如果這樣2個人談論電腦配置,就會牛頭不對馬嘴。

因此,不同知識庫的人在交流問題時,必須對知識庫進行同步,或者說是探底,從而在一些基本概念上達成一致,常用語句有「你知道XXX吧?」「你聽說過XXX吧?」「你看過XXX吧?」等等。

這裡可以看出,這種知識庫的同步和探底是需要一定的工作量的,尤其是當對方不知道、沒聽過、沒看過你說的東西的時候,如果你還想繼續這個話題,就得說明這些基礎知識,這是很累很麻煩的一件事。

另一方面,即使2個人「知識庫」相同,還有很多會影響人對一個詞、一件事的判斷和看法的事情:

例如個人經歷會讓人對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看法,所謂的屁股決定腦袋;

例如智商的高低會影響理解一件事需要的時間,甚至是能否理解一個不太直接的笑話

故事等等;

例如不同人的不同價值觀會在面對同一個問題時得出不同的解決方法,這些方法各有利弊。

所以就產生了我們所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的觀點,因為在上述問題產生矛盾時,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經歷、智力、三觀的人會得出較為相似的結論,從而更能「談到一起」,交流起來也更為順暢和高效,我們自然也就更願意和這樣的人一起相處。

另一方面,我們也必須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需要成本的,因此也不難理解為什麼一些人願意獨來獨往,對一些集體活動很冷淡,因為對於這些人而言,交流的成本很高,如果和交流的收益綜合比較發現交流性價比很低,那麼自然對於他們而言,與人交流,或者說與「常人」交流太浪費時間了。

這樣的人即有可能是各種屬性(前面提到的知識庫、三觀、智力等)遠高於常人,也可能是遠低於常人……

既然交流是有成本的,甚至高到一些人不願意與人交流,那麼有沒有辦法降低這種成本呢?

有的人可能覺得,既然知識庫不同會引起交流障礙,那我們把知識庫統一不就行了么?然而事實顯然並非如此,知識庫不同之所以會引起交流障礙,正是因為知識庫能夠提高交流的效率。

為什麼?因為知識庫為我們提供了大量高效的交流方式,例如縮寫、專用辭彙、梗等等。這些高效的交流方式就像一個番號就能代表一部片一樣,能夠對信息進行高效的壓縮,也就是所謂的行話,能夠避免繁瑣的解釋說明,還能帶來一些額外的樂趣,例如

但是就像前面說的,這些「高效」的交流方式在知識庫不統一時反而成為了交流上的障礙,於是這又成了一個「度」的問題。

當面對能夠「好好交流」的人的時候,我們需要多用這些精鍊高效的高信息量的詞或者梗,提高交流的效率和樂趣,而當面對那些知識庫有一定差距的時候,我們又必須避免使用這些圈內用於,盡量使用一些淺顯易懂的方式,例如舉例和比喻來說明問題。

這裡對於交流的人提出了一個不小的要求,又要能精鍊高效,又要能淺顯易懂,實際上我們經常只能做到其中一個方面。

比如當我們用慣了「行話」的時候,我們容易不知道如何形象的解釋一個專用詞,例如向爸媽解釋什麼叫「給力」。因為這需要說明人對需要解釋的這個東西有非常深刻的理解,真的知道當自己用這個詞的時候是想表達說明一個什麼東西,而不僅僅是有一個模糊的概念在腦子裡而已。而且舉一個恰當準確的例子,還需要靈活和隨機應變的頭腦,能夠快速地從生活中找到合適的例子。

反過來,一些人擅長舉例子說明一些專業問題,但是卻沒有掌握相關的專業、嚴謹的業內用語,也就是所謂的半吊子水平。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各種道聽途說人士身上,稍微碰上真懂的多問上幾句就露餡了。

所以我們看得出來,能夠順暢、高效地與不同知識庫的人交流,需要這個人知識深入準確,還需要這個人頭腦靈活、善於表達。

這種上能和懂行的引經據典,下能和門外漢談笑風

生的,才是真正的大神。


推薦閱讀:

三體中為了避免智子監聽,有些人用眼神交流,怎麼做到的?
穿越交流和運用它的話筒
如何自我諷刺?
怎麼與喜歡的女生聊天, 找到更多的話題呢?
一個人沉默太久,很少向別人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會有什麼後果?

TAG:交流 |